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诗歌文化历经了三个高潮阶段,其中在唐朝达到顶峰。唐诗的横空出世,给中国文化宝库中增加了一笔璀璨夺目的财富。那些空灵隽永,瑰丽豪放,沉郁顿挫的诗歌,出自风格迥异的诗人们之手。诗人们的地位,也曾经起起伏伏。比如杜甫在世时,只是李白的小迷弟,经过历代文人的认可,终于与偶像平起平坐,不分伯仲。又比如唐朝中后期的赵嘏,现在名不见经传,在当时却相当有名。

赵嘏有名到了什么程度?当时他的官位很低,达官显贵们却竞相邀请入府做客,表示对其尊重和崇敬。能请到赵嘏的高官,才会颜面有光,如果没有能够请到赵嘏,则会被人瞧不起。

其实,赵嘏对于自己的不得志,还是非常介意的,他在一年秋天,意兴阑珊地游玩长安之后,在一首七律中发出长叹: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这句诗的美景和寥落之情,并非能用粗俗的文字来翻译,小珏在此就不献丑了。此诗句流传很广,当时的大诗人杜牧听说后,惊闻天人,此后就以“赵倚楼”来称呼赵嘏。在唐朝,如果能被人用自己的诗句称呼,就是一个极高的评价,更何况这是出自杜牧之口。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赵嘏还以一首诗,救回了自己的美妾。当时,赵嘏娶了一个美女为妾,可因为自己要进京赴考,不得不将她留在家乡照顾父母。当赵嘏走后,浙江当地的一个大官碰巧在中元节前往鹤林寺上香时遇到了美妾,并且强行夺走了她。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当赵嘏高中进士回来,却发现佳人不再,人去楼空。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连中央朝廷都拿地方长官没有多大办法,更何况刚刚踏上仕途的赵嘏。他无力抗争,只好喝着苦酒,吟诵出《座上献元相公》: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从来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这首诗就是以安史之乱时藩将沙咤利强占韩翃美姬柳氏的故事,哀痛自己的相似命运。即便赵嘏返京之后,这首诗仍在浙江悄然流传,甚至传到了大官的耳中。他这才知道,自己抢的是赵诗人的女人。也是顾忌赵嘏名气太大,自己的作为会引起公愤,他便派人将美妾送往京师,还给了赵嘏。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赵嘏的名气,甚至还传到了当时皇帝唐宣宗的耳中。唐宣宗听过赵嘏的很多事,也非常欣赏,还想着要提拔他。再一次退朝之后,唐宣宗特意询问宰相:“赵诗人现在做官做得怎么样?最近有什么新作,可以拿来给我看看。”

皇帝有要求,事情当然办得快。赵嘏的最新诗集,马上送到了唐宣宗的御前。唐宣宗也是诗人,曾经写诗哀悼白居易,写得相当巧妙别致。但是,当唐宣宗打开赵嘏的诗集,就被这首诗惊呆了。

《题秦诗》:

语风双燕立,袅树百劳飞。

松岛鹤归书信绝,橘州风起梦魂香。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前半段颇有朦胧诗的意味。“语风双燕立,袅树百劳飞”描绘的是成双的燕子立在风中鸣叫,上百的白劳鸟绕着树优雅飞行。这大概是描绘的是盛世之景。

“松岛鹤归书信绝,橘州风起梦魂香”采用了两个典故,其中之一是徐福借口东渡寻找神仙,带走了五百童男童女,再也不见了踪迹。其中之二是秦始皇渡湖登山,遇到大风骤起,波浪滔天,秦始皇听说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于此成为湘君河神,勃然大怒,征伐民夫3000多人将湘山的树木砍伐殆后,中止南行,返回京师。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最后一句就是诗人总结性的感悟。他认为秦始皇能以武力征服六国,却不懂得使用儒生来为自己出谋划策,界定是非,实在可悲。

皇帝兴致勃勃地打开诗集,看过第一首诗后摇头:此人断不可用

这首诗的意思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当时最重要的读者唐宣宗非常不满意。唐宣宗本来就崇信道教,相信神仙方术,最终也是服长生药中毒而死。诗中对徐福的贬低,当然让他无法高兴。

更重要的是,唐宣宗作为唐朝后期的中兴之主,最大的爱好和功绩,就是开疆拓土,极力恢复鼎盛时期的唐朝版图,他也取得了不少对外的胜利。但是,诗中却明显地表明重文轻武的政治主张,这与唐宣宗的志不同道不合。因此,就是这首诗,让唐宣宗摇头,否决了提拔赵嘏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