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雍正順利繼位做了哪些佈局?

秋泓月



很多人認為康熙駕崩之際,雖然傳位於老四但並沒有安排好,以致雍正在登基過程中險象環生,不是自己提前佈局,放出老十三的話,估計都會功虧一簣。那麼康熙這位在位61年的皇帝真的是老糊塗了嗎,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其實通過當時的細節,可以看出康熙的謀劃,不能說算無遺策,但也稱得上深謀遠慮了。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康熙的最大敗筆之一,就是為何就不提前立雍正為儲君,使大家人心安定,不至於老八等人一直不死心,一直渾水摸魚攪亂局勢。

這個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因為廢太子胤礽血淋淋的前車之鑑就是原因。胤礽為何會被兩次被廢呢,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是被有心奪嫡的眾位阿哥群起而攻之了,比如說大阿哥魘鎮詛咒,老八一直暗箭傷人,甚至雍正都算計好讓高福將太子的親筆信送給老八,假借老八的手來二廢太子。


還有就是兩次廢太子,背後都充滿著兵變之災,一廢太子時,老十四偽造太子手諭製造假兵變。二廢太子時,太子胤礽狗急了跳牆發動兵變。

這說明了再立雍正為太子,雍正就會成為眾位有心於嫡位的皇子最大敵人,會使雍正成為眾矢之的,成為大家的活靶子。而且因為廢立太子的事情,都引發了兩次兵變,晚年的康熙可不想不得善終,所以索性誰也不立,使老八等人總是心中存有一份希望,不至於狗急了跳牆。

還有就是康熙的佈局其實已經很早了,眾所周知雍正奪嫡成功的一大要素,就是在於以孤臣的方式來獲取康熙的欣賞,所以康熙很早就開始培養起了雍正。以追繳國庫欠款來說,追繳失敗以後,康熙在朝會上直接揪出了三個貪官,而雍正自己竟然沒有查到,康熙說道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詡,結果該追的沒追,不該追的卻追了。是言傳身教的培養雍正,告訴他情報的重要性。

以追繳國庫欠款來說,康熙是教育雍正情報的重要性。之後的一系列事情,康熙也教給了雍正很多,以太子兩次兵變來說,雍正這麼聰明的人能不知道兵權的重要性嗎,肯定知道,那麼肯定會放出老十三的。


所以說康熙很早就開始培養雍正的大局觀。


再說說康熙駕崩之際為雍正留下的局面。

康熙大壽死鷹事件,以鄔先生的說法來看,就是老八覺得奪嫡無望,康熙也時日無多,所以趁機陷害老十四,來製造康熙與手握重兵的老十四對立的亂局,自己方可以亂中取勝。

同時還有一點就是在於,說明晚年的康熙因為看重親情,不忍心對於幾個兒子下重手。所以導致了老八這個賢王勢大是越來越大,到了最後康熙都不能隨心所欲的對老八下手,只能是不處理死鷹事件,使老八要的亂局實現不了,完成了以靜制動。


而康熙任命老十四為大將軍王,還有一層重要原因,就是在於分化離間八爺黨。

康熙在忌憚老八的前提下,因此又開始了一口氣撤免了雍正和老八的所有差事,還有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和馬齊革去大學士職銜。

康熙這樣一來,造成了要傳位於老十四的假象,使老八的注意力多是在老十四身上,相應減輕了雍正的壓力。同時革去張廷玉和馬齊的職銜,避免他們捲入奪嫡之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當時來看,他們已經是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現在革去大學士職銜,將來新君雍正登基以後,恢復了他們的職銜,可以取得拉攏人心的立竿見影之效果。


還有康熙放老十三是一回事,雍正放老十三又是另一回事了,雍正放圈禁十年之久的老十三,肯定起到得拉攏效果更好。

同時經過刑部冤案還有熱河狩獵等事件的考驗,康熙最是放心張廷玉,因此將有些不老實的隆科多宣來,先後下了兩道聖旨,先是賜死隆科多的聖旨,後是對隆科多加官進爵的聖旨。賜死的聖旨交由張廷玉保管,如果隆科多膽敢勾結老八圖謀不軌,張廷玉可以取出聖旨賜死隆科多。

這樣一來,負責整個京城兵權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就被張廷玉死死的監視壓制住。

然後康熙還下了一個連環扣,雖然當時決定京城局勢的有隆科多的步兵統領衙門,還有京城外的豐臺和西山銳健二營。但康熙的宮廷宿衛也是不可小覷,通過康熙駕崩以後,張廷玉出來暫時主持局面來看,這些宮廷宿衛是聽命於張廷玉,這樣一來既保護了張廷玉,還使張廷玉關鍵時刻可以助雍正一臂之力。

同時雍正與鄔先生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雍正有一顆欽差關防大印,擁有一定兵權,雖然左右不了局勢,但可以關鍵時刻救出老十三。



