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四大古都中,只有洛阳发展比较慢,你怎么看?

左丿子Filv


首先政策不同。洛阳与其它三大古都最大的不同是洛阳并非省会也并非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这也是洛阳发展较慢的最大原因。现在经济政治的中心的发展并不是自立自强,而是借助了周边地区甚至于全省的力量,像河南省会郑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再者侧重点不同。洛阳过去是我国的五大重工业城市之一,在重工业领域不比其它古都差,但是一味发展重工业并不能持续,也不能让经济全面发展,赶超其它地方。现在洛阳也是在不断转型中,对旅游资源的投入非常大,高新技术产业也非常重视。但是这些进步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有成绩,洛阳也没有抓住大发展的机遇。

最后就是地理位置受限。如果说洛阳是沿海城市,开放港口,那么即便不是经济政治中心,也能凭借自己不俗的能力在经济上取得辉煌成果,但没有这种如果。洛阳处在盆地中,正因如此成就了洛阳曾经的帝都,也造就了洛阳近代以来的“没落”,所以我们也不能拿现在的观点来评价洛阳地理的好坏。

总之,洛阳是河南的一部分,也是河南的第二大城市,在古都文化方面的辉煌永不会衰减,剩下的就是好好发展经济,紧跟时代。

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与你分享更多本地问答,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四大古都中,为什么只有洛阳发展最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因素


1.转型未果

进入新中国,洛阳在五十年代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时期,中共中央制定的“一五”计划主要内容为: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这“156项工程”(实际施工150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一拖、矿山机械厂、轴承厂、热电厂、有色金属、高速柴油机厂)落户洛阳,使洛阳同兰州、西安、太原、武汉、湘潭、株洲等城市一起成为新中国中西部地区机械制造业的核心基地。

 

6项重点工业项目的落户,使洛阳市涧西和西工区一带的工业预留地成为工业企业的热土。1956~1958年,洛阳耐火厂、洛阳玻璃厂、洛阳水泥厂、洛阳棉纺织厂4家大型国营工厂落户洛阳。

与此同时,为配合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截至1957年8月,还从上海、广州等地迁入17家工厂(洛阳单晶硅厂、洛阳机车工厂、洛阳制冷机械厂等),形成了以国家重点项目为中心,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工业体系。还迁来了商店88家,这些商店组成的上海市场、广州市场等商业市场对洛阳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洛阳从那时起,便坐稳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的称号,更在1959年成为全国最强三线城市,在中西部GDP仅次于武汉,一时风光无两。可惜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代远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洛阳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命运相仿,转型一直未成功,尤其是2005-2015年间,这十年被称作失落的十年。

在2005年洛阳GDP是襄阳和宜昌的两倍左右,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从2016年开始,南阳、襄阳、宜昌均可与洛阳平起平坐,岳阳、衡阳、常德、芜湖与洛阳的差距日渐缩小,昔日霸气的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的称号早已不在,足可见洛阳的失落。

虽从2017起河南自贸区片区落户洛阳,与加快洛阳河南经济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红利加持下,洛阳重新焕发,一再经济提速,但是十年的失落的影响还是太过深远,不可能短时间就把这差距弥补上。

2.交通不便

洛阳为闻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天下之中。可惜易守难攻之地势,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却成为阻碍洛阳发展的弊端。

北方水系河流量早已不复当年,运河不通,洛阳与开封一道早就失去了水运带来的便利,成为没落的古都。环山的地势与狭长伊洛平原更是决定了洛阳只有东西两向发展的途径。

而在洛阳东边,坐落豫中平原四通八达的郑州,依靠铁路与公路,应运而起成为新一代的中原一哥,阻挡了洛阳东向的脚部。

而西向,多山区少平原,导致了在市场经济时代,洛阳在战略发展上面曾一度迷失了方向。

3. 优势难明

首先政策优势,洛阳不明显。

北京为首都,直辖市,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北方经济中心、科教中心、创新中心、国家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中心城市。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科教中心、文化中心、西北区域经济中心、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城市群经济中心城市。

南京,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创新中心,江苏省经济中心、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副中心城市。

在看洛阳,呵呵,河南省经济副中心地级市,中原城市群经济副中心城市,没了。


其次资源优势,洛阳不明显。

洛阳地处中部,并位于河南省,资源优先分配给郑州,洛阳难以取得,比不上西北五省的老大西安,也比不过位于东部沿海优先发展的南京,更不要说能调配全国资源的北京了。


历史中简堂羚羊飞渡


洛阳没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

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名城

丝绸之路起点

隋唐大运河中心

中国唯一的神都(神州大地之都 )

