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工傷是公家的事還是私人的事?

leonides


工傷跟國家、個人和企業都有關係。

有的勞動者認為,我們發生工傷應當是國家管,跟個人沒有關係,找國家就行了。

但實際上,工傷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國家不可能時時刻刻監督著企業和職工,只能憑藉企業和職工申報工傷來認定大家的權力關係。

認定之後,國家也是選擇相信企業和職工能夠履行好維護自己權益的。比如相信企業會給職工支付各種工傷保險待遇,相信職工能夠在工傷治療時選擇工傷保險支付。

如果用人單位不給職工支付停工留薪期,或者相應的其他工傷待遇,勞動者應當選擇向勞動監察部門維權,勞動監察部門才會維護職工的各項權益。

這些實際上是通過社會實踐來決定的一切順理成章的流程。

所以,工傷認定目前應當是首先有企業在工傷發生30日之內提出;30日之後,一年之內勞動者可以提出。一年之後就超過工傷保險認定部門的受理時效了。

經工傷認定部門出具工傷認定結論書後,只是明確了雙方的法律責任關係。還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鑑定才能夠確認雙方的賠償標準。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鑑定共分為1~10級傷殘。1~4級工傷直接退出工作崗位,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生活需要護理的還可以領取相應的護理費。5~6級工傷用人單位可以決定是否退出工作崗位,發放傷殘津貼,但是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關係,職工可以申請。7~10級傷殘雙方都可以解除勞動關係。

傷殘等級鑑定出來後,會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分別支付7~27個月的傷殘一次性補助金,以12個月平均本人的繳費基數為基準。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給職工繳納工傷保險,那麼相應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用人單位逃避、破產或者拒不支付工傷待遇,勞動者可以向法院部門申請強制執行,或者向工傷保險基金申請工傷待遇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只支付法定工傷保險基金應當支付的範圍,這是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的一種保障,非常人性化。

不過,所有的前提都是以工傷部門的工傷認定結論書為依據,如果認定不上工傷那麼是沒有相應待遇的。所以,對於勞動者來說,個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應當積極督促用人單位或者自己抓緊去認定工傷,防止超時效後對自己造成損失。


暖心人社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跟保叔一起了解工傷保險的定義。通過定義,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工傷到底是誰的事。

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國家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建立工傷保險基金,為在生產、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和患職業性疾病造成傷、殘、亡的勞動者及其近親屬提供醫療、康復、經濟補償、生活保障等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工傷與養老、失業、醫療、生育並稱社保五險。

因此,工傷既是公家的事,也是單位的事,更是員工的事情,三者密切相關。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工傷保險的三大制度

工傷保險有三大制度,但是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具體指的是以下三方面:

① 工傷認定

② 勞動能力鑑定

③ 工傷保險待遇

這三大制度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影響。如下圖所示,發生事故後,先進行工傷認定,必要時需要再進行勞動能力鑑定,最後才能申請相關的工傷待遇。

哪些情形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或視同為工傷:

不過也有特殊情況,職工符合上述情形,但如果是故意犯罪,或是醉酒、吸毒,或是自殘、自殺的,不得認定或視同工傷。

什麼情況需要勞動能力鑑定?

不是所有工傷都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鑑定的,必須滿足一定條件。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滿,工傷職工或者其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鑑定申請。

勞動能力鑑定既是權利,也是義務。拒不接受鑑定的,將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職工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工傷職工可享受的待遇根據支付來源分為兩大類:

1、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項目:

2、用人單位支付的項目:

保叔提醒

發生工傷,一定要記得申請工傷認定,經認定為工傷的,該享受的工傷待遇一個也不少。但如果沒有去申請工傷認定,一切都免談!大家一定要牢記!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家加社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

