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在廣州遇見未來

——投資廣州推介文稿

前言:

廣州的輝煌成績單

  •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的《機遇之城2017報告》“機遇之城”榜首;
  • 2017年全球最權威的商業城市排行榜《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排名第二,居中國粵港澳內地城市之首;
  • 2018年,全球最權威的綜合性城市評級機構GaWC將之城市評級提升到Alpha,位居榜單27位,在全球城市第一梯隊站穩陣腳;
  • 聯合國《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被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超大城市;
  • 在聯合國發佈的《2016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中,在中國城市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位居第一;
  • 成功舉辦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打造城市名片。

這就是我們的城市“廣州”

過去三年來

廣州交出了一份令人自豪的成績單

機遇之城

01

自古的機遇之城

廣州,是中國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地處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的北緣,瀕臨南海,毗鄰香港、澳門。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0萬人。

2017年生產總值為21503.15億元人民幣(預計2018年生產總值為2.3萬億元,增長6.5%)。聯合國《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把廣州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超大城市。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廣州於公元前214年建城,迄今已有2230多年曆史,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中國歷史最悠久且唯一從未關閉過的對外通商口岸,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譽。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創辦於1957年春,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採購商最多且分佈國別地區最廣、成交效果最好、信譽最佳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

廣州自古就是一個“機遇之城”。

02

新時期,廣州的新定位

新時期,廣州選擇了“建成樞紐型網絡城市”的發展戰略,這是新時期廣州城市發展的歷史選擇,更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責任。一個城市必須成為科技創新型樞紐,集聚最好的人才、最頂尖的技術、最具企業家精神的創新資本,才能最終從城市競爭中勝出。

樞紐網絡型城市

廣州是中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通過發達的海港、空港、鐵路、公路和信息網絡,形成打通國內、連通世界的樞紐網絡。

海港方面,廣州港是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出海通道和中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之一,海運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2018年新增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12條,港口貨物吞吐量6.12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191萬標箱。(備註:2017年,廣州港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近6億噸、集裝箱量更是邁入2000萬TEU新臺階,同比增長8.4%和8.0%,分別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三、第四,全球沿海港口第五、第七)。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空港方面,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也是亞洲乃至世界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截止2017年底,白雲機場航線通達國內外21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近90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2018年新開及復航國際航線18條,機場旅客吞吐量6974.32萬人次。(備註:2017年,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6583.69萬人次,位列全球機場第十三位。2018年T2航站樓落成後,白雲機場將可滿足年起降62萬架次、8000萬旅客量和250萬噸貨郵量的運營需求。)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陸路交通方面,廣州是中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是京廣、廣深、廣茂、廣珠等普通鐵路和京廣、廣深港、貴廣、南廣等高鐵的起點,2016年鐵路客運量1.43億人次,貨運量4884萬噸。同時,廣州也是全國公路主樞紐之一,數十條高速公路和國道、省道通達全國各地,2016年公路客運量9.13億人次,貨運量7.64億噸。2018年更有6條(段)地鐵新線開工建設,4條(段)地鐵開通運營,實現所有行政區通地鐵。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信息樞紐方面,廣州是中國三大通信樞紐、互聯網交換中心和互聯網三大國際出入口之一,國際出口帶寬超2000G,是中國內地最大的互聯網出口,國際局電路可直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形成通達全球的網絡架構。

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的藍圖已經鑄就。增長極的作用不只是聯結,更重要的是輻射。

(一)廣州擁有綜合區位優勢。廣州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其中南沙又是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規劃了長於41.2公里的大廣州1號公路,構建大灣區路網骨架,將與珠江東岸通道構成環灣通道。廣深港高鐵構建了一個一小時生活帶,使大灣區出行效率最高、最低碳、最環保、最舒適、最具未來氣質。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三、第四位。“珠三角”世界工廠的地位令廣州港吞吐量早已躍居全球前五位。廣州港的區別優勢是內外貿兼修。擴建的白雲機場及第二國際機場,進一步打造世界級複合型門戶機場。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二)廣州擁有明顯的產業優勢,龍頭項目“磁極”效應顯現。BAT互聯網三巨頭先後進駐廣州,全力佈局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等新版塊,思科、華為、廣汽、高通、富士康、微軟以及GE等一系列全球科技創新巨頭,正在廣州不斷“擦出火花”。

