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本報記者 張貴東

9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紡織報》記者有幸遇到前來參加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的

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勳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在本次大會上,作為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及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的楊勳被國家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

在祝賀獲獎之餘,記者向楊勳詢問了近一段時間坊間關於真維斯的種種傳言。

“真維斯不是已經倒掉了了嗎?不是已經被上市公司拋棄了嗎?不是店面都已經關了嗎?不是已經裁員好多了嗎?”

當記者拿出近幾天一堆關於“真維斯倒掉”的信息的時候,剛剛領完獎的楊勳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如果真維斯真的倒掉了,那麼8月中旬我們為什麼還出現在2018的秋季廣東時裝週?我們為什麼還在舉辦真維斯杯休閒裝設計大賽?為什麼全國各地的真維斯店面還熙熙攘攘的熱賣?”

他沒有直面回答記者的追問,而是把問題拋了回來。

的確如此,他說的沒錯,畢竟記者自己也剛剛親身參與過廣東時裝週以及真維斯主辦的休閒裝設計大賽。不過對於目前正在被熱炒的各種坊間的流言,記者依然不想放棄追問。

而事實上,對於近期的各種傳言,早已經有不少業內人士猜測:這樣的傳言和揣測,其實是因為他們不瞭解真實的真維斯。

誠然,就算是真維斯在近期的經營方面遇到了阻礙,但畢竟是在市場打拼多年,還不至於坊間傳的那麼“不堪一擊”。

一問

旭日集團拋棄了真維斯嗎?

坊間關於真維斯的種種傳言,其實最早源於前不久真維斯母公司旭日企業發佈的公告,該公告稱:擬以8億港元將連年虧損的內地服裝零售業務即真維斯品牌出售給旭日集團創始人、最大股東楊釗和楊勳兄弟(約佔旭日企業股權70%)。

而這一交易被外界解讀為:真維斯被“拋棄”,淪為“棄子”被“賤賣”。這也成為近期有關“真維斯生死”不斷髮酵並引起軒然大波的起因。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其實,這是在外界不瞭解我公司結構的情況下對這件事產生了一些誤解。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不是集團剝離了真維斯,而是真維斯迴歸了集團。”楊勳給出了這個答案。

“因為整個旭日集團下面的服裝部分於1996年在香港上市,叫‘旭日企業’,而旭日集團擁有其約70%的股份。其次,旭日企業上市時主要是以貿易、零售等傳統業務為主,而其大股東旭日集團則逐漸調整為以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業務為主。經過二十幾年發展,服裝財產在整個集團的財產佔比已降至10%~15%,而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業務佔比上升至85%~90%。”楊勳表示。

他談道,在目前的經營環境下,為了更加及時的解決外部經營環境轉變帶來的新問題,以及更利於公司作出決策,所以才會讓真維斯從“旭日企業”迴歸“旭日集團”。

“如果真維斯不再歸屬上市公司‘旭日企業’,很多經營方面的事情就不用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和規定去處理問題。簡單一點講,在上市時我們在真維斯原先佔有70%的股權,在回購後便變成100%的擁有。無論之後的投資還是其他決策,都可以完全由集團內部自己決定。”楊勳說。

換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無非就是把真維斯從集團的“左口袋”放到了“右口袋”,兩個口袋都是“集於一身”的,完全不存在什麼“真維斯被賤賣”。

二問

“關店”何時休?

而對於坊間提到的“關店”潮,楊勳同樣也並不迴避。

“據我們瞭解,今年我國零售業增長大概在10%左右,增長趨緩。而具體到服裝領域的銷售增長速度還會略低。近幾年電商銷售普遍大增,而‘彼長’一定會帶來‘此消’,因此勢必會影響線下實體店面的銷售勢頭。”楊勳說,“近幾年,我國零售網絡銷售維持26%左右的增長。所以,線上的大增會抵消一部分線下渠道的銷售,適當關閉一些業績不好的店面也在所難免。”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據楊勳介紹,真維斯內部有對線下的每一家店鋪都會進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舉措,原則上要求每一家店鋪均能產生經濟效益,以期公司保持在一個較健康的財務水平。“近年出現的實體店關店潮,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增長乏力並且渠道成本居高不下。真維斯的策略是透過保持盈利店並且開發有盈利的店鋪、渠道以保持公司更健康地持續經營。”楊勳說。

根據旭日集團此前的財報,這幾年,真維斯的店鋪數量從2013年的2500餘家店鋪縮減至2017年的1298家。此外,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地區,真維斯沒有開設店鋪。但在一二線城市的居民區、超市等地,以及二三線城市的核心地區,設有店鋪。而這種渠道佈局也是由真維斯的目標客群分佈所決定的。

