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京东净利下滑超五成不是个事,营收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滑才真灼心

近期,京东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数据显示,京东Q2净营收为12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2%,其中,净服务收入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主要依靠物流,在净服务收入中,来自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51%,达到51.1亿元)。

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的净利润为4.78亿人民币(约合7230万美元),连续9个季度盈利,但该季度却同比下滑51.04%。

京东净利下滑超五成不是个事,营收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滑才真灼心

李政权:京东净利下滑超五成不是个事

京东的这份财报被认为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但如果更多的是以其净利润的下滑来考量的话,我认为是存在误读的。

一、净利下滑51.04%真的不是个事。

从某方面来讲这甚至是件“好事”,因为造成京东Q2净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79.8%,达到了27.81亿元人民币,以及在物流投入上的增加。这些都是面向未来的投资。

下半年,如果京东在这两块投入上有所收紧,利润率和盈利就上去了,事实上,作为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京东商城的经营利润率反而是有所改善的、是上升的,达到了1.1%,而其去年同期是0.8%。这将对京东的盈利趋好形成很好的支撑。

即是说,京东净利由下滑到上升、到上升多少,关键就看京东对核心投入区的投入节奏控制了,以及看是否从上市公司主题分拆出物流板块等。

但是,是否已经到了分拆阶段,以及该不该收紧投入,这将取决于京东未来的战略与战略预期、投入的持续性与匹配度、股东压力、财年盈利预期等多重因素,并不那么简单。

二、营收仅仅同比增长31.2%真的是件灼心大事。

京东,一直都面临着增长缺口,基于雄心和现实的落差考虑,它甚至是中国“增长缺口”最大的公司。

京东净利下滑超五成不是个事,营收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滑才真灼心

京东营收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滑

如上图所示,京东在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的同时,其营收增幅,如果加上2018年第二季度的话,却已经出现了连续7个季度的下滑。

尽管可以用通俗的“基数越来越大、增长越来越慢”来进行解释,但将其营收的增幅情况,放在行业中一对比,伤害就来了。

1.京东营收增幅和2018年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29.8%相差无几。

尽管阿里与京东在整个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有统治地位,消费更多被它们所吸附,增长更多由它们所贡献,但是相对京东31.2%的增速,如果有追赶者有更高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不但与身后的追赶者拉不开距离,反而竞争者身位越来越近。

比如,苏宁易购2018年上半年同比32.29%的增速已经超过了京东2018年Q2的营收增速,尽管苏宁上半年实现的营收基数仅为1107.86亿元,约等于京东一个季度的营收规模。

2.相对阿里61%的营收增幅却相差巨大。

京东净利下滑超五成不是个事,营收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滑才真灼心

阿里巴巴连续多个季度保持50%以上增速

根据更早时间的阿里巴巴集团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至3月底)财报,阿里在2018年的第一季度实现了61%的营收增长,其营收继续保持着超过五成以上的增幅。

尽管两者在自营和平台的商业模式、在事业群的发展与布局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营收增幅差距的扩大却意味着京东正在被阿里甩得越来越远。

阿里与京东的GMV也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这种走向——京东自2014年以来的GMV连年走低,2018年Q2的GMV增幅已经降到了23%(该年Q1期间GMV增幅为30.4%),但是可能被市场拿来核心对标的阿里之天猫平台,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GMV却高达40%的同比增长。

3.除了零售主业之外,京东的“阿里云”们在哪里?

京东净利下滑超五成不是个事,营收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滑才真灼心

李政权:阿里保持着持续性的战略领先优势

阿里一直都被京东列为最大的对手和赶超的目标,但缘于阿里持续的战略领先优势及布局,在核心零售业务之外的其它板块业务的培育、发展、成熟度,以及对阿里整体增长的反哺与助力,相对京东也处于领先身位。

比如,阿里云连续12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在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的营收贡献已经达到了133.9亿元;比如由支付宝衍生出来的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业务,在这一块上,蚂蚁金服公司在2018财年向阿里支付了34亿元(蚂蚁金服是从阿里巴巴拆分出来的,以支付宝、余额宝等为主体组建的独立运作的公司)。

反观京东,它的物流、金融等板块业务依然还走在从成本中心转利润中心的路上——2018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和其它服务收入为51.1亿元,而金融业务在去年一年的收入为16亿元(美元。未单独注明的他处指人民币)。

它们都还更多的处在投入期,尚未达至利润回报阶段。

不过,纵观京东与阿里在核心(新)零售业务之外的投资与布局,前者偏向一切皆零售,后者偏向一切皆消费,两者依然存在巨大的差异。

转载注明:本文来源头条号【李政权】,作者李政权。点击下面“了解更多”,获取《新零售:确定性的未来与即将呈现的进化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