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他是無數青年的精神領袖,卻在日本投海自盡,年僅30歲

在近代革命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生前,他寫了兩本書:《猛回頭》、《警世鐘》,喚醒了無數熱血青年;

在他自殺後,又影響了無數青年投身革命,比如魯迅,就是因他的影響而棄醫從文,就連我們的總理,也把他當作自己的楷模。

這個人,名叫陳天華。

他是無數青年的精神領袖,卻在日本投海自盡,年僅30歲

陳天華1875年生於湖南新化縣,從小就志存高遠,是華興會創始人之一,也是同盟會會員,與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人都有交往。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上,就有他的介紹,寫過兩本著作:《猛回頭》、《警世鐘》,在晚清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無數熱血青年都為之鼓舞。

在《猛回頭》的序言中,陳天華這樣寫道:“俺也曾,灑了幾點國民淚;俺也曾,受了幾日文明氣;俺也曾,拔了一段殺人機;代同胞願把頭顱碎!”

他是無數青年的精神領袖,卻在日本投海自盡,年僅30歲

但是,這樣一位革命志士、青年領袖,生命卻如一顆流星般短暫,於1905年在日本投海自盡,年僅30歲。

陳天華自殺後,他的遺體運回湖南老家時,長沙全城幾近萬人空巷,所有高校的老師、學生紛紛走上街頭,為他送葬,前來扶靈柩的,是黃興和禹之謨等人。

這場葬禮規模之大,竟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派出軍隊來維護治安,而且因為陳天華此前一度被清政府通緝,原本是沒有資格葬於嶽麓山的,但是在民眾強大的壓力之下,清政府最後也不得不妥協,陳天華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問:陳天華有這麼光明的前途,為什麼要投海自盡呢?畢竟革命事業未竟,何以要做這種無謂的犧牲呢?

革命事業未竟是真,投海自盡殉國也是真,但要說這是“無謂的犧牲”,那可就不對了。

他是無數青年的精神領袖,卻在日本投海自盡,年僅30歲

早在1903年,獲得公費留學日本的資格之初,陳天華就已經是反帝反封建的先鋒,尤其在抗俄運動中,陳天華還咬破手指,血書檄文,痛斥沙俄的狼子野心,陳天華也因此被推選為中國留日學生的抗俄運動代表,著名的《猛回頭》和《警世鐘》,就是在這期間寫的。

此後兩年內,陳天華聯合黃興、宋教仁等人創辦了革命團體華興會,並先後在江西各地策動多次起義。只可惜,起義運動均以失敗告終,陳天華也被清政府列入通緝名單,最後只能流亡日本。

當時,為了鎮壓留日學生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清政府勾結日本文部省出臺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對留日學生進行全面且嚴格的管理,不僅衣食住行要樣樣登記,就連讀什麼書說什麼話也要被審查。

面對如此赤裸裸的欺辱,本該一致對外的中國留日學生卻先搞起了內訌,一邊要憤而回國,另一邊要忍辱負重,互不相讓,最後竟然鬧到大打出手的地步。

很明顯,這正是清政府想看到的結果。在聽聞這樣的消息後,陳天華痛心疾首,當夜便寫下了《絕命辭》一文,然後投海自盡。

他是無數青年的精神領袖,卻在日本投海自盡,年僅30歲

陳天華突如其來的死訊,震驚了所有的留日學生,更震驚了國內的眾多有志青年。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遇可死之機會而死之”。

看到這裡,大家還會覺得陳天華的自我犧牲是無謂的嗎?他這是在以自己的生命告訴國人,有些東西遠比生命更重要!他是在用自己的決心告訴大家,革命必將會有流血犧牲,而他,甘願做第一個!

也許就連陳天華自己也沒有想到,他會因此而成為很多人的靈魂導師和指路明燈,像著名的革命女戰士秋瑾,就將陳天華視為自己的革命啟蒙人,魯迅也將陳天華之死作為自己人生的轉折點,從此棄醫從文,而同樣赴日留學尋求救國之路的周公,則是把他當作自己的偶像和楷模……

以一己之死換來無數青年的覺醒,陳天華的死,堪稱重如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