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自从开始写“魔都私家地理”系列以来,我看上海滩任何一条马路,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地理问题当成历史问题。生活意义上的重叠,会让这一整个区域,多一些人生刻度的弹性。

这样的文章写多了,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对粉丝而言,是一种沉重。我无法不老,但我总还算不老。边走边想的旅程,有时候并不那么快乐。对生活的多情,总会转化成,对历史的茫然。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澎湃如昨。历史老人般笔触背后,是寻找青春的徒劳。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但是,九江路,我避不开它。这条上海滩鼎鼎大名的“二马路”,有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如果说,与九江路近在迟尺的“头马路”南京路,是一曲豪气干云的《满江红》。那么,九江路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把温润的单弦琴。它就安静地归置在那里,不卑不亢,不悲不喜。最好的繁华,是一种衬托。

九江路曾是中国的华尔街。请原谅我用这个“曾”字。银行遍地,钱庄如林,这毕竟只是过去时。黄浦江对面,如今矗立着一个陆家嘴金融城。这种隔江对视,就像是前朝宫女,看着当朝权贵。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九江路也曾是海派京剧的一个重要“码头”。这里写下过马连良、梅兰芳的名字,也流传着黄金荣、露兰春、卢筱嘉的故事。在某一个时段,这里是梨园炙手可热的舞台,广告上的演员名字,每个字都像冰箱那么大。

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总部,如今也在九江路上。“红礼拜堂”上海圣三一教堂,就是基督教“两会”的庞大华丽的总部附属教堂。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当然,九江路还曾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民晚报》的“龙兴”之地。上世纪80年代初,《新民晚报》复刊之后的第一个办公点,是九江路41号。这张报纸头上没“长角”,为啥能成为上海符号,能让老百姓讲出“新民夜报,夜饭吃饱”?

余生也晚。当我1997年进入新民晚报体育部实习时,这张报纸已风靡全国,是发行量仅次于《人民日报》的流量大报,也是聚焦上海老百姓生活一点一滴的民生小报。当时,整个报社正准备着从延安中路839号,搬到如今的威海路755号。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然而,无论什么时候,当新民晚报的老报人讲出“九江路41号”时,语调中的欣慰、激动、眷恋,包括对现实的一点点不满,总会显露无遗。九江路41号,在报社内部,像一个神话般的地方。

我想写九江路。但是,我写的是自己的一点感悟。对报纸,后生晚辈,无从置喙。对生活,倒是想说一些什么。安静是一种热闹,而生活是一场音乐盛会。有的旋律,要时不时拿出来,检视一下。

1

朋友S君,豪爽君子。与人聚谈,喜欢安排在九江路近人民广场的一个五星级酒店。去的多了,S君就有了固定的包房。

S君的包房,就是我们这帮狐朋狗友的包房。

有一次,我和另一个朋友见面,也安排在这家酒店。走到楼层,我习惯性地跑到S君的包房,他居然就在。我坐下,喝酒聊天,三巡之后,S君突然问我:今天有什么事吗?我这才意识到,走错了房间。隔壁包房,另一个朋友已经等我半小时了。

身在阿根廷的S君,看到我这篇文章,怕是要会心一笑吧。

九江路的开头,有一个我经历的有趣故事。我这个人记性一般,但常常愿意记住那些生命中有趣的细节。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对一条马路、一个区域,也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九江路大概1.5公里长,从人民广场延伸到外滩。这条马路最早建于19世纪50年代,当年是英租界最早的一条土路。当时,外国人常在此处跑马,逐渐形成跑道,中国人称之为“马路”。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从南京路往南到北海路的六条马路,上海人习惯以数字相称。头马路(或大马路)指南京路。二马路指九江路。三马路指汉口路。四马路指福州路。五马路指广东路。六马路指北海路。

最早,九江路叫作“打绳路”。顾名思义,路边有河,河上有船,岸边有纤。当时纤夫肯定是大大的有。纤夫有没有爱,说不准。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1862年,随着河浜缩小,这条路又改名为“杭州路”。此时租界马路换了命名法,以中国省城和城市命名。“杭州路”这个路名,维持了3年。英租界又觉得路名混乱,于是换了一个和周边道路差很大的名字,“九江路”。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所以,“九江路”作为一个路名,是从1865年开始的。这个路名,已经延续了150多年了。