老十三身為劇中的一大bug,多年的軍旅生涯,舊部很多,真可謂是一呼百應,只要他出來振臂高呼,老四肯定可以順利繼位。

關於這個欽差關防大印來看,雍正之前有兩次欽差生涯,一次是下江南賑災,一次是追繳國庫欠款。這顆欽差關防大印,應該是追繳國庫欠款時,為了方便行事,康熙賜給他的,後來要重用他,所以沒有收回來。或者是在二廢太子時,雍正就已經兼著領侍衛內大臣的要職了,所以康熙特意賜給他欽差關防大印以隨機應變。


還有和有如皇上親臨的金牌令箭,也是康熙刻意留給雍正的一大殺器。

首先當時保管金牌令箭的是侍衛張五哥,他屬於是老四派系的。康熙臨終傳喚雍正之時,就特意叫張五哥前去保護雍正,然後康熙駕崩之後,張廷玉又特意安排張五哥帶著雍正前往偏殿暫歇,實則是讓雍正及時準備,張五哥就在雍正身邊,因此雍正一問金牌令箭,馬上就到手,所以說肯定是康熙的佈局。

就這樣雍正有了金牌令箭,馬上通過這個救出老十三,老十三拿著這個金牌令箭,又順利的奪取了兵權,可謂是一環扣一環。

關於老十三奪取兵權來看,豐臺提督成文運身為老八的人,當時已有殺死老十三的打算,但鑑於老十三在軍隊中影響力太深,所以猶豫不決。加之老十三拿出代表法統性的金牌令箭,最後成文運被反殺。


可能有人還有疑問,為何康熙就肯定雍正會放出老十三呢。因為康熙太瞭解雍正了,畢竟是在位61年之久的皇帝,看人毒辣的很。而且不說之前爭權奪利教給雍正兵權的重要性,就是一個正常人都知道兵權的重要性,所以雍正肯定會選擇放出老十三的。而且康熙駕崩時點評幾位阿哥之時,對於老十三的評價甚高,同時還說道圈禁老十三十年之久,就是為了磨鍊他,這樣將來好成為雍正的好幫手,康熙這樣其實也是變相提醒雍正放出老十三的。

那麼康熙為何不提前放出老十三呢,因為不能。當時正是局勢複雜之際,老八虎視眈眈,如果放出老十三這個敏感人物,無異於代表著要傳位於雍正,老八若是鋌而走險暗殺老十三或者發動兵變,那麼局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若說康熙有什麼失算的話,那麼隆科多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失算。因為康熙駕崩沒多久,隆科多就負責去取遺詔,結果老十三從被放出,到去豐臺大營奪取兵權,再到帶兵勤王護駕這麼久的時間之內,隆科多竟然都沒有到,直到老十三帶兵來到暢春園護駕,大局已定之時,隆科多馬上就出來宣讀遺詔。

說明隆科多這個老狐狸遲遲不出來宣讀遺詔,就是在暗中冷眼旁觀,看雍正有優勢了,馬上出來宣讀遺詔,成為從龍之臣。如果看老八占上方,兩方起了衝突以後,恐怕巴不得第一時間趁亂殺死張廷玉,來將那道要命的賜死聖旨給毀屍滅跡了!


所以通過這些細節我們可以看出,康熙面對九子奪嫡,親生兒子的自相殘殺,因為重視親情,一生雄才大略也是無用武之地,只能無奈的把控局勢著。結果老八的八爺黨勢力太大,康熙只能通過任老十四為大將軍王來分化八爺黨,然後罷免老八和雍正一切差使,來進一步迷惑老八。


康熙不放老十三,也是避免刺激老八狗急了跳牆和保護老十三,所以康熙一方面讓張廷玉掌管宮廷宿衛以自保,又讓張廷玉監視壓制隆科多,沒有收回的欽差關防大印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雍正。最後特意派知道金牌令箭的張五哥來保護雍正入宮,雖然猜出雍正肯定會放老十三,但以防萬一評價老十三時還提醒雍正趕緊放了他,張廷玉安排張五哥帶雍正去偏殿休息,方便了雍正可以馬上拿到金牌令箭,使雍正既放出老十三又得到了大殺器金牌令箭,最後順利繼位!

康熙這個佈局,宋安之個人認為雖然不是很完美,但也是不著痕跡的在最大程度上為雍正順利繼位鋪路了,並非是他敗筆之一,也並非是給雍正留下了險局,而是依照當時複雜的局勢來順勢而為罷了。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169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中,沒有康熙提前佈局,胤禛很難順利克承大統。康熙的智慧,化解危難於無形。

從康熙五十七年開始,老爺子就已經開始提前運作。那一年,康熙任命了胤禵為大將軍王,這個行為一舉三得。第一,胤禵是軍事人才,出征西北不僅可以穩定邊疆的局面,還能避免重蹈傳爾丹覆轍;第二,胤禵是八爺黨的骨幹成員,提拔他為大將軍王,可以給外界輿論造成錯覺,讓大家都以為他成了接班人的熱門。這樣八爺黨內部就會出現不和諧,力量就會被削弱;第三,胤禵成了被關注的焦點,阿哥之間的矛頭就會對準他,而康熙心中的繼承人胤禛就能相對安全。

