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名8岁女孩,提出的理财问题,将巴菲特问倒,这说明什么?

理财迦


这则消息的过程是这样的,美国时间2018年5月5日,在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股东大会上,一名8岁女孩向巴菲特提出了一些问题。她说,我叫达芙妮•克里斯达尔,今年8岁,来自纽约,成为伯克希尔股东已经两年了,我的问题是,巴菲特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伯克希尔很多投资已经偏离了之前早期那种轻资产投资的理念,比如可以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去投资BNSF(美国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运营北美洲最大的铁路之一, 世界最大的铁路多式联运承运公司。而不是买轻资产公司,或者更多的去投资美国运通(国际上最大的旅游服务及综合性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公司)。

对此巴菲特表示“这个问题实在把我难住了,我很庆幸她还不满9岁,她9岁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提出怎样深刻的问题。”巴菲特笑着说,“我就坐在这儿想我应该怎么来回答她的问题,我原以为我这个投资是对的,现在这么一说我甚至觉得自己好像犯错了。”

虽不能说巴菲特就此真的被小女孩问倒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巴菲特确实认真听了小女孩的问题。关键在于,为什么小女孩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且大人不会对其投去不解的目光,反而认为小女孩的问题问得好,问得有水平,巴菲特自己也感到问题问得很精妙,也很实际。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发生在美国,并不稀奇。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就是如何引导和拓展孩子的思维,扩大孩子思维的开放度,让孩子能够从多个层面思考问题,从而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更好地思考问题。如多年前发生的一个“鸭蛋里能孵出什么的问题,竟然有学生说出能够孵出克林顿的话来。

虽然回答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至少学生是在思考、是在想象的。相反,我们在给孩子出题目时,总是把答案给得那么僵化、那么死板。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想象空间。否则,答案就是错的。慢慢地,孩子的思维就会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僵化。所以,透过8岁女孩向巴菲特提问题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在教育上还是比较单一而合理化的,需要不断提升和改善。


谭浩俊


这是说2018年5月,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股东大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会议上,一名来自纽约的8岁女孩作为股东代表向巴菲特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人印象深刻。但是,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故意人为安排的,可能是巴菲特公司做的一次成功的宣传策划,通过一个小孩问倒巴菲特这样的故事能够迅速传播到全世界,这样的故事传播效果非常好,是一次非常高明的策划。

你仔细想一想,一个八岁的小孩能提出这样专业的投资问题吗?我认为不可能,另外,这个提问的机会是谁给的,别人花钱还买不到这样的机会,是谁把这个报道发出来的,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宣传案例。

从宣传策划的角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也就证明了巴菲特高明的地方,全世界的人免费帮巴菲特做宣传,只是大家还不知道,当然巴菲特的这个策划做的非常自然,像是真的一样,99%的都没能看穿,并且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出了巴菲特的幽默风味,表现了巴菲特的爱心和智慧,巴菲特说“这个问题实在把我难住了,我很庆幸她还不满9岁,她9岁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提出怎样深刻的问题。”巴菲特通过这样一老一小对话的一个小故事,再一次让全世界记住了巴菲特这个慈祥的老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一代股神巴菲特,股神二字岂是白封的,凭借的是其精准的眼光,和享誉全球的好口碑,凭借的是其戎马一生的投资生涯。

试想一下,提出这个问题的不是一个8岁的孩子,而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还会惊起这么大的波澜吗,很显然不会。让巴菲特先生惊叹的是8岁大的孩子会提出这么专业的问题,意料之外的事情,同时手无举措是,自己如何向一个孩子回答专业的投资问题。

让见过大世面的巴菲特都惊叹的孩子,可见少之又少,这并不能代表国外的教育多年牛叉,又衬托出国内教育多年失败,这种论断笔者严重不能同意!

这是天赋问题,就像有的孩子8岁就能把钢琴弹的赛过大师,有的孩子8岁能用电脑黑掉服务器,有的孩子8岁画的画,让大师惊叹,等等…

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美国被中国超越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孩子的素质不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差,我们的文化和凝聚力一定会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


逻辑经济学


我们非常惊奇😄为什么巴菲特被这个八岁孩子问倒?难道这孩子是神童?其实这件事从侧面反映出的是巴菲特过人的情商与美式教育的精彩合拍。孩子信心百倍,孩子身后的股东家长拍手叫好,巴菲特言语之间名利双收。