东洛阳 西罗马

不就是有

夏都二里头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

东周王城遗址,,

西周成周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遗址,

等六大都城遗址,,,,

不就是当过,

大宋西京

大金中京

民国行都

不就是

除了元明清不是首都,,,

其余都是首都,,

一座洛阳城 半部中国史

仅此而已











在路上71417


洛阳历史厚重,所以发展后劲十足看今后的50年发展。洛阳工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大。由于重工业太多,所以就拖了经济后腿,经过这几年的消化,洛阳经济又开始起飞,再给洛阳十年,洛阳会还你一个千年古代盛世之洛阳,国家的大遗址保护,未来洛阳就遗址公园到处都是,古代历史遗址的复建,古代建筑将大量出现,到那时洛阳就屹立与东方与世界文化古城有所对比。至此洛阳将撼动世界,洛阳原来就是这样,原来我们古代的建筑一样是那么的雄伟和壮观。一派雄伟的古代洛阳是多么的让人联想,盛世大唐时的洛阳是多么让人震惊。若问古今兴费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的牡丹是文明世界的,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河南古代的人口大多就在洛阳,所以这半部河南史洛阳又大半部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的文化也是洛阳的文明,杜康是中国酒仙,是他发明了中国的酒,才有了中国酒文化,历史千年。文明将是洛阳的最好名片,洛阳五千年文明史,是多么的吸引人呐。这么多亮点,所以洛阳今后的发展是巨大的。神都洛阳,东都洛阳必将成为中国经济亮点!


18538856245


城市发展无外乎两点: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中央有倾斜政策给钱给人重点发展,哪个特区直辖市不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谋事在人就是看洛阳一把手领导眼界宽不宽?格局大不大?实干不实干?领导水平行不行?这几十年来洛阳有大发展离不开两位领导,一是前市委书记孙善武英明规划把洛阳城市框架拉大现代化城市形象雏现,二是现任市委书记李亚真抓实干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地铁高架全面开工,把洛阳形象推向新高度,再过两年洛阳会成为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它几十年的领导有什么功劳说不出来,反正我是没记住,白白浪费了几十年时间,也是落后其它城市的几十年。但是我们洛阳市民在现任李亚书记领导下有信心有能力创造新洛阳!请全国人民拭目以待吧!


乘风破浪85822


大家的意见都很有道理。洛阳经济发展的慢,这一点咱们不要与其他三个古都城市比,现在不在一个重量级。我们要与附近省的副中心城市比,与宜昌、襄阳比,与徐州比,这些都是近邻。和他们比为什么发展的相对慢了?一是思想解放的问题;二是发展理念的问题;三是定位和发展路径的问题;四是具体政策措施的问题。在这些方面没有去深入分析我们为什么让宜昌、襄阳赶上或接近,为什么与徐州越来越远?没有分析洛阳和襄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获批,而今两家的GDP相差接近十倍,洛阳110多亿,襄阳突破1000亿。差距咋这么大呢?改革开放40年,洛阳能拿出手展示的还是一五计划期间上马的几个大国企。洛阳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为什么就没有能够树立几个标杆呢?没有代表大洛阳的发展标志企业,我们应该反思,找到出路。这两年提出来的9+2工作布局和565产业体系为洛阳发展理清了思路和举措,关键是持之以恒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洛阳在发展的时间上已经耽误不起了。


手机用户65826828118


河南省高层的格局所决定的。

非省会城市发展不亚省会城市,也是不少,大连、青岛、夏门,差吗?特别是夏门,非省会城市,当下GDP也不及洛阳高,但夏门是副省级城市,更让河南长眼的是福建省省会福州竟不是付省级城市,他们集中财力推福州,推夏门为单列市是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借力发展。不象河南,什么都弄到郑州,就连高铁米字的情况下还不放过呼南高铁走洛阳…………


力挺中國


四大古都中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集全国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集科教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等于一身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级重点大学就十几家,有无数的大型企业总部坐落于此,无论是从政治优势还是经济优势都不是其它城市可比的?

南京,副省级城市,东部沿海省份的省会。位于当前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同样是长三角重要的科教中心、经济中心!

