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倒底是青蒿素杀死了疟原虫治好了疟疾,还是青蒿素按中医理论治好了疟疾?

糕糕老爸的童话


屠呦呦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首次摘得诺贝尔奖,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在欢呼声中,有一种声音离奇的响亮,那就是将青蒿素的发现的功劳归为中医。

青蒿素的发现唯一能够和中医扯上关系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东晋葛洪在他整理的《肘后备急方》中的那一句“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这是号称治疗疟疾的方子。

如果真的用这种方子去治疗疟疾,不会收到效果。因为其中的青蒿素含量低的可怜,根本发挥不出药效。稍微想一想即可知道,若是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历史上就不会有疟疾在中华大地泛滥了,康熙帝也不会险些丧命疟疾了。康熙帝的疟疾最终还是由传教士献上金鸡纳树皮磨成的粉末才治愈的。

青蒿素是屠呦呦用乙醚提取出来的,之后还测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子量,并进行了毒性、药理实验。科学家们早已摸清,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药理作用是对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进行干预,最终使疟原虫瓦解死亡。这些工作永远不可能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青蒿素治疗疟疾与中医理论毫无干系。

如果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去治疗疟疾,那么能够治疗疟疾的东西简直俯拾皆是,甚至没有治不了的病。只可惜被事实给了响亮的耳光。


刁博


虽然打着中医中药牌子,但从里到外。中医理论就没有发挥半点作用。看下发明过程:

第一步:中医梦破。国家主导,协调全国研究人员对中医古典医方进行地毯式筛选。从治疗疟疾配方到制作,完全照搬,结果没有任何结果。重新做一遍,还是如此。

这间接证明:中医理论指导的疟疾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药物双双无效。

第二步:青蒿疑云。屠呦呦试了黄蒿,又试了冷提取方式,居然成功了。这意味着屠呦呦学了太极,却用乱拳打死了老师父。后来为了彰显中医贡献,把实际叫黄蒿的植物改为与药典上记载一致的青蒿。可惜制作方法改不过来了。

由此可见,青(黄)蒿只是碰巧釆用的植物,碰巧屠呦呦学过现代药物提炼方式。

植物是世界传统药物共同的原料,不专属于中药,更没中医理论(配伍)的影子,经验方都没用上。青蒿素纯粹是西药。人工合成青蒿素,更加证明是单一成份起作用,和病人的所谓中医概念的体质无关。

中医常说中国人体质与外国人体质不一样,为了吹牛,青蒿素使用就中外一样了。

中医、中医粉的脑袋很特殊。



徐徐来道


青蒿素杀死了疟原虫,治好了疟疾,这是现代的发现疟原虫后的现代医学说法,没有错。

青蒿素按中医理论治疗疟疾,这个更没错。这是正本清源的说法,因为一千多年前,中药方剂就已得出青蒿治疟疾。那年代玻璃都不知是什么?那来的显微镜能看到微生物?这就是中医先贤的伟大之处,可谓“神"也。是治疟疾的老老老祖宗!

中医从古代开始,就已是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尽管原始荒野,但认知是十分超前的。如镇痛,退烧,还魂锁急救,中风与风痛,治咳嗽头痛,疟疾,拉肚子,感冒等等。当然因自身特性(靠修悟理解),大多并不是全社会,大面积病治,只是先贤发现了,验证了,便记载下来,并身行力及的在民间行医。

拉肚子,疟疾,中医先贤并没看到细菌,而是利用气脉调理,让人体功能强大来战胜疾病。不仅治好还无副作用。

说青蒿素杀死疟原虫,这是现代才有的说法,西医的细菌微生物治疗,也是一套方案,虽都是治同一种病,但中西医有很大的不同。不然西药也多少年了,但在治疗疟疾上,最后还是要靠来自中医方剂的青蒿素。

还有如:面癣,西医认为是真菌感染,消炎杀菌,但很难见效。而我村李婶在耳后放点血就好了,也没管真菌不真菌。这是两理论的明显对比。

随人类文明发展,中医药也在跟科学发展,有些人总是把中医认为是古代的,似乎都不准用现代科技进行加工提升。非要让中医回到古代去,但自己却不知自己是中国人,穿新衣戴新帽,说英文,冠科学。你怎不穿先人的长袍短褂,或骑驴骑马,却坐高铁飞机呢?半个脑子开化!

西药从开始就以杀菌为前蹄,而中药不是。青蒿治疟疾在先,把它的有效成分提纯出来,完全达到现代医学的标准在后,屠呦呦说这是来自中药方剂的合乎现代医学标准的治疟疾药,四十余年还是首选。

它本来自中药方剂提纯的现代药,把它叫西药也不是不可,但应知道它岀自中药方剂,而不是说说西药就犯忌,不能用!