在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股东大会上,一名8岁女孩向巴菲特提出了一些问题。她说,我叫达芙妮•克里斯达尔,今年8岁,来自纽约,成为伯克希尔股东已经两年了,我的问题是,巴菲特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伯克希尔很多投资已经偏离了之前早期那种轻资产投资的理念,比如可以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去投资BNSF(美国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运营北美洲最大的铁路之一, 世界最大的铁路多式联运承运公司。而不是买轻资产公司,或者更多的去投资美国运通(国际上最大的旅游服务及综合性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公司)。对此巴菲特表示“这个问题实在把我难住了,我很庆幸她还不满9岁。🎓🎓🎓家长让八岁孩子来参加股东大会本身就是用心良苦,显然是为了支持鼓励孩子从小对金融产生兴趣并在不远的将来子承父业期望颇高。同样的问题中国家长也许会告诉孩子:不考虑市场份额最稳定的需求代表着最稳定长久的回报收益。目前回报率低但未来基础需求的横向纵向延伸却最具潜力收益。或者讲解的更加深奥。最后补充你还小在长大一点点你就懂了等等。。这样回答显然正常了也符合情理。但是在股东大会上这样的回答会让鼓足勇气提问的孩子感觉自己提出的问题很幼稚。甚至萌生多次参加这种会议是多此一举的自卑念头。也许父母的期盼和孩子的金融兴趣也就止步于此了。但是精彩之处在于巴菲特回答的是:你的问题很有难度,真的把我难住了,这让小女孩感觉没有白来参加这满是精英的大会。增加了金融兴趣,从此也会信心百倍的踏上她自己的金融之路。她还只有八岁,也许正是这次偶然的出乎意料的鼓励和赞扬成就了她的金融传奇。没有任何鼓励支持比巧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来的实际。

日本的动漫多余培养孩子的斗志和正义感,美国则更加注重从小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实践,只能说教育是智慧也是一门艺术。


在微尘里等风来


这个故事基本玩股票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惊奇不已的不是巴菲特被只有8岁的孩子问倒,而是这个孩子如何具备这样独特能力于金融市场和投资知识?

8岁的孩子在我们中国是什么概念?我知道在美国几乎很小的孩子都知道做家务有奖励,再大一点孩子都懂得储蓄概念(理财早期意识)。

当然这样的孩子在每年一次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如此发问是比较特殊的。

朋友这个问题积极意义的是问我们文化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中国文化在忙着让三岁孩子背唐诗宋词到底有没有意义的问题!

他们长大后究竟靠什么去适应和生存这个世界?

是唐诗宋词还是金融理财!




大提琴心声


这种事件发生美国正常,发生在中国大家会惊讶,说明了两个中美文化及教育的差异,第一,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确实领先中国百来年,他们对资金的管理应用投资理财观念优于中国,小朋友身处环境氛围熏陶了他们,让他们过早接触并了解投资理财观念及技巧;第二,中美小孩教育观念不一样,中国侧重于应试教育体系,习惯填鸭式知识灌输,而美国教育偏重于启智方式,对各种兴趣爱好采用开放式鼓励引导,乐于跟小孩探讨跟学业无关的知识,出现这种早慧小孩不足为奇,而国内小孩的学习及爱好都是老师和家乡严格规范了,出框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大多被扼杀了。不过近几年教育有逐步改向的趋势。


风水能量秘录


这种联想,我指的是8岁女孩提问题“难倒”巴菲特,以至于联想到应该更多的给中国小孩提前建立理财观。如果你要是再提出财商问题,我都怀疑你直接就开始卖课了。

那个小女孩,可能在父母关注下更关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价值投资问题,提的问题也还不错,但绝对达不到什么难倒巴菲特的哲学深度。巴菲特说难倒是一种谦称。活跃一下气氛。巴菲特投资那家铁路公司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那家公司价格非常便宜,另一个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金量太大,而且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要求,他们要披露自己的投资,所以他们投什么的时候会有面临别人跟头造成投资标的价格上涨的难题。所以巴菲特在美国智只能投市值非常大的公司,比如BNSF。

其实大多数美国孩子在小的时候也没有理财观;即使从小有理财观也不见得长大就很有钱。这是个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


我到是觉得,没必要太早让小孩有理财的观念,因为他们没有收入,想问题方式也不成熟。也就是说他们没必要也没可能充分理性。还是让他们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吧


二手的经济学家


不一定是把巴菲特给问倒了,而是人家不想说,

毕竟是商业机密,直接拒绝记者就会报道他对小朋友不友好等等,这对他的形象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解决办法就是:这小姑娘真聪明,把我给问倒了!

对小朋友低头,对他的形象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还能再博一下眼球,虽然他并不需要

然后嘛~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得到了,顺利地回避了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成年人问这个问题,他肯定不会这样回答


书虫说说


中国的国情,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和信仰不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从小到大想的就是如何赚钱,如何理财,很少讲奉献,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祖国,为社会奉献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如果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如何赚钱,如何理财,那是错误的,美国的教育千万不能用到中国的孩子的身上


有缘人103835716


教育确实很重要,这句话是对女孩说的,才八岁的她居然能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

品格认真也很重要,这是对巴菲特先生说的,他并没有去执意,也没有去掩饰十分诚恳认真。所有人都是倾听女孩的话,十分有文化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