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一二年级孩子成绩不好的情况下,到了三年级又会如何?

A00Dizuo周


一二年级成绩不好,到三年级,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要么,孩子突然开窍了,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认真听课了,认真完成作业了,而且,把以前不会的知识也都补上了,这样的孩子,三年级,或许成绩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另一种情况则相反,孩子一二年级基础没打好,到了三年级继续晃荡,不好好学习,成绩更差了,于是孩子对学习更是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导致了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那么,要想让孩子在三年级,成绩来个大提高,光指望孩子不行,光指望老师也不行,还得靠家长多操心,多关心孩子的功课。

家长最好是每天陪孩子一起做功课,陪孩子预习、复习,查缺补漏,提高孩子对学习的信心。一旦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就要及时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有点成就感,从而爱上学习。

要想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在孩子做作业时,一定要监督孩子杜绝两点:一是拖拉磨蹭,二是不专心,做小动作。

在孩子做某项作业时,家长给孩子规定一个大体的时间,让他有种紧迫感,如果能及时完成,就鼓励和表扬,如果拖拉完不成,就要严肃批评(当然,孩子如果很多题不会,势必会耽误做题时间,那么,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讲解)。

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可以自主做作业,不用家长监督了。家长只需要及时回答孩子的疑难问题即可。


小作家起跑线


分享下我们家大宝的学习经历吧。

一二年级学渣小豆包

我们大宝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所以刚上小学的时候,拼音基本不会、认字也很少,数学也没怎么教,真的是做到了教育部要求的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学习零起点😒。

结果,大宝上小学后,别的小朋友因为提前学习,所以学校进度很快,她跟起来有点吃力。第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59分,满分100啊,无奈😄。问原因,说题目根本就看不懂,老师也不给解释。加上那段时间她妈妈忙着写博士论文,爷爷奶奶根本就管不了她;我们家住的离学校远,光放学路上每天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到家还得上舞蹈、钢琴等兴趣班。所以,每天等我忙完下班、吃完饭,再监督她写作业,大人累,孩子也疲劳。每天就是疲于应付学校课程和课外兴趣班,结果哪个都学不好,学的钢琴都差点放弃。

三年级开始开窍

媳妇一看,这样不是办法啊。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到学校附近租房。

说实话,老杜当时还挺不愿意。一是自己房子住习惯了,二来租房就算把自己房子租出去,换租也得把老杜将近一个月工资补贴进去,肉疼啊。不过领导定了,咱得服从啊,大局意识还是有的。

当时媳妇论文答辩也完成了,可以专心督导了。拿出来三板斧:一是三年级给她报了奥数班,还亲自上阵辅导(媳妇本科学数学的);二是报了一个纯外教的英语班、并在网上学新概念英语;三是每天亲自检查作业,不服从直接采取手段。

重压之下,效果还不错。逐渐开窍了,现在基本上数学、外语能稳定在班级前几名,语文稍微差点,正在追赶。

关键经验和结论

一把手很重要。学习上,得有一个严厉的,要不确实不好管。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学习。

好习惯很重要。我觉得我们一二年级最大的失误是没能督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面纠正就很费劲。

提前学习有利有弊。幼儿园提前学习,在一年级确实暂时可以形成优势,不过过一年左右基本就消失了。缺点就是孩子失去难得的幼儿园快乐时光,研究表明还会损坏想象力。

最后,点关注、不迷路。老杜,愿意一起分享教育观察、美育研究和育儿体会。


杜图图大美育


我分两种情况来讲。

l,大部分孩子一二年级成绩不好,到三年级成绩会逐渐跟不上。因为一二年级最主要是拼音,生字。如果拼音学不好,看到音节不会读。生字不认识到三年级又多一门英语课程,孩子就会感到学习吃力,时间一长,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就会产生厌学。

2,我儿子一二年级成绩总60分到70分,字也写的不好。因为那时他爸我倆忙,没时间管他。今年上三年级,跟在我们身边,他爸教他英语,语文,对儿子要求很严,儿子进步很多,我有时也会辅导他。不能让儿子退步了,慢慢进步。


家庭故事随笔


我小学的时候,语文成绩是班里毋庸置疑的第一,但数学却越来越不好,从三年级开始退步退到五六年级时,经常在班上考倒数,数学课上被数学老师指着鼻子骂说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能有什么出息。我觉得我是靠着语文上的那点自信撑着读完了小学。