在康熙的生日慶典上,八爺策劃“死鷹事件”,為的就是嫁禍胤禵,然後局面打亂,自己好渾水摸魚。康熙何等聰明之人,豈會不知情?胤禛要的是穩,才能順利繼位;胤禩要的是亂,才能趁火打劫。康熙沒有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穩定住了局面,沒有給胤禩可趁之機。這時的康熙已經是風燭殘年,臥病不起,承受不住驚濤駭浪,可他沒有坐以待斃,他在用生命的最後的光輝點亮胤禛的登基之路。

康熙下達詔書,免去張廷玉、馬齊、胤禛、胤禩的職務。黎明前的黑暗,讓人猜不出康熙準備傳位於誰。這是康熙在政治上安排的重要一步,能讓胤禛繼位以後重新啟用他們,新君廣施恩澤以換取支持力量。

在暢春園,康熙召見了隆科多,恩威並施將其降伏,命他維持京城安全,宣讀傳位詔書,為胤禛登基保駕護航。

去世的當晚,康熙召見眾多阿哥入暢春園。為了胤禛的安全,康熙命張五哥親自護送他。到了暢春園,其他阿哥門外等候,康熙單獨給胤禛交代事情。外面的阿哥等不及了,闖了進去,康熙當眾宣佈傳位四阿哥。最後一晚的召見對胤禛名正言順繼位很有意義,康熙將阿哥聚攏在暢春園,可以防止他們在外面起事。同時,故意漏掉十三阿哥,是為了雍正親自放他出來。張五哥將胤禛帶到休息室,而金牌令箭就放在那麼明顯的地方,這擺明是康熙故意為之。拿著金牌放十三爺出來,並讓十三爺去調兵遣將,這樣才能穩操勝券。

交代完後事的康熙與世長辭了,局面也朝著他提前佈局的方向發展,胤禛順利繼位。在封建社會,王朝前期的權力交接都伴隨著動盪不安。


秋媚讀史


《雍正王朝》中,如果不是康熙的意志,雍正是無法繼位的,這個和真正的歷史非常貼近。

康熙的佈局分為有形的和無形的。

我們常常看得到有形的,比如——將佟國維的後代隆科多定位九門提督,掌管京畿禁軍以及藏好傳位詔書,並且讓張廷玉手持口諭節制他。

在電視劇中,隆科多是個騎牆派,佟家後繼無人,佟國維才推薦了他,而他通過出賣佟國維表忠,勉強通過了考驗,因此康熙對他也不是全信,才安排張廷玉節制他,後來事實證明,康熙前腳去世,後腳八爺他們胡鬧和稀泥說沒聽清楚傳位給誰的時候,隆科多取個詔書取了一萬年,直到十三阿哥帶兵勤王以後才拿出來馬後炮。

在電視劇中,隆科多相當於是沒有起作用的,如果不是十三爺及時控制豐臺大營帶兵趕到,八爺他們胡鬧說不定還很有市場,但是真實歷史上,隆科多是被康熙欽點,為雍正繼位出了大力氣的。

有形的還有,狩獵的時候,把本來該給太子的如意給了雍正的兒子弘曆,並且一直把弘曆帶在自己身邊,親自調教。這就是大家所傳的“好聖孫”。但是實際上,康熙晚年的時候和弘曆並沒有那麼多的交集。

電視劇中,康熙親納弘曆的時候,太子還沒有完全被廢,八爺躍躍欲試,康熙要竭力避免各派因為奪嫡而引起大亂,他對哪一個皇子太積極,都不是好事,所以繼續扶持太子,選擇一個孫子帶在身邊,其實有穩定各方的作用,不完全就是說要傳位給四阿哥家,但是,至少表現了一種信任和喜愛,以及公開的肯定,為以後傳位做鋪墊。

而無形的為四爺鋪路的工作,就多了。

第一,把四爺府上的能人干將年羹堯一步一步,半推半就,從杭州將軍手下的參將,調回京,然後外放四川做巡撫,然後聖陝甘總督。陝甘總督,節制著西北大軍的糧草,這個位置的人聽雍正的,那麼朝中鬧起來了,外面也沒有呼應。年羹堯升遷的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時候是四爺推薦,有一些時候是八爺推薦,但是年羹堯終歸是四爺的人,

第二,藉助上書房議舉新太子這件事,和佟國維唱雙簧,明確表示——八爺OUT

這裡基本上就是宣佈八爺不可能是新的接班人,宣佈了八爺政治上的死刑。

真實歷史上,論資排輩也好,出生也好,八爺本來就輪不到做接班人,再加上他搞的相術,算命,拉幫結派,都是康熙厭惡的。

第三,通過選十四阿哥為西北用兵的大將軍王,徹底瓦解八爺黨。

十四阿哥西北帶兵平叛,手握重兵,而舉薦他的,是四阿哥,給他錢糧供應的是四阿哥的人年羹堯,反而在背後下黑手,把十四阿哥給康熙的壽禮換成死鷹的是八阿哥。

選十四爺去西北帶兵,八爺掌握兵權的機會徹底破滅,八爺和十四爺的同盟徹底瓦解,十四爺這個強力競爭對手被支到天邊,能夠對四爺繼位造成威脅的障礙基本被掃除。

第四,圈禁十三阿哥。

康熙在去世前給四阿哥說了,十三阿哥性子直,圈起來,一方面避免他給四阿哥繼位惹事,一方面磨練他的性子,這樣就給四阿哥留了個新手大禮包,他一繼位,把十三阿哥放出來,就是個好幫手。

