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冶城南儒学湾顺着工商银行城关门市部侧门上坡,是一条长约一里宽约五米的“7”字小街。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每天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它就是著名的千年大冶第一街——墈头街。
据《大冶县志》记载:墈头是原来大冶老城区八大街之一的西街,古称西门、大西门、永安门。这条街的尽头出口处有一座小土山,山墈壁立,故称墈头。时至今日有些市民不了解墈头街的来历,习惯将“墈头”说成是“坑头”。
在如今大冶城区为数不多的老街中,墈头街算得上是保存较好富有传统特色的老街了。
一砖一瓦的历史记忆
8月22日,从绿意葱茏、繁花似锦、路面宽敞平整的墈头绿茵长廊走进空间狭窄、店铺林立的墈头街,一时间,令人有时光穿越的感觉了。特别是走进墈头街的小巷里,低矮的老屋,破旧的墙体,逼仄的居室,这种感觉尤为明显。记者看到,有些老人居然还在用柴火做饭,用搓衣板洗衣服。
墈头街被誉为大冶的“汉正街”,就是源于它的小商品市场繁荣。的确,行走在墈头街,两边全部是小商铺,小五金、小家电、小超市、小批发部、小诊所、小药店等,一应俱全。可以说,大到电视冰箱、小到针头线脑,从田间地头需要的农具农资到家庭个人需要的日常用品,能买得齐全的,恐怕也只有墈头街了。
墈头街是一条步行街,人流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小商品交易十分火爆。墈头街又是一条休闲街,慢生活的节奏,在这里无处不在。店主们闲暇之余,或独自坐在店内休息,或三五成群聊天。一中年男子化着女妆,手拿彩绸,串店表演着妖艳的舞蹈,逗得众人笑个不停。
今年73岁的曹茂平老人,不到10岁就来墈头定居了,他父亲就是在墈头街卖杂货的,他也做了几十年小生意,如今是他儿子接班。“几十年了,要说墈头街,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曹茂平回忆说,1954年的那场大水,将墈头街几乎全淹没了,洪水有一米多深,绝大部分的老商铺受损,哪怕现在残存的一些老商铺,都是在那场洪水之后,修修补补改造起来的。
“早些年的墈头街,也是非常繁荣的,各种店铺都有,卖小百货的、卖药的,打铁的,磨豆腐的。”曹茂平回忆说,原来出墈头街地界,全部是湖面,在杉树排街外,有一个码头,大型船只从长江经大冶湖来到墈头地界,主要是贩运陶器、瓦货。
“那时候墈头街的孩子,没有一个不会游泳的。”想起小时候的生活,曹茂平老人的脸上,满是快乐的笑容。他说,那时候一出墈头街,全是水,而且水质非常清澈,随时都有大人在劳作,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湖中戏水。晚上,大家就睡在街面上,根本没有什么蚊子。
说起孩提时候的快乐记忆,曹茂平老人还提到了万家大屋。早些年,墈头街万姓居民比较多,建有一座万家祖堂。小时候,曹茂平和伙伴们,经常去万家祖堂玩耍。“要说墈头街保存较好的老建筑,恐怕只有万家大屋了。”
在曹茂平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万家大屋。大屋入口处,是一家小商铺,一位女士正在守店。大屋标志性建筑,是石质的大门框。室内还是青石板地面,顶部有一方椭圆形的天井。木质的房门紧锁着,青砖墙体已然斑驳,阁楼和廊檐均已破旧老化。老屋已然是堆放杂货的仓库了。
如同万家大屋一样,墈头街的老商铺、老民居,也在渐渐地衰败了。只是相比其它的老街基本不见昔日踪影,或是因为这里经久不衰的商贸繁荣,墈头街,还是执着地绽放在现代化都市的一隅中。
“屋檐滴水”为界传说由来
关于墈头街的由来,阳新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好笑的传说。
说是大冶建县之后,阳新(那时是永兴县)与大冶还没有分界,两地县官约定,天不亮各自从县衙出发走向对方县城,在哪里相遇,就以此处为界。
永兴县令勤勉机灵,鸡叫头遍就摸黑上路,88里小路提一个灯笼一路小跑,天不亮就跑到了墈头,待他划船过湖,靠近县令宅院,大冶的县官因糊涂贪杯还睡在热炕上大梦周公。
永兴县令立在屋檐下久候,仍不见大冶县令醒来,眼看天快亮了,约定的时间已到,便高声唱起来:相约划界人不来,屋檐待客该不该,本想管辖到炕头……
还是县官太太机灵,一听永兴县令唱到了后檐,便几下摇醒了尚在熟睡的县官。县官一听要管到自己的炕头,那还得了,岂不将太太也管去了?于是不顾官场体统,衣服没穿齐整便一把推开大门:“兄弟,做事留点余地好不好?”
