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江西人熊焕淮是位名副其实的“上漂”,

2002年,他不顾家人反对,

丢掉“铁饭碗”跑到上海,

蛰伏4年后再次一意孤行辞职创业,

梦想能在这个被形容为“遍地都是黄金”

的城市挖掘到第一桶金。

大上海终究是个适合“造梦”和“圆梦”的地方,

熊焕淮做到了。

13年间,三大包装从20多人的小作坊,

成长为了拥有近400号员工、四家工厂的纸箱包装龙头企业,

客户名单里更是汇聚了天猫京东等一众行业巨头。

也许,于整个时代而言,

熊焕淮只是千千万万名带着梦想到

东南沿海打拼创业者的一个缩影,

但于他本人而言,这已经是一个神话。

他未来的使命是,要把这个神话续写下去。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

白手起家

//

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变故,熊焕淮好歹能够高中毕业,甚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然而太多时候,“岁月静好”并不是常态。“高一那年,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本就贫困的家里雪上加霜,变得更加拮据。”1988年,本该上高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到上海入伍参军。

2000年,结束部队生涯的熊焕淮被调回老家成为地方法院的一名法警。在亲朋好友眼里,这个安稳的“铁饭碗”再适合他不过。但在上海呆习惯的他,难免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强撑两年便不顾家人反对又跑回了上海。“可能也是时代浪潮的催使吧,就是抑制不住想到大城市去闯荡的冲动,我也有战友去了广东。”

他在东方航空货运平航处干了四年,主要工作是根据每个航班的乘客严格控制载重行李量。这四年里,他的野心已经形成燎原之势,梦想也从“到大城市闯荡”升级为“到体制外大干”。“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后,我意识到要想大干一番还是得出来。”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2006年,他第二次选择“众叛亲离”,从东航出来创立了上海三大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专门给客户设计生产各种包装用的纸箱纸盒。说是公司,熊焕淮坦言创业初期的三大包装更像一个手工小作坊:总共20多人,操作也基本靠手工,印刷还是用丝网刮的,“唯一有点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是几台上千元的打钉机”。

资金,永远是创业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熊焕淮此前在单位的工资只能维持家用,要攒是攒不起来的。“只能厚着脸皮到处借,和朋友借,和亲戚借,还借到了丈母娘家。”他摇头苦笑,好在东拼西凑总算借到了30万元的启动资金,也才终于有了他的“小作坊”。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创业的领域可以有很多,为何会选择纸箱包装?熊焕淮的答案是:纸箱包装看似不起眼,却是经济发展的刚需,各行各业都要用的。也许在东航工作的四年里,每日对着无数行李包裹的他,就已经想好创业的具体方向了吧。现在回头看,他还压对了一个行业趋势: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对白色污染、温室效应“贡献”较大的一部分塑料包装市场也将被可降解可循环的纸箱包装替代。

//

至暗时刻

//

不得不说,熊焕淮是幸运的。三大包装成立后的这十多年,也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电商和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多年。作为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服务的纸箱包装行业,自然也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今,三大包装在上海、江苏、安徽各拥有一个面积2到3万平方米的大型自动化工厂,南昌的新工厂在建设中,计划明年正式投产。公司员工数量也发展到近400名,在熊焕淮看来,已经是“一支像样的队伍”了。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三大包装目前合作的客户主要分布在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汽车医药和电商快消等行业。”在那份长长的客户名单里,你会看到天猫、京东、红星美凯龙、依恋、永和大王、来伊份、天地华宇等诸多“大腕”的名字。

据熊焕淮透露,目前天猫京东两大客户加起来占到三大包装总业务量的60%。在经济整体状况不是很好的时候,这有明显优势:纸箱厂与客户企业一般采取先货后款的交易方式,现金流健康的大企业起码不会拖欠货款或赖账不还。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货物进行纸箱包装时也有胶带封箱的需求,为免去客户进行二次采购,三大包装顺势投资成立纸箱封箱胶带生产车间,生产各种规格的封箱胶带。纸箱+胶带的套餐服务也为三大赢得了更多客户。熊焕淮声称,如果除去玖龙、山鹰、荣成为代表的“外来搅局者”,三大包装算得上是纸箱包装领域的龙头企业。

但创业也是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就像有投资人吐槽的那样“如果哪位创业者说他一路顺风顺水,我认为那是狗屎”。在熊焕淮的记忆中,2009年、2010年是三大包装最煎熬的“至暗时刻”。

2009年,金融危机刚过,各行各业都在复苏启动期。三大包装一下子接到好多大单,无奈赚到的钱远远不够垫付,公司陷入有生意没资金投入生产的窘境。熊焕淮又过上如创业初期的日子——到处找人借钱。遗憾,这次他并没有借到。“找了很多人都没借到,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大单就这样丢掉,那种失落感真的很难形容。”一直面带微笑的他极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0年,消费升级浪潮蠢蠢欲动,商品的包装也和产品本身一样,也讲究创意、美观和个性,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彩色包装开始流行。京东、天猫这样的大客户对行业趋势总是特别敏感,对合作伙伴三大包装提出了同样的升级要求。

