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英國經濟霸權是如何失去的?

資源陷阱 | 英國經濟霸權是如何失去的?

從一戰到二戰,英國從超級強國迅速淪落為二流國家。這成為20世紀經濟學之謎。解釋有戰爭論、金融論、殖民地論、價值觀論等等,其中最不能忽略的是技術革新論。

傳統經濟學家(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將英國的崛起歸因於自由貿易。經濟學家熊彼特第一個明確反對這一說法。他將英國崛起歸結為工業革命時期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英國鼎盛時期當屬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這一時期,英國享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紅利。

1851年5月,維多利亞女王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了一場轟動世界的工業科技展會——萬國博覽會。在一座巨大的“水晶宮”內,展出了包括軌道、牽引車、高速汽輪船、起重機、廚具用品、鐵製品等萬餘件工業品,博覽會歷時五個多月,吸引了六百多萬名參觀者。

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在“燦爛光輝的玻璃頂下舉行了他們的工業和和平的凱旋式”。但是,這時,英國的危機其實已經逐漸逼近。英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威廉·詹姆斯·阿什利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自由貿易政策使英國財政受惠,但卻忽視了英國的工業發展”,“他們堅信 “維多利亞繁榮”就是納索·西尼爾所指的自由貿易理論的勝利,併為這種表面的繁榮所陶醉。”【1】

維多利亞鼎盛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但是,英國在技術革命、產品革新上卻落後於德國、美國。

19世紀末,美國、德國在電力、內燃機、柴油機、電動機、汽車、飛機、電話、打字機等方面的產品、工藝及管理創新要領先於英國。貝西膜工藝、西門子工藝,為美國、德國鋼鐵業帶來了高速發展。美國管理學家泰羅推行科學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美國托拉斯組織的生產效率。

為什麼英國沒能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在電力革命中,英國也有一些發明,如合成染料、貝氏鍊鋼法、蒸汽渦輪等,但是這些發明無法與美德的電力、發動機相提並論。

更重要的是,英國缺乏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動力。英國在19世紀70年代末發明了從廉價的鐵礦石中提煉鋼的方法,但是在英國卻長期沿用傳統的低效的鍊鋼法。

1880-1913年,英國鋼產量從130萬噸增加到770萬噸;而同期,美國的鋼產量卻由100萬噸攀升到3100萬噸,德國從70萬噸增加到1890萬噸。【2】

英國經濟學家、國家創新系統學派的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指出:“電力出現的情況很少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雖然各個方面都承認電力的好處,但是由於私人電力企業的績效微不足道,因此難以引起政府的主動性和公共計劃。”

其實,儘管有些電氣工業的發明與創新源自英國,但是德國、美國的電氣技術要領先於英國。美國將電力技術大量推廣到船舶製造領域。到了19世紀下半葉,英國傳統的造船業已經遠落後於美國。英國貿易四分之三的海運任務,都是由美國製造的船隻運輸。

為什麼英國不像德國、美國一樣大面積推廣電氣技術、鍊鋼工藝以及化工新材料?

最重要原因或許是海外殖民地的廉價資源紅利。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全球擁有極為廣泛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為英國企業提供了大批廉價原料、勞動力,同時也是英國資本輸出、商品輸出的海外市場。

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英國將大量產業、資本轉移到殖民地。即使使用落後的工藝技術,英國製造的產品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成本優勢。產業轉移導致國內資本不足,技術革新和推廣的動力不足,逐漸失去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權。

早在19世紀50年代,英國就率先研製出了人工合成染料,但這一材料的應用卻極為緩慢。德國人從英國人手上獲得這一技術,在短短30年間便成為英國最大的染料進口國。更有意思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不得不從敵國德國進口染料來武裝自己的軍隊。

英國則向德國出口染料的原材料——焦炭,似乎淪為一個初級原料出口國。主要原因是,英國可以從大片殖民地中獲得豐富而廉價的原料,轉手賣給德國。如此,初級品貿易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英國,則無心開發、推廣染料技術。英國就此喪失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關鍵的有機化學工業的領導權。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貿易額依然非常驚人,但結構性問題逐漸暴露。

1864-1873年間,將近三分之二的英國貿易是以製成品換取原料和食品。1874-1903年間,該比重已降低到不過三分之一。製成品和半製成品進口卻從1870-1875年間佔進口總額的18.4%升高到1890-1895年間的24%。【2】

到了19世紀末,英國大量進口工業製成品,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出來的新工業製成品。其中,機械、化學制品、加工食品以及金屬工業品,都依賴於美國和德國的進口。

這時,英國基本上形成了“從美國和德國進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製成品,對外出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製成品”的工業貿易結構。

