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體重控制在多少斤才屬於標準體重呢?

你如空氣


很多朋友都對身材有個誤解,認為只要體重達到標準了,我們就一定是好看的,或者體重超重了,就一定是不好看的那一個。但實際上體重並不能代表我們的體態、身材,決定體重的不僅僅是身上的脂肪,而重頭戲在骨骼、血液和肌肉這三大塊上。

如果兩個同樣身高的人,一個比一個還重10斤,但他們看上去其實沒準相差不大,因為一個人身體上脂肪多,而另一個人肌肉多,骨密度高,這個肌肉多,骨骼強壯的人必然會更沉一些。等體積的肌肉比脂肪要重3~4倍,這也是為什麼看起來相對來說瘦瘦的男孩子為什麼體重還不算輕,人家肌肉在這壓著呢。所以體重不是衡量身材和健康的唯一標準。

一般來說,我們會用BMI(體質指數)和體脂含量來衡量一個人是否體質好,是否體重合適。BMI的計算公式是: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用這個公式算出數據,如果小於18.5的話,體重較輕,體質差,如果在24~27之間屬於超重,而在28~32就屬於肥胖,正常範圍在18.5~24之間。算出超重的朋友可以想辦法適當減肥,但如果肥胖的朋友就應當注意,這可能會影響到健康,誘發更多心腦血管慢性病。而體脂率顧名思義用來衡量一個人身體中的脂肪含量,一般我們都用儀器來測量更準確,女性的體脂率在20~25%合適,男性在15~18%合適,所以,同樣高度的女性一般比男性更輕一些,這也是因為男性先天生長肌肉比女性輕鬆,因為激素的影響。

當然,雖然我們平時都追求瘦身,追求“骨感美”,但一定要強調並不是越瘦越好,並不是全身肌肉,一點脂肪都沒有就最好,脂肪能幫我們儲存能量,還能保護身體組織,並且提供一些資源供大腦運轉,適當的脂肪不會對健康有影響。另外,保持好的身材並非只關注體重,大家應當“增肌減脂”,如果一個人滿身肥肉,肌肉含量極少,那麼即使他的體重在正常範圍內,但身體並不一定健康。


只有營養師知道


“身高、體重、年齡”是有對照表的,請看下圖:


我的“年齡、身高、體重”的標準值是紅色區域。

我在2018年3月之前,我身高181釐米,體重86公斤,與身高相對應的標準體重超重了28斤,屬於肥胖者。

於是我在2018年3月份起決定“減肥”。

去健身房?我沒有時間;

藥物減肥?我怕有副作用;

減肥餐?我怕吃不下去;

針炙減肥?我怕疼;

早上晚上跑步減肥?我怕出汗。

最終,我決定用最平常的辦法“走路+控制飲食”來減肥。

走路,每個人每天都要進行,我把每天步行一個小時內內能辦成的事情,全部改用走路去完成(只要時間上允許)。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家距學校600米,走路去,然後去上班,上班的地方離孩子學校800米。到中午時再返回學校接孩子回家(依舊是步行)。一天兩圈,下來總共5.6公里。

晚上吃完飯後,出門散步,記住是“散步”,散步時間大約1.5小時,大約可以走路5公里,加上白天正常走路(去銀行、買菜等),按2公里計算,這全天下來我可以走路約13公里(當然,下雨天不走路,下雨天我騎電動車)。

控制飲食,早上清淡為主;中午米飯、麵條、餃子、滷麵換著花樣吃,但是我只吃八成飽;晚上如果不餓就不吃主食,如果餓就少吃點主食。

減肥期間肉類我以牛、羊肉為主。

我就是靠以上“走路+控制飲食”的辦法,第一個月走路瘦了10斤,第二個月走路瘦了10斤,第三個月瘦了6斤。一共瘦了26斤。

體重從172斤減到了146斤,基本上達到了身高與體重相對應的標準值。

身高與體重達到標準值後,我還依然在堅持走路,但是沒有再瘦一斤。我也不能再瘦了,再瘦都成營養不良了。


你可以看看我上面的“年齡、身高、體重對應表”,看看你是超重還是營養不食。

超重,咱減肥;

營養不良,咱平常多吃點,吃點好的,把體重增上去!


人在風上走


我年齡40歲,身高1.64米,現在體重126斤,自我感覺胖了點,手臂大腿有點粗,兩手自然垂下,碰到身體側面,很不舒服,很不自然,晚間睡覺躺床上,肚子總是感覺飽著的,沒餓過,腰痠,腰累,感覺很沉重。以前也有比這還重的,最重是去年生下小寶,有136斤一年來減下10個。之前體重在117斤的時候,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兩手伸展很輕鬆的感覺,晚間肚子感覺很餓的,腰不酸,很流暢,整體感覺很輕盈。我會控制飲食再減下一點,最好減個10斤,畢竟清腸真的會減很多,我還沒做到這一步,每天帶孩子,我得一步一步安排。😊😊😊


