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去金澤古鎮,最好起個早,古寺不要票,老店吃早餐,體驗古鎮生活


今天起了個大早,送朋友去趕火車,五點出門,頭頂上還有星星,天邊還有月亮,回來的途中突來興致,去金澤古鎮走一走,過個早唄,第一站先來到千年古寺--頤浩禪寺,還不到六點,大門緊閉,正琢磨咋整呢,過來一位僧人,告訴我從旁邊側門進去就行,不用買票,平日票價5塊,寺不大,目光所及就是它的全部規模了,700多歲的銀杏樹鬱郁參天。

古樹旁是趙孟頫的作品:不斷雲,古寺重建時將這些殘破的石雕從地下挖出,又用水泥補上,這些雲卷大大小小,連綿不絕,最初有40米長,如今只剩20米。雖時隔幾百年,但依舊活靈活現,寺裡一個人也沒有,我摸著它們,冰涼滑潤,如果它會說話,此時能跟我說點啥呢?不知咋的,腦海裡浮現出了:“辛苦了”三個字,為石也為時間。

僧人們剛剛過齋完畢,從五觀堂出來,有的回到寮房,有的去古街上散步,此時天已大亮,太陽出來了,裹緊的外套自覺放鬆,準備穿過寺廟的弄堂去小鎮上走走。


后街的住宅區,三五戶一個院子,從院子到臨河上下塘正街通過這條狹窄的弄堂,穿出弄堂口,便視野開闊,攝像頭永遠代替不了眼睛和鼻子,穿梭在老宅裡,那股木頭和泥土的芬芳,那燒水和炒菜的熱鬧,無法立體呈現,只有身臨其中,才知生活曼妙。

穿出來後,展現在眼前的便是這般安靜的江南水鄉畫卷……最近是江南燻豆子季節,新鮮的晚毛豆,口感糯韌,甜度高,人們將剝好的豆子放在陽光好的地方曬脫水,然後進行熏製,每家秘方不同,有的偏甜,有的偏鹹,有的則做成五香的,有的加陳皮,有的就原味兒。

這座橋是我最喜歡的一座,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紫光和質感,還因為它沉穩、低調、大氣,雖有殘破,但那圓潤的邊緣摸上去像富靈性,弧度、大小、高度都剛剛好,每次來都要在橋上坐一會兒,左瞅瞅,右看看,待一會兒,心便靜下來。


這就是紫石普濟橋了,身披霞光,弧形優美,不言不語,默默承載,剛過六點半,古鎮上的孩子們揹著書包結伴上學,大人有的出門目送,有的拿著紅領巾攆出來,半愛半嗔。

這是玉蘭的種子,像佛眼,又像手杖,南方的秋天很常見,我把它們撿起來,放在家裡各個角落,姿態婀娜,自成一景,歲月被封存在其中,它們不再年輕,卻更有厚度。

遊船碼頭像一幅畫,如果像紹興那種烏篷船就更完美了,這個船的顏色略扎眼,與周遭色調不太搭,河水如鏡,天空湛藍,這等景色是早起的獎勵。

小鎮上的人已經從早市歸來,拎著當天要烹的菜和肉,平常的一天就這麼開場了,美,對於生活在這兒的人們來說,已歸於無言,只有三餐,穿起一天……

逛完一大圈,肚子餓了,去鎮子上的小吃店覓點兒飯食,涼颼颼的秋晨,胃腸總渴望熱湯,阿姨在包鮮肉燒麥,這個我吃過,肉味兒有點重,我點了一碗小餛飩,加一個荷包蛋,一個爆魚。

對面的大爺也點了一碗小餛飩,他們顯然都是熟客,用本地話交談著當天的新聞和小鎮的八卦,一碗5塊錢,很親民,不知道味道親不親。

來了,爆魚是一大早現做的,還酥脆著,小餛飩以紫菜和蔥花做點綴,豬油、蝦米為湯底,每一個都像拖著長尾巴的繡球,只不過,作為繡球重心的肉餡少得可憐,這身型也剛好,對於早餐來說,大肉丸子也吃不進去。

後半程,用水辣椒和醋自己勾兌了一個蘸料,把餛飩一個個投進去過個堂,出來便酸辣爽口了,吃三個餛飩,喝兩大口熱湯,腦門子微微出汗,側耳聽著食客們的交談:茭白今天便宜,又嫩;大閘蟹還是母的好吃最近,公的要到11月份;昨天豆腐店門口的石墩子又被車給撞了……這就是小鎮一天開始的交響曲……瑣碎但煙火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