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忘不了的黃河禹門口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現居住地:江蘇

年齡:65歲

文學社群鎮江分會會長

讀書感悟: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一天,侄子傳來幾張照片,問我這個地方認識嗎?我仔細辨認,這不是陝西韓城市的禹門口嘛(現在叫峪門口)!那裡可是我熟悉的地方。看到熟悉的龍門山,熟悉的滔滔黃河水,熟悉的公路吊橋和鐵路橋,還有那熟悉的古老鐵索橋,魂牽夢繞了多少年的地方一點兒沒變,看著歷盡滄桑的黃河渡口,思緒也回到40多年前。

1971年9月,我和40名下鄉知青被招到西安鐵路局韓城水泥廠當工人,因此來到了被稱為華夏母親的黃河邊。生產隊派了一頭毛驢車把我送到縣裡,我和同伴們乘坐大卡車,顛簸了4個多小時才到韓城下峪口龍門鎮。很遠就看到光禿禿的山上用石灰寫著“工業學大慶”幾個很大的字,心裡有點激動。自己馬上要成為一名工人了,工廠是什麼樣子的?一路顛簸一路想象。汽車停下來一看傻眼了:一座灰頭土臉的立窯,幾個大圓倉,還有幾排平房。整個工廠看起來破爛不堪,我的心都涼了。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此廠是當年工業學習大慶的產物,西安鐵路局為了學大慶的自給自足,辦起了這座水泥廠,我們是廠裡的第二批工人。我到廠後被分到自備電廠當配電工,可是發電廠的廠房還沒建起來,只好跟大家一樣每天干著繁重的體力活,比如篩熟料黃粉,上山搬石頭碎石頭,和水泥蓋房子,拉磚拉土,什麼累活雜活都要幹。我們廠是依山而建的,廠區的道路都是斜坡形的。有一次,我拉著一鐵板車的碎石從坡上下來,走到半路時剎不住車,兩條腿被車拽得停不下來,越走越快,最後不受控制地跑了起來。工友們一看不好,趕緊追過來幫忙。可是我已經衝出廠門,衝過馬路,巧的是馬路邊是一米多深的坎,說時遲那時快,我本能地跳了下去。只見鐵板車嗖地從我頭頂飛過,咣噹一聲翻在地上,等工友們趕到時,我正眼淚汪汪地坐在地上,好險啊!總算撿回一條小命。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水泥廠在龍門山下,石料就從山上開採。從山腳到黃河邊大約五六里路,從上往下看,黃河猶如一條黃色的綢帶蜿蜒南下,河對面就是山西。距離我們十里開外有一個黃河渡口叫禹門口,據說那裡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每年春季過後,運貨的船隻去上游,因渡口河床狹窄,水流湍急很難行船。到那時就能看到縴夫們赤身彎腰,喊著黃河號子吃力地拉船,縴夫們的背影及粗獷豪放的黃河號子就是這個渡口的一大風景。一到冬天,風沙特別大,渡口就成了風口,狂風和著黃沙一陣一陣襲來,吹得人走路都費勁。

三個月後廠裡通知我們去山西的洪洞縣發電廠學習,讓我遭遇了一場驚險刺激的過黃河經歷。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12月的黃土高坡寒風刺骨,那天大卡車把我們送到禹門口,剛下車就領教了風口的厲害。風特別大,洶湧的黃河水猶如利劍將龍門山生生劈開,兩岸是懸崖峭壁,河床就在這裡一下變窄,水流特別湍急。不知這裡究竟是大禹治水的神功,還是驚濤駭浪的力量,使得奔騰的黃河水能衝破龍門山滾滾向前。河上連著一座鐵索橋,到對岸大約有100多米。鐵索橋很窄,上面鋪著三道木板,中間走人,兩邊兩道是給拖板車輪子走的。橋在風中飄來蕩去,非常驚險。那時的黃河上還沒有建公路橋和鐵路橋,這座鐵索橋就是去山西的唯一通道。我們一行十幾個人揹著各自的被褥行李,戰戰兢兢地走上吊橋,手抓著鐵鏈,腳踩著木板,大氣都不敢出。耳邊北風呼呼作響,抬頭望天色灰暗,低頭看黃河滾滾。人感覺像在鞦韆上盪來盪去,又像在騰雲駕霧,當時真是心驚膽戰,手發抖腿發軟,沒辦法,只好咬著牙一步步慢慢挪,當踏上山西的土地回頭望去,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4個月後我們學習歸來已是陽春四月。禹門口的風也溫柔了許多,我們有了上次的經歷,走在橋上也順利多了。後來,這段河上架起了公路橋和鐵路橋,那個讓人心驚膽戰的鐵索橋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

1988年春天,我和愛人帶著一雙兒女從黃土高原的黃河邊來到絲竹江南的長江邊,兩條母親河都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在江南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經看慣了江南的青山綠水,習慣了江南的細膩柔情,深深地愛上了這塊土地。但是,心裡始終忘卻不掉在黃河母親身邊戰天鬥地的青春歲月,忘不掉曾經一同灑下青春汗水的工友們,忘不掉對黃河母親的眷戀之情,忘不了對滔滔黃河的思念之情。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名字叫知青!感動了無數人~

我們渴望交流卻總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從現在開始,咱也是有組織的人啦

關注今日頭條百旅會

歡迎加入我們的大家庭

和老友們一起度假養生,樂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