雖然是電視劇,和史實有差別,但是也表現出很多精彩的權力角逐,邏輯嚴密,實在為不可多得的藝術佳品。


HannibalLecter


簡單的說幾句吧,第一步棋,封老十四大將軍王,這一步很厲害了一石多鳥之計,大家都知道有能力做這個大將軍的可不止老十四,可偏偏讓他做了,而且還給他加了王,在古代帶兵打仗的王那可真就了不得至少一方諸侯,這讓人人以為老十四是康熙默定的太子,好處第一轉移了八爺黨的視線跟火力,之後極少再攻擊四爺。第二離間了八爺黨,老八跟老十四產生了間隙,互相使出陰招。就跟鄔先生說的,其實康熙生命到最後的時刻,只要這兩個同心合作一內煽風點火,一外發兵進京清君側。那就算雍正登基,皇位是誰的還未可知。

第二步棋,圈禁老十三,明明康熙默定老四,為什麼還要圈禁老四的鐵桿老十三呢。因為老十三血氣方剛容易闖禍,容易著了老八的道,也容易被太子餘黨利用,待到新皇登基一紙赦書,即可就是猛虎出山,如果真的是為了打擊老四而圈禁老十三,那豐臺大營西山銳劍營的老十三死黨那也難以倖免。康熙故意留著老十三的人而且也是十幾年不升也不降,可想而知這些中層軍官對這兩隻部隊的掌控力。這兩個基本可算是拱衛京師的御林軍,精銳中的精銳,只等老十三一到軍中反對勢力如齏粉一捏就散了。這樣也保證了御林軍對老四登基後的忠誠

第三步棋,把弘曆帶到大內親自教育,弘曆在打獵時語出驚人,瞬間得到了康熙的青睞,這也給了老四不少底氣,也敢去秘密做一些爭儲之事。從弘時弘曆弘晝三個完全不同的個性看得出老四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基本不管,都忙著奪儲嘛。幸虧鄔思道教出弘曆這麼個人精來,被康熙看中了帶進宮親自調教,這樣可保大清三世昌盛。

第四步棋,安排隆科多九門提督,宣讀傳位遺詔,為什麼安排他呢。因為他燒了四爺的冷灶,安排四爺的人做這件事才萬無一失,不過康熙還加了個保險,張廷玉手上留了份誅滅隆科多的詔書。其實隆科多冷灶越燒越旺,高興都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改遺詔,當初他二叔燒著八爺熱灶,他去背後康熙打小報告拆八爺的臺上的位,八爺黨恨都恨死他了,怎麼可能去改遺詔。


浙江海納財務管理有限公司


老皇帝是老謀深算的,佈局可為草蛇灰線、伏筆千里。

從胤禛和十三阿哥下江南籌款,老皇帝就動了心——讓胤禛幹太子。為啥動心呢?

有兩個原因。一是胤禛確實幹得不錯,二是太子太失策。胤禛有才能自然不假,幹事公忠體國,這在一堆吃喝玩樂打橫炮的皇子裡就拔尖了。但是有才幹的皇子未必能當太子。所以太子失策很關鍵。在胤禛他們在江南籌款時,太子卻在和情人鄭春華幽會。胤禛的兒子發燒生病(當時很難治)也不知道去看看,安撫一下部下,這一點康熙非常看不上他。後來,當著張廷玉和佟國維兩人的面評價胤禛在江南的所作所為,太子再次大失水準,康熙再次氣得不行,直接拿話岔開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康熙覺得,或許可以讓胤禛試著乾乾太子。

從此,老皇帝的精心佈局也就開始了。首先,培養胤禛的門人年羹堯。老皇帝領會了胤禛讓年羹堯來報喜的意思,順便留他在京城當京官。自古當太子沒有得力的臂助是不行的,年羹堯的殺伐決斷在後來起了大作用。再往後來,康熙升胤禛為郡王,這是除大阿哥以外第一個封王的。胤禛領命去清理戶部虧空,在庸太子的干擾下功虧一簣。但康熙只是略施薄懲,而再次升了年羹堯官,直接放四川提督。這可了不得,一省的兵權等於交給年羹堯了,後來年羹堯能接任陝甘總督,完全靠的是這個職務打基礎。而後來,十四阿哥帶兵西征,康熙默許胤禛和十四阿哥的秘密交易,同意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從而成功滴制住了十四阿哥可能的奪嫡之舉。

第二個佈局是保護對胤禛忠心耿耿的十三阿哥胤祥。胤祥雖然豪爽真誠會帶兵,但他這個大炮性格肯定會在爾虞我詐的奪嫡爭鬥出事,這個康熙從承德避暑山莊太子出事那次就看出來了。所以,當太子二次被廢的時候,康熙乾綱獨斷,以小錯為由,將胤祥關進宗人府。這一點很多人看不懂,這是保護十三阿哥嗎?當然是。胤祥的性格做事衝動不計後果,就是缺乏深思熟慮,關了十年,胤祥的性格就深沉多了。後來心思縝密多了,一放出來就去豐臺大營成功奪權。後來胤禛登基後,胤祥多次擎天保駕:果斷處置已有反叛之心的年羹堯,沒有胤祥在胤禛根本做不到;挫敗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多虧了胤祥上朝途中觀察細節,活捉策劃判斷八旗王爺們的部將;促使胤禛處置三貝勒弘時,沒有胤祥的話,胤禛下不了決心。總之,康熙為胤禛留的這個弟弟、大將,簡直是關鍵至極。

