08.17 真诚的赞扬和欣赏是一种美妙的人际交往技巧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只愿认知与己有利事实的倾向。即认知的防卫心理。

心理学家在小孩身上做了实验。比如找一群美国小孩,每人发一分钱人民币,给他们拿在手上把玩十几分钟,然后让每个小孩写出人民币一分钱在中国能买什么东西。结果几乎所有小孩都将这一分钱看大了。本来一分钱只能买一颗糖,但有些小孩写一分钱能买二颗糖,十颗糖,有的甚至认为,一分钱能买一台彩电。不仅小孩有这种心理,成人也有,大家都喜欢把事情朝对自己好的方面看。这就导致古语所说:千穿万穿,惟有马屁不穿。

既然人人在潜意识中,都有把事情朝向自己好的方面看的倾向,那我们要赢得别人的友谊,就要善于表现真诚的赞扬和欣赏。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年薪过百万的管理人员叫史考伯,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记者曾问他:“你的老板为什么愿意一年付你超过100万的薪金,你到底有什么本事?”

史考伯回答:“我对钢铁懂得并不多,我的最大本事是我能使员工鼓舞起来。而鼓舞员工的最好方法,就是表现真诚的赞赏和鼓励。”

说穿了,史考伯就是凭他会赞扬人,而年薪超过100万。

史考伯到死都不忘赞扬人。他在给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这里躺着一个善于与那些比他更聪明的下属打交道的人。

一个人即使别的方面不强,但只要真正掌握了赞扬方法,在人际交往中就一定能如鱼得水。

我认识一位女士,某美容院老板。有次我们一起外出,途经一银行,她叫学生去取钱。但取钱的人很多,那位学生等了很久也没取到。这时,她走了过去。我还记得那天银行出纳小姐,穿了一件藕色连衣裙,胸前绣了一朵花。只见她看着那位出纳小姐,然后说:“小姐,你这件连衣裙真漂亮,与你白晰的皮肤很相衬,特别是胸前这朵花绣得很别致,哪里买的呀?”

出纳小姐抬起头来,看着她说:“别人从外面带进来的!”

“我说嘛!难怪这么漂亮。”她接着又说:“小姐,我是来取钱的。”

结果,这位出纳小姐就将她的钱先给取了。

人人都乐意听赞扬,当我们赞扬人时,我们就正是在满足他尊重的需要,化解他人性的饥渴,我们施舍了他,帮助了他,那么他也一定会回报于我们。

我的一位同事也谈了她试用赞扬方法的效果。

“那天上班,见到一位同事穿着一套西服,我以前曾听人谈论他买了一套名牌西服。于是我说:‘你的西服真漂亮!是名牌吗?’他得意地问答:‘当然是!’我马上接道:‘到底是名牌,穿上去就是不一样,有形有款!’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以前从没叫过我,那天却主动跑来问我:‘到吃饭时间了,一起去打饭吧?’当我告诉他还有点事,要等一下才能去。他就说:‘我帮你打上来吧。’

“太划算了!我只是夸奖他西服漂亮,却换来一餐饭。”

一个培训中心的报名小姐,也精通赞扬之道。有次一位小姐来报名,问:“报名这个班的,都是些怎样的人啊?”报名小姐回答:“他们都跟你一样,气质很好的!”仿佛在夸奖班上学员,实际上间接地赞扬了那位小姐。那位小姐一听果然很高兴,很爽快地就报了名。

李宗吾先生曾介绍过做人的八字真诀:“见人短命,遇货添钱。”见到一个人四十多岁,就问:“你三十几了?”他回答:“不止,四十多了。”你赶紧说:“怎么会,看上去这么年轻的,至多也只有三十几岁?”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人都希望自己看上去年轻。“见人短命”就是指将人的实际年龄尽量说小一些,以赢得别人欢心。“遇货添钱”则是满足别人的一种虚荣心理,将他用的东西价钱夸大。比如别人穿了一件二百元的衣服,你就说:“你这件衣服三百几啊?”对方说:“没有,才二百多。”你装出惊奇地说:“怎么会!这么好的衣服肯定要三百多。”对方说:“真的只要二百多。”你再感叹:“你真会买衣服,这么漂亮的衣服才花二百多!”

