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厕所革命 保洁革命 道路革命 乡风革命永城以“四大革命”助力乡村振兴

■厕所革命: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二类及以上标准公厕144座,村庄建成三类及以上标准公厕763座。

■保洁革命:市乡两级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29个乡镇全部建立保洁机制。

■道路革命:共建县道10条351公里、乡道70条843公里、通村公路近800条1818公里。

■乡风革命:全市76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

为了夯实乡村振兴的过硬基石,去年以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永城市把“百城建设提质”的理念向乡村延伸,制定实施了“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着力实施农村厕所、保洁、道路、乡风“四大革命”,补短板、强筋骨,建机制、打基础,育优势、谋长远,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永城样板。

全域推进厕所革命,补齐生活品质短板。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为补齐这块影响农村群众生活品质的最大短板,去年年初,永城市将农村“厕所革命”列为“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之首,市级投入资金1.5亿元,主要推广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截至目前,全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二类及以上标准公厕144座,村庄建成三类及以上标准公厕763座,22.3万农户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改厕过程中,该市坚持梯次推进、试点示范,每个乡镇选取不少于3个整体推进村,其余村每村选取不少于20户示范户,让率先受益的群众享受改厕成果,让其他群众亲眼看到改厕成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该市在严把技术关、质量关、验收关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机制,有序推进改厕后续管护,做好农户厕所粪水的收集和清渣工作,实现粪水、粪渣定期收集和有效利用。当前,该市厕改工作已走在了全省前列,全省农村厕改现场会在此召开,17个省辖市、72个县(市、区)、1150余名干部在此观摩交流,树立了永城市在全省的领跑形象。

全面推进保洁革命,提升魅力乡村颜值。为彻底改变困扰多年的脏乱差局面,去年以来,永城市委、市政府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科学实施“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农村清洁工程,推动各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清理和分类,建立全域保洁长效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形成全覆盖治理、网格化管理、全天候保洁的农村保洁新格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增强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开展保洁革命中,该市突出“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明责任”五个关键点,市乡两级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29个乡镇全部建立保洁机制,初步实现了常态化。该市还在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以演集镇时庄村、丁楼村和太丘镇黄桥村等为试点,探索农村“六废”利用,实施综合整治,促进资源再利用,打造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谋划推进道路革命,畅通群众致富“动脉”。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去年,永城出台了《永城市2018年村庄道路工程行动方案》,提出投资25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修建农村公路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的村庄道路。2018年,全市已建道路130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县道10条351公里、乡道70条843公里、通村公路近800条1818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联、村村通。今年,全市将基本实现“庄庄通”“户户通”,目前战役已全面打响。

统筹推进乡风革命,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生活提升,也要精神提高。永城市聚焦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以婚事简办为突破口,以“零彩礼”集体婚礼为引爆点,推进“敬老尚俭”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思想道德基础。截至目前,全市76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将婚丧嫁娶约定纳入村规民约。

“四大革命”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要将“四大革命”进行到底,需要政府、社会、群众等多方配合、多点发力,唯有如此,才能将乡村振兴这幅新时代的画卷描绘得更加出彩、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