苦善禅根1


青蒿素治疟疾是经过事实证明的很好!不能说中医发明青蒿素治疟疾!也不能说青蒿素的发现与中医无关!屠呦呦不是中国医生吗?青蒿素与青蒿有没有关系?中国人用青蒿治病多少年了?青蒿素是从什么植物里提取的?个人认为屠教授是青蒿素的第一个研发者!也是中国医学的骄傲!正如神农探索百草性味治疗百病!创立神农本草。李时珍注释《本草纲目》为祖国医药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屠教授发明青蒿素为人类造了福!为中国医人争了光!为自己的医学取得了成就!我们不能因这一点争论、全盘否定祖国医学!这不正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吗?任何西药都是某种动植物或矿物质的一个或几个分子!中药积动植物矿物质、和自然变化产物使用于抗病防病治病于一体,中华民族延用几千年怎能轻而易举否定呢?!我们改革开放不就是要去粗取精、杨长避短吗?!凡事都应一分为二看待!世界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整体!只有相对论!不能决对论!


张买仁


问的问题没有毛病。

有些人脑子里不是进了水,是灌注进去了泥粑粑汤,或者其他恶劣的存在!

中国古代的“中医药”人,总结医学领域“社会实践”,偶然间发现了:植物青蒿,在低温浸取情形下,有“疗愈”疟疾的功效。

现代中国人,中医药抗疟疾研究组的组长,屠呦呦教授,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提取出:植物青蒿素,……还有进一步的:双氢青蒿素等。

是青蒿素,是中国中医药人研制的青蒿素,不是“西医西药”人研发的,100%治愈了疟疾!!

什么叫“中医理论”?不知道谁的脑子里有“一套中医理论”。拿着青蒿素,靠着中医中药理论治愈疟原虫病?

有的人,脑子里一定是“有狗屎”……?


中和永道


都有呀! 没有中医理论和中医实践,大概这个世界上现在还没有青蒿素!

中国发现青蒿素之前,也差不多同期,美国也在寻找!(背景是越战,中国是应越南请求研制的,美国是自己陷在越战里,有需求)。

美国筛选了20万种植物,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中国是根据中医药记载,找了5000种。

5000:200000=5:200 这就是中医药存在带来的效率。 而且,美国没有找到。中国找到了!按照中医药的记载,按照中医典籍记载的方式,获取的。都与中医药有关。

没有中医药,就没有青蒿素!这就是事实。


踏雪无痕5141815


屠呦呦女士获得诺奖以后,一些中医粉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逢人便说中医如何如何厉害。然而你要是问他们中医理论在青蒿素研发应用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大概是要哑口无言的。

青蒿素从发现有抗疟药效到成品化用于人群,中医的存在感真的是非常非常低。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女士和同事们开展抗疟新药物研发,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阅中医古籍、民间偏方甚至祖传秘方,几乎把有有文字记载的抗疟药物、单方和组方全部看了一遍,而这些方子的总数高达2000余。在初筛后,确定了600多种相对靠谱的药物,汇总成一部《抗疟单验方集》。然后又精选了200多种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才终于确定了几十种最有希望的药物。直到1971年,研究人员才惊喜的发现青蒿的乙醚萃取物中,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


可见,2000多种中医古方、民间偏方和祖传秘方都宣称能治疟疾,但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仅仅几十种有希望的,而真正对疟原虫有高效抑制作用的仅仅青蒿提取物,而青蒿用于治疗疟疾也仅仅是葛洪《肘后备急方》里面的一句话而已。葛洪也没有说这个青蒿到底是哪一种青蒿......更没有说青蒿能治疟疾的中医理论。


然而这种中性提取物这就是青蒿素吗?

很抱歉,这个中性提取物中含有十几种成分,如何发现其中的有效化学分子?

确定了有效分子及其结构以后,如何工业化合成从而大量生产服务人类?

