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老梆子” 在這裡傳承

——鄧州九龍鎮犁陂村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早就聽說“老梆子”劇種起源於咱鄧州市九龍鎮犁陂村,看著舞臺上正在上演著的大型古裝戲《敬徳打朝》,演員們的“花腔”等藝術表演讓臺下觀眾連連叫好——“這才是原汁原味的老梆子腔。” 仔細端詳舞臺的前臉,劇團還拉起了醒目的橫幅“鄧州市犁陂老梆子劇團”,看到這一行黃字後,不知作為鄧州人的你可否滿懷好奇?

“犁陂?”

“不錯就是‘犁陂’,就是鄧州九龍鎮的犁陂村。”

“‘犁陂’?犁陂老梆子?”

“是的,是的,犁陂的‘老梆子’已傳承了幾百年,至今活躍在城鄉的犁陂‘老梆子’劇團,那水平絕對是頂呱呱的。”

“啥老梆子?”

“‘老梆子’、也叫‘土梆子’,它與鄰縣號稱'天下第一團'的某劇種實屬同源。說白了,咱鄧州犁陂村的“老梆子”還是老祖先呢!”

聽到這裡,是不是有點迷糊?有點納悶?有點懷疑?別急,這就去一探究竟。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民國《鄧縣誌》載:“苦藜陂,俗呼‘犁兒陂’”,後人們又將其簡稱“犁陂”。清、民國初屬下禹裡,1936年屬半店聯保,1941年屬半店鄉,1949年屬姚營寨鄉,1958年屬文渠公社犁陂大隊,1983年底屬文渠鄉,現在屬九龍鎮。

犁陂村位於河南省鄧州市九龍鎮鄧西文厚路南1公里處。東以舟陂村為鄰,西與淅川縣相交,南與姚營村相望,北與白廟村接壤,自白廟通往姚營寨村的水泥路從村中間穿越而過。

犁陂村土地肥沃,地靈人傑,自清以來,文化人物層出不窮,村民酷愛戲曲,清後期村人潛心研究音律曲調,自成一派,形成“老梆子”,成為這一劇種的發源地。據說村民中有12人曾得到“老梆子”真傳,在周圍十里八鄉頗有名氣。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在市文化藝術學校校長馬德功先生的帶領下,我們一行深入九龍鎮犁陂村,在犁陂村文化中心,與現任犁陂村老梆子劇團負責人,即犁陂村老梆子的第五代傳承人王振剛、李改娥等,以及犁陂村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先生和“犁陂老梆子劇團”的老藝人們一起對“老梆子”的淵源、發展、現狀,進行了漫談、回憶、梳理。

老梆子到底起源於何時?究竟來自哪裡?為何在犁陂紮下了根,開了花,結了果?目前首先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老梆子本源於明末清初,李自成率起義軍從陝西轉戰河南時,闖王的部隊裡搞宣傳的兵卒,大概相當於後來部隊裡的宣傳隊、文工團吧,這些人員無意間把高亢的秦腔帶到河南南陽、鄧州一帶,後有心人與當地民歌小調、民間說唱、民間音樂相結合而成。

還另有一種說法,據《中國戲曲手冊》載:明朝末年陝西一帶的秦腔藝人因災荒和戰亂,向東流浪,沿途以演唱謀生,把秦腔融入南陽民間曲調,其唱腔優美,風格獨特,逐漸形成當今獨具南陽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不管哪種說法,都認為我們現在的“老梆子”與西部“秦腔”有一定的關係。也許正是這些歷史淵源,早期人們稱“老梆子”為"西調"、"南陽調"、"亂彈"、"老梆子"、“土梆子”。

文革後老梆子漸趨衰落,目前人們熟知的恐怕就是內鄉的一家已在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變的國有專業劇團了,殊不知在咱鄧州犁陂村還有這麼一班人馬,還在執著地傳承著本發源於這塊厚土上的這一古老民間藝術——“老梆子”。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老梆子戲,作為河南一個特有的戲劇劇種,它以獨特的唱腔和優良的傳統,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而它的發源地就是鄧州市九龍鎮犁陂村的說法也並非捕風捉影。

