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GGII: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調研報告

近幾年,在政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行業產量規模大幅提升。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22萬輛,同比增長50%。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量達到100.7萬輛,同比增長83%;新能源客車產量9.91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專用車產量11.42萬輛,同比下降26%。從市場增速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增速遠高於行業整體水平。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量73.49萬輛,同比增長63.49%,產量佔比達到72.95%;插電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量24.41萬輛,增長高達139.08%,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

從市場格局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參與者眾多,包括傳統造車企業、新興造車勢力、國外造車企業、其他市場新進者等,從市場領先者來看,由於在插混市場的優異表現,比亞迪和上海汽車2018年產量位居行業前兩位,產量分別達到21.25萬輛和10.33萬輛;北汽新能源以8.47萬輛的產量位居行業第三位。其他產量超過4萬輛的企業還包括江淮汽車、奇瑞新能源、吉利豪情、江鈴新能源和北京汽車。

從發展前景看:2019年隨著雙積分正式計算、上牌優惠、購置免稅等多項扶持政策展開,這些政策有望接棒補貼政策,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的推動力,尤其是積分制;另外,2019年合資品牌、新進入車企新能源車型有望密集推出、自主品牌更新迭代車型也會集中放量,GGII預計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有望達到135萬輛,滲透率達到6.4%;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外資准入門檻和股比的放開,進入企業的增多,現有的市場格局也有望迎來新的調整。

隨著終端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認可度的提升,以及國內主流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佈局的完成,乘用車市場已成為車企發展的主力市場,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的產量有望達到180萬輛,乘用車的電動化率將達到7.8%。

2013-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及滲透率預測

GGII: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調研報告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

《2019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調研報告》是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在企業實地調研基礎上,從全球及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現狀出發,分析了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現狀、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供需格局、重點企業運行情況及未來發展走勢等,是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投資決策重要參考依據。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政策及市場篇

第一章 全球及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概述

1.1 全球新能源汽車政策及發展規劃

1.2 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及補助標準

第二章 國外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發展總況

2.1 全球各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佈

2.1.1 歐洲

2.1.2 美國

2.1.3 日本

2.1.4 韓國

2.2 全球各新能源乘用車車型銷量情況

第三章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發展總況

3.1 乘用車市場發展情況

3.1.1 乘用車產銷量

3.1.2 應用領域

3.1.3 市場空間

3.2 新能源乘用車產量規模及市場特徵

3.2.1 產量規模(MPV、SUV、轎車)

3.2.2 市場特徵(市場集中度、品牌競爭格局)

3.2.3 市場空間

3.3 新能源乘用車主要應用市場

第四章 新能源乘用車區域市場分析

4.1 區域總體格局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

4.1.1 區域政策對比

4.1.2 各區域企業分佈

4.1.3 銷量分佈

4.2 主要區域市場需求分析

4.2.1 客戶情況

4.2.2 客戶評價

4.2.3 市場空間預測

4.3 主要城市補貼政策及發展規劃

第二部分 產業鏈篇

第五章 動力電池市場分析

5.1 中國鋰電池產業發展概況

5.1.1 中國鋰電池產業發展現狀

5.1.2 中國鋰電池企業競爭格局

5.2 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性能要求

5.3 動力鋰電池企業關鍵材料供應分析

5.3.1 新能源乘用車企業選擇電池供應商標準

5.3.2主流新能源乘用車企業電池供應商情況

5.4 新能源乘用車電動管理系統(BMS)市場分析

5.4.1動力鋰電池BMS競爭格局分析

5.4.2動力鋰電池BMS上下游客戶及供應、關係分析

5.4.3國內外主要動力BMS企業分析

5.5 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鋰電池重點企業分析

5.5.1動力鋰電池企業總況

5.5.2國內外重點企業分析

第六章 新能源乘用車用電機、電控市場分析

6.1 電機及控制器基本概述

6.2 電機及控制器市場特點

6.2.1 企業分佈及競爭格局

6.2.2 市場集中度

6.2.3 重點企業技術特點

6.3 電機及控制器市場規模

6.4 新能源乘用車電機供應關係

第三部分 企業篇

第七章 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發展分析

(主要車型、電池裝機量、電池供應商、BMS供應商、電機及電控供應商、未來車型規劃、車型平臺、運營模式)

7.1 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基本格局

7.1.1 產銷量排名

7.1.2 車型規劃

7.1.3 技術優勢

7.1.4 渠道分佈

7.1.5 市場預估

7.2 主要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發展分析

7.2.1 外資品牌

1、大眾

2、寶馬

3、通用

4、豐田

5、奔馳

7.2.2 合資品牌

1、上汽大眾

2、一汽大眾

3、上汽通用

4、上汽通用五菱

5、華晨寶馬

7.2.3 自主品牌

1、北汽新能源

2、上海汽車

3、比亞迪

4、吉利汽車

5、長安汽車

7.2.4 新進入車企

1、蔚來汽車

2、車和家

3、長江汽車

4、長城華冠

5、小鵬汽車

第四部分 前景篇

第八章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前景及投資分析

8.1 2019-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前景展望

8.2 2019-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投資分析

8.2.1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投資風險

8.2.2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進入壁壘

8.2.3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