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其中,"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因此,明朝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满桂、赵率教等一大批辽将。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关宁铁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精锐部队,是历代骑兵中的强悍军队之一。明朝的多种书籍中均记载了关宁铁骑的作战历程,例如《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吴三桂手下有"关宁铁骑"数千,皆敢战,建州(指女真族)为之惧。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明天启七年5月,皇太极领着百战精兵来到宁远城下,在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太极面对宁远城心情很是复杂,当年努尔哈赤就是在这宁远城下被炮火轰成重伤,不治而亡。所以,皇太极这次有备而来,就是要打下宁远为努尔哈赤报仇雪恨。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三声号炮响起,女真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战鼓咚咚,马刀闪闪,喊声震天。明军还是延续以往的战法,在城上用大炮轰击。一排又一排的八旗兵在炮火中倒下去,人仰马翻、血肉横飞。但皇太极面无表情,坚定地一挥手,八旗军冒着炮火继续冲击。为了这场胜利,他已经研究过明军的战法,他知道只要冲过这片开阔地,一旦进入炮火的死角就是八旗军的天下了。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把皇太极吓愣了,也让八旗军的将领们惊呆了。明军大炮仍在城上轰击,炮火硝烟中却杀出一支几万人的马队,马上士兵手持三眼铁铳,离八旗军百八十米就开始射击,铅弹如狂风般向八旗军扫来。八旗军还没等明白过来,明军已经冲到近前,把三眼铁铳调过来,抡起如铁锤似的枪把便向后金军头上砸来。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眼见着伤亡越来越大,皇太极只好下令撤军。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三眼铁铳

战后,皇太极才知道,这支凶猛异常的部队就是袁崇焕新组建的关宁铁骑。而有了这支铁骑驻守在宁远,八旗军再也没敢进犯。崇祯二年秋,皇太极避开关宁铁骑,率军绕道蒙古草原,于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入塞。毫无准备而且刚刚才因为欠饷闹过兵变的明军,在如狼似虎的八旗军冲击下顷刻间土崩瓦解,30日清军合围了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遵化。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袁崇焕得知后大惊失色,要是皇太极攻进北京城,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军掠走的那一幕可就重演了!时间紧迫,袁崇焕再次想到了手中的关宁铁骑,命令离北京最近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领4000轻骑立刻出发急援遵化,自己则亲率九千铁骑随后跟进。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然而,出乎袁崇焕意料的是,在赵率教领军赶到之前,遵化已经陷落,赵军于城外几十里处中伏全军殉国,赵率教英勇战死。随后跟进的袁崇焕得知凶讯后,下令人不下鞍、马不停蹄,全军转向蓟州,一定要把清军拦截在蓟州。

待九千关宁铁骑赶到蓟州时,狡猾的皇太极却已带领军队绕开蓟州向通州进发。通州离北京只有四十里,是京师的门户,容不得半点闪失。袁崇焕又率领铁骑来到通州,刚刚驻扎下,得知八旗军已开往北京城。就这样,袁崇焕率关宁铁骑追着八旗军的屁股,在京畿之地疲于奔命。待赶到北京城下时已是人困马乏,有的战士累得连刀都拿不起来了。皇太极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他采取拖兵之计先把关宁铁骑累垮,然后再在北京城下当着明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全歼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清晨,关宁铁骑与八旗军在北京城下拉开阵势,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边是皇太极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兵精粮足;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疲惫之师关宁铁骑,人数只有九千。

关宁铁骑:最精锐的明军,敢与八旗军正面交锋,助明朝延续十多年

此时,皇太极正在调兵遣将,他认为关宁铁骑不过万人,肯定采取守势。他准备调集全部人马,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冲垮关宁铁骑,拿下北京城。却没有想到,袁崇焕竟然乘他们调动之时率军突然发起冲击。而后金军队猝不及防,队伍马上被冲得七零八落。经过四个时辰的激战,八旗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退却,皇太极再一次败在关宁铁骑手下。九千关宁铁骑打败了数万的八旗军,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明王朝因此而延续十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