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郭沫若的书法真如康生说的那么差吗?

对郭沫若书法的印象,我们大多来自康生的一句:“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这让我们往往以为郭沫若的字一定很差。事实果真如此吗?

郭沫若的书法真如康生说的那么差吗?


康生的话,自夸的成分居多。从旧社会走出来的文化人,自小接受毛笔训练,他们的书法当然不会差到哪儿去。郭沫若也是如此。

郭沫若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

郭沫若并非专业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有目共睹。

郭沫若的书法真如康生说的那么差吗?

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墨迹。其书法作品数量繁多,影响甚广。

郭沫若的书法真如康生说的那么差吗?

郭沫若的书法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有人称之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亦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郭沫若可归入学者型或“文化人”类型的书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宠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生成与他诗、文、史种种学问修养相融合的化境,以书法的外化形式展现给读者。

郭沫若的书法真如康生说的那么差吗?

当然,郭沫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争议,我们不能因为这而将之一切全盘否定。

他的书法虽然离书法大家的水平尚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实在不应该对一位在多方面均有建树的学者有太多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