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路过滴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把卫青,霍去病和刘据的关系给简单的介绍一下。
刘据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子,他早早的就被汉武帝立为了太子。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也就是说卫青是刘据的舅舅。同样,卫青也是霍去病的舅舅。这也就是说刘据和霍去病是表兄弟。
卫青因为姐姐卫子夫受宠,被汉武帝提拔为将军去打匈奴,因为卫青的天上就是打仗的料,他和匈奴交战,基本上都是大获全胜。
这样汉武帝对卫青十分的倚重了。
那时候汉武帝不但把卫青给封为了侯,而且还把他的三个儿子一起封了侯。
可见,卫青在汉武帝心里的地位有多么的高。
卫青最为权贵的时候,朝中的大臣见了他都要行跪拜礼的。这也就是说,卫青是汉武帝之外,朝中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肯定谁都不敢得罪了,巴结还来不及呢。
所以,卫青若是活着,肯定是没有人敢找太子刘据的事情的。更何况卫青还有一个汉武帝十分赏识的外甥霍去病。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那个时候,谁敢得罪卫青整个卫氏家族,等待他们的肯定是死路一条。
因此而得出结论:若是卫青和霍去病不死,太子刘据的命运也不会那么悲催。
下面我们说一下太子刘据是如何死的?
刘据是在汉武帝晚年,被人陷害到了巫蛊之祸之中,然后蒙冤而亡的。
陷害刘据的人,正是汉武帝晚年最为倚重的酷吏江充。
江充因为充当汉武帝的爪牙,十分的飞扬跋扈。他在执法的时候,得罪了太子刘据。
两个人从此就结下了仇怨。
随着汉武帝的年龄越来越大,江充越来越感到害怕,因为万一汉武帝一死,继承皇位的就是刘据。
刘据若是当上皇帝,肯定会第一个杀了他的。
为了先下手为强,江充就想趁着汉武帝,让他审理巫蛊之祸的时候,把太子刘据也给卷入进来。因为他知道,只要在汉武帝朝,卷入到巫蛊之祸中的人,无论是谁,都必须处死。
当江充陷害刘据,说太子刘据家里埋有诅咒汉武帝的小人。他就把这个情况给上报给了汉武帝。
刘据因为害怕,就把江充给抓起来私自杀了头。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以为刘据要造反了,就让丞相带兵来平叛。
刘据看到父皇的大军来了,就赶紧逃跑了。在逃跑的路上,他就自杀了。
这就是刘据死亡的大致原因。
说实话若是卫青,霍去病在,江充怎么敢对刘据下手呢?
卫青若是想弄死江充,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江充之所以这么猖狂,还不是汉武帝比较年老昏庸了,然后太子刘据身边又没有倚重的人了。所以,他才敢选择向太子刘据下手。
史学达人
如果卫霍不早逝,能熬到汉武帝先死,刘据极大可能成功上位。卫青在生时,汉武帝后期宠幸李夫人等人,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有不安的感觉,刘彻就对卫青说,我现在四出征伐,不是喜欢动武,而是要为后代扫清天下,还他一个太平世界。我之后,必须有一位文治之君继承,太子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太子性格稳重好静,肯定能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还能有谁比太子更强呢!希望你把这些话转告给他们。这席话可看作汉武对刘据的态度,和卫青的存在在武帝心目中的份量。
卫青霍去病是武帝手中两张王牌,无论在制衡老将,牵制丞相为首的外朝而建的内朝,起到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卫霍二人的早亡,导致武帝后来手里无牌可打,穷途末路,昏招百出,险些重蹈亡秦覆辙。(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首先,在拥护太子刘据的立场上,卫霍是一致的,在漠北大战后,霍去病封狼居胥,功高盖世,晋升大司马骠骑将军,不久,霍去病就上疏请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必须“就国”,这是明显维护卫太子的做法,不让诸王在侧免生枝节,也逼武帝向天下表态,刘据太子位不可动摇,武帝听从了。