赞扬的确是一条很有效的技巧。下次别人骂你骂得正凶的时候,你突然说:“哎,我发现你的牙齿很漂亮!”你看对方还骂不骂得下去。

我是年轻人,自然有些不拘小节,时常犯些小错误。以前在教学的时候,有次校长正式下了一个通知。要我去他办公室,促膝谈心。意即要严严肃肃地批评我。本来我和校长关系很随便的。校长很严肃地批评了我,以后相处不免就会有些尴尬。我也愿意改正错误,但不想被校长严肃地批评。

怎么办呢?设计了一番后,我就去到校长室。见校长板着面孔坐在那里,我就故意不看他,而装出打量他的办公室,说:“到底是校长大人的办公室,就是不同,又有沙发,又有鲜花,布置得这么漂亮!不像我们办公室,来了客人,就是几张硬板凳。”

校长像没听见似的,仍板着面孔要我坐到他对面。过去后,我仍不看校长的脸,而在办公台上东看西瞧,然后指着台上的一张照片问校长:“嘿,这张照片拍得真漂亮!是黄山拍的吧?又有怪石,又有奇松,连流云都拍进来了,拍摄角度选得真好!我也在这里拍过照片,但换了很多角度,都拍得不理想,您怎么选出这样好的角度的呢?”

校长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我却在这里不停地左夸奖,右表扬,弄得校长没法严肃,最后他终于板不住脸了,说:“拿你这家伙没办法。但以后要注意,随便时要随便,该严肃时,也要严肃,可不能老是不拘小节。”我一听立即表示坚决改正。

本来一次严肃的谈话,被我运用赞扬方法,终于弄得轻松下来。校长仍然批评了我,但这样的批评不会导致以后的尴尬。

有些人说,赞扬对于陌生人有效,对于很熟的人却没多大必要。

以前我每次回老家,母亲见我大老远回来,总是忙着做些好菜我吃。但我为了表明见多识广,今不同昔,总是炫耀地告诉母亲,这个菜应该怎么做才好吃,那个菜应该配什么作料才有味。弄得母亲只好无奈地说:“你走南闯北吃得多了,我也没办法满足你了。”

我发现母亲这样说时,总有种失落感。做母亲的都希望对子女表达她的母爱,也希望这份爱能被子女接受,如果子女没接受,她内心深处会产生失望,会有一丝悲哀。我一年才从深圳回老家一次,母亲见到我自然要表达她的关怀,她怎么表达呢?钱还没我多,我母亲又没有多少文化,也无法与我深入交谈。惟一能做的就是弄些好菜我吃,希望我能吃得满意。可我偏又说菜做得不好,这该令她老人家多难受呵!

以后回家我就改变了方法,要母亲做些家常的特色菜,吃着菜时,我就说:“这个菜惟有您才做得出来,回到家就是不同,在外面总是想吃却吃不到。”母亲听我这样说时,总是叫我:“多吃点,多吃点。”在她的这种语气中,我发现了她的满足,她的快乐。

对熟人赞扬不是不必要,而是很有必要。有位友人40多岁了,与夫人离了婚。与夫人都处不好关系,怎么与别人相处呢?这种想法令他陷于深深的自卑中。通过学习赞扬技巧后,他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源——不懂运用赞扬,从而恢复了信心。他这样述说他的教训:

“每次我夫人做了好菜,穿了漂亮衣服,内心希望我夸奖时,我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想我赞扬,我就越不赞扬。夫人见我如此,她也如此。有时我在公司干得很出色,回家讲给她听,就在我讲得正得意时,她却突然来一句:这有什么了不起!对我的志得意满有意表现出不屑一顾。

开始还只是好玩,可时间长了,我们倒真的不像夫妻,反而像敌人了。彼此挑对方的碴,故意不满足对方的期待心理。结果融洽的夫妻关系倒真的给破坏了。”

人就是这样,所以心理学强调要满足别人的期待心理。如果你女朋友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你看了是否无所表示呢?我想小姐买衣服一定不会随随便便,可能她转了好几条街,精心挑选、比较,好不容易找到合意的。可你看到却像没见一样,无动于衷,小姐心里该多难受呵!她买衣服给谁看?自然是给你看。如果给别人看,那倒有麻烦了。但你看到却恍如没见,那岂不是对她的打击吗?

赞扬也正是帮助你俘获芳心的妙方。朋友,如果你正处在恋爱的浪漫中,或者正有意于某位小姐,那么我教你一个秘诀:请不吝于缠绵的情话,请经常让对方处在你精心构筑的暖融融的赞扬之中。不要觉得俗气,不要认为假惺惺,情话就是出于恋人之口的最美妙的赞扬和欣赏,情话说一千遍也不多,而情人的赞扬则更令人陶醉了。

真诚的赞扬和欣赏是一种美妙的人际交往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