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國演義》裡,張飛打了許褚幾次?為什麼?

戰神不老


《三國演義》裡,張飛是蜀軍大將,許褚是曹軍大將,二人各為其主,因兩軍對壘總共交手了四次。



張飛,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擅使丈八蛇矛,人送綽號“萬人敵”。三國時蜀軍大將。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擅使鑌鐵大砍刀,因其力氣巨大,人送綽號“虎痴”。三國時魏國大將。



一個是蜀軍的“萬人敵”,一個是曹營的虎候,那麼張飛和許褚究竟為何交手?誰戰力更厲害呢?且看他們的四次交手!

🛡第一次交手是在新野之戰。當時,曹軍被諸葛亮水攻火攻的連環計給殺得狼狽不堪,許褚和關羽剛戰過一場,所以許褚遇到阻截他的張飛時,出於自身力竭和曹軍形勢失利兩個原因,明智的選擇撤退,沒有正面迎戰張飛。



🛡第二次交手是在長坂坡之戰。當時曹軍勢大,劉關張三人在戰鬥中失散,張飛為救大哥劉備,幾次返身殺入軍中尋找。這時遇到了正率領旗兵追殺劉備的許褚,張飛志在救援,深知此時不是和許褚決戰的好時機,故而選擇退走以避其鋒芒。

🛡第三次交手是在曹操敗走華容道。當時曹軍剛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失利,全軍士氣低落,將領疲憊,士兵驚惶,此時被士氣高昂殺氣騰騰的張飛阻截,眾將只想逃出絕境,哪裡還有心戀戰,所以許褚無意單挑,和張遼、徐晃二人聯手夾攻張飛,但三人聯手居然也被張飛擋住。此戰足見張飛“萬人敵”的綽號名不虛傳。



🛡第四次交手是漢中之戰。此戰因許褚處於醉酒狀態,因此鬥了幾個回合就被張飛一矛刺中肩膀,敗下陣來。

縱觀張飛許褚二人的四次交手,真正單挑的也就是第四次,可許褚卻因醉酒不能發揮實力,也因此不能正面評估二人的武力誰強誰弱。



但蜀軍五虎上將馬超在與張飛對戰後,曾經宣稱自己征戰沙場以來,張飛是他遇到的最厲害的對手。而馬超與許褚的那場驚天之戰正是在他與張飛交戰之前。這就意味著,在馬超眼中,許褚的戰力是不及張飛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張飛比許褚更勝一籌。

綜上所述,張飛和許褚各為其主,一共交手了四次。綜合看來,張飛更強一些,許褚稍遜半籌。



(歡迎點擊關注墨魚軒書畫,閱讀欣賞更多文史典故!)


墨魚軒書畫


三國演義裡,許諸的黑歷史便是張飛了。

兩人打了三次,許諸一次比一次狼狽。

一是新野之戰,曹仁敗走,許諸在敗軍中遇見張飛,不敢戀戰。

二是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許諸騎無鞍馬戰張飛,而後張遼,徐晃也上前,主要是為了給曹操爭取時間,估計沒打幾問合。

三是漢中之戰,許諸醉酒幾問合不敵張飛,被刺中肩膀。

縱觀這幾次戰鬥,許諸都是不在狀態,主要是寫他倆大戰太麻煩,羅貫中不想費腦子。

其實他倆武力差不了多少,以馬超為對比:

馬超與許諸鬥了一百餘合,換馬又鬥一百餘合,許諸回陣脫了盔甲又與馬超鬥了三十餘何,還將馬超槍折斷,曹操恐許諸有失,於是全軍混戰,許諸因裸衣,臂中兩箭。事後馬超感嘆"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諸"是誇許諸拼命三郎的性格,而不是誇許諸真吾敵手,表明馬超有信心戰敗他。