第三個,很多人就知道了,就是幫助胤禛留了一批能幹的臣子,比如張廷玉、馬齊、隆科多等人。這也非常關鍵。張廷玉這個人非常忠心,也非常有本事,還在讀書人中有威望,沒有他的話,胤禛也難以繼位。張廷玉的可貴之處就是,他在公正的前提下處處為胤禛說話。很多人都記得最後康熙死的時候,張廷玉在胤祥沒有帶兵到來之前,一直是硬撐著幫胤禛的,否則胤禛當時就很難辦。

隆科多是康熙刻意拉攏留給胤禛的,也大致沒有選錯人,在繼位的關鍵時刻,這個人還是唬住了八爺黨,因為八爺黨一直認為隆科多是自己人,現場反水,還是殺傷力很大,因為八爺黨措手不及,不知道還有誰可以靠得住,不知道胤禛還有什麼後手。

可以說,康熙處於天子的位置,雖然說晚年精力不濟、受到很多掣肘,但畢竟是皇帝,如果他屬意某一位皇子並精心佈局的話,其他皇子是難以迴天的,比如八爺黨,比如十四阿哥,一個被康熙在京城忽悠,一個被興高采烈地“重用”到青海。


長大的曉明


當然不是很失敗了。

清王朝初期特別是在康熙時期在治國理政方面吸取了很多歷朝歷代的教訓,特別是在接班人問題上,不得不慎之又慎,力求盡最大努力避免宮廷政變。從廢立太子直到康熙去世,我們不難發現,康熙一直奉行的是“穩定壓倒一切”政策。既然是要穩定,那就尋求平衡,在既要安排合適的接班人和不發生宮廷政變之間苦苦尋找平衡點,其難度可想而知。

下面盤點一下康熙為後來四阿哥繼位布的局!

第一、圈禁十三阿哥。

很多朋友會問,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左膀右臂,這樣豈不是斷了四阿哥的一條臂膀嗎?

從太子第一次被廢時,康熙實際上心裡就已經默定了四阿哥作為接班人。之所以後來複立太子是因為看到冊立新太子阻力重重,不得已之下才把廢太子又抬出來作為緩衝。但是不曾想太子又幹出來很多缺德事,把老四、老十三全給連帶了進去。八爺黨趁勢反擊,眼看朝局又有陷入動盪的可能,康熙於是在廢了太子的情況下順帶把老十三也給圈禁起來,實際上也是保護了。畢竟剿滅江夏鎮是老十三一手操縱的,江夏鎮是什麼地方?那曾經是康熙為了收攏天下士子之心而親自提字的地方,在官僚士大夫集團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八爺黨也正是藉著這個勢發動的反擊。收攬天下士人之心特別是漢族士大夫,這在康熙一朝是最根本的一項國策之一,也是清王朝立國的根本。

因此,處置了老十三等於是對天下人一個交代,更是為了粉碎八爺黨的反擊以保持朝局的穩定。不然,八爺黨和四爺黨之間會因為老十三而不斷地爭鬥。

所以,圈禁老十三看似是一條苦計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扶植老十四為老八暗中樹敵,然後藉故將其支開,為老四卸擔子。

十四阿哥和四阿哥是一奶同胞,卻和八阿哥交情匪淺。為了分化八爺黨,康熙先是將他們的生母烏雅氏從皇妃的名位上提到皇貴妃,使老四和老十四在程序上有了競選太子的資格。這無疑是給了老十四一個競選太子的希望,再加上讓老十四執掌兵部,更是具備了一定的實力。這樣八爺黨的勢力開始從內部分化開來。

為了防止老十四將來成為老四的勁敵,趁著西北戰事把老十四調到了千里之外。試想,放著那麼多元勳宿將不用,幹嘛非得派個沒怎麼上過戰場的年輕人去?

第三、用明降暗升的方式拉攏士大夫集團,使之不倒向奪嫡之爭。

權臣干政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康熙一朝更是層出不窮,特別是與皇族之間相互勾結、彼此利用。這讓康熙深惡痛絕!縱觀康熙一朝在處理大臣與皇阿哥之間的關係時,特別是在發生重大變故的時候,康熙往往先拿大臣開刀。

支走老十四後,康熙明顯感覺到了四爺和八爺間的爭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為了警告大臣們,更重要的使之不倒向老八,畢竟老八在大臣中的聲望遠遠高於老四。康熙開始拿身邊位高權重又深得自己信任的官僚士大夫集團之首——上書房大臣張廷玉、馬齊開刀。這對於康熙、張廷玉、馬齊之間實際上不過是走個遮人耳目的形式而已,卻又不得不走。處置了張廷玉、馬齊,這讓大臣們開始驚疑不定,不敢輕易押寶。

趁著大臣們不知所措的檔口,康熙火箭般將九門提督隆科多提拔到上書房大臣的位子上,與張廷玉一武一文,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朝局的穩定。同時也給老四繼位迅速穩定局面創造了條件。但是在提拔隆科多的時候也沒忘了防止他投機變節而在頭上懸著一把天子劍!

