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教育學的概念可謂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例如挫折教育的真諦,是激發孩子的潛能,對抗外界的挫折,但是生活中,父母卻常把它作為滿足自己控制慾、以大欺小的藉口....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提到了一個"脫敏"的詞,她說:"我孩子這一代,我父親對他也是說話特別重,有一次我在家,他突然大吼,我說她那麼小,你把她嚇著。我父親當時就說,她經過這樣的事情,今後走上社會,就沒有人能嚇著她。" ,"我們有一個概念叫'脫敏',對某一類不好的東西慢慢去適應,而不是一下就接觸。現在關鍵是什麼呢?前邊沒急過,現在急,這時間點不對,而且沒脫敏。"

很顯然,李玫瑾父親對她孩子的大吼,就是她認為的"脫敏",這樣做的好處是:"今後走上社會,就沒有人能嚇倒她了",這個說法,和現在社會上提倡的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很類似,它們的共同原理都是:要多經歷家裡的"挫折",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挫折"。

但在我看來,所謂的挫折教育,根本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一起談談關於"挫折教育"的誤區。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1.愛,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人這一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不斷經歷挫折的過程,不用刻意製造挫折,實際上就已經分分鐘生活在挫折之中了。

可以想一下是不是從一出生就開始遭遇挫折了:離開溫暖的子宮,來到冰冷而陌生的環境,挫折!照顧的再精細的母親,也不可能完全100%的住進孩子的心理,毫釐不差的提供嬰兒的所需,挫折!從小到大,父母的批評、同輩的比較、教室裡貼的小紅花牆,密密麻麻的作業…哪件不是挫折?

① 挫折vs挫折感

其實,用"挫折"這個詞並不準確,更為準確的說法,是"挫折感"。換言之,生而為人,我們會經常體驗挫折感。可以說,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部不斷經歷挫折感的過程,在"社會化"的進程中, 快樂原則的"本我"被壓抑, 取而代之的是道德原則的"超我"。毫無疑問,這是不斷的體驗挫折感的過程。

我們祝福別人的時候經常用一個 "心想事成"的詞,這個美好的願望本身就是體驗挫折感的B面,試想,如果想做的事都能順利的做到,哪裡來的挫折感呢?之所以將它作為祝福語,就說明"心想事成"本身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所以,在不斷的體驗挫折感的悲催人生中,為人父母,其實真的不需要再去刻意製造什麼挫折體驗讓孩子"脫敏"了

李玫瑾教授父親的那種做法,我不認為是在幫孩子脫敏,相反,我覺得這種說法包含著大人的狡猾,他們把自己不能控制情緒的行為,說成是為孩子脫敏,這本質上是一種偷換概念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② 心理上的"滴定原則"

我們都學過化學,對其中的酸鹼滴定原則不陌生,實際上,在心理範疇,也同樣有類似的原則。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經舉過一個武漢和哈爾濱冬天的例子:武漢的冬天非常寒冷,氣溫約在零度左右,在過去取暖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處處寒冷,家裡比外面還冷,真有寒徹骨髓的感覺;而哈爾濱,雖然外面的氣溫更低,但是因為室內燒了暖氣,卻使得過冬並不痛苦。冷了,就在屋裡呆一會兒,然後再出門,就不再會覺得外面的寒冷是一件很難忍受的事情了。

這個例子說明:面對外面的寒冬(挫折),真正能抵禦它的,並不是持續施加寒冷(挫折),恰恰相反,室內(家庭)的暖氣(父母的愛和呵護)才是"中和"寒冷(挫折)的武器

換句話說,只有儲備了足夠的溫暖,我們才經得起嚴寒的侵襲;如果總是處於無邊無際、從無間斷的寒冷,我們一定感覺無法承受,對心靈來說也是一樣,

只有心靈得到了很多的滿足、溫暖、幸福的滋養,它才能夠經得起挫折、嚴寒和傷害。從這個角度說,如果非要說"挫折教育",那麼"愛",才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2."挫折教育"的誤區

現在流傳著很多教育的錯誤概念,比如延遲滿足,挫折教育、哭聲免疫法等等,這些誤區的本質,都是採用了斷章取義的方式,錯誤的歪曲概念本身的含義,並以訛傳訛,被一些缺少辨識能力、頭腦膚淺的父母拿來當做"育兒法寶"

