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她练剑8年、打4年联赛终登顶:不急功近利成绩水到渠成

来自辽宁大连的刘珈圯今年13岁,从6岁接触击剑到现在已经近8年的时间。打了4年的俱乐部联赛却从未登上最高领奖台,在本次南昌站U14女重个人赛中刘珈圯收获了联赛的首枚金牌,用她自己的话说,曾经想象过很多次拿到金牌后的情形,而今天拿到了并没有太兴奋,更多的是感激。对于刘珈圯来说,击剑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成绩是对她8年击剑之路的自然回馈。

她练剑8年、打4年联赛终登顶:不急功近利成绩水到渠成

妈妈巧动“心机”帮女儿度过弃练危机

与大多数初识击剑的小剑客一样,帅、酷是最吸引刘珈圯的。但是随着训练的深入,枯燥和辛苦渐渐让刘珈圯对击剑的新鲜感褪去,放弃击剑念头涌上心头。眼看刚练击剑没多久的女儿萌生退意,妈妈想出一个权宜之计:“我那时候为了吸引她练剑,就说如果你要是每天能坚持训练半个小时,就让你玩五分钟的iPad里面的拼字游戏,因为孩子年龄小怕影响视力发育,在这里偷换了时间概念,所说的五分钟可能是两分钟,也可能是一分钟就结束,但是她很满足,通过这个方法帮她度过了这个阶段。”珈圯妈妈还认为尊重孩子选择是第一位的,“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去帮助他们平稳过渡,一旦过了瓶颈期就可能成为她的终身爱好。”经过了瓶颈期,练击剑已成为珈圯的习惯。

她练剑8年、打4年联赛终登顶:不急功近利成绩水到渠成

珈圯与教练

不急功近利,成绩水到渠成

刘珈圯算是参加俱乐部联赛的“老兵”了,虽然未能登上最高领奖台,但是每一次的擦肩而过都是进步的阶梯。“每次打完比赛回去就看比赛视频,跟教练分析问题。”孩子的每一步成长,父母看得却比任何人都清楚,珈圯妈妈认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其实比赛第一名每个人都想拿,但是我觉得最不能心急的就是家长。这个能力需要慢慢的培养,但只要你朝这个目标去努力就可以。”

刘珈圯认为本次南昌站拿到冠军得益于两方面的进步,首先是技战术上有所提高,其次是整个比赛过程中心理没有起伏,“我原老想着下一场会怎么怎么样,也就是特别紧张,但今天心里就没有太大的波澜”。

她练剑8年、打4年联赛终登顶:不急功近利成绩水到渠成

体育跟学习同等重要

学业压力成为很多剑客选择放弃的最主要原因。作为一名教师,刘珈圯妈妈认为体育与其它学科同等重要。“体育在她的所有学科当中,我觉得还是占挺大的比重,与语文、数学、英语相比较体育同样重要。我认为学习是很重要,但是孩子将来的发展更加重要,将来踏入社会以后,拥有多方面特长肯定更有优势,而且我觉得进行体育锻炼能提升孩子的多方面能力,有的孩子他只是学习好,应该认识到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刘珈圯妈妈进一步举例说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国外的名校是比较看重体育的,而且是申请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除非你有其它方面的特殊技能,比如说数学方面有特殊才能的,或者发明方面、计算机方面有特殊才能,除此以外,大部分学生必须是有一个体育方面的技能特长。所以充分说明一流大学对于体育的重视。”

她练剑8年、打4年联赛终登顶:不急功近利成绩水到渠成

家长、孩子一起付出才会有收获

现在已经上初二的刘珈圯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兼顾击剑训练,每周4次的击剑课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这期间付出的辛苦,珈圯妈妈看在眼里,“虽然很累,但是她自己会拼,也学会了充分利用时间,比如说晚上要上击剑课,她会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她特别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效率非常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呵护,练击剑的孩子家长因为需要陪着他们到处打比赛也是倍加辛苦,珈圯妈妈觉得孩子比自己更辛苦,因为本身学校课业压力就比较大,她还能为自己的爱好比别人多付出辛苦,所以妈妈很欣慰。对于这几年陪孩子打比赛的经历,珈圯妈妈印象比较深刻就是2017年的总决赛。“因为孩子上午还要上课,下午我们先从大连飞到上海,上海到启东交通不方便,最后到达比赛地已经很晚了。要想保持孩子兴趣,又想让孩子得到锻炼,家长只能克服一些困难,孩子也需要坚持不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得到了锻炼。”

与很多热爱击剑的剑客有所不同,刘珈圯的最爱是戏剧和历史,她梦想自己将来能走出国门前往世界知名学府学习戏剧或者是历史专业。“我最想考的是考戏剧专业,有可能当医生、演员,也可能去写写小说。”刘珈圯对于击剑的定位是一生的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