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遵義桐梓:桐城故事丨《魁巖的傳說》

《 魁巖的傳說 》

—— 婁義順 黃光榮 

遵義桐梓:桐城故事丨《魁巖的傳說》

魁巖位於桐梓縣縣政府所在地東1千米處,海拔最高處1276米,巖高200餘米,是造山運動,自然之力如劍斬斧劈,使魁山轟然斷裂,形成的一道天然絕壁,與由東向西的天門河之隔的馬鞍山遙遙相對,橫劈在兩絕壁之間的天門河,儼然一柄斬龍利劍。飛龍被斬斷頭顱,身首異處。兩山山麓坡地有血紅色岩層和土壤出露,似龍血所染;魁巖仙女洞與馬鞍山北、南兩個省級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遙相呼應。從唐設置夜郎郡、縣治以來,桐梓境內就流傳著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

傳說之一:

仙女慷慨借碗,愚民失信成憾。在魁巖絕壁半崖的中下方,離地面大約50米處有一個洞,洞內可容納百人左右。相傳在很久以前,這洞中住著一位仙女,有一首題名《魁巖夕照》的詩是這樣寫的:“浮嵐匝樹鬥斜陽,萬仞屏風玉色蒼,最是晚霞明滅處,洞中仙女曝衣裳。”

遵義桐梓:桐城故事丨《魁巖的傳說》

據說仙女樂施好善,常與附近百姓來往。一年,山腳下王姓家辦喜事,來仙女處借碗。仙女慷慨而熱情地借給了他,強調要尊重佛家之戒,不能用碗裝油葷一類菜餚。王姓為了借到碗,爽快答應了。

王姓在操辦宴席時,將仙女的碗裝了肉,又在宴會上大肆炫耀,說宴席不一般,所用之碗是仙女所借。當然客人們倍感榮幸,搶著吃喝,好不風光。

席散後,王姓將碗洗乾淨送還仙女,仙女察覺碗已裝過肉葷。王姓失信,仙女十分氣憤,飛離仙女洞,不再回來。當地的老百姓時時念慕仙女,將此洞稱之為“仙女洞”。

傳說之二: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荊棺。在魁巖絕頂上有一古墓,這就是廣為傳說的古荊棺墓。相傳明朝初期有一個四川木匠來時為溱溪驛站的魁巖山下安了家,前後在此地生了九子和一女。年老體衰的木匠歸天后,九個兒子互相推諉,都不願安葬父親,並相繼溜走。唯有小女兒獨守老父遺體,孑然哀泣。孤苦無助之下,她只得一人採集魁巖荊條,用了整整七晝夜,編成一個荊棺,拖著荊棺將慈父運上魁巖之頂,悲傷安葬。她的孝行事蹟感動了方圓幾十裡的人們。人們爭相傳說孝女打荊棺葬父之事,縣誌作了專條記載。

遵義桐梓:桐城故事丨《魁巖的傳說》

傳說之三:

紅軍打富濟貧,智取仙女洞。1935年1月10日下午,中央紅軍一軍團保衛局進駐桐梓周公館;在發動當地群眾打土豪瞭解到,魁巖仙女洞,當地官僚和土豪躲進洞內,藏了很多財物,認為紅軍無法攻入。16日,局長羅瑞卿同志派童小鵬率一個連兵力的保衛隊,攻打仙女洞。這個洞很險,躲進洞內的人把樓梯拿上去,下邊無法打進去。紅軍戰士在巖沿下躲藏起來,一邊派神槍手瞄準石洞,一邊向洞內喊話,宣傳紅軍的政策。藏在洞裡的楊冠群團長的老婆在洞口剛伸出頭觀察,就被紅軍神槍手擊斃,洞內大亂。洞內群眾驚呼“紅軍天兵來了!”,楊冠群團長被嚇昏了,下令打開仙女洞。紅軍上洞繳獲團長楊樹坪、楊冠群藏在洞裡的子彈1300餘發,大煙9箱和大批糧食,還有金葉子(黃金打造的)、銀元、衣服、幾支槍。打開仙女洞後,金子、銀元、大煙、槍彈交給部隊處理,其它東西分給貧苦老百姓了。

遵義桐梓:桐城故事丨《魁巖的傳說》

魁巖,膨湃著歲月的年輪,蓬勃著生命的意象。魁巖以它久遠的歷史、蒼茫的情調、赤誠的山魂水韻和磊落坦蕩的人格力量,傳遞給人們原始的神秘感、濃重的歷史感、沉重的責任感,從而激起桐梓人民百折不撓、奮鬥不止的開拓精神。

魁巖是自然界中一壁雄峙萬古的自然景觀。一個個有關魁巖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作為一種藝術創作,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有利於傳承歷史傳統文化和人們記住鄉愁。

遵義桐梓:桐城故事丨《魁巖的傳說》

在桐梓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充滿神秘魅力的魁巖,是我縣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既提升了東山森林公園旅遊文化的品位,又豐富了桐梓旅遊文化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