卫青对外甥刘据的支持没有问题,他在生时,虽刻意不交结朝臣,对士大夫们有礼,对将士们有恩,战场上也能与之同甘共苦,对外辱强敌有力回击;而对待同仁,则谦和仁让,气度宽广,桃李满天下,淮南王将欲谋反,因顾忌卫青而不敢动,卫青在时,从无人敢构陷卫太子,直到他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图陷害太子的才逐渐多了起来。霍去病也类似这样,但他比卫青更早逝世,事实上的羽翼不多。(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卫霍二人能否保全刘据,还在于武帝的态度,从史书只言片语和所载内容推测,武帝并没有换太子的心思。后人常以阴谋论认为刘据之死是刘彻有意为之,也太过了。如果说幕后有人推动,说是武帝,倒不如说是钩弋夫人赵婕妤这一派,此人的入宫到产子,都含有满满的套路,武帝晚年出游至河间,就有观天相、占卜吉凶的“望气者”对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寻访之下找到这位出世就握拳无人能开的女子,武帝伸出双手将这女子手轻轻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开,在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这是奇幻小说才敢写的情节,却在史实上出现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另有一奇事,六十二岁的刘彻竟然与这位女人生下儿子刘弗陵,还怀孕十四个月!说与尧帝一样,史书还记载说武帝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这是有所图谋前的造势活动,或许武帝无心中真说过这句话,也或许是旁人附会,不得而知,反正,刘弗陵出生渐大,刘据的悲剧就开始了,随着江充的入宫,苏文等小黄门的串通,武帝多病不见外人,连皇后也难以见到,父子夫妻被隔开,才致惨剧发生。如果卫霍二人在,这些宵小连进宫的可能性也没有,就算发生了,有武帝二位心腹爱将在,也能阻止事态恶化,把局势扳回正道。
南方鹏
汉武帝曾经非常后悔逼死太子,因为当时他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储君年幼,而且能力也不强。刘据当年虽然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绝对不会太差,相反刘据在朝野之中威望非常高,而这些都来自他的舅舅卫青。刘据的背后是强大的外戚集团,没有那个皇子可以比拟,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汉武帝放心不下。
如果卫青不死、或者霍去病不死,汉武帝不会把太子怎么样,因为汉武帝相信卫青和霍去病。刘据有卫青在,就相当于有军队的支持,这足够保住他的太子之位。当时太子死于巫蛊之祸,很多人都说那是江充所为,故意诬陷太子。其实这背后还是储君之争,汉武帝之所以会逼死太子,不是因为江充,而是他感觉到了太子不足以继位。
汉武帝当时也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太子则认为这十分的可笑,暗地里说过汉武帝的不是。这让汉武帝大为恼火,汉武帝当时正被术士迷惑,居然相信了永生之法,于是太子在巫蛊之祸中没能幸免。而那一次汉武帝也是铲除了外戚的势力,卫子夫也为此而自杀,这算是汉武帝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造成的影响是汉朝的衰微。
曾经多次分析汉武帝晚年求长生是为了什么,毕竟汉文帝时期就说过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当时承认了不可能长生不死。但是当时提出了类似于“君权神授”的思想,汉武帝作为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晚年居然和秦始皇一样发起了疯,实在是令人叹息。太子刘据也成为了汉武帝长生的一个牺牲,简直就是人间悲剧,可怜生在帝王家啊!
