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農村集市上擺攤的人,一次趕集能掙多少錢?

老梁話三農


題主好!

看到你提這個題,我就來和大家說說!有人肯定會問我,怎麼你來和大家說,你做過嗎?還別說,我真的做過,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我也是看到我們這邊有趕集,我也學著他們去做生意,是專門趕集賣菜!進菜本錢一車都只有幾百塊錢,趕集賣的時候是進貨價的一倍!可就是這樣,說出來你不信,我虧了兩個月,菜就是賣不動!看到別人賣,兩三個小時就賣完了,自己還有一多半,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太靦腆,不愛說話,這個是做生意的大忌!就逼著自己,見人就打招呼,開始練嘴皮子,生意才慢慢地從負數到有錢進!

原來趕集賣菜的不是很多,只要一車賣完,可以掙個幾百塊錢!現在賣的人多了,好多都賣不完,一車就掙個三四百塊錢,要是拖上兩三天,菜也就很難賣的掉的,就別說賺錢了!

別看他們每天整天樂呵呵的,這是做生意的一種營銷手段,其實他們心裡很虛,賣掉了就掙了,賣不掉就賠了!勸有想做的朋友,考慮清楚了再做!





常德農村小趙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現在農村人比以前富裕了,新農村建設城市人都有點羨慕了。在生活條件上也大幅度提升,生活用品也需要的多了。到集市上也隨處可見大小商家,賣著各式各樣的東西。不過看著那些地攤小商品,挺不使用,好多商品超市是買不到。比如蔬菜能買到很新鮮的,也是很好銷售的。

在集市上一個好的地攤,對於農村來說收入還是可以的,這個還要看賣的什麼商品。在農村擺地攤,要選擇高消耗商品,銷量到了收入自然就高了。在2016年春節期間我也擺過攤,我銷售的是魚,一天的銷量在3000斤,每天也有三千元的利潤。投資大小、選擇商品,決定每天的收入。在農村擺地攤蔬菜水果,這種高消耗食物,收入是比較客觀的,這類產品投資少高點。

發表個人觀點,有所幫助謝謝


黑魁笑點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農村的集市上擺賣著各種東西,基本上生活類的用品都會有人賣,不管是蔬菜水果還是肉類水產品,大家都會將生意做到這裡,也有人則是販賣衣服鞋子、生活用具、鍋碗瓢盆等,不同的生意利潤並不同,每個農民的營銷水平不一樣,因此趕集擺攤的收入自然是不同的。

像我的親戚就在集市上賣盤碗,他說每次的趕集收入不固定,有時候能夠收入10多元,有時候能賺上二三十元,但也有一分錢不賺的情況。畢竟盤碗這類東西在農村中的需求量並不是太高,家裡買一次盤碗可以用上很長的時間。

不過親戚也說,在春節前的幾天,每天都可以賺上3000-4000元,那時候根本就忙不過來,來購買盤碗的都會一次性買上很多。這些盤碗的利潤高,但也只有春節那幾天能賣上更高的收入,其他的情況下賺不上多少錢。

不過要說利潤高的小生意,那就要數各種小吃的攤販,那些賣糖葫蘆、棉花糖、肉夾饃等攤位的,一上午能夠賺上200多元。三叔就在農村的集市上賣糖葫蘆,他說一個月能夠賺上七八千元,讓我吃了一驚,沒想到農村的購買力這麼強大。三叔說做生意要有門道,有一些同行一天收入幾十元,怎麼都賣不掉,但他憑著一張好嘴,讓大家都願意去買。

如今的農村集市上,已經沒有太多的人去購買東西,特別是在農閒的時候,大家都在外面工作,趕集的人更少,總體來說攤販們的收入並不是太高。


惠農圈


農村趕集擺地攤,最關鍵的就是商品了,因為這裡人流量足夠大,就看我們的商品是否有吸引力。因為是農村集市,所以單價過高的商品,一般機會就很少,必須是高性價比的商品。並且商品類別也很重要,其中生活快消品是最有市場的。

我們這邊每個月有兩次趕集,我一直都是賣紙巾,這是每家每戶必備的,並且用量比較大,紙巾保質期都是3年左右,買回家囤著也沒問題。因為我拿貨的進價比較低,都是3-4塊錢包郵的,所以在集市上都是賣15塊2包,20塊3包。一包雖然就賺2.3塊錢,但主要靠走量,薄利多銷嘛。每次差不多能賣2-300包,一天利潤也就在600塊錢左右。一般趕集這天比較辛苦,很早就得過去,找個好位置,但是基本兩小時左右就可以銷完,還算可以接受!