上海市中心,有一条九江路。

九江,却有两条上海路。一条在经济开发区,另一条在庐山区十里大道旁。我2009年去九江时,出租车司机很怕乘客上车就说“上海路XX号”,因为搞不清楚。

2

明清时期,山西太谷富商云集,是中国北方金融中心,素有“旱码头”之称。当时,也有人称,太谷是“中国的华尔街”。

上海开埠之后,九江路接过了“中国的华尔街”的名头。仅同治四年(1865年),九江路就已经有两家银行。其中,阿加刺银行在九江路1号;有利银行与其相邻。此后,开设在九江路的银行,有美国的花旗、大通,日本的三井、三菱、住友,荷兰的安达,德国的德华等,我国的有华侨和聚兴诚两家。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九江路上,值得讲一讲的,是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这个杜月笙参加奠基仪式并担任理事的交易所,呈“工”字形布局,前后5层,中间8层。大楼在1934年建成后,交易大堂每天人头攒动。茅盾的《子夜》里写到的“交易所”,原型便是此处。最高峰时,经交易所审查的上市股票,达到199种!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九江路的“金融繁荣”,是租界内的繁荣。1945年抗战胜利后,证券业不吃香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很快歇业。新中国成立后,此处交由上海市五金交电供应站等单位使用。如今,这里是一处经过改造的华丽建筑。

现在的九江路,只是残存着一些金融痕迹而已。上周,我到九江路去数了一下,如今这里依旧有很多金融机构——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历史,是很难遗忘的。历史,却也是很难恢复的。比如,九江路上开了一处“无人银行”,号称是全国第一家。刚开出时,叫好声不断。但随后有媒体去暗访,却得出了“基本上什么都干不了”的结论。我稍微逛了一下,这处“无人银行”,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暗访媒体的描述,大致不差,只不过有些高标准下的刻薄。

守成难,创新也难。历来如此。

3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有八卦的地方,就是江湖。

80多年前,九江路上,发生过两起轰动上海滩的八卦事。其一,黄金荣“跌霸”。其二,胡蝶结婚。

在九江路663号的“荣记大舞台”,黄金荣的养女兼情妇露兰春,因表演中出现低级失误,被台下皖系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当场喝倒彩。黄金荣流氓习气发作,扇了卢筱嘉两个耳光。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事情进入失控状态。卢筱嘉几天后带兵抓走黄金荣,舆论哗然。最终杜月笙出面,以鸦片公司股份摆平了此事。

这起八卦事件,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黄金荣“跌霸”,从此江湖地位下降,原本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上海三大亨”的排序,变成了杜、黄、张。二是黄金荣经历此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赶走了老婆林桂生,明媒正娶露兰春。

几年之后,露兰春与人私奔,偷走了黄金荣的私密账本。还是杜月笙出面,找来大律师谈判,结果是黄、露两人离婚,账本原璧归赵。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如果说,“大世界”是黄金荣的巅峰。那么,“大舞台”就是黄金荣沦落的开始。从露兰春事件开始,一直到80岁出头,手握扫帚在“大世界”前扫地,黄金荣的人生曲线,从此直线向下。

九江路为海派京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码头”。梅兰芳、马连良在大舞台登场,令无数上海戏迷如痴如醉。罗瑞卿大将曾回忆,为了到大舞台看一场梅兰芳的戏,自己索性把铺盖当了。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上海滩还有过一句歇后语,叫做“大舞台对过——天晓得”。“天晓得”是一家糖果店。当年大舞台对面有两家店,为表明自己才是真宗,先后挂出“始创第一家真正天晓得”的横幅。老百姓搞糊涂了,绕来绕去,索性以“天晓得”称呼。

重建后的“人民大舞台”,声光效果不错。我去看过一场悬疑剧,吓了个够呛。只是散场之后,觉得也就是做了一次心理按摩,就像吃了“变态辣”,有的时候,就是为了辣而辣。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而讲到胡蝶结婚,就要谈到九江路上鼎鼎大名的上海圣三一堂。这座外观雄伟的教堂,造了22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2005年,中国基督教“两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将总部迁至此处。