。可謂毒害深遠。

挫折教育的初心,是通過挫折教育,磨鍊孩子的意志,讓孩子的內心更強大,而挫折教育的真諦,則是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激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困難的能力

但是,很多人將這個概念濫用、錯用還不自知,自以為鍛鍊孩子強大的內心,實際上,卻嚴重的摧毀了孩子的內心。實在是可惜、可恨。

① 常見錯誤之一:不允許孩子快樂

說出來很多人不信,但實際上就是這樣:很多家長看不得孩子高興。當孩子興奮、愉快的時候,家長就會莫名的生出某種擔憂:會不會得意忘形?於是,雖然在意識層面,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開心快樂,但是潛意識裡,卻做著破壞孩子快樂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些家長在"快樂"這個問題上,本身就是"病人"

精神分析中有一個著名的"俄狄浦斯衝突",它主要主要研究的是:對成功的渴望以及潛意識裡對成功後可能遭受懲罰的恐懼。

在我們的文化中,"不要翹辮子"、"樂極生悲"、"夾著尾巴做人"都是俄狄浦斯衝突的典型代表。那些在潛意識裡見不得孩子高興的"病人家長",他們內心深處對"快樂"有著深層次的恐懼這種潛意識中的恐懼,會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的以各種方式,不斷為孩子的快樂潑冷水

比如,孩子正在高興的玩著玩具,父母忽然想到:光這樣玩,作業怎麼辦?於是,打斷孩子的遊戲,讓他去做作業;比如孩子考試考得成績不錯,父母的開心只能維持0.1秒,緊接著下一句就說:"一次考好也不能代表什麼,其實你還有很大的差距";再比如,孩子在公園和小夥伴越玩越"瘋",發瘋般的奔跑、跳躍,享受當下的快樂,這時候,父母會站出來阻止ta:你看看你什麼樣子?像個瘋子一樣,別跑了,停下!

類似的場景非常多,家長們總有很多"合理化"的理由,為自己的行為進行包裝和粉飾,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孩子好",但真實的情況是,他們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們:"不能讓他太得意(高興)!",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從小也未曾得到過心靈上的滿足,他們的內心匱乏的像沙漠一樣,從未被滿足感滋養過,所以,他們的潛意識也不允許其他人(包括ta的孩子)得到超過ta的滿足感

打斷孩子的快樂,並不能磨鍊孩子的意志,相反,是對孩子心靈的折磨和摧殘,是讓孩子也重複自己曾經的"老路",做一個心理匱乏的人

細思極恐。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② 常見錯誤之二:不允許孩子自由

中國家長最常使用的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花樣繁多的控制。因為大部分中國父母都這樣長大,所以,當他們成為父母之後,也和自己的父輩一樣,對於"失控"有十足的恐懼。

比如說盛行一時的延遲滿足——棉花糖實驗大家耳熟能詳,我就不必贅述了,這個實驗,就是延遲滿足的起源。

延遲滿足本質上,也是一種挫折教育。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最大的誤區在於:在棉花糖實驗中,選擇早吃或晚吃糖果的主體,是孩子。而在中國,大部分使用延遲滿足的家長,其主體,是父母。

換句話說,父母決定著孩子的"生殺大權",我說給你買就給你買,我說讓你吃你才能吃,我來決定給你實施"延遲滿足"的時間和場合——而在真正的棉花糖實驗中,是由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延遲吃那個糖果的。

這裡面有天壤之別。可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我常說的一句話是:生而為人,最寶貴的就是擁有選擇權,也就是擁有選擇的自由。而在中國,在家長實施挫折教育、延遲滿足的時候,生生的剝奪了一個孩子生而為人最基本的人權

不僅如此,很多父母還覺得自己做的很對,他們的理由是:小孩子不懂自律,給她自由ta就上天了。

當父母成為控制孩子的主體,就一定會以孩子"是否聽話"作為衡量是否滿足孩子的標準,這對於孩子來說,毫無疑問施加的都是"有條件的愛"在這樣畸形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其自我自由的天性被閹割,就更不要談什麼自尊、自信和自愛了。

一個人格發育都畸形的人,你還指望他能有多好的成績,獲得多少成功,擁有幸福的生活?恰恰相反,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因無法發展自我而變得平庸甚至成為悲劇,別提出類拔萃,就連一般水平都很難達到——這個結果,恐怕和很多家長原始的初心背道而馳吧。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3. 挫折教育的真諦: 是激發孩子的潛能,對抗外界的挫折