此外,在楊勳看來,近些年來,品牌競爭不斷加劇,包括優衣庫、H&M、ZARA等品牌不斷進入國內市場跑馬圈地,攤薄了市場。

“就真維斯而言,我們認為,市場的下滑與疲軟狀況基本已經見底了。真維斯在今年第一個季度還有關店的情況,但是到第二季度關店的情況已經停下來。我們預計到今年年底不會再關店,遇到合適的機會,我們還會開設新的店鋪。”楊勳說。

實際上,真維斯一直沒有放棄品牌擴展。而對於下一階段真維斯的經營,楊勳也持保守樂觀的態度。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此外,據楊勳介紹,真維斯從去年已經開始涉足童裝領域,且銷售增長勢頭良好。“今年真維斯童裝銷售比去年有超過50%以上的增長,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喜的業績。現在童裝比成人裝銷售增長要快,成人裝市場近幾年一直呈疲軟狀態下降,童裝增長勢頭一直保持的很好。如果未來條件滿足,我們將會考慮童裝單獨開店。”

三問

線上&線下,誰才是渠道主力?

如今,真維斯有3成銷售業績來自線上渠道,而線上渠道也是近幾年來真維斯發展最快的板塊。以前,和其他一些服裝品牌一樣,真維斯的線上業務基本上是用來處理庫存,但是近兩年來,真維斯線上渠道銷售的服裝品類、款式等已經和線下保持同步。

然而,真維斯會把所有“雞蛋”都放在線上這個“籃子”裡嗎?

“我們線上銷售的整體佔比在30%左右,比例目前看來並不低。”楊勳說,“但是在未來,我們不鼓勵繼續無限制擴大電商比例,因為電商銷售毛利會比較低,且線上品牌的競爭很激烈,很多品牌都是負毛利銷售的。因此,我們會控制線上的銷售比例。發展線上渠道的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維持店鋪和品牌的形象。”

“數據顯示,國內服裝電商銷售的增長態勢已經開始放緩,它不可能無止境的增長。此外,包括優衣庫、H&M等外來的品牌,它們的店面數量現在也沒有以前那麼多了。比如H&M的店鋪數量也已經是負增長了,它們遇到的問題也和我們類似。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我們店鋪銷售已經恢復增長,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於真維斯有穩定的顧客群。”楊勳認為。

“不可否認,我們逐步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商圈撤離,但是市場也應該看到,我們正在逐步成為社區銷售的主力。不只是真維斯,不少知名服裝品牌都在採取這一市場拓展轉型策略。品牌大眾化,會讓真維斯在消費者中間穩定自己良好的口碑。”

“曾經有人對我說,服裝品牌要想實現華麗轉身,在設計和營銷方面一定要有顛覆性的變化,但是真維斯不這樣認為。”楊勳說,“作為一個服裝品牌,需要遵循客觀的市場發展規律,而不是天馬行空。真維斯一直樂於與粉絲和消費者進行深入互動與溝通,並接受他們的建議。所以從前年開始,我們進行了和迪士尼·皮克斯的跨界合作,引入新鮮元素,反響還是挺不錯的。從明年開始,真維斯還將和迪士尼·漫威進行深入合作。現在可以透露一些消息,與漫威這合作款,今年冬裝以及明年的春裝訂貨情況已經完全超出預期。”

當下,那些在線上做的風生水起的服裝品牌,已有不少開始涉足線下並大舉開店,而在線下深耕多年的真維斯,沒理由把自己線下的優勢拱手相讓。

四問

真維斯還有沒有未來?

如果說以前的真維斯還是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的話,現在的真維斯已經大不相同了,因為如今的真維斯,經濟效益已經不再是首要目標了。而這也與楊勳一直倡導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相契合。

關於股權私有化,真維斯是“被剝離”還是“迴歸”?

“多年來真維斯都堅持舉辦真維斯杯設計大賽、資助貧困大學生等等,但是如果真維斯在上市公司旗下,以一個上市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來開展這些類似的事情,就會有各方面提出質疑,而如今我們剝離上市公司迴歸集團,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實上,真維斯雖然近期業績增長趨緩,但是卻真的不差錢。

“目前真維斯的經營策略和其他企業可能比較不一樣,因為我們經營公司的目的跟別人是不一樣的。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真維斯的經營狀況:第一,真維斯現在沒有銀行借貸;第二,真維斯今年的庫存低於10%,這也是真維斯20多年以來的最低點。”楊勳說,“也就是說,對於真維斯而言,資金不是問題,真維斯既沒有借貸,也沒有庫存、沒有包袱。所以現在就要看我們能否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真維斯的經營策略是:在市場好的時候,不拼命開店;在市場不好的時候,要做到合理關店。”

“如果接下來市場表現依然乏力,真維斯會不會被轉手?”記者直言不諱。

“我是從服裝行業起家的,這是我的一個情結。況且大家也可以看到,真維斯並不缺錢。真維斯就好比是我的孩子,為什麼要賣掉自己的孩子?”楊勳說得很堅定,“休閒裝市場很大,市場的玩法也在不斷翻新。真維斯面對的問題,不是生死的問題,而是如何繼續做強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