西安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西北地区中心城市。西安是西北最重要的科教中心,几乎集中了西北地区最好的大学,同样也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虽然近些年西安的经济增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集中全省资源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也不是一般的地级市可比!

再来看洛阳,普通地级市。近来才有了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头街,怎么去和北京、南京、西安比?洛阳也曾经辉煌过,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项目中,有七个落户于洛阳,使洛阳成为中西部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五十年代的GDP在中西部更是仅次于武汉排第二名。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政策对沿海开放城市倾斜,使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洛阳在全国的排名有所下降,但在中西部地区依然十分亮眼。世纪之初的全国GDP排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四,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七。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并且GDP是第二名的两倍左右。

近十多年随着经济转型,洛阳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一样都是发展迟缓。再加上近年来河南省又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省会郑州,让洛阳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洛阳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拥有陇海、焦枝两条交叉的铁路,而郑州也不过是陇海、京广两条铁路相交。而现在郑州早已形成了“米”字型高铁网,而洛阳依然如故。即使应直线穿过洛阳的“呼南高铁”,也被政策拐了个弯绕到了郑州。

没有国家及省级的政策支持,经济怎么可能快速发展?近来洛阳的中西部非省会第一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襄阳、宜昌等外省城市的GDP已经无限接近,瞬间就有被超越的可能!

虽然河南省近年来将洛阳定义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来促进洛阳经济发展。但在举全省之力发展郑州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今天,又有多少资源可以分给洛阳呢?

洛阳是四大古都中最先没落的城市,虽然和经济转型有关,但更大的原因和国家的政策有关!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又怎么能和首都及两个副省级省会城市相比呢?洛阳能争取到的资源又怎么能和拥有无数资源的其它三都相比!


好郝问情


有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说明问题,经年累月,浸润在美丽的古都,有种审美疲劳,虽然一日千里,也不觉得“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来过洛阳,等短时间再见洛阳,你会感觉洛阳如同变色龙,变得越来越好,越不敢相信眼中的洛阳,竟然如此靓丽,充满魅力,会惊鄂的脱口而出,大洛阳真美美的都不敢相认了,常在洛阳会有“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的错觉。

这些年,四出奔波,天南地北的走,途径走进的省份和城市不在少数,能令自己赞美的很多,然而能像洛阳,入人法眼的为数不多。每当和人唠嗑,酒后畅说欲言,我都会很骄傲的说,我们洛阳古文明,一如璀璨夺目的星辰,散落在美丽的中原大地,洛阳石窟世界第一批文化遗产,天子驾六,洛阳牡丹…一一道来眉飞色舞,令听者竖耳!

都很羡慕,后边就滔滔不绝于耳,且听他们什么时间路过,到过,吃过牡丹燕菜,品过杜康美酒,说的比我都清楚,耳熟能详。每当此时,我的心是飞翔的,美滋滋的,就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声的唱…“啊,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耳畔《牡丹之歌》,就会响彻云霄,心扉里吟唱的荡气回肠,青铜器,唐三彩,牡丹瓷,不一一类举。

身为洛阳人,异乡听别人,细说洛阳,如数家珍的,形容洛阳的美丽。远古巫灵时,现近变化中,自己如品甘怡,仿佛盛夏豪饮洛阳宫,沁人肺腑,舒爽无比。魅力洛阳,中原大地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史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三皇五帝。都如同此季融融春意,暖我方寸,绿我双眸,目之所及,嘿!“盲山无卧牛之地”,生在天堂,葬在北邙,就是死想在洛阳,占一席之地,都没门!

洛阳现代化气息很浓,环境优美,地域忧宽广,一个字美,一句话美不胜收,一段话洛阳美,美在发展和壮大,当然也有不足,需要再接再厉乘时代东风,发展我们心中的大洛阳,让洛阳成为祖国中原大地,一颗璀璨耀眼夺目的绚丽之星,东方地平线最美之风景这边独好,成为国人乃至世界的诗与远方!




佛玉花缘


与其它三大古都没有可比性。北京是现在的首都,南京、西安与北京也没有可比性。南京、西安都是省会城市,也都是副省级城市、解放后华东、西北的中心城市,而洛阳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现在不少省都在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这些省会发展很快,比如河南省省会郑州,建国初期仅是个不大的城市,改革开放前也远不如南京、西安,但是现在在城区常住人口和经济总量上都超过西安。因为,现在的省会城市比普通地级市的优势大很多。如果与中西部的其它普通地级市相比,洛阳发展的还算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