小司马迁论史
都说老小老小,皇帝也不例外。"尧母门"的修建,虽表现出汉武帝对幼子刘弗陵的喜爱。废长立幼的心思应该还没有的,但他对太子刘据的不满确实在增长。
虽然万岁万岁喊的山响,刘彻是人也不可避免衰老了。朝中的奸臣眼见皇帝快到了退休的年龄,见风使舵对他变得敷衍起来,转而奉迎太子。这对掌权几十年的汉武帝来说,心中是不免有人走茶凉的危机感。纵是父子也是君臣,作为一个老小孩,权力就是他最心爱的宝贝玩具,谁也不能碰,更不会让人拿走。
梦由心生,他梦到成千上万的木偶人朝着自己杀了过来,其实他是在向命运争权。汉武帝也心知自己是不可能永生的,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之变得乖张暴戾,迷信起来了。也因为迷信,对十四个月生的幼子,天赋异常而倍受宠爱。
尽管刘据非常谦恭,但在父皇的眼里,他太子当了30多年了,巴不得自己取而代之。而刘弗陵还很小,不存在这种危险。汉武帝对太子的冷漠,其实正是这种担忧使然,他要给他一个警告,老子还强的很,你不要张狂。
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汉武帝也明白,千秋万代之后,江山始终是要给儿子的。他曾让卫青转告皇后和太子,当今天下除了太子是没有其他人适合当皇帝的。但是却又不甘心放手。巫蛊之祸由汉武帝一手造成的,江充等人不过是察颜观色的小人,根本作不了主。
当太子起兵之后,他都不相信太子会谋反,在他的心中知子莫若父。由于苏文的假报告才信。但是作为君王,逼宫谋反的事,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太子死后,明白真相的汉武帝后来也感到后悔,建思子亭,处死江充等。他也觉得过了。
回过头来说,如果卫青霍去病还在世,起兵之前刘据母子一定会向他们请教。卫青生性谨慎当然会叫太子隐忍,扣押江充而不是冲动的起兵。
若起兵后,卫青也得不上阵帮忙,毕竟他深知皇帝秉性,即使静观其变,也难逃牵连。"巫盅之祸”前车之鉴,刘彻逼死两个女儿,任卫皇后跪地哀求也难逃一死。凭卫青掌兵多年,又广结人缘,霍去病手下尽多精锐之师,二人支持兵变军队的一定多过保皇的,从势力对比来说,皇帝为弱势,兵变成功可能性极大。对于中立派来说,太子继承大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事成之后,刘据性仁慈,汉武帝退位和唐玄宗一样成太上皇。
但霍去病若感念天恩,反过来与卫氏为敌,这也不奇怪。霍去病骁勇善战,年轻气盛被汉武帝所欣赏重视,容易感情用事,如私下杀死李敢。若他控制住局面,至于结果,很可能是太子被废,卫青和晁错一般成为替罪羊。毕竟虎毒不食子,杀子不忍。
树欲静而风不止,卫青早死未尝不是幸运。而霍去病勤王有功,成为托孤之臣也未可知也。
元元的天下
卫青,霍去病怎么会不死呢?
卫青就算了,霍去病这种人不死,汉武帝真能留着?
真逗。是不是觉得霍去病横扫大漠,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霍去病就是千古良臣,忠贞典范了?
以霍去病的性格,善终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
骑兵突进千里,不带粮草辎重,以匈奴人的战法横扫匈奴;以个人的恩怨射杀朝廷重臣李敢。我说句不好听的话:霍去病比匈奴人更像匈奴人,其军事策略,个人性情,更接近于一个匈奴人;这和金日磾是两个极端,金日磾以匈奴贵族的身份在大汉为官,做到了位极人臣的位置,比很多汉人更像一个汉人,成熟稳重的完全不像一个匈奴人。
以霍去病的性格,当然服汉武帝,但是服不服汉武帝的儿子呢?
嘿嘿。
霍光如此成熟稳重的老练政治家,最后仍然不免全家被杀;
霍去病这种愣头青,我真的很难相信他能够善终。汉武帝是绝不可能放过他的。汉武帝在一天,或许霍去病还能好好的;汉武帝倘若有所不测,一定会对霍去病有所处理。
很多人觉得李敢不过尔尔,只不过是因为李敢死了,没有来得及在历史上写下更多的光彩罢了,李敢不但是李广的儿子,还是正儿八经的侯爷,是朝廷所看重的武将,就这么被霍去病没有任何道理的射杀了。
汉武帝傻啊?汉武帝不过今天宠爱霍去病,不予追究罢了。
但是一个人能宠爱你,也能嫌憎你。
以霍去病这种性格,一旦被嫌憎,不是他反就是别人杀他。
郭子仪能善终,靠什么?
靠能打?