一直很安靜139137809


那要看身高多少了。體重只是一方面,因為能影響體重的因素太多了,水分、肌肉都會對體重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說一個體重180斤的人,乍聽之下體重很嚇人對不對,如果是一個肌肉男呢?體脂肪低,肌肉含量大,這跟一個180的純肥胖子體脂可是不能比的。

體重在合理範圍內,相比之下倒是更應該關注

⒈體脂肪率

有些人看起來很瘦,但是體脂肪率並不低,內臟脂肪高,這跟不合理的飲食有關,改善飲食,多加鍛鍊就可以改善。


⒉身體圍度

特別是日常經常力量訓練的女生,看起來很瘦,但是體重並不算輕,圍度都很勻稱。這是因為力量訓練雖然增加肌肉,但是很難,特別是女生,幾乎不可能練成大肌肉塊,頂多增加一些肌肉量,看起來緊緻沒有贅肉。


⒊精神狀態

一個體重輕的瘦子,如果是蔫蔫的狀態,肯定沒有經常鍛鍊的人有活力、有朝氣。即便是體重比瘦子重一些。


⒋健康程度

身材肯定沒有健康重要,任何形式的減肥也都要以健康為前提進行。沒有三高,沒有慢性病,幾乎不進醫院,這不是很好的狀態嗎,飲食均衡,鍛鍊身體,長此以往有個樂觀的心情,棒棒的體質是最大的財富。


雕刻你的美


1.女性的標準體重是:身高(釐米)-110=標準體重(公斤) 例如,一個身高110釐米的女子,她的標準體重應為110(釐米)-110=0(公斤)。例如,一個身高120釐米的女子,她的標準體重應為120(釐米)-110=10(公斤)。凡是超過標準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標準體重15%以上者為肥胖,低於10%者為偏瘦,低於20%者為消瘦。 圖為女性的標準身高體重表。



2.男性的標準體重是:身高(釐米)-105=標準體重(公斤) 在身高110釐米的情況下,男子的標準體重應為同等身高的女子的兩倍。 例如,一個身高170釐米的男子,他的標準體重應該是:170(釐米)-105=65(公斤)。凡是超過標準體重8%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10%者為偏瘦,低於20%者為消瘦。 圖為男性的標準身高體重表。



3.

因為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會跟發育的快慢有關,所以沒辦法具體的衡量,有些發育早,有些發育晚,只要是健康就好。 下圖僅作參考。

源來你知道


你好!標準體重的判斷,是依據體重和身高的比值。當比值為18.5~22.9時,即為標準體重。

那麼體重和身高的比值,具體是這麼算的呢?

養生君附上一張圖,具體如下:

也就是說,BMI值是用你的體重,除以你的身高兩次,即可得出BMI值。算出BMI值以後,就可以對照下表,來判斷你是胖、還是瘦了。具體如下:

如果得出來的BMI值低於了18.5,那就說明你偏瘦了;如果在18.5~23.9之間,那麼恭喜你,你的體重就是標準體重;如果超過24了,那麼你該減減肥了。

光看這些,可能還不是很明白,那麼養生君就舉兩個例子:

1、身高173cm,體重55kg

這個是養生君前兩天看到的一位網友,也是在問自己的胖瘦情況。那麼根據他所提供的數據,到底是胖還是瘦呢?

首先我們計算BMI值,BMI=55/1.73/1.73=18.3。

接著對照上表查看,屬於BMI<18.5,體重過低那一欄。因此,該網友為偏瘦型。

2、身高170cm,體重56kg

還是一樣,首先計算BMI值,BMI=56/1.7/1.7=19.4

對照上表,可以看出BMI值屬於標準體重那一欄。因此,這個體重就屬於標準體重。

當然,如果你嫌計算BMI值太麻煩了,想一眼就能判斷是否是標準體重,那麼有沒有這樣的簡單方法呢?

有,以下就是成年女子和成年男子的標準體重圖,對照這張圖,你可以快速判斷出自己是否為標準體重,加減10%都為正常體重。不過它也有缺陷,那就是無法得知你是偏胖,還是偏瘦。

最後,養生君祝你能早日達到標準體重!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銳光醫線


英國權威雜誌《柳葉刀》曾經公佈過一則報道:中國平均肥胖率達到12%,肥胖總人數高居世界第一。

並且從地域來看:

"大胖"是北京,肥胖率在全國最高,肥胖率達到25.9%,帝都就是什麼都要領跑在第一啊!

"二胖"是北京的鄰居河北,肥胖率為22.2%,河北人民的女性肥胖率高於男性。問:這是為什麼呢?

"三胖"是新疆,肥胖率為21.5%。

不僅地域上靠的近,感情也真是好啊,組團變胖!

在1985年,中國城市男性平均腰圍是63.5cm,而現在已經接近76.2cm,增長達到15%。

那一年,腹肌若隱若現,那一年,還沒有大腹便便,

那一年,臉頰的汗珠還能滴到地面,那一年的腰圍亦不復返。

還有很多人說"好女友"的標準是比男友輕40斤!!

那麼,比男朋友重的該怎麼辦?