據悉,九龍鎮犁陂村老梆子劇團就保存有一塊清光緒年間的石碑,經考證,此碑是光緒皇帝欽賜於老梆子創始人楊士才的。碑文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皇恩欽賜登仕郎楊公印士才字傑齊老夫子德教碑”的字樣。

楊士才何許人也?與“老梆子”有何關係?據該村幾位王姓老人回憶,犁陂村的“老梆子”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多虧了當初村裡“兩學一院”的先生楊士才。提到“兩學一院”和“楊士才”,那還真有一些故事呢——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據老藝人介紹,大概在清道光年間,犁陂村東邊的土崗上建造了一座“二學一院”(書院),書院裡有兩位先生,其中一位就是楊士才。他多才多藝,能拉能唱。每每夜幕降臨,他常常拉起自制的絲竹小弦,甩開嗓子唱上幾段,自娛自樂。

那時激越高亢有板有眼的唱腔迅速傳遍四野,使得鄰近的村民們慢慢地都聽得上了癮,也有個別好奇的小孩要跟著學唱。可是舊社會唱戲的社會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人們就是不讓孩子學唱,說什麼唱戲的是下九流,丟人現眼,死了也不準入祖墳。

後來村民們出資收養了幾個無家可歸的乞討兒童,在楊士才先生的調教下,三幾個月的功夫,這些小孩便能有模有樣地唱起來,一來二去由這一群小演員組成的小戲班,在周邊十里八村也慢慢地有了影響。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據說,到了咸豐(1851—1861)年間,捻軍反清農民軍在與清軍的交戰中,一度燒燬了犁陂村東崗上的“兩學一院”。戰亂過後,鄧州知府在犁陂村民的一再請求下,上書清廷請求重修“兩學一院”,還歷敘了楊士才先生辦學的辛勞和業績。慶幸的是朝廷很快批准重建“兩學一院”,還下旨特表彰楊士才先生,欽封他為“登仕郎”。

從此犁陂村的老梆子戲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楊士才帶領人們修建了學堂,很快恢復了“兩學一院”。受封的楊士才先生教徒唱戲的勁頭大漲,與當時的村官王朝祥還一起親自去漢口添置了戲衣,又特意請來上等木匠用上等槐木做了戲衣戲帽專用大木箱。由戲箱正中的太極陰陽圖可知當初對戲箱也做了精緻的彩繪。在戲箱的邊角處還都用特製的加厚鐵皮扣釘加以保護,使得這個木箱經過一百餘年的風雨歲月,雖褪了容顏但仍堅固如初,至今仍被犁陂村老梆子戲第五代傳承人王振剛、李改娥們悉心保存著。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清光緒十二(1886)年,犁陂村老梆子戲的創始人楊士才去世,鄧州地方官員和犁陂村周邊百姓無不痛心惋惜,一致要求地方官上書朝廷,請皇帝表彰楊先生的功績。不久朝廷旨下,特派“五品欽侯”王崇光具體操辦此事。本就出身犁陂村的王崇光很熟悉楊士才先生的情況,也十分敬佩楊老先生,受朝廷委託在犁陂村東崗上“兩學一院”大門邊為楊士才立下“蛟龍碑”一通,碑體正面上書的正是“

皇恩欽賜登仕郎楊公印士才字傑齋老夫子德教碑”幾個大字。

自此,當地的民眾看到朝廷如此褒揚楊先生,對犁陂村老梆子劇團也是刮目相看了;戲班裡的每個人也更深受鼓舞,唱唸做打更是一絲不苟,演出的勁頭更足了。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犁陂村老梆子戲班子人員曾多達50餘人,戲裝道具配置更全,不時上演《馬三保徵東》《樊梨花徵西》《雷振海徵北》等大型戲。那個時候,犁陂老梆子戲早已在鄧縣周邊、湖北襄樊、老河口一帶有口皆碑,各地的人們甚至紛紛來犁陂請老師教戲。據犁陂村老梆子劇團現任負責人介紹,內鄉縣某劇團的老師也都是犁陂村老梆子劇團老傳承人(即他們的師爺)教的。