自古名将,最好的归宿,就是死在战争的末尾。
除此之外,鲜有善终的。
至于名将辅政的,有没有?
有。北周宇文护辅政,连杀三皇帝,最后被皇帝当头一棒子敲死。
这就是名将辅政的下场。
霍去病死的,很是时候。不然,也就没有后世永远歌颂的冠军侯了;
窦宪若是早死点,说不定比霍去病还要功垂千古呢。可惜,死晚了。
张子曰
孤立无援的太子
如果卫青、霍去病不死的话,刘据在面临巫蛊之祸江充的陷害时,他去请教的就不是自己的太子太傅,而是卫青或者霍去病,这两个人自然不会建议他矫诏除掉江充,更不会建议他起兵谋反。卫青或许会带上刘据直接去面见汉武帝,揭发江充的阴谋,至于霍去病,也不会采取这么过激的行为。
不怒自威的将军
说得夸张一点,如果卫青和霍去病在的话,巫蛊之祸就不可能发生,江充等人也不会有机会去构陷太子和皇后。以大将军卫青的沉稳,以冠军侯霍去病的狠辣,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或者苗头出现,江充之流早就被斩草除根,扼杀在萌芽之中了。说的夸张一点,如果卫青和霍去病还在的话,借给江充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折腾这件事情。
汉武帝的情绪,刘病已的命运
但是卫青和霍去病去世以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在朝廷中,就成了孤家寡人,大多数朝臣对他们并不支持,加之汉武帝也不喜欢自己儿子。
同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经老了,人老了会更容易受情绪所左右,而失去理性的判断,在巫蛊之祸上,汉武帝过于情绪化的状态,偏听偏信,错误的判断,直接导致刘据的失控和最终悲惨的命运。
不过冥冥中自有定数,经历的若干年后,太子刘据一脉的刘病已,成为了大汉天子,也就是汉宣帝,这位平民天子将大汉带向了真正的巅峰。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人生有太多如果,历史也有太多让人意淫之处:如果不是这样,会否变成那样?
不得不说,人们对于自己的过去,抑或对于相距甚远的历史,总有一种上帝视角,以为回到过去,做出另一种选择,可能会弥补一些缺憾,重塑一种格局。
但事实上,人们或者历史的走向,由其内在个性与规律确定,如没有从根本改变个性与规律,某个方面的纠正也许能苟安一时,但最终,还是改变不了大势。
就如汉戾太子刘据的命运,即使其舅舅大将军卫青不死,其表兄弟冠军侯霍去病不亡,恐也难以让其过得更好。
为什么呢?这缘于其父刘彻权欲与控制力太强。
刘据在太子位上三十多年,都有了孙子,刘彻却还始终未将权力全部交到他手上。在此情势下,刘据生怕流露出接位的欲望,战战兢兢。刘彻更怕儿子趁其年老按捺不住,防卫森严。父子二人,可谓一触即发。
因此,江充的“巫蛊”之祸得以在二人间点开战火。若此时卫、霍在位,刘彻可能会更为警惕,早早将二人拔去,以免太子坐大。
所以,毁掉刘据生命与前程的,可能不是实力,而是父子二人的互相提防。即便没有江充,也会有李充王充前来当导火索,倘此时卫霍在世,可能导火索燃得更快。
钱多多读文史
我认为应该不会。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如果卫霍还在,事情不至于闹到太子要发动兵变的地步,真要这样的话,那么武帝也只能向后世的李渊一样,去做太上皇了。
刘据本人最大的资本就是以皇后卫子夫为首的卫霍两家。这个家族本身虽然寒微,但是随着卫子夫的受宠,并生下了武帝的大儿子刘据以后,开始飞黄腾达起来。更由于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最终使得卫霍家族在武帝朝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尤其是在军队系统内,所有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卫霍两人的下属,在刀光剑影的战争中所凝结的感情绝非寻常可比。
