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通過搭建農博會這一農牧業展示交易平臺,呼和浩特市收穫的不僅僅是沉甸甸的投資交易訂單,同時也為呼和浩特市現代農牧業發展培育了新動能。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2019首屆內蒙古·呼和浩特國際生態農牧業博覽會開幕式現場。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賓朋滿座。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專家講座。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呼和浩特國際農業博覽園外景。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農博會一角。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天賦河套。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優選品種的葡萄。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農機展示區。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烏蘭察布展區。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蒙牛展區。


呼和浩特:“永不落幕”的農博會啟動農牧業發展新引擎

伊利展區。


金秋十月,天朗氣清,碩果盈枝。

在首府呼和浩特,備受矚目的2019首屆內蒙古·呼和浩特國際生態農牧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呼和浩特國際農業博覽園落下帷幕。僅僅3天的時間裡,農博會觀展人數達到9.78萬人次,現場實際成交額2.43億元,意向成交額3.48億元。展會現場包括蒙牛、伊利、科迪華、利拉伐、大北農集團等40餘家企業和單位舉行了簽約儀式,簽約額達到10.72億元,為參展商和參展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還為呼和浩特市農牧業產業鏈及餐飲、酒店、交通、物流、旅遊等眾多行業帶來明顯的間接經濟效益。

首屆農博會在取得豐碩成果後落下帷幕,然而,打造“永不落幕”的農博會的消息讓人欣喜,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決定,呼和浩特國際農業博覽園將長久保留,作為今後繼續舉辦農博會、發展會展經濟的基礎設施保障。呼和浩特也將通過永不落幕的農博會進一步鞏固提升呼和浩特市中國乳都地位,逐步將呼和浩特市打造成世界乳業之都,把呼和浩特市建成面向蒙俄、服務全國、開放包容、城鄉融合、綠色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並對全市乃至全區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最強中國乳都助推乳業高質量發展

呼和浩特——中國乳都。

隨著乳業雙雄伊利、蒙牛的崛起,聯接農業和畜牧業、地頭到餐桌的奶業成為這裡的支柱產業,奶業的蓬勃發展,強勁帶動了相關農牧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奶業作為呼和浩特市農牧業主導產業,在全市農牧業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加強奶源基地建設,鞏固中國乳都地位,努力在全區甚至全國率先實現奶業振興,這是呼和浩特市奶業發展目標。一直以來,呼和浩特市秉承“種好草、養好牛、擠好奶”的總體思路,成功打造了敕勒川優質奶源基地,積極探索種養結合良性發展之路,引領著中國奶業養殖模式的轉變。

地處北緯41°至45°黃金奶源帶上,呼和浩特發展奶業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呼和浩特從2000年確立奶業興市發展戰略至今,全市農業現代化不斷邁出新步伐,農牧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升,一批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走出內蒙古,走向全國。伊利、蒙牛躋身全國乳品企業十強,當地15個農牧業企業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乳都已成為呼和浩特市一張引以為傲的城市名片。

呼和浩特市奶業依託伊利、蒙牛兩大龍頭企業的帶動,基本形成從飼草料種植和加工、奶牛繁育到乳品加工、銷售、運輸等比較完善的乳業全產業鏈。在各級政府的推動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奶牛養殖基地發展迅速,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都大幅度提高。2019年,為實現奶業振興,呼和浩特市在全區率先出臺了《呼和浩特市奶業發展扶持政策》(呼政發[2019]8號)和《呼和浩特市奶業發展扶持政策實施方案》(呼政辦字[2019]83號),從優質飼草料種植、良種奶牛引進、優質性控凍精使用、牧場新建及改擴建、牧業機械購置、從業人員培訓等7個方面的8個具體內容進行補貼扶持,2019年全市擬投入補貼資金約1.4億元,為全市奶牛養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創造了寬鬆的發展環境。

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政務服務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這是呼和浩特市向全社會發出的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對於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目前,呼和浩特市建成以土默特左旗、和林格爾縣、托克托縣為核心的30萬頭奶源基地,奶牛牧場164個,規模化程度達97%以上,平均單產達8.2噸,平均每年為乳品企業提供優質奶源180萬噸。呼和浩特市奶牛養殖正在出現結構性轉變,呈現出多種模式共同發展態勢,過去的農民庭院式養殖基本退出,專業化、公司化運作的比例逐步在提高。全市養殖場不僅在基礎設施條件和經營管理水平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生鮮乳營養指標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在各級政府奶業振興政策的引導下,呼和浩特市確定力爭到2022年,奶牛存欄穩定在50萬頭,奶牛單產9噸,奶產量達260萬噸。扶持壯大羊奶加工企業,擴大奶山羊、奶綿羊養殖規模,奶羊存欄達到10萬頭,產奶量達到5萬噸。通過本奶業振興行動,全市奶源基地將在數量、質量及結構上都得到充分的提高,提升中國乳都的整體水平。