家加社保


一,先糾正下你的觀點。工傷是企業和職工之間的問題。

二。其次,什麼叫工傷,不讀法條,直接了當的說,人社局工傷認定機構認定是工傷的就是工傷,認定不是的就不工傷。當然,這是通俗理解。專業說法就是,發生事故後,人社局相關機構,依據法律規定,對這事故是不是工傷做出認定。雙方有不服的,先去行政複議,再不服去行政訴訟。所有程序走完了,結果是工傷的,至此,才算塵埃落定。

三,現在是工傷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怎麼賠償了。按照什麼標準賠償?總不能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吧,那麼就要去做勞動能力障礙等級評定。通俗的說就是定殘。但要注意,要注意,要注意,要去當地勞鑑會去鑑定,不要隨便找一家司法鑑定所,司法鑑定對於工傷來說,無效!無效!無效!

四,現在,工傷認定了,等級鑑定出來了,這才到了說賠償的事情了。

五,如何賠償,有標準,相對固定的,這個寧當別論。

六,最後,點個題。什麼叫公事,什麼叫私事?對於個人來說這是私事,對於單位來說這是公事。當然了,單位如果買了保險,無論是工傷保險還是商業保險。對於理賠機構來說,也算公事吧。


勞動糾紛小達人


發生工傷事故後,單位和事故本人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工傷發生經過勞動部門鑑定,你才可以根據傷情享受其相應待遇。單位出了工傷也有不可逃脫的法律責任。凡是出了工傷事故的單位都會在勞動部門給以備案並在次年五險一繳費時提高繳費比例,給於經濟上警告和經濟上制裁。所以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出了工傷事故甚至死亡的單位有的不上報或者採取避重就輕的瞎報和瞞報。這讓國家勞動監督部門掌握不了真實的安全保障情況,對社會和職工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國家有關部門堅決嚴懲直至法辦。工傷事故誰都不願意發生,出了事故就必須依法上報,以規解決。切實保護職工的合法利益。

工傷事故出了,既是單位的事也是個人的事。單位沒有規章制度也要受到勞動監督部門的懲罰,個人雖說工傷期間還發工資,但如果你違章操作也要受到相應處罰。甚至追究法律責任。


夏日之冰1


無需質疑,工傷肯定是在單位發生的,企業必須依法依規進行給予治療,補償,妥善處理後序。

作為家庭成員,情感上遭受巨大傷疼,服侍,探望,無奈,日常生活規律打亂,誤工,經濟受損等,精神上承受巨大壓力。

作為企業和家庭,發生了不幸,雙方都受損,這就需要多溝通,依法處置,企業應高姿態,同情弱者,在框架範圍內,善助傷者,畢竟精神傷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戶戶通893


即是公事,又是私事。出了工傷企業有政治影響,家人平靜的生活打亂了。所以說,工傷不光榮。


夕陽未紅透


並不清楚這裡說的公傢俱體是指什麼。

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到了傷害,認定屬於工傷的,一般涉及到受傷職工和所在用人單位,即使單位有購買工傷保險,也不過是將工傷風險轉移給了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而並非就成了經辦機構的責任了。

發生事故之後,勞動者受傷之後可以要求所在單位申請工傷認定,若不積極申請的,在規定時間內受傷之後也可以申請,認定屬於工傷範疇的,還需要做傷殘鑑定,之後結合當地關於工傷的賠償標準規定、傷殘等級以及受傷職工的工資情況,計算最後的賠償數額。沒有購買工傷保險的由單位承擔賠償,購買了一般是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作出賠償。


律師365


工傷從定義來看就知道是在工作時發生的傷害,你所謂的“公家的事兒”

1,定義: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2,當工傷事件發生後就需要工傷認定了,這時候需要個人配合去做工傷鑑定,再由單位提交各種材料,進行工傷申報,鑑定成功後就進行工傷賠償,標準見下表。




李yi夏


互為比此關係!即是公家事,又是私家事!


何醫生


工傷是用人單位和受傷員工的事。建議受傷員工依法定程序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和工傷待遇理賠。申請認定工傷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