弗里曼指出:“這種貿易結構變化的結果是,英國工業耗盡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早期由創新集群創造出來的財富。”

1894年,美國工業總產值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英國的衰落,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就已經決定了,二次世界大戰只是催化劑。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美國當年底子薄、基礎差,在第二次美英戰爭(1812年)後,不問歐洲事務(孤立主義),北方實業家一心謀實業,試圖以工業立國。後起之秀的德國在結束了四分五裂之後,採用國家主義手段建鐵路、搞技術,迅速從歐洲大陸的俄國與法國的夾縫中崛起。英國卻躺在殖民地的溫床中,掉入了“資源陷阱”,染上“荷蘭病”。

在“資源陷阱”中,最不能忽略的是,英國強大的信貸資本輸出,對其製造業及技術革新帶來的傷害。

英國經濟史學家約翰·哈羅德·克拉潘指出:“老牌資本主義的英國當時並沒有認識到對外直接投資與貨幣資本輸出的致命區別,在引進德國和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同時,大量對外借出資本。英國信貸供應了差不多全世界的資本。”【3】

1821年,英鎊正式採用金本位制。1844年英格蘭銀行根據“比爾條例”確立了英鎊的法定地位。此後,英鎊隨著英國工業及貿易大潮成為了首屈一指的“世界貨幣”。

作為“世界貨幣”,英國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各國及殖民地輸出信貸資本。早在19世紀上半葉,英國頻頻發生過剩性經濟危機。這時,英國開始向海外輸出資本。但這一過程,逐漸模糊了產業投資與資本信貸。

1819年,英格蘭銀行過去出口繁榮時積累了大量黃金,便做起了推銷外國公債的生意。1821年到1825年,倫敦交易所共對歐洲和中南美洲國家發行了4897萬英鎊公債,而英格蘭銀行對國內私人貸款卻急劇萎縮。

1825年下半年,中南美投資泡沫崩盤,超過3000家企業倒閉,紡織機械價格大跌80%。由於本輪增長得到大力信貸支持,危機外溢到金融系統,股票價格暴跌,近百家銀行破產。

1825年底,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年底的1070萬鎊降至120萬鎊。最終風險傳染到機器製造業、建築業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行業。

英國憑藉英鎊優勢在全球做起了資金販賣的金融投機生意,而當時美元尚未具備英鎊的統治力,美國則傾向實業投資。

到了19世紀末,美國與英國進行了互逆操作:英國大量貨幣資本流向美國,而美國大量的對外直接投資流向了英國,這是導致英國衰落、美國興起的重要原因。英國金融機構片面地攫取利潤和剪息票,忽視新技術對大規模融資的需求。【2】

所謂實業興邦,大意如此。

英國犯了海外殖民地資源紅利的“荷蘭病”,最終在焦慮中患上了“英國病”,否定過去的自由貿易,尋求貿易保護主義。

1876年,在紀念《國富論》發表100週年的斯密晚宴上,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最喜歡的學生之一”亨利·坎寧安,公開質疑他的老師們的自由貿易學說。坎寧安等人逐漸倒向了歷史學派,意在復興重商主義、貿易保護主義。

1881年,自由貿易懷疑論者組成了公平貿易同盟要求先制訂外國製造品的適度的進口稅,豁免允准英國製造品自由進口國貨物的進口稅。

1903年5月15日,維多利亞時代傑出的政治家、年近七旬的約瑟夫·張伯倫站在伯明翰市政大廳裡演講,他打著關稅改革的旗號呼籲,在整個大英帝國的領土上,建立起一個貿易保護之牆。

這次演講標誌著,英國打響了貿易戰的第一槍。貿易戰的對象是正在快速崛起的德國與美國。

這意味,英國最高決策層否定了大英帝國立國之基石——自由貿易。

張伯倫曾經擔任英國的殖民大臣和貿易大臣,這位“帝國政治家”主張帝國特惠制,希望建立一個強大的英聯邦經濟帝國。帝國內部自由貿易,實行零關稅,但對帝國之外的商品徵收高關稅。

張伯倫的貿易保護主張使英國內部開始分化,他們長期對立,上百萬人為此整整辯論了三年,導致英國政治出現了自17世紀以來最大的分裂。

1915年,英國推行產業保護關稅;1932年,又執行“渥太華協定”的“帝國特惠制”。如此,英國徹底回到貿易保護主義的老路,但卻已完全喪失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權。帝國霸權一去不復返。

參考文獻:

【1】英國的經濟組織,威廉·詹姆斯·阿什利,商務印書館;

【2】英國因何喪失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先地位,鄧久根、賈根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