第四、秘密立儲。

該支走的支走了,該穩定的穩定了,康熙也差不多到了油盡燈枯的狀態,這個時候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傳位詔書。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廣大讀者注意沒有,就是在康熙晏駕之後,眾皇子爭吵不休,這時張廷玉出來了,讓張五哥帶著四阿哥到偏殿暫歇。而這個偏殿裡偏偏放著調動軍隊的金牌令箭,誰能說這不是康熙生前有意安排的?

於是,老四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先把老十三放出來,繼而又拿下了拱衛京畿的野戰軍部隊——豐臺大營的指揮權,徹底將八爺黨最後的一點希望毀滅。

最後,隨著老十三兵圍暢春園、隆科多取來傳位遺詔,老四在康熙遺體前正式繼位!


大將軍威武K



題主覺得康熙一不立雍正為太子,二不放出老十三,三不收拾老八,結論是康熙佈局很失敗。看到這兒,我只能覺得題主沒細看《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了,這部電視裡的演繹,剛好與題主結論相反,康熙給雍正即位所佈的局,可謂相當之成功。下面就由我來說說康熙都布了哪些局(說明:只聊電視劇,可真實歷史無關)

這佈局之一:提拔隆科多

隆科多的出現或者說隆科多的上升,完全是康熙一手操辦的,而隨著隆科多的上升,其六叔佟國維則就徹底出局了,更有甚者,康熙在讓佟國維出局的同時,也徹底讓老八死了這條心,佟國維出局是在康熙要推薦太子候選人時,佟國維帶領上書房及各位大臣,一致推選八爺當選太子,結局可想而知,隨著康熙將奏摺重重的壓在那一摞支持老八的奏摺之上時,就已暗示著佟國維和老八即將出局。也就在那時,隆科多授康熙之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舉報六叔佟國維,而從表忠心,也就在這個時候,隆科多開始被康熙所提拔。


但康熙提拔歸提拔,並未對隆科多徹底放心,這也就有了後來的“兩道聖旨”,這兩道聖旨直接關乎著隆科多是生,還是死,而隆科多也確實沒有辜負康熙對他的提拔,果然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他應該發揮的。所以,提拔隆科多算是康熙佈局之一,且成功了。

這佈局之二:瓦解老八集團

雖然很早康熙就對老八有所戒心,以及宣佈老八徹底出局,但這並不代表老八及其集團會徹底安分守己的做一個臣子,來輔佐未來的新君,康熙對老八從始至終都看的很透,所以,瓦解老八集團,是康熙必須得做的一件事,而瓦解的第一步就是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帶兵出征,說到這兒,不得不說康熙的高明之處,明著是讓老十四去做大將軍王,給人一種錯覺:康熙並未對老八集團動手,但實則呢?當老十四被授予大將軍王后,朝廷上下立馬傳出說法:老十四就是未來大清的掌舵者。這對於老八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果不其然,在老八,老九,老十對老十四的心態變了,之所以說康熙高明就在於:讓你們自己四分五裂。


除去老十四出征,康熙還有一招則是,接受了老四的提議:任命年羹堯為川陝總督,其實,在這兒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康熙是向著老四的,甚至可以說只要康熙同意年羹堯做這個川陝總督,幾乎就可以看出一半:康熙是要傳位給老四的,因為,康熙不可能不知道,只要年羹堯坐到這個總督之位,他必定會鉗制遠在前線的老十四,而鉗制了老十四,必然會更進一步瓦解老八集團,因為年羹堯是老四的人啊。所以,瓦解老八集團又是康熙的佈局之二,且很成功。


這佈局之三:故弄玄虛

之所以說是故弄玄虛,其原因在於,康熙不僅給人一種錯覺要傳位給老十四,為將這個錯覺燒的更旺,康熙緊隨著就撤掉了老四,老八,張廷玉,馬齊的職務,這給人的感覺很明顯了:朕做這一切,都是在給老十四掃清障礙啊。而這除了沒能迷惑鄔思道,其他人都迷惑了,這也間接的造就了後來老八集團沒能起事的原因:老八完全忘了要設置一個裡應外合的人物,反而被老四來了個甕中捉鱉。所以,康熙迷惑大家正是其佈局之三啊,且依舊很成功。

這佈局之四:囚禁老十三

在電視劇裡,到最後,康熙非常直白的和老四提到了為啥囚禁老十三的原因,更是要求老四安排人去將老十三給放出來,康熙囚禁老十三,一是為了保十三,使其不被這奪嫡之戰而給弄死,二是為了磨磨老十三的性子,讓其變得穩重,三是將最好的老十三留給老四,日後能夠輔佐老四。康熙寧願讓老十三恨其一輩子,寧願在最後的十年看不到自己深愛的兒子,寧願讓重人誤解,也要為老四鋪好路,沒辦法,誰讓老四是未來的君,老十三是未來的臣呢,臣為了君,受這十年委屈很有必要。所以,康熙囚禁老十三乃是其佈局之四,只是這個佈局,康熙自己很心痛。

