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去学校闹事的,打老师的,告学校的,大部分都是什么样学生的家长?

用户21679676


编者按:“校闹”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校闹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和背景,其表面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矛盾冲突,本质却是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家长的不懂法无理取闹,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合理等等内在因素。



去学校闹事、打老师、告学校的家长到底是什么样的家长?下面简单总结如下。



1、法制观念不强的家长,也可以说是法盲。

法盲是不讲理的,他们还会得理不饶人。他们认定是教师体罚学生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教师是为了什么而体罚学生的,他们只会动粗,用拳头解决问题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2、对孩子溺爱且是非不分的家长。

对孩子溺爱的家长,总会认为自己孩子什么都好,即使不好也不能由别人来说。这类家长见多了,他们只会说:“我孩子学不好关你什么事,轮不到你来教育!”,如此无理取闹也无可奈了。

3、脾气暴躁,喜欢动手不动口的家长。

这类家长脾气不好,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动手,话也不会好好说,对错也不分,完全是激素支配他们的手脚,大脑都是红色的,十分可怕。

4、家庭有背景,经济条件好的家长。

这类家长教师还是敬而远之,他们黑白两道都有人,家庭条件又好。对孩子也很溺爱,完全瞧不起穷酸的教师,教育他们孩子很有压力。

5、对社会、学校、教育、教师有偏见的人。

这类家长生活不如意,性格有点偏执,没有自己的主见,头脑经常发热,对教师和学校十分有偏见。特别是对戴眼镜的教师更有偏见。

6、完全是找事情做,生活不如意的家长。

这类家长真是闲得没事做就想找事情做,还可以讹教师一笔钱,典型的无赖形象。生活又不如意的话,很容易找教师的麻烦。

以上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素质,不讲法理,脾气暴躁,是非不分,如果有班级里有学生有这样的家长,那教师要敬而远之,别给这样的家长抓住把柄。

建议:首先,教师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要“精准识别”学生的家长性格、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教养等情况,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免和学生产生矛盾引起教师和家长的矛盾。

其次,教师要依法执教,千万不要为了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写作业等而体罚学生,要学会争只眼闭着眼,认真而不较真。

第三,不要为了自己的荣誉而辱骂体罚学生,要学会和学生家长沟通。

第四、不要把所有管理学生的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叫领导分担一些。

第五、看淡一切,好好工作,过着平凡的日子凭良心工作。

总之,明哲保身才是唯一出路。


孖无悔观教育


去学校闹事的,打老师的告学校的家长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护犊子型。

对孩子溺爱,惯养,娇纵,包容,迁就,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一切围着孩子转,把孩子捧在手心,顶着头顶。听不得,见不得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只要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非曲直,就失去了理智发疯一般的给孩子撑腰仗势。



第二,暴发户,土豪型。

挣了点儿钱,发了点财,就不知道钱该怎么花了,就不知道孩子该怎么管了,就以为天王老子我是老大,就天不怕地不怕,走路都横着走。大金戒指,黄链子,人没来,声先到。开口闭口都是爆粗话,谁谁谁他都不放在眼里,这个世上就没有几个人能入他的眼。在这些家长的眼里,根本不把老师当回事儿。在他们看来,教师就是一个穷教书的,没钱,没权,没地位,就是一个穷酸的书生。



第三,自私霸道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一般都是横行乡里,唯我独尊,人际关系一般都很差。邻里四舍一般都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觉得搅不过他们便躲得远远的。这种类型的家长,一般都是攻击型人格,就像刺猬一样,谁都不能靠近他们,谁靠近他们就会扎谁。



第四,只准自家孩子打别人家孩子,不准别人家孩子打自家孩子型的。

这种类型的家长,只允许他对别人不敬,不允许别人对他不好。只允许他从别人那里拿来,不允许别人从他这里取走。只允许自己家的孩子打别人家的孩子,不允许别人家的孩子打自己家的孩子。常常给孩子教:只要谁敢打你,你就给我往死里打。于是,这些孩子的心里便无惧无畏,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人都敢撞。

说到底,这种类型的家长,就是以自私自利为圆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始终都跳不出他的那个圈。



第五,素养较低,道德缺失型。

尊师重教,尊师重道,道德礼仪,礼尚往来等等这些最基本的道德遵循,在这些家长的眼里和心里根本就不存在。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是利益,别人的利益那就算不了什么。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孩子长身体长年龄,至于孩子能不能够成人,成才,成器他们却从不考虑。

