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醫藥板塊回調,後續如何配置?

創業板指從週五最高1736到今天最低1652兩天振幅超過5%,這是非常誇張的數字,個股兩天振幅超過10個點的比比皆是,為什麼會突然這樣?我之前提示過週二MSCI利好即將落地,這次擴容最受益的就是醫藥和科技,這也是這波醫藥科技的炒作邏輯之一,一旦靠近利好落地金會開始逐步落袋。

醫藥板塊回調,後續如何配置?

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嚇到,近日跳水的高位牛股只是受資金層面的影響,基本面邏輯並未發生改變。

11月21日給大家分享的文章《基金排名戰打響!》分析的就是這個邏輯。錯過的朋友,可以再去看一下,現在佈局基金重倉但尚未大漲的標的,存在補漲潛力。

那這個對醫藥股的殺跌有什麼影響呢?每年11月底12月初,是很多公募、私募年度業績考核結算的時間節點。這時候,基金經理為了鎖定年度收益率,在市場並不是很暖的前提下,往往會提前減持一些股票,這也是比較穩妥的做法。很多基金經理都會選擇,先賣漲幅較大的標的,於是高位牛股就會遭遇拋壓。

不過這些牛股,即使經歷大跌,年度漲幅仍然很大,處於“翻倍線”的一大堆。人家買得早的,仍然浮盈比例很高,而如果剛入場的,就會比較難受一些。

所以,溫馨提醒一下:想抄底的朋友可以再等等,別看到一直不跌的股票終於大跌了,一開心就衝進去撿便宜。燙手的……

當然,這只是短期的操作,今天的重點是醫藥板塊後續如何配置。我一直給大家強調,醫藥板塊上週的回調主要由資金面導致,與基本面無關。

此話怎講呢?來看邏輯。醫藥行業北上資金淨買入保持高位,顯示持續看好。其次,從滬深港通持股情況來看,上週醫藥行業整體北上資金淨流入位居第2。

\u0007

醫藥板塊回調,後續如何配置?

政策並未發生明顯邊際變化,不改板塊投資邏輯。11月11~13日新一輪價格談判,和11月15日國務院醫改深改組發佈推廣三明經驗的通知,都是延續過去一年以來大醫改的政策方向,行業政策並未發生明顯的邊際變化,並未改變醫藥板塊的投資邏輯。

站在當前時點,我認為調整之後,可樂觀看待基本面仍非常好,同時估值又相對合理的個股。

明天同一時間,我會具體談談醫藥板塊後續配置哪些方向,歡迎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