這佈局之五:大位遺詔

康熙提拔隆科多,以及最後關頭使用隆科多,正是為了宣讀遺詔,老大也好,老三也好,老八甚至老十四也罷,你們爭來奪去,都以為康熙會在駕崩前口頭宣佈繼承人,但沒想到康熙留有後手:遺詔。正是有了這遺詔,才讓眾皇子清清楚楚的知道康熙選定的繼承人是誰,不致於自己落得齊恆公一樣的下場。所以,康熙留遺詔乃事佈局之五。

這佈局之六:弘曆

這一點僅出現在電視劇裡,康熙將寓意著傳位之意的如意賞給里老四的兒子弘曆,這i意圖已經非常明顯:這大清的江山,總有一站需要你弘曆來掌舵。而按照大清的規則,弘曆即位想合乎情理,其父必須得是皇上,也就是說老四必須即位。所以,這一局可謂是康熙布的良苦用心,目光之長遠的一局啊


綜上所述,康熙為讓老四即位,這前前後後可布了不少局,且從結果來看,每一局都很成功。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喜歡我的回答可點贊及轉發。


寒舍閱獨



《雍正王朝》中,“奪嫡之夜”劇情可謂是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而縱觀雍正繼位前後,康熙的佈局與安排,哪怕是小小的細節之處,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康熙的用心良苦,對於康熙的帝王心術也更加欽佩。


首先,出於對雍正的保護,直到康熙生命的最後一刻,才將繼位人公佈於眾。

其實康熙從雍正舉薦十四爺為“大將軍王”時,就已經最終確定了雍正為自己的繼位人。但是接下來的幾年,康熙一直對此是守口如瓶,沒有透漏一點自己的心思與想法,以至於就連八爺黨的人甚至是雍正自己都在懷疑,康熙是要將大位傳給十四爺。

而康熙始終沒有將十三爺放出來,對於八爺黨“死鷹”的事情也沒有進行調查和追究,也是為了這樣的目的,保護繼位人雍正,不讓外界感受到任何一點信息,以此揣測康熙內心的真實想法,將這個秘密保守到最後一刻。


其次,康熙罷黜一批能員幹吏,為雍正登基後鋪路。

康熙去世前,罷免了雍正、八阿哥、張廷玉、馬齊等人差事。其中,罷免雍正和八阿哥的差事一方面是為了混淆視聽,另一方面,就是藉此削除八阿哥手中的權力。而對於張廷玉、馬齊等,就是為了雍正登基之後的政局平穩過渡而做的準備工作了。

對此,鄔思道給予了非常清晰的分析說明,康熙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這些能員幹吏捲入皇子的爭鬥中,從而成為鬥爭的犧牲品,因而康熙需要將他們保護起來,同時也是為了新君登基之後,重新啟用,招攬人心的同時,更是能夠保證局勢的穩定,這也是康熙的高瞻遠矚的安排了。


再次,康熙恩威並施,把隆科多緊緊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隆科多擔負著步軍統領衙門都統兼九門提督的要職,掌控著是京城和皇宮的衛戍工作,因而成為阿哥們爭相拉攏的關鍵人物,也成為了康熙的一塊心病。

康熙召見隆科多,宣讀兩道聖旨,更重要的是,當隆科多看到十多年前典當掉的那把康熙御賜的寶刀時,徹底的拜服於康熙面前,因為隆科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以什麼樣的方式被康熙監視了起來,也不知道未來結果如何,所以只能聽命於康熙,堅定的站在康熙和新君一邊。

而有了隆科多的堅定支持,康熙才得以將大位順利的傳給雍正。


最後,就是康熙臨終前,將阿哥們全部召集到了暢春園,實際上,這就相當於將阿哥們全部都控制了起來。

臨終前,康熙將所有的阿哥們全部都召集到了暢春園,名義上是向眾位皇子交代後事,實際上,就是將所有的阿哥們全部控制起來,除了遠在西北帶兵的十四爺,以及被圈禁的大阿哥、廢太子和十三爺,其餘的阿哥全部被臨時性的拘禁了起來。

這樣做就是為了掐斷阿哥們,特別是八爺黨的幾位阿哥與外界的聯繫,避免進行內外串聯,對於雍正的登基產生不利的後果,這也為雍正奪得皇位上了一道重要的保險。

而所有的阿哥全部在康熙病榻前等著隆科多來宣讀康熙詔書,如有不從,手握重兵的隆科多便可以謀逆罪處理,旁邊還有張廷玉監督執行,這樣最終保證了雍正的順利登基。

其間,還有兩個細節讓人感到康熙的安排的細緻與縝密。

其一,就是康熙安排張五哥去接雍正前往暢春園。

八阿哥在朝中黨羽遍佈、勢力龐大,康熙也不知道那些人會受八爺黨的影響而做出不利於雍正的事情。而張五哥則是康熙可以深信的人,畢竟張五哥的命是十三爺救的,妹妹也在侍奉十三爺,與雍正也是交情匪淺,是雍正堅定的支持者,所以安排張五哥去是可以確保雍正的安全,也是可以讓雍正絕對放心的人。