在上世紀初,由當地百姓編的順口溜“想看富娃(玉富,犁陂戲團老演員)戲,多跑十幾裡,富娃唱一腔,迷了三道崗,男人不下地,女人不燒湯。”足可以看出犁陂村的老梆子戲當時有多火。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實際老梆子的興盛時期是清道光年間至民國三十年前後,南陽各縣民間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多唱宛梆,當時到處流傳著"扛起鋤頭上南崗,嘴裡哼著梆子腔"、"莊稼地裡喊亂彈"的民謠。老梆子從明末算起,大概已有三幾百年的歷史,很早人們稱它為“南陽調、老梆子、南陽梆子”,只是因南陽簡稱為宛,解放後,直到1959年“老梆子”才改名,也才將“老梆子”與“宛”結合起來,形成了簡稱為兩個字的南陽新劇種。

清末民初“老梆子”班社遍及南陽各縣,僅鄧縣就還有磨戶張班、構林班、林扒班、庫糧房班、肖店班、蔣莊班、桑莊班、汲灘班,後因戰亂等諸多因素,各地梆子戲大多解散。

犁陂村的老梆子竟艱難地堅持下來,傳至第五代的犁陂村老梆子劇團如今還有20餘人,犁陂村就佔16人,從事這項事業的的不乏楊士才先生的後人以及徒弟的徒弟。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據犁陂村老藝人分析,咱這地方的唱腔與河北梆子有同有異,尤其是慢板、流水、二八等旋律多處一致,但不同的地方是,男角一般用大本嗓,給人以粗狂豪邁、奔放明朗之感,女角則用花腔“嘔”音,委婉清亮,配合主弦發出的的“唧唧”聲,宛如鳥鳴,給人以鮮美動聽之感 ,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至於犁陂村的老梆子劇團,犁陂村的老藝人們都提到了還最應懷念的那時的老戲主——王十三,後人敬稱為“十三爺”,“十三爺”當時為犁陂村第一富,家業大,當時劇團的吃喝拉散全由“十三爺”一家全管【直到現在犁陂村還有爭著管“義飯”(管演員飯)的習俗,能管“義飯”說明這戶人家條件不賴,過得不錯】。

據說有一次犁陂村老梆子劇團到內鄉演出,演得好,誰知對方動了歪念不想讓劇團回來了,想讓在那裡常待教戲。戲主王十三聽說後,帶上煙,去了內鄉,見到內鄉的戲主後,只吸菸不說事,一晃幾天已過,使得對方沒了轍,憋不住說道“你還不是為戲而來?好說好說” 。

一次廟會上,犁陂村老梆子劇團的主角在正式開演前,還隨口唱道“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黃,犁陂出了個‘十三王’,供臺梆戲甚費心腸······”這臨時編的幾句唱詞就是典型的鼓子詞,亦稱叫板,它也很準確地表達了演員對戲主王十三的感佩心聲。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據犁陂村老梆子藝人介紹,咱這兒的老梆子既有陝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樂的平整規範,還有楚樂的委婉清麗,它用以烘托感情的假腔為高八度無字行腔,堪稱一絕,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20世紀30年代以來,由於豫劇、曲劇等地方戲的興起和迅速流傳,老梆子漸趨衰落,至目前鄧州只剩下犁陂村一家老梆子專業劇團還在各地專業地上演著老梆子傳統劇目《雷鎮海徵北》、《馬三保徵東》、《刀劈楊凡》、《樊梨花徵西》、《包頭山》、《黃三耀對抓》、《敬徳打朝》、《防蘇州》、《天齊廟》、《化心丸》、《火焚東宮》、《火燒馬登雲》、《收陳鵬》、《背公公》、《董家嶺赴宴》······