上了初一,学校来了一批大学刚毕业的新老师,其中一个女老师分配到我们班教数学,记得一开始学代数,正数,负数等,跟小学的知识没太大关联。我上课举手很积极,听课也认真,老师也喜欢叫我回答问题,课后不会的我也经常会问老师,期中考试时居然考了终生难忘的86分。此后对数学不再恐惧,高考时的数学成绩居然是语数英三科中分数最高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才正是漫长学习生涯的开始,成绩好坏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知道孩子成绩好坏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有很多孩子早教阅读做得好,早早就识很多字,读一二年级会比较轻松。没有抢跑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而言,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可能不是特别突出,但只要家长能沉住气,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成绩就会上去。我儿子班上就有这样的情况,我也有朋友的孩子属于这种起跑慢的,她一年级开始耐心抓孩子阅读,陪孩子及时预习复习,二年级孩子就赶上去了。但也有抢跑了的孩子,在低年级成绩突出,到了三四年级时就掉队的情况。

所以家长不用去想三年级时孩子是会掉下来还是会继续进步,关键是要打好基础,跟上学校节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想掉也掉不下来。


摸着孩子过河的Q妈


才一二年级,一切皆有可能,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人说莫欺少年穷,我说莫笑孩提成绩差。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来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一二年级成绩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找准根源,对症下药成绩没有不上去的道理。我的班上有个小男孩,成绩一直是半吊子不上不下的。究其原因上课非常爱找同桌讲话不听课令人头疼的很。考虑再三我把他的同座换成一个乖乖的小女生,上课没人搭理他了。最后奇迹发生了,两个月的时间下来成绩突飞猛进,变成优等生。


我说这件事就是想告诉大家,小学生一个学期内成绩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成绩也可能变得更差。忽略他的坏习惯坏毛病,听之任之不管不顾。到了三年级多了一门英语更加跟不上完全有可能。

根本不去找原因,该怎样还怎样。那孩子的成绩原地踏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所以说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于你想怎样。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其实并不难。尤其是小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比较基础简单的,只要家长老师稍微用点心,多加引导就可以了。



最后,我想说千万不要挖苦讽刺孩子其失去信心。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米米教书育人


看待这个问题,不仅是以成绩为观察点,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悟性。

我有个大学同学,他小学一二年级成绩一般,基本都没有进过前十名。但是三年级之后,当难度增加之后,他很快就进入前十名了,之后一路猛跑,最后出国留学。


本来,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就是一些基础知识。有些还是,是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那么这些孩子的学习力可能就没有培养出来,以后出现大幅波动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而有些孩子,尽管成绩不一定拔尖,但是这些孩子如果有专研精神,自己喜欢的东西能玩得特别好,那么到了三年级之后,静下心来,很容易就能追上。


所以,我一直认为,与其关注成绩,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培养,又是比较难的,甚至过程是比较痛苦的。


一个学习没有动力的孩子,即便是成绩好,后劲也是不足的。这样的孩子,依赖于父母或者培训机构的帮助,尽管取得了一时的成绩,但是却养成了被动接收的习惯。这个习惯到了后期高年级,反而成了障碍。


我们都说悟性很重要,但是什么是悟性呢?悟性不是简单的理解,而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建立联系,可以从无到有的生成理解,这是智慧。

现实的情况是,知识可以传授,但是智慧是不可教的,需要自己悟。如果大脑习惯了接受,那么悟性就会减少。悟性更像是被逼出来的,是大脑无数次尝试之后猜得到的。


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能够培养悟性的很少。培养孩子的悟性,更多的依靠家庭,而家长,明白的又不多。就算是明白,能够坚持的也很少。毕竟,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简单的检验的方式,你就看自己孩子学习感觉到有成就感还是痛苦?孩子生活中学习上是依赖大人的指挥还是能够自主计划?孩子平时的生活是否有规范性?

如果孩子平时生活有规则,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活,能够自己独立照顾生活起居,那么这样的孩子一般心都不会太乱,学习比较容易掌控。

如果孩子平时欲望很重,被自己的欲望牵引。电视,游戏,无聊发呆等占据了很多时间,那么孩子的内心是混乱的,学习起来就非常麻烦。

重塑孩子,需要很多的细节,而不是简单的一剂猛药就能改变。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前几天看了一个小的教学案例分享一下,我们就可以自己总结出答案。

班级里有一个小朋友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下游,原因是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经常开车跑来跑去,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接送全部由他的爷爷奶奶来完成。