在2019此次農博會上,吸引眾多國內外賓朋關注的乳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無疑是重頭戲,來自國內外的知名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和行業從業者代表近千人云集主會場呼和浩特國際農業博覽園,共同探討乳業科技創新與發展,謀劃奶業振興大計。

乳產業鏈特色展區更是突出展示了乳產業鏈各環節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及新應用,為乳產業從業人員、專家、學者、乳企之間提供了良好的溝通、交流、學習、合作的平臺。展區全面展示新時代奶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乳品企業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成果,充分體現中國乳都的獨特魅力。

通過一流種源、一流飼草料、一流奶源基地,打造一流加工企業,創建一流品牌,形成一流品質,堅決守住奶業質量安全底線,呼和浩特可謂信心十足。呼和浩特市將利用全球資源,助力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乳都呼和浩特成為世界乳業發展的新引擎。

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從傳統人工耕種到智能機械耕種,從靠天吃飯到智慧大棚,從散戶售賣到互聯網銷售……智慧農業逐步深入農戶家,給呼和浩特市農戶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豐收體驗。

“過去,我們都是把成熟的蔬菜賣給收購商,再由收購商統一銷售到市場。蔬菜層層加價,可我們種植戶掙得卻不多。如今,我們村裡人也都學會網絡銷售,讓最新鮮的、最天然的蔬菜直接送到買家門口。不僅讓我們農民看到了逐漸增長的收益,也減少了中間差價,讓買家同樣得利。”在農博會上,土默特左旗農民劉保強介紹說。

在農博會上,像劉保強這樣的農民比比皆是。幾乎每一個展臺前,經銷商都會告知買家關注網絡售賣平臺。

為將農博會打造成北部邊疆地區重要農牧業展示交易平臺,國際農業博覽園準備建設初期,呼和浩特市政府就專門組織團隊赴陝西楊凌取經學習。通過借鑑國家首個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的發展模式,呼和浩特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讓內蒙古的優質農畜產品插上“硬科技”的翅膀;同時,通過光電農業技術種出“高端菜”,使用物聯網大棚施肥控溫、雲端互聯網搭建自然農業生態圈……“學習借鑑的過程堅定了我們建設農博園的想法。”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的農業博覽園周圍將建成生態綠色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現代科技農業等都市現代農業項目。

據瞭解,隨著5G+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迅猛發展,並向農業領域滲透,智慧農業應運而生,智慧農業與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傳統農業在生產階段智能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使農業生產更加科學,要素應用也更加高效,在銷售階段拓寬信息渠道與流通渠道,提供個性化服務,使傳統農村的“產”更小更緊密,農業質量與經濟效力有利提升,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此次農博會現場,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展會承辦方內蒙古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還設立了農畜產品智慧供應鏈公共服務區,農博商城、阿里巴巴國際站、京東內蒙古特色館、敦煌網、內蒙古電子商務促進會、中國社會扶貧網等12家供應鏈服務機構為參展企業、觀眾現場提供農牧產業供應鏈諮詢服務,並免費為參展商提供農博商城上線服務,確保農博會各類優質參展產品在展會閉幕後,仍可以通過現場平臺持續交易,打造永不落幕的農博會。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初步建立了符合首府實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也面臨著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軟實力升級的緊迫任務,特別是如何將呼和浩特打造的中國雲谷優勢和農牧業發展創新有機結合,發展智慧農業也成為呼和浩特市的一項挑戰和重要的機遇。

事實上,從產業優勢來講,呼和浩特的乳業不僅在國內有絕對的競爭力,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響力,“中國乳都”是呼和浩特一張引以為傲的響亮名片,作為全國乳業發展的排頭兵,呼和浩特市依託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政策扶持,奶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規模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奶業經濟呈現良性健康發展。

