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人人都需要赞扬,人人都乐意听赞扬,那怎样的赞扬才有效呢?

姚雪垠著的《李自成》中有位叫张献忠的,群臣中阿谀奉承之徒众多,害得他老是打败仗。有天他愤然地说:“老子之所以打败仗,就是因为你们这帮阿谀奉承之徒。以后谁再胆敢拍老子马屁,一定格杀勿论。”

他的话音未落,边上一位大臣马上接道:“张大王,历代帝王,失败者,就是因为吹牛拍马者太多。大王认识到这点,的确抓住了关键,真是英明圣绝。”

张献忠听了很高兴,结果后来又打败仗,被凌迟处死。

拍马屁是肤浅的,这骗不了人。赞扬要取得效力,首先要让人觉得真诚,是发自内心。只要对方觉得我们的赞扬出自真诚,出自于内心,他即使感觉有些夸大,也会沾沾自喜。

有位同事曾对我说,平时不赞扬倒好,有意识地赞扬领导后,效果反而更差了。为何如此?就在于这位学员嘴上虽然在赞扬领导,可思想上总觉得自己在溜须拍马,感觉到屈辱,内心始终有些别扭。嘴上在赞扬对方,内心却又显示出不情愿,这样的赞扬自然会适得其反。赞扬不是叫我们溜须拍马、低三下四,我们完全可以找别人真正的优点加以赞扬,人都有优点,只在于我们善不善于发现。真诚是赞扬的灵魂,只有真诚的赞扬才能深入别人的心灵。

赞扬还必须恰如其分。见到一位衰老很快的人,却用“见人短命”,对方会认为你在讽刺他。

有次公司员工聚餐会上。有位同事很有表演天才,他首先走到台上,大家正等着他开口时,他却突然跑到台下,抓住演讲者的手激动万分地握住,嘴里还拼命说着:“太感谢你了!太感谢你了!你把我心里想说而又表达不出的话都说出来了……”

他这番举动效果如何呢?演讲学员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肉麻”。

过分夸大的赞扬只会让人感到恶心,引起反感。

1.做一个美好的发现者

伊斯兰教的经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穆罕穆德看见一位老太太正在月光下的路旁找东西,就问老太太:“你掉了什么?”

老太太回答掉了钥匙。于是穆罕穆德同老太太一起找,可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穆罕穆德就问老太太:“你的钥匙掉在什么地方了?”

老太太回答:“掉在屋里面。”

穆罕穆德奇怪地问:“既然掉在屋里,你为什么要在外面找呢?”

老太太回答:“因为外面亮嘛!”

穆罕穆德感叹地说:“钥匙并不是都在那些光明的地方!”

做一个美好的发现者,正如灵芝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角落,美好的事物也往往存在于毫不起眼的地方。真正美好的发现者,就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中找出别人的不平凡。

有位老人坐在飞机上,发现旁边的先生在批改作业。只见这位先生批上的每一句评语,都是“写得好!”“好极了!”“写得漂亮!”之类,老人问边上的同行,这位先生是谁?同行告诉老人他是大名鼎鼎的巴士卡里雅博士。老头长叹一声说:“我就知道这人不同凡响。我上学时可没有一个教师给我批过这样的评语。我倒希望有个教师这样指导我呢?”巴士卡里雅博士就是一个真正的美好的发现者,是一位真正的淘金人。你是否也能沙里淘金,去发掘别人不显眼的优点呢?

2.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第一个形容女人为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这样形容的人,就一般了;第三个再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纯粹就是笨蛋。

如果一个健美冠军,我们去赞扬他长得真健壮、真美,他一定不会激动。可能电视、广播、报纸都已介绍过了,电台、广播、报纸的赞美不比我们的赞美更让人激动吗?我们的赞美还有什么效力呢?这时如果他烹调不错,我们去赞美他菜做得好,他反而会兴奋不已。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都已听腻了,但如果谁赞美他小提琴拉得真捧!他一定就会兴高采烈。

赞扬不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至多我们也只是在别人习以为常的赞美上,增加了小小份量,别人不会兴奋。去挖掘别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优点,表现我们的独特性,让人得到一些新的刺激,效果反而更好。

3.最少期望时,感谢别人

有次我去丹霞山旅游,爬至半山腰,一个卖香的小孩拦住我,“先生买香上去点吧,丹霞山上许愿特别灵,能助你心想事成。”

“我不信这些,不买!”我很干脆地回答,继续往前走。

这时小孩又在后面说:“先生不管你买不买香,你来我们韶关旅游,我都很感谢你。”

听了这话,我不禁回过头看着这个小孩,这么会说话的。最后他的感谢令我把他手上的香全部买了下来。

最少期望时,感谢别人,别人会认为这种感谢来得真诚,没有企图。你去请人帮忙,别人没帮上,这时你仍然感谢他:“不论怎样总是让你费心了,谢谢你。”别人不仅会领受你感谢的真诚,内心还会产生压力:没帮上忙,还被你谢了,真不好意思。这种压力会让他惦记这事,以后会更加努力帮助你。

曾经有人请我帮忙,我没帮上,他仍然诚恳地感谢我:麻烦你了。我掂量自己的内心,只觉沉甸甸的,老是感觉欠他什么,总想找机会帮上他。

最少期望时感谢别人,不仅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一种为人之道。有些人请你帮忙之前,对你低三下四,万般逢迎。一旦得知你没能帮上忙,马上神色就变,翻脸不认人,这种人还会有下次吗?

4.赞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

赞扬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力,又不养成别人骄傲自满情绪呢?这就要赞扬别人所做的事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扩大到他这个人。

比如你小孩经过努力数学考好了,你就应该赞扬他努力而考好了数学这件事,而不要说:“你真聪明”。他经过努力考好了数学,你赞扬这点,让他知道是因此才得到赞扬,他就会继续发扬光大,而赞扬他聪明,并没有赞扬他真正应该被赞扬的原因,产生不出赞扬的效果,反而会导致他养成骄傲自满情绪。

一位员工工作很勤力,就应该赞扬他工作勤力的品性,而不要说:“你是个很好的员工”。“好员工”这种笼统的赞扬,产生不出直接的效力。

做什么事,就赞扬什么;有什么品性就表扬什么,这才是赞扬之道.

人人都需要赞扬,人人都乐意听赞扬,那怎样的赞扬才有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