犁陂村老梆子劇團負責人王振剛告訴大家,犁陂村老梆子劇團現在每年演出場次達300多場,可以說那些正規的專業劇團也難以達到這樣的成績。目前主要活躍在鎮平,唐河,湖北襄陽,棗陽、老河口等地,原汁原味的傳統戲深受觀眾的歡迎。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鄧州九龍鎮犁陂村老梆子劇團堅定傳承老梆子戲,堅持演原味梆子戲,堅守老梆子原味靈魂,堅信老梆子會迎來春天,他們無論在哪裡演出真心給觀眾提供方便,堅決把麻煩留給自己,自帶汽車、自帶鍋灶、自帶被褥、自帶桌凳、自帶舞臺的特色服務,並將高科技電腦字幕、影視頻融入進來。

犁陂老梆子劇團長年服務各地,尤其鄉鎮傳統古廟會、物交大會,普通人家紅白豆事、行業部門專場晚會,開業慶典、促銷宣傳等各類活動,可靈活承辦客戶需要的大型戲曲演出。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犁陂的老梆子至今還保留著最原始的唱腔,與內鄉某劇團演員的慢板、流水、二八等唱法有點出入,有點出入的是咱鄧州犁陂老梆子的原汁原味和他們在傳唱過程中的改變走樣。

雖然內鄉某劇團已在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讓咱犁陂村的老梆子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但是犁陂村老梆子劇團負責人及一些老藝人都有迫切願望,希望能將這個珍貴的劇種傳承下去,發展下去,讓它後繼有人,讓鄧州這一獨特藝術早日揚眉吐氣,讓犁陂村原汁原味的老梆子得到社會應有的認可!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老梆子曲調豐富,唱腔激昂,聲腔高亢豪放。無論是唱腔藝術抑或全國惟一性,老梆子都稱得上是一個珍稀的劇種,被譽為“一絕”。鄧州市九龍鎮犁陂村老梆子劇團負責人發出誓言:“決不能讓老梆子在我們這一代毀掉,我們一定要把它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讓它更上一層樓!”

相信在犁陂這一群艱難行進在文化苦旅征途上的鄉村文藝者的耕耘下,鄧州犁陂老梆子必將收穫屬於他們自己的東西;

相信在犁陂老梆子劇團帶頭人的努力下,在市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鄧州犁陂老梆子必將活躍在更大更廣更寬的舞臺上;

相信深深地紮根於鄧州市犁陂村的老梆子,定會使田間地頭、鄉村鬧市,凡有人的地方都能聽到它正宗的獨特的清脆如鳥鳴的“唧唧聲” ,必將成為人們的精神大餐!

補充資料——

一、建國後,犁陂村關於楊士才的蛟龍碑被扒掉。1954年刁河發大水,犁陂村人將蛟龍碑放到溝上當作橋板。1972年水衝橋塌,該碑陷入泥沙之下。於2005年春夏,楊氏家族後人經老人指點,將碑起出,使得古碑重見天日。南陽文物考察隊曾考證確認,南陽電視臺2006年春播放了錄相。

二、犁陂村因唱戲出名故稱“梨陂”,意思是梨園盛行。因時代變化,有人認為光唱戲並不能完全吃飽飯,還得靠這一畝三分地。於是“梨陂”改為“犁陂”。




“老梆子”在這裡傳承——鄧州九龍鎮犁陂村,作者:笑熬漿糊

作者“笑熬漿糊”與鄧州市犁陂村老梆子劇團團長王振剛在一起


微 信 號:stp13838711986

作者簡介:笑熬漿糊,本姓尚,乃今日頭條“圖說鄧州”以及微信公眾號“圖說鄧州”的創始人及原創作者。業餘堅持原創,傳遞社會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