孩子在学校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不学习,捣乱,他们不配合也不教育。但如果学校或老师批评教育孩子,他们却往往积极关注,积极回应,甚至是揪着不放,大肆渲染,没完没了。



说到底,五个方面也就十个字:

溺爱,浮躁,自私,霸道,低品,无德

教育绝不是学校单方面最能做好的事,教育的根在家庭。家庭教育不给力,学校教育就苍白无力。只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才能对孩子实施更好的教育。


教育探微


我不分析原因,我举两个例子。一位同事发现自己班上有位女生(初一)和男生拥抱接吻。

批评教育后觉得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交流一下,以提醒家长,注意引导女孩自尊自爱。结果在学校办公室,当家长听老师说完因果后,当即说,老师,你叫我来我还以为娃子犯了啥大事,就这呀,反正以后早晚要亲的。办公室老师们听了目瞪口呆。还有一位同事体罚学生,家长来学校闹,不依不饶。后来,这位同事听说我和学生家长认识,找到我调解。这位家长看是我来调解,就说你来这事我就不找这个老师麻烦了,反正娃子也没多大的事,但是能不能想办法就这事到学校里搞笔钱呀。反正是公家的。


想走的树0423


我想起一件事。

这件事有二十年了。

我哥久在外地。跟村里的外姓人,不太熟。但村民极可能认识他。

某日,我哥开车进村 ,在村口巧遇本村一骑摩托青年。

千真万确,两辆车都是想避让。

但是 都朝一个方向避让了三次。

那青年就疑心我哥别他车。

其实,素不相识,谁别你干啥?

那青年不知怎地 端详了我哥,大声问:“你不是xxx家的小儿啊?”

我哥说:“我是又咋着了?”

青年怒火上升:“在x庄,你能咋着?”

“你能咋着?”

俩人撕扯住摔开了跤。也就是说:基本没动拳。看过打架的都懂。很快,我本家叔看见,过来拉开了。那位叔叔和解几句,把那青年歪倒的摩托扶起来给他。那青年回家了。

没啥问题了啊。俩年轻人也没谁真受屈挨打。

不久,他们家来了一批男女,气势汹汹的。

我哥开的面包,坐的满满的年轻人啊,而且男子多。

他们家就三四个男子来 ,老娘们(没战斗力)有七八个。

他们为弱势,我方一车客人,自然不会挑衅。

他们看占不到便宜,也没人动手!

嚷嚷好大会。他嫂子一直说一句话:“俺没受过这屈!”

意思是:他家的某人在县委,平时村里人谁敢得罪?没人敢啊。没一个人敢“逆龙鳞”啊。

你不“肃静回避”,还敢跟俺较量?

如今阵势,他们没法“出气”,真憋气!

于是,他家一批人走了。

我哥原是顺路回家看看。过了阵子,我哥他们也走了。

他们家一个男子带着几个老娘们又来嚷嚷一阵。

我爸是个老干部,在村里有威望。她们嚷嚷一会儿,没再有别的节目。

走了。

又有一件事 算呼应吧。

十多年前,那个青年的两个侄子,就是那个“没受过屈”的嫂子的儿子,在某年元旦前一天,因跟人纷争杀人。

哥俩,亲哥俩协同杀人。为主的似乎判二十年(我没敢认真打听)。为辅的判六年(这个准)。

原因,是那人说话难听。双方都稍有点背景。都 “没受过屈”。

可见,这类因琐事而闹的人,多是“有点靠山”或家族大,有几个凶狠的人。于是 ,周围的人常常惹不起躲得起。他们更加坚定:自己不是“受屈的人”。


莘县村民


被家长护短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在社会上也干不成事,闹不好就是监狱的菜或是监狱的常客。我们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故事,有一个学生上学在学校一有点事他妈就找到学校去,结果老师就基本放弃不怎么管教了,慢慢的学习跟不上班,不学好,偷鸡摸鸭最后拿刀杀人,再枪毙他之前他有一个要求,要见他的母亲,见到他的母亲说妈妈我想最后吃一你的奶,他妈就让他吃最后一口奶,结果他一口把他母亲的奶头咬了下来,他就说我现在到枪毙这个份上就是你一直惯坏的结果。老师为什么在课堂上讲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学校也是有两个学生家长为他们的孩子总去找学校,或直接到班上找谁和他的孩子打架来,正上着课他们家长才不管你那些,这样老师才讲了这个故事。


