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昨天凌晨,蘋果發佈新品。

每年一次,朋友圈的狂歡,以前都是買買買,今年的氣氛有點怪怪的。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簡單總結一下發佈會的內容:

1. 三款新手機分別為iPhone XS/XR/XS Max;

2. 最貴的一款是iPhone XS Max 512GB,價格12799元;

3. 最便宜的一款是iPhone XR 64GB,價格為6499元。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iPhone XR屬於廉價型號,並不在很多人考慮的範圍。

旗艦機iPhone XS/XS Max的售價讓人大吃一驚,大大超過之前媒體預測,是蘋果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手機。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今年這三款手機的價格差,明顯比往年高了好幾個檔。蘋果究竟想幹嘛?

在我看來,蘋果正在拋棄中產,追求更高的利潤,這就是凡勃倫效應。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部分用戶正在放棄蘋果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Twitter網友:當我看到蘋果發佈會新品價格後,我和我的iPhone(看上圖)。

微博網友:我的iPhone生涯可能就截止到7P了,oppo、vivo瞭解一下。

頭條網友:默默地給給我的6s換了個電池。

一直以來,蘋果通過修改低端、中端和高端產品的“組合比例”,來提升iPhone的市場佔用率,這是非常聰明。

要知道iPhone剛剛興起的時候,一度成為了北上廣成功人士的“標配”。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大批國貨品牌的興起,以及iPhone4s之後的產品走下坡路,讓蘋果在一二線城市的吸引力快速下降。

倒是2013年以後,iPhone在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佔用率直線提高。很多人不解?

如果你換個角度,把iPhone不當成一個手機,而是定義為輕奢品,就能想通了。

在輕奢屬性上,iPhone很便宜,只要花五六千塊錢,就可以得到“有錢人”的錯覺。

如果花在包、衣服、化妝品、汽車上,五位數起碼的,這屬於炫耀性消費心理。

人的社會角色、定位、品味,有時候需要一些物品來做佐證,像蘋果iPhone這樣的商品,更能讓人在心理上,獲得更大滿足感和炫耀感,也更能得到別人的讚美和羨慕。

還有個因素也存在,三四線城市確實存在錢沒地方花的情況。

在iPhone X之前,蘋果的定價策略一直很溫和,6000-7000元的起售價,稍微降一降,很多人跳起來或者墊腳,勉強是可以夠得到的,實在不行,還可以分期嘛!

2017年,有第三方消費調查機構對手機市場做過調查,大部分用戶可以承受的頂限是6000元。

而這一次iPhone XS直接將起售價定在8699元,遠超過很多人的心理預期。況且,64GB根本不夠用,至少要買256GB。

真的是買不起嗎?其實咬咬牙,也沒什麼。

但在國產旗艦手機,普遍售價5000元的強烈反差下,很多人不得不變得務實和理性,放棄輕奢的追求。

就像麵包和愛情的取捨,愛情並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麵包才能生存。

“低慾望”很大程度上是無奈。

不是消費降級,而是認清自己

過去N年,中國收入階層結構一直都是在從金字塔型到橄欖型進行轉變。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橄欖形,即兩頭尖中間寬,兩頭尖的部分分別是富有人口和貧困人口,中間寬的是中產階級。

一直以來,他們被認為是有品味、有格調、有消費激情的一類群體。

2012-2017年期間,我們看到,各大奢侈品中國區域銷售額,屢創新高,售價越來越貴,香奈兒更是一年漲價了好幾次。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然而,以前是用消費對抗焦慮,但是面對家庭債務的節節攀升,以及各種增多的不確定因素,中產階級消費開始出現彷徨。

畢竟手上沒子彈了,存錢就不提了,按時還上貸款就算不錯了,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

於是一邊心疼比拼奢侈品,一邊在拼多多上撿便宜,一邊咬牙喝著星巴克,一邊又咽下深夜食堂的泡麵,內心五味雜陳。

真的是消費降級了?其實消費從未真正升級,又從何而來降級。

所謂消費升級,本質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為商業服務。

凡勃倫效應在奏效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侖發現:“消費者對某一種商品的需求程度,會因為它的標價越高而變得更受歡迎”。

也就是說“商品定的價格越高,反而能夠暢銷”。

如何摧毀一箇中產的信心

很明顯,蘋果不想再做廉價手機了。

當銷量無法得到保證,那乾脆追求利潤好了,奢侈品不都是這樣賣的嘛。

果粉和有錢人,對於價格的敏感程度,遠遠要低於中產,偽中產就不提了。

為了在他們身上榨取最大的價值,當然可以將價格稍微提高一點。

今天這篇廢話 石榴叔想說

所以,高配的iPhone XS Max一定會是最暢銷的。

倒不是因為足夠好,而是足夠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