分折得知,許諸不及馬超,裸衣主要是盔甲束縛身體,許諸感覺這個狀態贏不了馬超,所以脫衣對決,曹操恐其有失,顯然是認為許諸贏不了馬超。

馬超與張飛鬥,先是馬超天明挑戰,劉備一直拖到午後,才讓張飛迎敵,估計馬超己經身心俱疲了,二人鬥了百佘合,不分勝負,張飛去了頭盔,兩人又鬥百餘合,之後夜戰二十合,馬超見贏不了張飛,想用銅錘取勝,張飛亦開弓射箭。

分折可得,張飛稍不如馬超,馬超人馬皆倦,張飛只能打個平手,說明馬超持久力驚人,而馬超見蠃不得張飛使暗器,說明馬超認可張飛實力,自己拿不下他,與許諸打時沒用暗器,表明馬超有信心正面戰勝許諸,可能就靠自己的長效待機。

綜合可知,馬超>張飛>許諸,如果更確切一點,以馬超為98分,那麼張飛有97分,許諸有96分。

如果張飛與許諸真正交手,兩人又都是力量型,恐怕會從馬戰打成自由博擊,兩人實力接近,除非一人喝醉酒,否則難分勝負。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白在此提前感謝

老白的歷史課


不請自來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張飛和許褚,兩人之間是三國中為數不多的多次戰鬥的對手。

張飛是劉備陣營的一員猛將,也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演義中對張飛的刻畫一是勇猛無敵,有萬夫不當之勇,於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在劉備軍中的地位也非常高,一直是劉備的得力干將。


許褚被稱作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將,雖然沒有進入五子良將之中,但是作為曹操的貼身侍衛,許褚也非常的受曹操信任,曹操也稱許褚為“吾之樊噲”,許褚與典韋一起率領這曹操的近身部隊——虎衛軍,由於許褚的勇猛所以被人們稱之為“虎痴”。曹操死後許褚痛哭至吐血暈倒。

張飛和許褚一共有過三次戰鬥,第一次是在新野之戰的時候,當時劉備剛剛擊敗了曹仁的軍隊,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討伐劉備,其中曹操任命許褚為先鋒將軍,許褚帶領著部隊第一個進去了新野,沒想到卻中了諸葛亮的計,以至於許褚率軍慌忙撤退,就在這時張飛殺了出來,許褚由於軍隊已亂,無心戀戰,打了幾個回合就跑了。



第二次是在赤壁之戰上,周瑜火燒赤壁,曹操大敗,帶著殘軍逃跑,在華容道上,遇到前來攔截的張飛,許褚當時負責敗軍撤退,同時我剛剛經歷大戰,一直疲於奔波,而張飛在華容道上以逸待勞,一直在等著這些殘兵敗將,所以許褚更加沒有心思戀戰,又是打了幾個回合就跑了。


第三次是在漢中之戰的時候,當時許褚負責押運糧草,在途中因為貪杯喝醉了酒,手下將士們也都規勸許褚不要多喝酒,但是許褚卻認為自己勇猛無敵,喝醉了也不怕任何人,沒想到這個時候又碰上了老對手張飛,由於喝醉了酒,許褚頭腦不清醒,而且在是突發狀況來不及準備,許褚有一次戰敗,在其他人的掩護下才逃跑的。

或許有人看這戰績認為張飛比許褚要強,但是我們要注意,張飛與許褚戰鬥的時候都是在許褚準備不及的時候,而並沒有正面交鋒,如果正面交鋒誰贏誰負還未可知。


而且《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但是仍舊是一部歷史演義題材的小說,並不是神話故事之類,其中情節雖然跌宕起伏,但是人物並不是一個又一個固定的數據,一場戰鬥的輸贏並不能代表著戰將的整體水平,所謂“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也是名將戰績的排行,並不是誰第一就一定會天下無敵,所以誰高誰低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諸君以後一定要注意。

更多文章請關注二胖品文化!!!


二胖品文化


張飛位居蜀漢五虎上將之列,有萬人敵之稱。許褚號稱虎侯,在曹操陣營是一等一的戰將。按理說,這樣兩個虎將交起手來,就算不是勢均力敵,也會很難分出勝負。

可結果卻不然,交手三次,都是張飛大敗許褚,這是為什麼呢?