山林老叟1


“三味"在农村初中任教30多年,曾几次碰到过个别家长,因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点小过失而揪住不放,不依不饶,去学校闹事,造成家校矛盾激化的事件。

在农村县镇学校学生家长中,因学校或老师一点小过失而到学校闹事的,重点是这三类家长:

第一类:有背景关系的家长。

那是1999年的上学期,我在一所乡村初中任教。某班主任刘老师在管教一位经常爱欺凌弱小同学的“熊学生"时,因气愤过度没忍住而扇了该男生一耳光,不料他气冲冲逃回家,告诉了家长。于是,家长叫了他的兄弟和侄子等共7、8个亲戚,开着一辆小面包车,冲进学校。他们在没经过学校领导的情况下,直接奔刘老师房间而去。两位年轻人在还没问任何情况之下,进门便给了刘老师胸部、头部几拳。幸好被闻讯赶来的几位男老师拉扯住。后来,学校领导及多名老师赶到,还有不少学生围观。最后学校领导经过半天的协调,双方达成协议:刘老师向学生陪礼道歉,学校在饭店订个晚餐饭局,让家长方消消气……

后来,据了解,原来学生家长的大舅子在市里某机关任要职。也难怪其中一年轻人曾对刘老师扬言:“你信不信?我只要一个电话,让你立马卷铺盖滚出校门。”

第二类:在地方有欺霸倾向的家长。

第三类:在近年里发了点小财的家长。

这二类“三味"就不再举例了,否则,全篇“负面”东西过多,平台审核不过。期待网友评论区补充分享。

其实,上述三类家长,有几个共同之处:

1、其骨子里瞧不起老师。

2、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但见过一些世面。

3、惯宠孩子,不太重视家庭对孩子的品行教育。

4、在地方有霸凌行径,声誉不是很好。

5、遇任何事情从不吃亏,缺乏忍让胸怀。

这些家长的“校闹”行为,表面上是关心孩子的教育,而本质上是想彰显家庭实力。因此,给孩子健康成长所造成的影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味聊教育


这些家长大都符合这些特征:

孩子成绩不好,在学校混日子,并经常在学校违反校纪班规,调皮捣蛋,教师屡教不改的。这些学生往往成绩差,而且还不好好学习,上课严重违反课堂纪律。老师要么你不管他,你要是去管他呢,可能就要有麻烦了。几年前,我们学校就出了这样的事。在一节语文课堂上,学生小杨照例大声与别人说笑,还做出各种动作,郭老师实在忍不住了,就批评了他,小杨并没有认识到错误收敛自己的行为,而是开始与郭老师顶撞,弄得郭老师很难堪,他就让小杨从教室里出来去找班主任,可学生就是不出去,郭老师就去座位上去拉他,他开始拒绝反抗,用手去打郭老师们手,郭老师气急了,就拽着他出了教室,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这个学生事后回家了,不知怎么根家长说的,家长来到学校之后,不问青红皂白,在学校里大闹了一场,说老师打了他儿子,现在儿子头疼,得去医院检查,还要告这个老师。学校领导也吓坏了,想办法息事宁人,郭老师也顶不了舆论压力,开始妥协,找中间人去当说客,最后给这个学生陪了一两千块钱,还给学生和家长赔礼道歉。此事闹得全校师生皆知,弄得郭老师忧郁了很长时间。

还有一些是个别家长不太明事理,孩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就去大闹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父母的影响,在外不能吃亏,只能占便宜。这种心理的孩子往往集体观念不强,与同学相处不好,狭隘自私自利的思想严重。

总之,这些家长带出来的孩子很少有成材的,格局小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大格局的孩子呢?这能怪孩子吗?这是做父母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雨41930小霍说心事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去年,我们学校有个老师,给学生要作业。这个学生没有做,一气之下用书到学生的头上拍了两下。当日没事儿。第二天他的家长背着这个孩子到学校,说傻了,让老师给这个学生看病。我就好纳闷,说,昨天傍晚,我看见他在我们门口玩呢!咋一夜就傻啦?我和他是一个村的,家长瞪着眼对我说,你说没事儿,以后有事你负责啊?我知道这个家长的德性,爱讹人。我们这位老师摊上事儿了。


