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本週冷空氣步步緊逼,氣溫俯衝式下降

本週,兩股冷空氣步步緊逼,氣溫持續走低,天寒地凍。進入“小雪”節氣後,空氣乾燥,晝夜溫差大,需注意養生,預防各類疾病。新聞廣播記者宗曉暢報道:

本周冷空气步步紧逼,气温俯冲式下降

受一波冷平流的影響,11月24日最低氣溫零下五度。白天呼嘯的北風銷聲匿跡,氣溫接近於體表溫度,最高氣溫3攝氏度。目前本市正處在寒潮藍色預警中,這已經是今年入冬以來第三次發佈寒潮藍警信號。本週,兩股冷空氣緊追不捨,一次比一次來勢兇猛,京城的氣溫持續低迷。期間白天最高氣溫是1-7攝氏度,夜間最低氣溫零下3到零下5攝氏度。在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寒冬雙套餐帶來的“俯衝式”降溫

本周冷空气步步紧逼,气温俯冲式下降

冷空氣將使氣溫持續走低,冬天的儀式感妥妥的,24日到12月2日最高氣溫1~6℃,最低氣溫-5~-2℃。按照這個速凍規格來看,秋褲是扛不住了,毛褲該登場了。冷空氣步步緊逼,大家要穿得暖暖的呀!

有市民提出,溼度大、氣溫也低,為何還不下雪?

氣象部門解釋,地面溼度真的很不錯,但是越往高,水汽含量就越少。這個相對溼度,是靠近地表的相對溼度,高空(雲層)的位置相對溼度並不高,水汽含量也低。

通俗一點兒說,天上的雲不是那種能帶來明顯降水的雲。就像昨天入夜之後溼度會進一步提升,有可能會產生降水,但不會是全市範圍的降水,只出現在山區,而且也只是雨夾雪或零星小雪。

進入小雪節氣後,冷空氣到訪的頻率和強度逐漸遞增。空氣乾燥,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清晨飲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這個時節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大家需要調節好心態,保持樂觀,可以多吃獼猴桃、橘子、黃豆以及深綠色的蔬菜,這些食物中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此外,冷天多吃紅色食物可“抗寒”防感冒。比如西紅柿、胡蘿蔔、紅薯等蔬菜,還有紅棗、山楂和石榴等富含鈣和鐵的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