永兴县令遂叹了一口气,将下句“看你以后懈不懈(大冶话读“骇”)”改成了“让你滴水到船台”。从此,两县就以屋檐滴水为界,让永兴县一直管到大冶县官宅院的后檐。为了讽刺嘲弄这位糊涂透顶的昏官,当地人把界限永兴大冶的船台戏称为“炕头,炕头”。
药材生意曾首屈一指
按历史记载,大冶西门至金堤渡隔着龙潭,西门就建在龙潭墈。墈头街始于西门,经节孝坊,孝子坊至进士坊,本是一条环湖小街,沿街是一弯船台,供日常进出大冶的小商小贩停泊、囤货。
当时的商业中心在大冶东门杜家巷一带(原大冶水产局附近)的老东街,那里集中了大冶城数十家杂货铺。到了清代,新修的德其门码头因货物吞吐便利,逐渐成了集散中心,但多数的商业活动仅限于德其门附近的采芹桥(西桥)、黄狮蟹、老东街,墈头街仅有松鹤龄老记、冯泰保、冯恒生福记、冯恒生成记、冯太生、焦义生、善生福等十余家中药材铺。
民国五年,老东街、西桥街、黄狮蟹经营丝烟、火柴、面条、米粉、水果等商品的小商小贩接近百余家,墈头街仍然只有十几家药铺和几个货仓。只是松鹤龄药店的生意渐渐超过其它几家,成为墈头街的“老大”,冯泰保也不甘示弱,迅速兼并了其它几家之后,紧跟其后,其余几家仍然苦苦支撑。
俗话说:“药无百倍不卖”。民国时期,商业利润以药材为最高。墈头街的药铺虽然只有十几家,但其经济效益与财富却是大冶城首屈一指的。
街名一度被更改
民国初年,商民张红英、宋华生在墈头街兴办大冶第一家木版印刷社,开启了墈头街现代工商业的先河。由于设备连年更新,木版印刷社逐步发展成为石印社。民国十二年,陈志康、蓝起晨相跟着办起了“洪霞”“商孚”石印社,商业竞争日趋激烈,15年后,三家石印社相继倒闭或搬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飞机多次光顾大冶,将繁华的老东街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小商小贩一窝蜂涌进了墈头街,墈头街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商品市场”。但由于街道狭窄,行人拥挤,1947年秋,当时的国民党大冶县长胡昭华下令,从西硚起,至墈头街尽头止,限一个月内,两边店铺门面全部拆除各退后一米,拓宽街道,改成西式门面。一个月后,两条街面貌一新。今天墈头街仍然保留的一些老旧房子,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筑。
拓宽后的墈头街不光吸引了“同益昌”、“石复兴”、“锦华广货铺”、“石恒兴布店”等老店,还吸收了很多商户与民众,墈头街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拥挤。1949年,墈头街被划分为三段,分为二街新政路,三街解放路,四街前进路。到了1953年,又改名为前进街,1975年改称墈头街后,在1984年又一度改为前进街,不久恢复墈头街的名称。
老街启动新的改造规划
新中国成立前夜(1949年9月),县政府在墈头街瓦台(供唱戏用的盖了顶的土台)附近建立县人民教育馆,1957年改名文化馆,吸引了大批市民入驻这里,给这条商业杂货街加入了一些文化元素。直到1966年,文化馆迁到北门何家山后,市民还常常光顾文化馆旧址,自发地组织起来在那里吹拉弹唱。
1953年,大冶县在墈头街成立第一家县立食品厂,生产麻花、麻饼……等地方食品,又给这条街道平添了少许工业气息。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毛铺的姜海泉来到墈头,开办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杂货店,墈头街遂慢慢恢复了昔日万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这条古老而又沧桑的老街,被四乡八里的乡民戏称为“大冶汉正街”,扬名在外。
历经沧桑变迁的墈头街,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7年8月,大冶市政府正式批复墈头街片区改造规划。根据规划,墈头老街将留有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改造墈头路,形成有历史风貌的文化特色商业街;南北长约350米,东西长约185米的“L”型老街,将设计成4.5-10米的路幅宽,道路面层建议以仿古青石板为主。
采访中,许多市民纷纷表示,墈头街的改造工程,将面临很大的难度。同时他们也希望,无论墈头街怎么变,但这条商贸繁荣的老街,不能改变其固有的特色。(朱世杰 汪红光 吴纯)
閱讀更多 東楚印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