卫青本人一生低调,与世无争,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在太子地位上,他还是坚定的站在刘据一边,并敢于同武帝当面对质。在《汉武大帝》这部连续剧中,对这段情节有相当感人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几点:一是不管武帝出于被迫也好,还是出于多年的深厚感情,对卫青也必须当面承诺并未有换太子之意,希望卫青不要因为此事而伤及病体。二是卫青虽然病重,但在军队系统内而且还是皇帝的卫队——羽林军,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更别提那些跟着卫青而封侯的高级军事将领了。
霍去病的行事风格与卫青截然不同,他敢说敢做,风风火火,高调奢华,深得武帝的喜爱。对于霍去病的政治立场可以从一件事上看个大概。元狩六年,霍去病上书武帝,要求封武帝的三个儿子为诸侯王,并且要立刻离京就国。这充分说明霍去病还是很在意太子刘据的地位,巴不得其他皇子赶紧滚蛋,以免节外生枝。
出于对两人政治立场的分析,以及在军中的影响力,只要其中一个还活着,刘据碰到巫蛊之祸的时候,都有强援在手,是打是和,尽在掌握。而武帝也绝不敢轻易的与太子翻脸,最终酿成人间悲剧。
泰山7001
卫太子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悲催太子,他因为被江充等人陷害,不得不自己起兵反抗,打算一举消灭这些奸臣,但汉武帝却被人告知卫太子是起兵反叛,遂被汉武帝派当朝丞相刘屈牦领兵平定,卫太子不想被奸人抓获,遂自杀而死。
当时的卫太子是有苦无从述说,而且汉武帝宠信江充和苏文这些小人,他们又同卫太子有矛盾,这也造就了卫太子的困境。如果他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还活着,不说有没有人敢诬陷卫太子,就算有人这么做,相信有卫青和霍去病撑腰,刘据也能很好解决问题,至少不会连见自己父亲汉武帝都见不到。
“巫蛊之祸”的触发,汉武帝是受到了蒙蔽
刘据当了30年的太子,一直很受汉武帝刘彻的信任,从小就将刘据当做皇位继承人来培养,甚至后来在汉武帝多次出游天下,朝中的事务都是由太子代劳,有意让刘据在正式成为皇帝之前,实习一下。
按理说,刘据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了,但有些臣子同卫太子有矛盾,于是趁着汉武帝迷信,先是诬陷了当朝的丞相公孙贺,同时也是太子的姨夫,加害于他,触发了历史有名的“巫蛊之祸”,这样就解决了当时卫氏家族在朝最大力量。同时,那些小人也看到这种办法连当朝丞相都能搞定,估计搞垮太子也能用这招。
公元前91年,江充等人就依靠汉武帝迷信这点,诬陷卫太子,希望能将自己的死对头卫太子拉下去。卫太子不会任由处置,他当然想找父亲汉武帝当面解释清楚,但结果呢,无论身为太子的自己还是自己的母后卫夫人,都没能见到汉武帝,当时很可能就是被宦官苏文和宠臣江充的阻拦,汉武帝可能都不知道他们有求见过。
当时对卫太子进行阻拦的还有后来的丞相刘屈牦和将军李广利,卫太子刘据起兵杀死江充之后,还没有罢兵,就是以为汉武帝可能遭受不测,他想要征讨这些奸臣,但汉武帝被这些人蒙蔽,真心认为太子想要谋反,遂派人追捕太子。
如果江青和霍去病还在,汉武帝必定会相信这些忠心于他的臣子,明辨是非,那些奸臣的阴谋,定会提早被识破。
卫太子没有什么靠山,身边的人几乎都是文弱儒生
卫太子之所以起兵,很大原因还是石德等人给出的建议。刘据在被诬陷之后,他没有想到起兵,也不觉得害怕,他还说:为人臣子,不应该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只要向自己父亲解释清楚,一定能得到赦免的。但结果上报没有得到回复,这时候,石德就向卫太子举了秦朝扶苏的例子,说明扶苏就是被奸臣赵高和李斯害死,当今之计,唯有自寻出路才是。
其实,就是石德这些庸人害怕他们身为太子的人,到时牵连受罪,但他们起兵都没什么可以调动的军队,所以说,这群儒生挑唆他人可以,真正遇到事了,只会帮倒忙。