“公司买的第一台德国海德宝彩色印刷机花了1600万,那是创业四年积累的全部利润。”为维系大客户,他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他可以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但熊焕淮深知:这个行业本身利润很薄,那样很大一部分利润都被别人扒掉了,他宁可选择最艰难但也最稳妥的那条路。如今三大包装的每个工厂都有2台德国海德宝彩色印刷机。

//

人才战略

//

如果要问多年部队生涯对熊焕淮做企业有何影响,那一定是军事化的人员管理。“做企业一定要讲规矩,讲执行力,安排下去的任务坚决完成。”他继续说道,“企业靠产品,管理靠能力,员工靠业绩,公司和员工都得靠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

但私下里,他也有很柔情的一面:员工家里有事,他总是尽可能帮忙解决,有些员工买房困难,他二话不说替他们凑首付,甚至一线操作工小孩上学的事情,他也要亲自过问。“只有把员工的生活解决好,他们才会安心跟你工作。”他说道。

熊焕淮将自己这种“两面派”风格精确地形容为:场上暴君,场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创业初期的20多名员工,有将近一半如今依然还在公司,这让熊焕淮很欣慰。“制造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些工厂可能两三个月就会换一批人。”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除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他还要求公司上下都经常到健峰企管集团做企业内训。每年单花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要好几十万,但他觉得值。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只多不少,“今年报了复旦大学MBA,要上两年的工商管理课程。”他说这两年明显感受到管理上的瓶颈,就好像有人用鞭子在后面抽,催促他必须提升自己。

如果说2009年、2010年是三大包装的两次至暗时刻,那么当下也许就是第三次至暗时刻。贸易战让彼此间的博弈扩大化,生产出口规模受到不小影响。一部分国内制造业向东南亚低成本国家转移,也使纸箱需求变缓。“国家正处在经济转型阵痛期,生意确实更难做了。”

熊焕淮没有扩大规模和产品线的计划,只打算在纸箱+胶带套餐的基础上稍作延伸,成立一个集第三方仓储、包装设计、纸箱生产、产品包装和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电商服务站。“客户只需把产品送过来,由三大包装统一包装封箱并配送到指定目的地。”他期待这样一站式的套餐服务能为三大包装争取到更多客户。

他现在倒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安排的学习培训频率增多,质量也在提升。“市场越不好就越要练好内功,把员工专业技能、领导管理能力提上去,提升客户整体服务水平。”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他介绍,在三大包装将近400号员工中,有多名 10年以上纸箱行业经验的高管,有50余人的研发设计团队,有占公司总人数40%以上的技术团队,剩下的也全是实力过硬的一线操作工或业务员。而这,就是三大包装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这支能打胜仗的队伍,公司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怕。”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

第二事业

//

三大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外,熊焕淮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上海新建商会会长。后者成立于2010年,商会成员从最初的130多增加到现在的170多位。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众多商会成员的拥护,他从最初的副会长、后来的执行会长一路做到现在商会会长。

身份变化的背后,是责任的不断加重。作为从江西新建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故乡的爱和故乡的情,都是他的根之所在。背井离乡辛苦打拼多年,终于事业上有所成就,多做公益、回报家乡也就成了他心心念念的牵挂。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在捐资助学上,他带领的上海新建商会在江西捐助了284名学生,三年捐款100多万;在扶贫帮困上,上海新建商会已经给老家捐了40多万,是江西在上海的县市级商会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在招商引资上,熊焕淮不仅亲力亲为四处奔波,更是率先把三大包装的第四个工厂建在江西南昌。

但他觉得还不够。“每次做完后我都会复盘,看看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和会员们商讨下次活动的改进策略。”接下来,他希望每年多组织几次招商活动,动员上海的江西籍企业家把一部分业务迁回老家。他还计划增加组织江西在沪医疗专家回乡义诊的频率,“下次要让山区的家庭困难者从乡镇报名,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虽然熊焕淮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但经营企业和经营商会还是有很大不同。“在企业,每位员工都是领工资干活的,执行力可以很到位。但商会里面会员都是老板,发动大家做事情更多得靠个人魅力,很多事情作为会长都需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他坦言偶尔也会因吃力不讨好而苦恼,但他依然很热爱这份“事业”。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纸箱界巨头,他只用了13年

未来,熊焕淮想把上海新建商会打造成一个学习型商会,正如把三大包装打造成学习型企业一样。“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早已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市场变化非常快,企业家必须要保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此,他计划从商会内部调整着手,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他的另一个目标是让商会往创收方面努力,寻找更多盈利点,真正做到以商养会。“商会也得像企业一样,有支出有收入,让商会大家庭的每位成员都有收获,单靠情怀、靠奉献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他认为商会之间也需要竞争,而他势必要带领一众兄弟姐妹把上海新建商会打造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商会。

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算起来,1971年出生的熊焕淮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他好像从来都不肯认命,而是坚信只要努力去干,一切皆有可能。显然这次,他又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的道路并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END

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公众号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