胡蝶并非基督徒,但她将婚礼办在了圣三一堂,时间是1933年。胡蝶的婚礼,轰动上海滩。而人们口耳相传,却又总是将胡蝶,与张学良联系起来。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原来,仅仅两年之前,1931年,上海《时事新报》刊出北平民国大学校长马君武的两首《哀沈阳》,嘲讽少帅张学良在东北沦陷中,采取“不抵抗主义”。

其一曰——

赵四风流朱五狂,

翩翩胡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东师入沈阳。

诗一刊出,轰动全国。张学良遭受奇耻大辱,从此种下了“西安事变”的种子。

事后来看,这首诗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张学良和胡蝶,从不相识。“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也没有跳舞。但是,民愤滔滔,张学良百口莫辩。赵四、朱五两位美人儿,也是一声不发。

胡蝶在《申报》上刊登辟谣声明,痛斥造谣者,甚至用了“狗彘不食”这样的话。其后一天,胡蝶所在的明星电影公司全体演职人员,也在《申报》上刊登声明,“人格担保”胡蝶未见过张学良。

戏院、教堂、女星、军阀、流氓……历史有时候是一面棱镜,扭曲而无奈。

4

说到九江路,就避不开九江路41号。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新民晚报》复刊时的第一个办公点。

复刊之初,哪怕有着赵超构和束纫秋坐镇,人们也绝对不会想到,新民晚报会在上海滩火到这个程度——最火爆时,上海三分之二的家庭,订阅这张“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

对这个特殊的地方,我没有资格写。九江路的老报人那么多,如椽巨笔那么多,随便谁写,都是一曲“大江东去”。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然而,在互联网上搜索“九江路41号”,出来的结果,基本上都与金融公司有关,而与《新民晚报》无关。这让我感到有些气愤,有些无奈。九江路41号曾经入驻过一张今年90岁的报纸,曾经容纳过上海报业一段辉煌的历史。它不应该只是一个优美的符号,它应该像魔都老城厢那些美丽的建筑一样,成为城市记忆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

这是时间的力量。这也是时间的缺点。

新闻媒体每天记录的,是明天的历史。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前行,记录历史的媒体,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人们看了这么多历史,却看不到记录者的历史,这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一种遗憾。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更加重要的是,九江路41号,和南京乌衣巷一样,都是新民晚报的初心。《新民晚报》是1929年在南京创刊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刘禹锡写乌衣巷的一首诗。所以,记住秦淮河边的乌衣巷,就是记住,新民晚报是“一张老百姓的报纸”。

而九江路41号,则代表另一种初心,记者这个行当,与升官发财无关。越好的记者,奉献得越多,吃的苦越多。所谓艰苦奋斗,是须臾不能忘记的。记住九江路41号,就是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好记者。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这篇文章,我不想写九江路41号的工作场景。因为我不太了解,也没有做过深入的采访。但是我想说的是,没有旧址,就没有新址。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社会,永远都是从旧址出发,走向新的旧址。只有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中,旧址才显得安静,才有力量,才能上升为传奇。

半年前,一个同事退休当天,在朋友圈发出一张照片——阳光洒下来,照着九江路41号的门牌。门牌之下,是依旧年轻的笑容。

5

很少有其他马路,能够像九江路一样,让我兴奋而沉重。

一方面,它是繁华所在,充满着烟火气,也有着喧嚣和杂音。另一方面,它袒露灵魂,已经很多年了。在苍老的建筑,和崭新的商店之间,我用脚丈量着这条路的历史。1.5公里长的道路,我走了5遍。这很像是玩一场online game,或者追求一个喜怒无常的少女。你知道过程会极炫丽,而结果,最好不要问。

九江路,一条藏着两个上海滩惊天八卦的神奇之路

一条有历史感的马路的形成,其实是互动的结果。注入许多细节,一条简单的道路,才会连篇累牍,逐渐生动。反过来,越来越多的细节,又辐射出历史的亲密感和疏离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平行宇宙。

当内心感受到,九江路离我越来越近之时,我知道,是时候脱离出来,找一支笔,几张纸,记录下感受了。

人的一辈子,不过是财务自由、性格自由、灵魂自由。这三个自由,没有先后顺序。很多人倒在某自由上,是因为无法把握安静的热闹。

是为九江路。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乐游上海 马上办公 食砚无田 秦兴培摄影作品 上海老底子 新民体育 媒资网 文汇笔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