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2019年1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臘八佳節。雲居寺景區佈置一新,張燈結綵,處處都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上午8:00,以“感知傳統文化 體味民俗臘八”為主題的臘八舍粥活動拉開了序幕。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時值三九,但寒冷的氣溫並沒有阻擋趕來雲居寺喝粥遊客的熱情,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群眾一早兒就在舍粥屋門前排起了長隊。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為了滿足大眾祈福迎祥的美好願望,雲居寺已舉辦了十餘屆傳統臘八舍粥活動,並且每年都賦予臘八節不同的新意。寺院於活動前一天開始熬製臘八粥,活動當天再倒入直徑為1.5米的大銅鍋內加熱保溫。主料為大米,輔料為紅棗、蓮子、燕麥、桂圓、紅豆、花生等。為滿足來賓的不同口味,寺院還準備了素菜包、八寶小菜,讓來賓隨時可以享用到“吉祥八寶粥”和“圓滿如意包”。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喝上一碗軟糯香甜的臘八粥, 再吃上一個熱氣騰騰的素菜包,不僅寓意年年有餘、五穀豐登,更是老百姓們對紅紅火火過新年的熱烈期盼。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當天,管理處特別邀請侯振海、趙志清、劉志軍等十餘位知名書法家走進雲居寺,為參加活動的遊客和雲居寺職工寫春聯和福字,送上最溫暖、最有分量的“文化年貨”。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墨香四溢,美好的祝願化作一張張寓意吉祥的福字和一副副代表喜慶祥和的春聯,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寺院與“臘八”自古以來就有著不解的淵源。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苦修,每天只食一麻一粟。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在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乳糜將其救醒。恢復體力後他在一棵菩提樹下入定,靜坐七天七夜後大徹大悟,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後來僧侶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傳說吃了臘八粥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們還把它叫做“佛粥”或“福壽粥”,意思是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雲居寺是我國北方地區著名佛教寺院,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千年來以刊刻佛教石經而聞名於世。濃郁的佛教文化,豐富的民俗傳統源遠流長。寺院每年舉行的臘八舍粥活動就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活動之一。來雲居寺參觀過的朋友都知道,雲居寺至今仍完好保存著北京地區最大的紫銅製“千人舍粥鍋”,歷史上一年只用兩次,一次是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另一次就是“臘八節”。真實記載著古代臘八節雲居寺舍粥活動的歷史。


翰墨飄香迎新春,施粥祈福送吉祥——房山雲居寺


為堅定文化自信,守正創新,使優秀的文化資源得以充分利用,近年來,雲居寺文物管理處牢牢抓住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發展契機,通過推出臘八舍粥、春節踩歲、清明插柳、端午系五彩繩、中秋祈福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深入挖掘雲居寺獨有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影響力,讓更多的社會大眾關注雲居古寺,弘揚中華文明,傳承石經精神,進一步推動雲居寺文化景區建設的繁榮發展。

臘八節

景區開放時間:

9:00—16:00(全年開放)

乘車路線:

天橋或六里橋乘坐836路到房山閻村站換乘12路或31路公共汽車直達雲居寺。

自駕車線路說明:

1.沿京港澳高速行駛至琉璃河出口下,經韓村河、長溝即到雲居寺。

2.沿京昆高速行駛至雲居寺路出口下,向西行4公里即到雲居寺。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南雲居寺文物管理處

諮詢電話:(010)61389612\\61389999

郵編:

102407

網址:www.yunjus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