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沉迷遊戲和編程天才,只差父母一個引導

很多家長在瞭解少兒編程的最初,都有一個疑問?就是孩子會不會沉迷電腦中,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沉迷遊戲和編程天才,只差父母一個引導

孩子學習編程不僅不會讓孩子受到毒害,甚至還能幫他們開闊思維,提高能力。

家長應該明白,少兒編程遊戲不是讓孩子沉迷於遊戲,而是讓孩子把玩遊戲編程開發遊戲,孩子年齡小,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比較大,但少兒編程遊戲的作用是在於製作遊戲的過程中,讓孩子瞭解遊戲是怎麼開發出來的,少兒編程遊戲的人物場景及動作屬性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設置的,將遊戲拆解之後展示在孩子的面前,當孩子的格局提高之後,明白遊戲的開發過程,對遊戲也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就不會過分沉迷於遊戲裡面了。

看過《最強大腦》的朋友,應該還是很熟悉他的,楊英豪,他只有十四歲,是一位中學生,卻擊敗了比他大很多的張夢南。大家都叫他天才,其實他從小就是個興趣愛好眾多的孩子。他從小就接觸了各個方面的知識,但是他最喜歡的,一直再堅持的就是編程了。對於他來說,編程是朋友,也是教導他的老師,編程培養給他的思維邏輯是能夠讓他受用一輩子的。

1. 強化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編寫程序重要的就是如何把大問題不斷分割成小問題的過程。其中,孩子必須去思考如何把代碼合理的安排在整個程序中,才能讓程序流暢的處理輸入、演算、直到輸出,這個過程對孩子分析事物邏輯性有極大的提升。

2.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細心度。有時候只是少打了一個字母或是在某一行末尾少了一個分號,就會造成程序大亂。所以,在寫程序過程中,排錯是無法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這個過程能有效的改正孩子馬虎行事的毛病,避免當個差不多先生。

3. 提高孩子的耐心。以遊戲項目作為課程,就是運用這種特性,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寓教於樂,但他們不只會玩到遊戲,更會懂得一個遊戲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

4. 增加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學習程序就是為了跟計算機溝通。這意味著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需要一種化具體為抽象的能力,編寫正確的程序,讓程序能夠按照孩子想象的方式運行,這是集思廣益的過程。讓孩子發揮無限想象並動手實現,讓不懂得思考的電腦,也能瞭解與表達抽象的事物。

在未來AI時代中正確的理解學習和學習生活會是我們的必修課。在孩子們基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同步年齡段,以電子遊戲和計算機世界為代表的生活方式都會進入孩子的生活。我們絲毫拒絕不了計算機世界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