從區域優勢來講,呼和浩特市作為自治區首府,發展現代農業和智慧農業有著先天的技術和政策優勢,特別是呼和浩特農畜加工企業較多,使呼和浩特市農業得到了全面發展。

從發展基礎來講,和林格爾新區數據中心服務器能力現已達到72萬臺,加上新建的73萬臺服務器項目,新區服務器裝機能力將達到145萬臺,大數據應用和5G技術應用非常便利,同時呼和浩特市農業綜合化、機械化水平達到了87.6%,85%的農戶進入了產業化鏈條,為實現智慧農業、種養加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一體化的升級改造打造好了良好基礎。

可以說,呼和浩特市有發展5G產業與智慧農業的先天優勢。呼和浩特也堅持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結構性改革,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重大跨越。隨著產業發展實力的不斷增強,發展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呼和浩特市無疑站在了加快發展現代農牧業發展的新起點上,在大棚種植、精準農機作業、農業產品質量溯源等領域廣泛使用現代智慧技術及農牧業生產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為智慧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堅持生態優先優化農牧業區域佈局

在此次農博會上,呼和浩特展區格外引人注目,青城菜籃把綠色生態蔬菜帶給老百姓;盆栽蘋果樹,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去品嚐;和林格爾縣前窯子水庫有機魚讓塞北大地的水產品廣為人知;托克托縣的豆腐、清水河的小香米幾乎是人見人愛……

琳琅滿目的展品讓人眼前一亮,而生態有機的特色更是讓人追捧。

按照自治區提出的著力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的要求,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呼和浩特市也將品牌打造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以及綠色、有機等產品認證緊密結合,聚焦品牌宣傳推介、“三品一標”建設、優勢畜產品產地追溯、特優區建設、農畜產品加工業提升、綠色農畜產品輸出,重點打造提升區域公用品牌,逐步構建全市上下合力推進農牧業品牌提升的工作體系,加快呼和浩特市農牧業提質增效,讓優質農畜產品真正能夠優質優價,讓更多的農牧戶受益。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堅持農業區域化佈局、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推動農牧結合。圍繞玉米、小麥、大豆三大主要作物,呼和浩特市劃定320萬畝糧食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保護區。玉米主要集中在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賽罕區等土默川平原地帶;小麥主要集中在武川縣地區;大豆主要集中在托克托縣、清水河、和林格爾等丘陵地區。

同時堅持種養結合,構建規模化養殖帶。在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奶牛產業帶,大力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推進訂單農業模式,減少飼料供給半徑,保證青貯飼料供給與節約養殖成本;根據區域特點和退耕還草政策,在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重點發展肉羊養殖,形成優勢產業帶,利用當地農業生產的副產品,如玉米秸稈、燕麥秸稈等作為禁牧後肉羊舍飼養殖主要粗飼料來源;武川縣結合國家退耕還草政策,與蒙草抗旱公司聯手,大力推進退耕還草百萬畝,肉羊養殖百萬只戰略,取得效果明顯。

呼和浩特市還因地制宜加快地區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了武川縣馬鈴薯種植、托克托縣休閒農業、賽罕區設施農業、和林格爾縣農畜產品加工業等地區優勢特色產業。開展耕地輪作試點項目,清水河實施面積5萬畝,採用玉米-雜糧雜豆-馬鈴薯-玉米的輪作模式。開展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已建設784個肥力監測樣點,新建120個市本級標準化耕地監測點。

農牧業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養、產業化經營,呼和浩特市充分發揮既有的氣候、土地、水利、交通、區位等優勢,堅持“調結構、引龍頭、建基地、拓市場、優服務、促增收”工作思路,選準路子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推動特色農產品生產向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特色農牧業基地逐步壯大,特色農牧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農博會期間,展會承辦方內蒙古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供應鏈平臺為基礎,共同推動呼和浩特優質綠色農畜產品搭建在京供應渠道。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北京交易規模最大的國家級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雙方利用項目所在地獨特的區位優勢,通過對園區掌握的現有資源,進行最大限度整合,努力把呼和浩特國際農業博覽園打造成北部邊疆地區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供應鏈平臺,真正實現永不落幕的農博會,也讓更多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走出內蒙古、走向全國。

“從今年起,農博會每年都將舉辦一次。呼和浩特將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組織、服務,保障工作,努力把呼和浩特國際生態農博會辦成隆重熱烈,節儉務實的盛會,辦成友好交流、真誠合作的盛會,辦成產銷雙贏、成果豐碩的盛會,努力打造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展品最全、交易成果最豐碩的全國知名農博會之一。”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決心為呼和浩特市農牧業發展提供強勁支撐。相信呼和浩特市能更好地發揮首府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優勢,更好地融入推動農牧業優質高效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更好地探索實現新時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助推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