這才是挫折教育的真諦,在人的一生中,要遭遇無數的挫折,如何培養強大的內心力量?如何排除干擾實現自己的目標?如何不斷的調試自己的心情、狀態,面對挫折卻能百折不撓?這才是挫折教育真正的意義

① 給予孩子心理的支撐與抱持

抱持性態度,或者中立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能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

對於孩子,父母應該中立的對待孩子的所有表現,不給他賦予任何好的或者不好的意義。比如孩子不吃肉,很多時候ta只是偶爾一次不吃,但是就被父母貼上了"不愛吃肉"的標籤,並喋喋不休的進行負面強化,結果,這個孩子真的就成了一個不吃肉的孩子。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的抱持性環境,就是讓孩子在家庭的範圍內儘可能多的不被評論——被評論就意味著被限定

關於"抱持",簡單說,就是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給ta肯定,如果ta搞不定的話就給ta幫忙

溫尼科特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男孩和他的爸爸在飛機場,男孩對爸爸說:爸爸,我是世界之王。結果他剛說完,飛機起飛,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男孩因為巨響,嚇得屁滾尿流。這時候,非抱持的父親會說:算了吧,就你還世界之王!而健康的爸爸,會將孩子抱在懷裡,說別怕,爸爸在這——這就是給孩子接納和支持,這樣的孩子就不害怕自己有時候顯得弱小,因為他知道有一個更加強大的人,會保護他。他就不會因為他的恐懼而恐懼——也就是說,他就會對他的恐懼沒有羞恥感。因為他感受到的是,沒有人羞辱他,只有幫助

那個嘲笑兒子"算了吧"的父親,就是"病人父親"——這樣的父親健康的自戀不足,他需要靠打擊別人來滿足自己的自戀,特別是貶低自己的孩子是最方便和沒有危險的。所以,在這樣的非抱持性環境下生長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病人孩子"。可想而知,這樣心理脆弱,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孤苦無依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怎麼可能做到頑強不屈,淡定從容呢?

愛和自由的滋養,是一個人面對挫折勇敢前行的底氣。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② 豐富孩子的方法和經驗,增加孩子正向體驗的機會

孩子面對的挫折,很多時候都源於經驗的匱乏和應對方法的缺少

。比如說,一個孩子新進入幼兒園,可能ta會對這個新環境很陌生,缺少應對的方式,這個新環境,對ta來說,就是一種挫折。

這個時候父母除了給到孩子抱持性環境和心理支撐之外,可以幫助孩子,啟發孩子開動腦筋想辦法,去儘快的適應這個陌生的新環境。

比如父母可以問孩子什麼感受?想怎麼應對這種局面?怎麼打開和周圍小朋友的關係?怎麼融入新環境?等等

當孩子缺少方法的時候,父母積極引領,認真示範,並鼓勵孩子大膽嘗試,那麼結果就是即使方法一失敗了,孩子也不會有太多的挫敗感,因為還有方法二、方法三。

換言之,孩子面對挫折體驗時的態度,決定了一個孩子的挫折教育是否成功。當孩子面對困難,不把它當成是一種挫折,而當成是一種探索的時候,ta所體驗到的挫折感就會很少,這樣,ta再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畏難情緒就會極大的減輕。

隨著實踐的增多、處理問題經驗的豐富、成功的正向體驗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培養出來。一個獨立、完整的精神內核就逐漸發育完成。

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遭遇無數的挫折,面對很多挑戰,我能理解作為父母,想要讓孩子提前有思想準備的初心,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撐和接納,以及引領孩子面對挫折的努力。除此之外,父母並不需要畫蛇添足的為孩子製造人為的障礙。

相信人性是向上向善向美的,是幾乎所有經典教育理論共同的信念,正因為如此,"愛與自由"才成為古今中外所有教育大家共同踐行的基本原則。宇宙法則有其內在精美的秩序,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吸引力法則也同時告訴我們: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尹建莉語)。

相信孩子有自身發展的秩序,相信孩子本性純善,給孩子充分的愛,恰當的規則,正確的引領,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星星。挫折教育也好,延遲滿足也罷,它們的初心,都是為了讓孩子成長的更好,但是如果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就會偏離初心,走向謬誤。

育兒先育己,願天下所有的"病人家長"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長,培養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孩子。

挫折教育:一個被曲解的偽命題,卻被用來毒害了多少孩子?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