就这样不声不响的过了两年,孩子并没有什么出色,也没有什么特别。

前段时间刚上三年级,在9月份的时候,他爸爸因为在路上行走,不小心出了车祸受了伤,然后爸爸没事了,必须在家里养病,于是爷爷奶奶接送完孩子就送给了爸爸。

爸爸有时间关心孩子自己的学习情况,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了,仅仅只用了两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孩子的各门课程在班级内都是前几名,孩子的精神状态也正常了,也喜欢和班级内的小朋友们玩耍了。也能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

其实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位孩子在12年级的时候缺乏了家长的关心与关爱,或者说关注,但是仅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在自己爸爸的关注下竟然学习成绩,从下面翻了个个儿,跑到前几名去,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说123年级的成绩急剧不稳定,根本就不能代表孩子的最终成绩。

从这个案例中许多家长都可以分析出来,对于孩子我们应当怎么做。

那就是关心关注加爱心加耐心。


义诚老师


分二种情况。


①,孩子努力,有人管,孩子会进步。我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一二年级他爸我们俩忙,没怎么辅导他,两科成绩总是60 ̄70分,有几个声母韵母都分不清。今年,他爸教他们班语文和英语,对儿子要求也比较严,必须字写好,作业完成。儿子还有一个优点,不论上那科,都很积极回答问题?问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也不说,不会也不问,愁死人了。晚上,我会让儿子读课外书,书他自己选,我陪着儿子读。儿子一点点在进步。



②没人管,不努力,什么也不会。这个男孩今年上三年级,转我们这里。一二年级在城里的私立学校上学,什么也不会。每次老师上课,他坐在那里,什么也不会,老师让他写简单字,认字,他就头疼。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他也不问。这样的孩子说真的已经毁了。.




欧黄大雄的铁粉


我家儿子一直以来就是乖孩子,可是成绩却并不好,学前班数学17分,老师找我约谈,直接说这孩子以后学不好数学。

上了小学一年级,成绩也就中不溜,我们着急他不着急,时间久了,批评多了孩子缺少了学好科目的自信。

一年级暑假,我们给他报了课外辅导班,数学和英语。

数学进班考试40分。我们每次课都陪他一起上,加上老师特别认真负责,每次都单独留下他,直到他会为止。课后我们全家一起做数学作业,暑假班上完,儿子说感觉数学还挺有意思。

相对数学,英语学习孩子更擅长,虽然家长不能进班听课,可是我们每天课后全家一起学英语。通过学习英语,孩子明显找回了自信。

暑假的第一个月,我们给孩子制定的计划他都完成了。第二个月我们带他自驾游,孩子去了甘肃青海一些不发达的县乡,自治州。他看到那里的孩子上学的不易和环境的恶劣,内心有了很大触动。

二年级开始,孩子放学就主动做作业,因为之前学习习惯我们抓的还可以,他一开学成绩就有了很大提升,更让他觉得学习并不是难事。因为进步大,我们鼓励多,老师经常表扬,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期中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很理想。

所以通过我们的经历,想告诉大家,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多陪伴多帮助多付出,跟他一起成长和进步,他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橙子美育


说说我家孩子情况,今年暑假过后就四年级了

孩子太淘气顽皮,只知道贪玩,从幼儿园开始就是班里的头疼户,从来不静下来坐一会儿学习,到学前班都不能安静坐下来学习,爸爸和奶奶(奶奶是老师)一直说孩子还太小,就应该让他玩,以后大了自然就会了,不用担心什么的。

上一年级二年级学校不让留作业,回家就是各种玩,书包都整理不好,上课东张西望,不认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爸爸奶奶归结为年纪太小(确实是全班最小的),三年级一开学,各种作业就堆上来了,孩子没养成好习惯,力不从心呀,天天下午3:30放学到家差不多16:00,各种墨迹小动作,差不多17:00能坐下来,写几个字就开始小动作,到18:00吃饭才写了几个字,吃完饭又是喝水上厕所等一系列小动作,差不多就到19:00了,语文作业做完差不多20:30数学做完差不多21:30,然后还有英语阅读打卡复习做完就22:00了,老师还布置了阅读差不多要半小时,孩子睡觉每天没早于22:00的,归根结底还是孩子太墨迹,不过作业确实也多了,三年级爸爸奶奶不说话了,也不管孩子学习,只能我来狠抓呀,一二年级班上倒数第一名,三年级虽然还是倒数,但确实进步还是蛮大的,主要是一二年级拉下的太多了,三年级在使劲追,孩子辛苦家长更辛苦,现在爸爸奶奶不再说孩子小了,哎头疼呀。在一二年级一定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不然后面要累死。说多了都是泪,学习态度很关键,这学期还要继续努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