大家別看我的紙巾進價低,但我都是賣了很多之後,總結挑選出來的,質量高,賣相好的紙巾,所以市場反饋也不錯,還有很多回頭客!


艾倫進化論


說真心話,掙不了幾個錢,買啥都一樣,我是過來人。

農村能掙錢的青壯年都奔向了城市,年關才能回家,有的人家,男人種地,女人去城市照管孫子,家裡多數就一兩個人,跟本不怎麼去消費,也就是圖個熱鬧,去集市瞧紅火。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有時候,擺灘的人比閒轉的人都多,掙個毛錢。

現在智能手機多方便,想買啥,動動手指頭,三五天就到家門口了,價格還便宜。不要看農村人老實,信息靈通不比生意人差,有些六七十歲的老大爺,大娘,玩快手,玩抖音,比年輕人還溜,現變的手法五花八門,想擺灘掙大錢,越來越難了。

18年我去鎮上申請灘位證,手續簡便,然後到藥檢提交,體檢,審核,到市民中心取證,來來去去折騰總算如願,每天早晨十點出灘,擺好貨架,因為我是買衛生紙的,鎮區工商統一規定,貨不能擺地上,必須統一米數貨架,把貨擺整齊,價錢貼上標價。

原漿紙,竹漿紙,抽紙,捲紙麻紙…三三兩兩過往人都是問一問價,並不真心買。

十二點整了,鎮上廣播啦叭響了,我還沒開張,不能這樣等下去,我放開小低音炮,把泡製的廣告段子放開,段子講到那種紙,我就高舉起,還發揮我吹捧的笑料高抬品質,果然奏效,三四個小時過去,我買了五瓶礦泉水喝完,還是口乾舌噪,不過錢包裡錢也賣了不少,坐下數數六百二十元,自己精疲力盡,堅持到下午七點收灘,我買了八百元錢。

除去成本,淨落三百一拾元。這是我擺灘最風光的一天,因為這種售買風格從來沒有過,熱鬧更紅火,大家圖了新鮮,讓我抓住了機會,沒兩天,就連賣水果,賣菜灘位也複製了我的賣貨方式,沒人搭理我了。

好的時候掙個百八十,不好的時候掙個排擋店飯錢,一天風吹日曬,真的很辛苦,時間長了,都能把人熬出病來。


開心151933790


我覺得農村趕集能賺多少錢,也分很多情況吧!

集的位置、人流量、消費水平、交通狀況等,還有,你賣什麼產品,你會不會做生意等等,都是賺的多與少的因素!

在我們老家那,山區,都是5天一個集,附近也沒有大型超市,按理說銷量應該不錯,但是正是因為山區,各種的不便利,導致了絕大多少的人選擇出去打工,平常人趕集的人越來越少,擺攤的攤主自然也賺的越來越少。

我大爺一直靠趕集擺攤為生,靠趕集供了兩個大學生,但是,談說現在,我們那裡的集上的人越來越少了,有的時候趕個集還賺不到30塊錢,現在他也老了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所以就收攤不幹了!

但是,像位置好,人流量大,消費水平還可以的集就不一樣了!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他在大集上賣糖炒栗子,那個集是我們本地面積最大,人流量最多的集,也因為他們老家就是盛產栗子,所以他的貨源價格低,利潤自然也就大,又加上,他的攤子特別大,人又會來事兒,平常的集,每天300到500,逢節假日會過千!

所以說,趕集擺攤會賺多少錢,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導致賺的多與少的因素太多!