新野之戰,第一次交手。

卻說張飛因關公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將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便與交鋒;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

兩人初次交手,許褚是相當狼狽,被打的奪路走脫。但這場交鋒是在諸葛亮火燒新野城,關公水淹博陵渡的背景下進行的。

這時正值曹軍大敗,潰散之際。就算沒有遇上張飛,許褚也是處在敗退逃命的狀態,根本無心戀戰,所以許褚根本沒拿出真正實力來。

葫蘆口伏擊戰,第二次交手。

曹操赤壁大敗,被一路追殺伏擊,帶敗軍行到葫蘆口,這時候將士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了。曹操又開始嘲笑起周瑜孔明無謀,若在此設一伏兵,自己這些人必然非死即傷。



剛得意完,曹操就被啪啪打臉了。張飛引伏軍殺了出來,也有了他和許褚之間的第二次交鋒。

諸軍眾將見了張飛,盡皆膽寒。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馬混戰做一團。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

這一戰許褚這邊環境就更差了,連戰馬都沒鞍。雖然是聯合張遼,徐晃,但誰都沒有跟張飛一決高下的心情。都是士氣低落,且戰且退,急於抽身而去。

陽平關截糧之戰,最後一次交手。

曹操與劉備在漢中決戰,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也是劉備最輝煌的時候。

期間許褚被派去陽平關接應糧草,又一次遭遇了張飛。按理說這一戰,是對許褚最公平的。因為沒有前兩次那種剛遭逢大敗,身心俱疲的劣勢。

可許褚自己卻大意了,喝了個大醉,才上路運糧。

行至半路,忽山凹裡鼓角震天,一枝軍當住。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許褚喝了酒,戰鬥力明顯下降,打不過張飛。若不是被軍士救下,許褚定要死於張飛手下。這也是二人最後一次交手。

毫無疑問的是,三戰之中,都是由張飛取勝,許褚下場則一次比一次慘。

可縱觀三戰,許褚沒有一次是以滿血正常的狀況下接戰的。可雖然敗了,每次也都能從張飛手下脫身而去,可見許褚真實的武力不容小視。要知道在演義中許褚也曾裸衣鬥馬超,打的難解難分。

也許許褚的武力跟猛張飛比,終究還是有點距離的,但絕不會一次次被打的狼狽不堪。他只是缺一場跟張飛正兒八經的對戰。


Ad哥哥


 《三國演義》裡面記載第一次許諸遇見張飛是許褚帶著三千鐵甲軍在前開路,諸葛亮知道曹軍勢大,提前把新野城裡的人全部撤走,留給曹軍一座空城,夜裡曹軍在這座空城裡歇息,沒想到,諸葛亮安排伏兵突然放火。於是,曹軍大敗,逃出來的曹軍跑到河邊喝水,突然,上游的關羽掘開了堤壩,大水迅猛衝來,曹軍淹死無數。

  許褚率殘兵從水淺處逃走,卻被張飛擋住,此時的許褚,儘管再猛,因為曹軍被淹死無數,加上城中也燒死不少,只剩下殘軍,無法戰鬥。而張飛作為這次的生力軍,士氣正盛,人馬都是最佳的戰鬥狀態,許褚遇到張飛,根本沒有戰勝的把握,所以,許褚好漢不吃眼前虧,乾脆選擇逃走。

而張飛和許褚的第二次交手是漢中之戰,張飛和魏延要劫曹操糧草,聽說張飛劫糧,許褚自告奮勇就去押運糧草,在那之前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很多酒,大醉的許褚遇上張飛,身體搖搖晃晃不聽使喚,張飛見是殺他的大好時機拿起手中的武器就向許褚刺去,許褚被刺下馬,差點喪命,後來許褚的手下趕來救走許褚,他才沒有死在張飛手下。那麼後來為何許褚沒有找張飛報仇呢?

