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吉林市插上产业“金翼”打造全国通航产业示范试点


通用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低空飞行条件,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全力打造全国通航产业示范试点。

作为国家首批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区域之一,我市可用空域达3.8万平方公里,是中东部地区少有的战略资源。同时,化工、冶金等15个行业与航空产业关联接轨,特别是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石化具有年产50万吨航空煤油能力,在研发、维修、航材、供油、培训等方面完全具备承载发展大航空产业的能力。

既要充分发挥先天优势,还要主动激活后发活力。在产业规划上,我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一核、五辅、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力争在机场建设、政策支持、服务环境、完善产业链等多个方面有所突破。

在此基础上,我市突出核心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航空维修基地。

航空工业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航修企业,被誉为“中国航空维修摇篮”。 近年来,公司民机业务快速发展,通过积极拓展军民融合及民机修理、定检、培训和改装等业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Y-5飞机维修基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通航飞机维修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吉航公司已取得吉林省内唯一的CCAR-66部机务考点资格和国家民航局正式颁发的CCAR-147部机务培训机构运营许可,并在合作方英国航空服务培训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打造成可同时获得中国CAAC及欧洲EASA机务维修执照的国际化培训机构,预计年培训学生2000人以上。

同时,我市紧跟通航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航空人才供给能力。近年来,以吉林化工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等院校为代表的航空教育机构快速发展,建立起了本科、高职、短期技能培训等多层次通用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并以各型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数控机床等行业前沿的工业级仪器设备来提高教学实效和大学生综合技能。

伴随着通航产业快速发展,航拍航测、飞行培训、农业植保等通航运营业务正在走进江城民众的工作和生活。今年前9个月,我市通航企业完成飞行运营近3000小时,无人机企业共完成飞手培训300余人,年农业植保作业量达100万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