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你早就得到过很多“佩奇”

你早就得到过很多“佩奇”

本文字数2000+ / 阅读需要 5 min

1.

相信很多人已经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了屏,如果你还没看过,可以先拉到文末,点击阅读原文看一下。

故事很简单,山里的爷爷要为孙子准备一件叫“佩奇”的礼物,但他不知道什么是“佩奇”。

你早就得到过很多“佩奇”

所以他查了词典,做了广播,问遍朋友,最终硬生生用鼓风机焊了一个“钢铁佩奇”。

你早就得到过很多“佩奇”

经过很多天的努力,爷爷对“佩奇”的了解,也从最初的“完全没听过”,发展为“她爹也是猪,她娘也是猪,儿子还是猪,一窝猪。”

幽默中带着感动,感动中又带着一丝“熟悉的温情”。

为什么我们说是“熟悉的”?

想象一下,类似“什么是佩奇啊”这种问题,你是不是也听到很多次?

“什么是吃鸡啊?什么是比特币啊?什么是直男啊?

什么是新媒体啊?什么是公众号啊?什么是产品经理啊?”

熟悉么?类似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也曾出现在你和父母的对话中?

看到那位不认识佩奇的爷爷,你也许会想到“空巢老人”,但你也许不知道,还有个词叫做“空巢期父母”

2.

“空巢期父母”,指的就是当最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后的父母。当这一代80、90后年轻人纷纷背井离乡去到一二线城市发展,留在三四线小城市的父母们便变成了“空巢期父母”。

他们大多在40-60岁之间,他们也许生活并不如意,也许日子过得普普通通,也可能正处在事业的巅峰......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内心可能都有一份难以弥补的空虚。

这份空虚,就是孩子离家带来的空虚。

对很多家庭来说,孩子离家,就意味着父母不得不改变近20年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交流内容,将生活的重心从孩子转移到其他事物。许多父母会感受到悲伤和失落感,这也被成为“空巢综合征”——当然这并非真正的临床症状,只是一种现象。

对“空巢综合征”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往往就是让父母重新发现自我,找到一个新的兴趣和动力,去发展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可一旦没有找到这种新生活方式,当父母感到空虚,他们就可能会选择更多的和孩子去联系,去焦虑,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空虚。

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们也总会想找孩子商量和倾诉。有时他们甚至需要聊孩子的话题,来维持夫妻之间的沟通,因为之前的生活中他们也大都是在聊孩子相关的事情。

而当孩子开始独立,在其他城市有了独立的圈子、事业,父母也会面临一种角色的转换:他们需要放弃“我是可以帮助到你的父亲/母亲”的原始角色——但这个角色,可能是Ta之前全部成就感的来源。

所以,父母依然会在接下来跟我们的相处中,努力让自己去扮演好“父亲”“母亲”的角色,从而

维持那种他们曾经熟悉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就像一位同事说,看《啥是佩奇》最打动她的,是爷爷一包一包往外掏特产的画面,“我立马想到,我妈每次来北京看我,总给我带一大堆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东西。”

另一位同事说,自从来简单心理做了新媒体,父母每天都认真看他的文章,还要转发给亲戚好友。有一天他做了篇“性心理”主题的文章,妈妈还悄悄发微信来说,自己还是太传统,不适合转这种内容,给你点个赞,就不转发了。语气中甚至还透漏着一丝丝的委屈。

同事还说,父母以前根本不懂自己的工作内容,但他没想到,父母不仅一直在努力了解,几个月后,竟然还开始试着给他提些工作的意见。

其实,父母再努力了解,最终学到的也很有限,就像那位爷爷最终对佩奇的了解,也只是“她爹也是猪,她娘也是猪,儿子还是猪,一窝猪。”

而父母能给出的意见,多数也是脱离实践的无用意见——就像那位爷爷给孙子焊的钢铁佩奇。

但他那一瞬间真正感受到了父母的爱,那是一种想尽办法也要表达的“笨拙的爱”

当我们刷屏为爷爷送给孙子的“佩奇”感动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父母早已给过我们很多各种各样的“佩奇”。

3.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近两年被提得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发现,自己现在面对的很多人生障碍比如性格问题、做事方法问题、认知问题等等,原来都是“原生家庭”惹的祸:因为父母的不恰当教育,因为父母的忽视,或者因为父母的过度管教......

但站在父母的角度,自己明明已经尽了最大能力来爱孩子,也在自己能力、认知范围内给出最好的“教育”——结果养出来的孩子,总是不懂得念父母的好,还责怪父母给他们带来了糟糕的影响。

从心理学来看,“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是不可否认的真实存在。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去强调“原生家庭”,本是为了让每个人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真实的样子,绝非让人们去责怪怨恨父母。

当我们看那个短片时,因为我们看到了一只佩奇的诞生过程,所以当最终那只粗糙、滑稽的钢铁佩奇出现,我们会感受到背后的温情,会觉得可爱。可真换成自己的生活,我们往往看不到父母给我们准备“佩奇”的过程。

当父母把“佩奇”给到我们,我们却又会有更多的挑剔。但是,很可能父母真的已经竭尽全力的去爱我们了。

理解家庭这件事,过程总是不可避免伴随着矛盾和痛苦。我们经常在后台看到留言,很多孩子、父母都在互相抱怨。

但只要我们走在“理解的路上”,就总有希望达到终点。

最遗憾的情况,莫过于孩子花一辈子的时间等父母道歉,父母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孩子一句谢谢。

酒鬼+悠悠 ✑ 撰文

你早就得到过很多“佩奇”

心思研究 / 心理干货 / 咨询师问答 / 情绪治愈

心里有事,来「简单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