IAB和NEM正多點發力,作為“中國製造2025示範城市”的首批試點。

智慧醫療、無人機、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領域的創新從廣州向粵港澳大灣區輻射。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三)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居全國前三,輻射能力顯著。廣州持續吸引國內及國外高端要素,以大項目、大企業推動區內技術升級。2018年10月22日《廣州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指出,在穗投資的外資企業達2.7萬家,截至2017年底已有29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廣州,其中有120家把總部或區域總部設在了廣州。2018年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301家。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四)廣州正在打造全球性金融樞紐。廣州的金融業增加值在過去五年裡增長了106%,增速居中國大城市第一位。2018年廣州連續第四次入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全球100個金融中心中排名第19位。廣州建成了股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金融資產交易、商品清算、航空交易等五大區域金融交易平臺。2017年3月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落戶廣州,標誌著“兩所”(滬深交易所)、“兩系統”(全國股轉系統、中證報價系統),在“京滬廣深”形成“四足鼎立”局面。

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1、廣州正在成為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廣州在國家科技產業創新建設規劃中擁有顯著優勢。廣州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聚集一流科研院所,突破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顯著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2、廣州預計在2020年將初步建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並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科技產業創新主體和對外科研合作。

2018年9月21日廣州市政府發佈的《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10年)》指出,到2020年的目標如下: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2萬家,科技創新企業超過20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大於50%。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3%,科技及進步貢獻率超過64%,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0件以上。2018年新增國家級創新平臺15家,省級平臺80家,廣州高新區入選國家十大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數居全國城市第一。專利授權量增長45%,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20%,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倍以上,並設立50億元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股權投資機構達6192家,新增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1家……

在廣州遇見未來,“機遇之城”名不虛傳!

3、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先後引進了華為軟件開發雲廣州創新中心、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等創新機構。世界頂尖計算資源觸手可及,廣州超算中心助力未來經濟(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主機系統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也是利用率最高的超級計算系統之一)。廣州超算的強大計算資源,為珠三角、港澳和海外科研團隊提供海量計算服務。

國際交往中心

廣州正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國際交往中心的廣州路徑已現。

1、踐行“一帶一路”倡議,2018-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在三年內全面推進廣州的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以“一帶一路”為主線積極擴容,以“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歐美髮達城市為重點,力爭每年新增3-5個,加快推進友城“百城計劃”。2018年新增4個國際友好港、3家駐穗總領館,友好關係城市增至73個。

2、聯合第三方國際評級機構,唱響全球影響力。

  •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的《機遇之城2017報告》,廣州榮登“機遇之城”榜首
  • 2017年全球最權威的商業城市排行榜《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廣州排名第二,居中國粵港澳內地城市之首
  • 2018年,全球最權威的綜合性城市評級機構GaWC將廣州的城市評級提升到Alpha,廣州位居榜單27位,在全球城市第一梯隊站穩陣腳。與廣州同列Alpha級的世界城市,還有美國的芝加哥與洛杉磯、澳大利亞墨爾本等。

3、打造高端國際會議目的地,進一步增強廣州對世界各城市示範效應。

  • 廣州成功舉辦了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打造了城市名片。廣州正在積極參考紐約、倫敦等先進的國際化城市,期待在國家的對外關係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2018年廣州舉辦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從都國際論壇、全球市長論壇等國際性會議61次。

4、大量引入和留住國外的高端人才,進一步形成國際化的氛圍。廣州引進和留住國際人才有許多舉措,包括:籌建適合外國人才聚居的社區,建設更多適合外國人的教育、醫療及服務機構;通過全球吸納人才的手段,讓外籍群體不只集中在商貿領域,而是逐步參與到其他重要社會崗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