在家追劇


目前,在農村的集市,有些大集市人多一點,有些小集市人就會少一點,總體現在趕集的人少了,因為現在買東西的渠道太多了。在集市上賣衣服的生意都不怎麼好,除非賣老年人的服裝,因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再加上年輕人也喜歡網購。在集市上,賣水果的還有賣吃的,生意會比較好,賣吃的,一個集,東西都能賣的差不多,基本上一天能淨掙200元到300元。還有一些賣膠水的,賣膏藥的,農村俗稱賣當的,這些生意順口溜吆喝著,生意好的話,一天也掙的不少。至於賣其他雜貨的,生意都一般,一天能掙100元就不錯了,因為賣東西的人,還要買著吃飯,繳納攤位費,衛生費,所以也掙不了多少錢。總體來說,近些年的趕集生意都不是太好。希望我的回答,能採納!





農村王小胖啊


之前在商業,物流不發達的時候,擺攤還是能賺到錢的,不過從現在來看,特別是在農村集市上擺攤,可是非常肯定的告訴您,是真的不賺錢,能賺點飯錢就真的不錯了。

一次大集下來,擺攤的話,純利潤的話絕對不會超過100塊,不好的時候,估計連 50塊能難賺到。現在農村擺地攤不賺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農村空心化嚴重。青壯年都外出打工,造成消費人群減少。如果經常去農村集市上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集市除了婦女與老人外,幾乎很難見到青壯年。因為農村的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所以大集上即使物品在豐富,但是由於缺少消費群體,所以擺攤一天,其實並沒有賣多少東西。



2,受網絡環境的影響。由於現在受到發達的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影響,不僅是擺攤,就算是實體店的生意都不好。因為現在網絡購物越來越方便,質量及售後越來越好,並且物流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大部分人都習慣在網上購買。所以去攤上或者實體店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3,生活水平的提高。擺攤,一般情況下代表著價格便宜,質量差等等。隨著咱們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購買東西的時候不在像以前只考慮價格了,而是首先考慮的是質量。但是擺攤賣的東西除了蔬菜以外,其他東西的質量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了,所以購買人也就減少了。

總結,以上只是造成擺攤不賺錢的部分原因。其實還有好多方面。

作為一個資深擺攤人可以肯很明確的告訴你,現在擺攤確實賺的非常的少,不禁有人要問了,不賺錢還擺攤。其實不是我們想擺攤,是確實沒得辦法,生活所迫,您沒看到,在農村大集上擺攤的以老年人居多。年紀大了,沒地方打工。不擺點攤怎麼辦呢?


羅師弟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農村集市擺攤的一次能掙多少錢?這個要看你賣給是什麼產品或者是賣了多少貨了,還要看擺攤的人多不多,集市大不大。比如當地農民自己放養的真正的土雞和土雞蛋、野菜、野香菇、大紅菌、雞樅這些,只要有的賣就是一天能整個500~1000元不是問題,主要是這些天然生態食品是季節性的東西不是每天可以賣的,一年就賣個一個月左右,而且不是每個地方每個人都有的賣的。

如果是從市場上進的人工種植的東西可能不是那麼好賣了,一天掙個100~200算不錯了,市場上賣的太多了競爭非常大,只有賣別人沒有的東西,獨特、生態的東西才會好賣,就是自己種的東西也一定是生態的有機食品,別人買過一次第二次你去擺攤別人就會記住你,會來找你買東西了,其實只要你的貨真,不用你說貨好,別人的嘴巴會告訴別人貨是真的,以後擺攤就可以掙的比較多了。我家自己放養的雞隻要拿到鄉鎮上擺攤賣分分鐘就賣完了,經常有人訂就是養不出來賣,所以只要賣的貨是好貨,不管擺攤還是開店都會好賣的。








瑤山野妹


農村不管集市還是夜市,路邊擺攤做什麼,一個是尊重需求!還有一個是考慮低價! 農村婦女趕集的比較多,所以,針對這類人群,我們可以做符合這類人群需要的,而且低價的商品,比如:衣服,鞋子,不用太費事的化妝品等等。 也可以做兒童玩具,日常用品,水果蔬菜,地方特色,甚至某種特定商品大促銷等,這都是有需求可以做到低價的商品。 你也可以做大雜燴,比如:全場幾元的商品,任何東西都賣同樣的價格。專門做這一類的商品,選擇性大,相信也可以做的非常棒!而且非常火爆!不過有的農村集市已經飽和,甚至過時,選擇是否進入還需考慮全面,農村生活不容易,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