这只能靠理论化学、化工学和生物医学,中医古籍和中医理论帮不上任何忙。


所以中医和传统医学研究者切记不要故步自封,更不要贪天之功。

任何行业想要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批判和自我批判。现代医学之所以昌明就在于不断坚持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自己,从而吐故纳新,不断进步。


菲利普医生


虽说青蒿素发现很重要,青蒿素确实可以抗疟疾,都是没有问题的,也都是事实。

但是更大的事实是,主流抗疟疾药品却不是青蒿素,而是青蒿素的衍生物,人类通过对青蒿素的化学性质研究,确定比青蒿素效果好20倍的青蒿素衍生物。这些衍生物才是一线药物。

这回就明白了,如果说青蒿素还算和中药沾点边,其衍生物就是彻彻底底的西药。还拿青蒿素为中医药翻案,选错了对象。早就脱离汤药,彻彻底底现代西药。


kyle5862


青蒿素起源于中医药,呵呵。

青蒿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对人体感染疟原虫有特效的药物,只能说中国古人第一个发现了这种东西的价值。这只是“发现”,不是“发明”。

那个时代,中国是世界领先的文明,所以理所当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领先于世界,这其中就包括生物资源的开发,哪些能吃、哪些能治病,这些方面的知识当然积累了很多,所以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事实上,从非洲南美的原始部落到地中海周围那些古文明,从植物中寻找治疗疾病的药物这种传统普遍存在,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哪怕到了今天,这种方法也仍然是世界各大医药公司寻找新药的重要途径,比如上世纪末发现的抗癌药紫杉醇,听名字就知道是怎么来的。事实上,现代医学公认的第一种“西药"阿斯匹林,最早也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其实青霉素之类也是生物提取物,只不过霉菌从分类上说不是植物。

所以,从古至今,同样的事情大家都在做,只不过我们的古代文明更发达一些,知识传承更系统些,所以积累丰富很多。我们的中药是笔巨大的财富,这必须承认而且事实上是公认的,欧美特别是日本的药企同样在尝试从这座宝库中挖掘宝藏。

但是中药跟我们现在的中医,是完全一体的吗?恐怕未必。

古人发现这种植物那种矿物对某种病有效,那自然就用起来,长期使用中发现了一些泡制方法、一些效果更好的搭配等等,这都是简单地经验积累,不成系统也没有理论统合指导,尚不能上升为一门“学问”。中国曾经领先世界,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更丰富,当然也就有更多的聪明人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整理、归纳,试图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把经验上升到理论。

但是最终总结出的这套理论,有多大价值呢?这是我们今天争论的焦点。

中药材这一块儿是个大宝库,世界公认;从古至今积累的诸多药方,其中必然也有很多有价值的部分这也没有太大争议;但是阴阳五行穴位经脉这套升华出来的“理论”,那就…

现代医学或者说西医,他们的一大功劳就是微生物的发现,然后有意识地在实验室中寻找对付微生物的方法,疫苗+抗生素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而我们的中医理论呢?根本就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不知道那些瘟疫和外伤感染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凭经验总结出“风邪入体”之类的说法,始终也没弄清楚过这所谓“风邪”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单从这一科来说,双方成就天差地别,完全没有可比性。

实际上从大多数科目来说,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西医能治病,并且能说清楚这病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治好的;老中医也用中药治好了很多病,但这其中那套玄妙的理论占几分功劳?至少在现代科学的这套体系里,我们不大能看得明白。

而且中医有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依赖经验,“老中医"三个字的价值巨大,所以传承就尤为困难。但是西医就很不一样,用仪器用验血的方法查清楚的常见病,实习生和老教授开出的药方是一样的,哪怕是外行,拿瓶青蒿素仔细看说明,也能把疟疾给治喽…

我们的先人一两千年前就发现了青蒿的功用,但是却从没真正战胜疟疾,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医…而用现代科学方法提取出青蒿素之后,这几十年间…


球是一种态度


屠呦呦是从中医的古处方这个方向去寻原药,找到青蒿素。屠呦呦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她都认可中国中医药这个宝库,不认的人去做个诺奖再来否认!屠呦呦的获奖讲话说明她的观点。很多西药都是植物、动物(许多本是中药)成分的提取物,只是成份更集中而已。许多植物的有效药物成份只有万分之几,现代化学方法可以大量提取,如喜树碱、大豆异磺酮在天然植物中只有现代化工才能大量提取,但植物的药用价值很古就有发现。现代分子学更容易发现有机物分子基团的功用,进而改变其位置增强其药力。也容易发现一些分子结构相近的药物,人们进而去通过合成、分解、取代基团去制造。中医药治病讲对具体病人用药的平衡,西医更注重病症的消除。中药处方中的主、辅观点现代西医也在用。所以不能把古验方与单一的某一西葯药效并论。如同配方化妆品润肤和单一甘油润肤一样,同达润肤目的,但方法、途径、用量(几乎都含甘油)不同。何况古代没有现代化工许多药品的用药剂量难以提高,中药广泛采用药酒就是与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富集药用成分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