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祝光權 40年紮根鄉村教壇不言悔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育家陶行之

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 ——冰心

以上是在2017年央視“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中,獲評全國十大“特別關注鄉村教師”——祝光權老師的教育座右銘。

導讀:

祝光權,今年58歲,古藺縣桂陽小學數學老師。四十年如一日紮根在鄉村教育崗位。他愛校如家,愛生如子,雖然右手殘疾,但卻身殘志堅,樂觀自強,用生命散發著光和熱,譜寫了一曲殘疾教師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時代先鋒曲,書寫出最美鄉村教師的美麗樂章。

祝光權 40年紮根鄉村教壇不言悔

祝光權老師修改作業

只想排除萬難搞教育

1977年2月,18歲的祝光權成為古藺縣丹桂鎮壕口村壕口小學的一名民辦教師。他還記得走進學校的那一刻,簡陋的沒有一間像樣的教室,更別說操場和實驗室,然而,他沒有皺一下眉,腦海中竟開始謀劃如何改變和發展。也許是當教師的願望終於實現,也許是21名學生那渴盼知識的雙眼打動了他。總之,他毅然留了下來。

1992年暑假,在丹桂鎮政府和龍洞村支部的支持下,祝光權自己帶頭捐資400元,發動村民投資投勞,為學校修建了圍牆,翻新和粉刷了教室,硬化學校操場,添置課桌凳椅和辦公用具等,使學校普九驗收工作一次獲得成功,為師生學習生活創建了一個舒適的環境。

2010年,桂陽小學遇到遷址和土地轉讓金兩大難題,祝光權和當時的雷校長、王村長、朱書記一道,挨家挨戶勸說學校周邊村民出讓土地,同時積極籌款。教學樓修好後,學生們可以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上課,但祝光權覺得學生的桌椅板凳太陳舊於是又動員侄子為學校捐獻了380套嶄新的課桌椅和二套室外乒乓球桌。

2014年,桂陽小學附屬工程施工,祝光權主動請纓,在完成自身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之餘,當起了監工,與其說是監工,不如說是保障工程順利施工的義務工。水不通了,他爬山越嶺,去找漏水的地方;電不通了,他左手提上工具箱,找線路在哪裡出了問題;運材料的車陷泥裡了,他扛上鋤頭和師傅一道排除困難和障礙。

這項工程歷時一年有餘,不管是炎炎酷暑還是數九寒天,人們都可以看到祝光權在工地上的忙碌身影,身邊的同事和附近的村民都覺得,一個快退休的人,這麼拼死拼活圖什麼?祝光權告訴新報記者,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人,我對我的學校很有感情。我不圖什麼,看到孩子們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師上課,看到老師們能洗上熱騰騰的熱水澡,我就覺得很開心,再苦再累我也覺得值得。

祝光權 40年紮根鄉村教壇不言悔

祝光權老師到學生家瞭解情況

只盼孩子健康成長

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祝光權都從沒想過離開講臺,離開校園。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熱愛學生並尊重學生,只求用真誠和智慧潤澤孩子們的生命,讓他們在美好的學生時代,樹立起各自的美好夢想。一定要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風雨講臺四十年,祝光權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幫助過的學生很多很多,卻謙虛地直說應該的應該的。小林,是一名貧困兒童,又是留守兒童。小林放學後還要幫年邁的公婆做一些農活,學習時間少,功課漸漸跟不上。祝光權是他的數學老師,不想小林就這麼為家所困,於是從二年級開始給小林補課,小林的成績從最初的二十多分、三四十分到現在四年級八九十分,逐漸變得自信,並且踴躍參加班集體活動。祝光權不僅補數學,還補語文、音樂,並且不懼山路難走,堅持家訪,跟其家長了解情況。學習上、生活中處處關心小林,小林的父母回來後,還特地邀請學校的老師去他家做客。至今,祝老師還記憶猶新:雖然那天我們坐在一間牆壁被柴煙燻黑的屋子裡;雖然那只是一頓炒土豆、炒臘肉,但是我和小林都很滿足,這是我們師生幸福的美餐。

祝光權 40年紮根鄉村教壇不言悔

祝光權老師輔導學生

只圖學生全面發展

祝光權無時不在關注國家教育改革,鄉村教育現狀。然而最關注的還是學生的心理健康。他告訴新報記者,由於是鄉村學校,學生的父母大多數都在外務工,只有爺爺奶奶在身邊,多數孩子從小性格內向、沉默少語、膽小易緊張。他們雖然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也完全有能力回答出老師提的問題,但就是不願意開口,久而久之會產生逃避心理。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夠理想而受到家長的訓斥,逐漸喪失自信心,產生了自卑感。針對這些心理問題,祝光權總是細心觀察,仔細分析,換位思考,盡力去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引導他們解除心理困擾,增強學習自信心和能力,同時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學生情感體驗的場所,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在課堂上,祝老師用他那親切的笑容,期待的目光,適當的手勢,以及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語言,來表現教材中的喜怒哀樂,引導學生去體驗情景、感知形象,從而促使學生吸收和掌握學習內容。盡力創造機會使學生大膽表現自我,把成功的信念變成志趣,推動他們自覺前進,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精心分組,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既讓一部分學困生恢復了自信心,又讓優秀學生增強了責任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祝光權 40年紮根鄉村教壇不言悔

祝光權老師修剪校園花草

只願影響更多人

祝光權不想過多地講述自己的殘疾。他對孟子所言“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很有同感。有德行、有謀略、見識的人,殘疾或疾病也常常伴隨,雖然不盡然,但卻是對祝光權堅守講臺近四十年最好的詮釋。

從教這麼多年,祝光權覺得虧欠家人很多。母親生病無法陪伴在她身邊盡孝心,女兒的成長自己也付出太少。慶幸的是,家人對他忘我工作從無怨言,工作有壓力時還幫他分擔,特別是經濟上,當初自己拿家裡的錢捐獻給學校建設和學生學習,都不曾有一絲埋怨。

今年教師節,祝光權去北京參加央視“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頒獎典禮,臺上的他西裝革履,精神抖擻,在炫目的燈光下充分體現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的莊重從容。祝光權的優秀表現獲獎無數,去年被評為“四川省優秀鄉村教師”,獲得“四川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貢獻”獎。他不想為名所累,接受採訪宣傳,也只是希望自己給後來人做一個榜樣,影響更多的人,為鄉村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進桂陽小學,你會被這所校園深深吸引:高大挺拔的天竺桂,挺立在操場四周香飄四里的桂花樹,還有紅得似火的紅葉石楠,尊貴典雅的芙蓉花。還有,嶄新整齊的教學樓,寬敞平臺的操場,響起教室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格外悅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