因為許褚生性謹慎,職守嚴格,就連老曹家的“皇親國戚”也沒有私下往來。由於忠於職守,得到了曹操非同一般的喜愛,雖然曹操手下的戰將很多,但是像他這樣既忠心又能戰的侍衛將軍卻是太少了。經歷了張飛刺殺許褚的事情,曹操怕許褚再上戰場,萬一有什麼閃失,自己就沒這麼忠心的保鏢了。所以就沒讓他率兵打仗。也就遇不到張飛,無法再次交手。


BAISHENG電臺


《三國演義》中,張飛和許褚只打過一次,而且是淺嘗輒止的阻擊戰,時間很短,目的是為了讓曹操有時間逃跑,還不是單對單,是和張遼徐晃一起打張飛,曹操稍微一跑遠,他們也就跟著撤了,根本稱不上大戰。這一戰在《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海外科技風雲


應該是打了三次,許褚敗了三次,對張飛有了心理陰影了


beifeng0001


張飛和許褚交手三次,都是許褚大敗。究其原因,請看:

三國人物,在我們的心目中,總認為蜀漢的都是最厲害的,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然後這個組合在三國就是所向無敵。

那就是許褚在和張飛出現對戰機會的時候,羅貫中總是筆鋒一轉,讓許褚先在環境條件上處於劣勢,比如第一次許褚是在曹軍大敗人人逃走的時候遇上張飛,第二次同樣是曹軍大敗,不過這次羅貫中更進一步,直接讓許褚的馬連馬鞍也沒有了,第三次更絕,直接讓許褚喝得大醉。不知道是羅貫中處於愛惜這兩個猛將的原因,還是別的緣故,他沒有提供一個非常正常的條件讓張飛和許褚對戰,比如像在潼關之戰中馬超和許褚那樣的對戰。所以說張飛三次敗許褚的戰績可以說是有失公允的無效戰績。

雖然羅貫中製造了三次鬧劇,故意讓許褚不是敗就是傷,以證實許褚雖然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被張飛打敗三次,但是實際上許褚的武力值應該是略高於張飛的。依據主要是許褚的兩次大戰,一次是和馬超的潼關之戰,兩人大戰二百多回合,不分勝負,而馬超的武力是要略高於張飛的。另外一次是,許褚和趙雲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趙雲的武力在《三義》中是僅次於呂布的一員悍將。根據這個規律來看,許褚的個人勇武是和馬超、典韋、張飛不相上下的,但是通過以上的戰績情況來看,我們還能發現許褚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遇強則強,若對手更強,他的發揮似乎也更好。當然根據網友提供的證據來看,許褚這個公認的武力值略高於張飛,也只是略高而已。

以這樣說就整個三國恐怕也就是張飛能讓他吃上大虧了,可以說張飛就是自己的剋星這句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啦,而且砸歷史中記載了他們兩個人,不管是之前還是後來,許褚經常的被一些事情阻礙,讓自己沒有辦法打的舒服,不過呢倒也不是許褚他打不過張飛。想來他第一遇到張飛時,張因為自己的兄弟關羽在上流放水把曹軍逼退了,自己呢就在下游守著準備殺了哪些跑過來的人,沒想到遇到了許褚這個人,兩個人便打了起來,還沒打幾個回合呢,許褚因為害怕對方的援兵過來,就趕忙逃跑了。

還有一次就是自己剛喝過了酒以後,在軍隊調動的路上就遇到了張飛這個人,但是因為自己喝了太多的酒,戰鬥力是肯定有影響的,兩人打鬥了沒幾個回合,自己就被對方一矛給挑下了馬,部下看許褚受傷就過來救援了。不過呢這最後一次是因為許褚喝的太多了,而且呢張還提前設立埋伏,就等著他上門來了,沒想到因為酒喝太多了,就連張飛的一個回合都沒有接住,就被打敗了。可以說他的這幾次戰鬥都是沒有得到一點好處,還讓自己吃了大虧。




天都峰文學


兩次,一個跟曹操,一個跟劉備,就打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