咱就隨口問一句,畢竟咱也沒男朋友啊(嗯~~這不是徵婚廣告。)

雖然說肥胖率是挺高的,但是咱泱泱大國,人口眾多,拿下個第一,那還不是輕輕鬆鬆的。

再者說,大多數人的體重還是標準範圍內的,

怎麼樣才算標準體重呢?有三種方法可以計算:

1、你媽覺得你不胖

2、你另一半覺得你不胖

3、你自己覺得你不胖

(此處實名呼籲:都有對象了還減什麼肥,給單身汪留條活路吧!)

以上三種方法,經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認證,可信度自己把握!

比較科學的體重計算公式是以下這三種:

1、標準體重(理想體重)

1)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2)標準體重百分比(%)=(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3)評價標準

2、成人體質指數

在日常生活中,用體質指數來看人體營養狀況,簡便、方便、有效!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

3、腰圍

腰圍是個重災區,現在人久坐運動少的問題,腰部很容易囤積脂肪,腰圍增大,變胖先變胖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腰圍。

以下是測量腰圍的正確方法:

1)測量姿勢:站立姿勢,保持自然呼吸的狀態,切勿用力挺胸或者收腹。

2)測量:把卷尺的尾端放在你的肚臍上並把它繞這你的腰身纏一圈。捲尺應該和地板平行並且在不戳疼你身體的情況下緊緊地貼著你的腰身。

以上三種自測的方法,可以試試啊

但可以肯定的說,大多數的人都在標準體重範圍內,所以不要再辛苦減肥啦,你一點都不胖!

如果,很不幸體重超標的話,記住六要五不要!

要動起來、要合理飲食、要有好心態、要有充足的睡眠、要培養興趣愛好、要多參加社交活動

不要熬夜、不要久坐不動、不要喝碳酸飲料、不要長時間玩手機、不要吸菸酗酒

上面都記住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好女友的標準是比男友輕40斤,那好男友應該是什麼標準呢?

愛瘋愛玩愛生活,你可不能錯過我~哦~


果凍愛生活


(醫患家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我們一般比較簡單的計算就是身高-105就是你標準的體重,例如,你170cm,那麼你的標準體重就是65 kg,這種算法只是很粗略的推算。科學的判斷是要用BMI指數,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那麼我們就用65 kg,身高170cm,計算一下BMI指數,65/1.72=22.49,那麼這個指數是在什麼水平呢?

因為人種之間存在差異,中國的標準是18.5≤BMI<24,所以上面我們計算的170cm,65 kg,還是非常標準的體重,如果BMI指數低於18.5則偏瘦,而高於24則屬於超重,大於28,即28≤BMI<30則屬於I度肥胖,30≤BMI<40屬於II度肥胖,大於40則屬於III度肥胖。同樣以170cm為例, 低於53kg屬於偏瘦,53kg~70 kg屬於標準體重, 70kg~80 kg屬於超重,80kg~87 kg屬於I度肥胖,80kg-115 kg 屬於II度肥胖,大於115屬於III度肥胖。

現在人民生活水平已經脫離了溫飽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反映健康最直觀的就是我們的體重,過瘦和過胖都不是健康的表現,儘量把您的體重控制在標準體重吧。


醫患家


測量標準體重的公式有三種,可以結合自身的身高和體重用公式測量一下,就能得出符合自己的最標準的體重


成年標準體重計算公式

公式一:

〔身高(cm)-100〕×0.9=標準體重(kg)

公式二:

男性: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準體重(kg)

以上所說兩種計算公式,是目前被廣泛採用兩種方式。另外還有一種就是最近軍事科學院推出的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公式,主要是以南北方不同地域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計算的公式。

北方人的理想體重=〔身高(cm)-105〕×0.6+50(kg)

南方人的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kg

上面這種方式主要適合中國南北方不同地區人測量體重的方式


清涼透徹你地心


很多人對自己身材並不滿意,怎麼照鏡子都有點胖,有的還通過運動、節食或者減肥產品來達到理想的體型。其實過胖或過瘦都不僅影響個人的整體形象,也與自身的健康狀態密切相關。那麼,怎麼才算擁有一個理想的體重或健康的體型呢?


醫學上通常通過以下參數來衡量。

1.體重指數,英文簡稱BMI。計算方法:BMI(kg/m²)=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單位米)的平方。BMI在18.5~23.9為正常,24到27.9為超重,超過28就定義為肥胖。

比如體重50kg,身高1米68,BMI為50除以1.68,再除以1.68,得17.72,這個數值表明偏瘦。


2.理想體重。計算方法:理想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或者(身高-100)*0.9(男性)或*0.85(女性)。如果你的體重超過這個數值10%~19.9表明超重,超過20%表明肥胖,上下10%算是正常。

比如身高168釐米,理想體重=168-105=63公斤或者(168-100)*0.85=57.8公斤,實際體重50公斤遠低於理想體重。


3.腰圍。男性腰圍在85釐米以下,女性在80以下比較健康,超過這個數就是中心性肥胖,說明腹部脂肪堆積比較多,發生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風險比較高。


4.腰臀比。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診斷為中心性肥胖。

大家可以從這個幾個參數可以簡單評估一下,可能會驚喜地發現自己並不胖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