如果卫青和霍去病还在,他们必定是掌握着朝廷的兵权,这样能有效帮助卫太子刘据打击奸臣。只可惜当时的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还很年轻,没能对刘据提供什么帮助。但后来,汉武帝重用了霍光,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可见兵权始终还是掌握在卫氏家族的手中。这也从侧面说明,汉武帝发动“巫蛊之祸”不是为了清除卫氏家族,防止他们权力过大。
刘据的惨死,实际上是有很深层次的原因。大家不妨想想,刘据死后,最大的获利者就是丞相刘屈牦和将军李广利,他们同刘据的弟弟昌邑王刘髆是有亲属关系,刘据的惨死,可能都是他们策划的,甚至江充可能都是他们棋子。不过晚年的汉武帝还是老谋深算,他查清了这两人想要立刘髆为太子,将刘屈牦杀死,而李广利出逃到了匈奴地区,成了叛徒。
刘据输就输在了没人帮他,独自一人面对各方侵害。要是卫青和霍去病还在,他就不会有自杀而死的结局了。
小吴阅历史
如果卫青、霍去病不死,答案似乎很明显:太子刘据的结局不会悲催,应当能顺利即位
但从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形成诸吕之乱的先例来看,如果卫青、霍去病还活着,汉武帝将会彻底铲除卫氏和霍氏两族,因为很明显——汉武帝不会允许出现第二个类似吕氏的外戚专权。
你试着从汉武帝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1、你年老生病,不知道哪一天死了;
2、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无论是名义,还是实权上掌控着朝廷,你不担心卫子夫会成为第二个吕后,然后卫氏封王,架空刘氏而夺取江山?
诸吕之乱才过去89年,殷鉴不远!
汉武帝宠信江充未必不是出于防止和吕后类似的外戚专权
1、江充本来是一个医生,以告密得到汉武帝宠信。因此汉武帝宠信江充,其实就是利用江充的告密能力,来打击威胁皇权的势力。另外,难道汉武帝不知道太子刘据和江充二人不和、有仇吗?
汉武帝让和太子刘据有仇的江充去调查巫蛊,不是表达了要向太子刘据背后的卫氏家族开刀的意思吗?
2、当时刘据虽然还是太子,但皇后卫子夫已经失宠。为了防止吕氏专权的再次出现,即便因此牺牲刘据,在还有其他宠爱的儿子情况下,汉武帝不会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3、汉武帝死前立子杀母,就坚定的表达了汉武帝防止外戚专权的意图。能够说出“趣行,女不得活”这个话的汉武帝,即便是在卫青、霍去病还活着,同样也会处死卫子夫、卫青、霍去病等外戚,除非卫子夫先死。
事后,左右问汉武帝为什么要立子杀母时,汉武帝的回答是:
“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虽然刘据起兵时已经38岁,但刘据的起兵是得到皇后卫子夫的支持,就这一点,就不能活命。
4、汉武帝利用为刘据平反,顺手灭了李广利等李氏势力。李夫人儿子刘髆、丞相刘屈牦、李广利等均被杀。
来看下汉武帝宠爱的女人的结局:
原配陈皇后,无子加上牵涉巫蛊而被废;
卫子夫,因为巫蛊之祸被逼自杀;
王夫人,病死。
李姬,为汉武帝生儿子最多,因不得宠郁郁而终。
李夫人,在李广利攻打大宛国时病死。
赵婕妤,因为儿子汉昭帝被立而赐死。
综述
从赵婕妤被赐死且汉武帝明言动机是防止吕后再现来看,即便卫青、霍去病在世,卫子夫和刘据作为卫氏势力的代表,必然被汉武帝打击。
从巫蛊之祸的后果来看,三个势力被汉武帝消除:
用江充逼迫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起兵,进而清除包括卫子夫、刘据在内的卫氏势力;
用刘屈牦拥立李夫人儿子刘髆的谣言,清除李氏势力;
用平反刘据扼杀告密势力,重新获取大臣支持。
不过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处死了赵婕妤,却给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把持朝政的机会。所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