这个孩子住了几天医院,全身做了检查。没毛病,医生不给他用药,让出院。但是各种检查也花了一两千块,他们协商不下去,让我从中间说和。我给我们学校那位老师说,算了吧!一两千元的事儿,给他,权当丢了,这样纠缠下去,太劳神了!我们学校那位老师同意了,给他付了医疗费。

事情没完,他们把那件事儿告到了教委,教委来人,连询问都没有询问就要处分我们学校这个老师。校长不干了,把具体情况一五一十地摆了摆。最后还是给我们这位老师一个警告处分。校长说,警告处分就警告处分吧,没有扣工资就别说了。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到学校无理取闹,讹诈老师的人,一般都是没有文化,素质低劣的人。

没有文化就没有思想,说话办事粗鲁,任性,从来不讲方式,不计后果。所以,他们敢到学校闹。一旦老师管教学生出点儿事儿,许多记者就蜂拥而至,把一点的事渲染成大事,推波助澜,给校闹家长提供了动力。本来该没事儿了,记得一来,事儿就更大了。

有了记者的参与,教育局在处分老师的时候毫不手软,偏袒学生,重责老师。尽管老师们受不白之冤,他们也不动恻隐之心。所以校闹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讹诈钱越来越厉害,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老师无辜,老师冤屈,老师学会了自己保护自己。不是不让管吗?不是管了出事儿吗?不是管学生负责任吗?干脆就不管了。绝大多数老师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敷衍塞责。

教育成了这样,害了谁?损失了谁?是谁之过?老师,学生,家长,社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有责任,都应该反思。


寒韩寒


本人老师,亲眼见识过家长告老师告学校的,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种:

第一:看不起老师的。

有些人虽然不是什么大款,但就是从心里瞧不起老师。

去年一个家长投诉老师体罚他孩子,当着我们办公室老师的面就说:你们老师挣钱不多,咋这么敬业呢?天天揪住差生不放?

还有一个准备去西安定居的家长,见我们老师就说,有本事的老师谁回来教书呀?没本事的才待在小县城呢?

这些人是从骨子里看不起老师,也最容易告老师,因为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

第二:有背景的家长。

比如去年我校一个家长投诉老师,说老师经常罚他孩子写作业了。一打听,原来的是局长的亲戚。

用人家的话就是,我孩子想进哪个班就去哪个班?校长也拦不住,还怕你老师不成!

第三:毫无素质的家长。

我亲眼见识到一个家长,因为孩子之间闹矛盾,老师把他叫来了,结果一见到别人家孩子,不问清楚原因,上来就是几耳光,把我们老师们都吓坏了。后来那个家长来了,两个家长直接就干上了。

最后闹得沸沸扬扬,还要学校出医药费,学校当然不出,然后就去教育局告学校。

这样的家长素质,孩子可想而知!

第四:毫无原则娇惯孩子的家长。

孩子在家受不得一点委屈,在校也是,老师批评一句就嚎啕大哭。稍不如意就闹性子,不上课,不听讲,不写作业。家长还埋怨老师,总感觉自己孩子受了委屈。

去年一个孩子,考试得了60多分,老师罚他把错题抄下来再写一遍,结果回家大闹,说死活不上学了,然后家长就去告老师,说老师体罚他孩子了。

这样的家长,毫无原则的护犊子,孩子能教育好吗?

总之,告学校告老师的家长,一般都具有以下品质:毫无原则、毫无素质、毫无修养、毫无道德观念。当然,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没几个学习好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做的好,孩子就算学习不太好,长大也不会太差。相反,就算孩子学习很好,家庭教育不到位,长大对社会也是危害。只要家校携起手来,齐心合力,孩子才可能教育的更好!


人生如梦LLH


就不说本人是那里的了,说明本人高中教师,在某某年的时候,班级有女孩不服管教,谈恋爱,社会上的坏毛病即乎都有,夜不归宿,没法请家长来校交流,家长来时刚好放学,他见过学生后,到家属院找我,进门拿出一把刀扎在桌子上,说我坏了他家闺女的名声,我当时和他说,不信事实我也法,拿刀进我的家我要报警,后家长拿刀灰溜溜的走了,后没多久,女孩没上课,想想不管吧,是本班学生,有事担不起,就问问和她好的女孩,几个女孩开始不敢说,我知道有问题了,我把严重性说后,才说那个女孩在县城某个私家诊所作人流,报告给校长通知他家人,直接见校长后去了诊所。三月后其家长找我,让学生还来我班上课并赔礼道歉,我说事大我管不了你找校长吧,再无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