其二,就是康熙自始至終,都沒有安排十四爺胤禵回京。

不管是十四爺打了勝仗,還是出現了“死鷹”時間,還是康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始終都沒有召十四爺回京。康熙這樣做一來就是為了繼續從內部瓦解八爺黨,讓八爺黨內部相互猜忌,同時也不願十四爺的回京打破現有的政治格局;二來就是避免十四爺利用手中的兵權,以“兵諫”或者“清君側”的名義帶兵回朝,這樣會立馬讓政局陷入混亂,無法傳位與雍正。因而,康熙始終沒有讓十四爺回京,把他硬生生的按在了西北。


就這樣,康熙做了他能做的最好安排,是康熙帝王心術的體現,讓人深感佩服。與此同時,雍正也用康熙的金牌令箭放出了十三爺,十三爺隨即控制了豐臺大營,帶兵勤王護駕,最終確保了雍正的順利登基,至此“九子奪嫡”的大戲也落下了帷幕,最終以雍正,也就是四阿哥胤禛的最終獲得皇位而結束。


雍親王府


你怎麼會感覺失敗呢?

在劇中康熙帝的佈局可謂相當縝密:

第一條,斷老八胤禩右臂:

比如很早就把會帶兵的老十四胤禵派往了前線,而且準了年羹堯任川陝總督,鉗制老十四胤禵的大將軍王,使他無法跟老八胤禩配合。

而且由於康熙帝給烏雅氏升了皇貴妃,給老十四胤禵的感覺就是自己也具備奪嫡的希望,於是不再一心一意的跟隨老八胤禩,而想自己奪嫡了!

第二條:扶持中間力量:

康熙帝通過佟國維的退讓,順利讓隆科多上位,而且隆科多是舉報的堅決支持老八胤禩的六叔佟國維,也就等於隆科多跟老八胤禩等人決裂了。

當然後來的康熙帝仍然不放心隆科多,從而弄了兩份詔書,第一份先是把隆科多定了罪,罪名就是跟老八胤禩勾結,這份聖旨由張廷玉保管。第二件事才是命他保護老四胤禛順利即位。

第三條:隱藏後備力量:

即使這樣,康熙帝仍然還是不夠放心的,所以,還給老四胤禛留了一手,這個人就是老十三胤祥。

劇中並沒有講,其實原著小說中康熙帝臨死前曾經要老四胤禛速速放出老十三胤祥。這樣就等於給老四胤禛藏了一張隱藏牌,不到萬不得已不用拿出來。

第四條:暗度陳倉:

死鷹事件之後,康熙帝並沒有追查這件事,給人的感覺就是他要傳位給老十四胤禵,隨後他又撤掉了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張廷玉和馬齊等人的職務。

其實也是迷惑對方的意思,後來傳召的時候老八胤禩等人果然中計,他們這邊雖然也做了準備,但是所有皇子都到了宮裡,外面連個外援都沒有。

第五條:留有遺詔:

當面宣佈老四胤禛即位,還有阿哥們反對,所以康熙帝還留了一手,那就是在正大光明匾後面藏著一份傳位詔書,這也是其他皇子們沒有想到的問題。

最終皇位順利的傳到了老四胤禛手上!

他為什麼要這麼費解的傳位呢?為什麼不活著的時候就傳位呢?

其實這跟劇中康熙帝的形象有關係,他一向在意自己的名聲,如果當場傳位,自己還沒死,看著孩子們爭來爭去,有損他的形象。


楊角風發作


為雍正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這一點鄔思道也分析過。亂對八爺有利,穩對四爺有利。康熙所有的舉措都是朝著這方向在實施



1、減少諸王權利

九王奪嫡,最多的禍患在禍起蕭牆。康熙臨危減低了雍正和其他王爺的權利,一方面不讓雍正樹大招風,一方面也是打壓其他人的權利。畢竟,傳位給誰,只需要一紙詔書。

2、雪藏肱股之臣

將有能力的大臣,都降職留用。一方面是為了雍正儲備將來的能臣幹吏。一方面也防止這些手握大權的老臣輔佐錯了對象,傷害了新主子

3、拉攏九門提督隆科多



替隆科多贖回了寶刀,親自委以重任。這些都是讓隆科多踏實的輔佐新君。畢竟九門提督掌管了京城的兵馬。這是關鍵。

4、磨鍊十三爺



康熙臨終前跟雍正特意說明了,擔心十三爺給雍正惹麻煩,特意圈禁了十年。以備磨練好心性,將來大用。

5、調離十四爺

十四爺是帶兵打仗的王爺,還掌管兵部。如果在京城,一句號令,必然威脅新政權。一個大將軍王,讓十四爺遠離京畿,西北邊陲自然無法干擾雍正登基

6、留有遺詔

這個很重要。口頭傳達,誰都不信,詔書是最靠譜的

在康熙的幫助下,雍正王朝電視劇裡的四爺才順利登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