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美中国古建筑楼阁篇:云南昆明大观楼,拥有天下第一长联的名楼


云南昆明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整座属于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并且在历史上也曾历经被毁和重建。

大观楼是在清康熙二十九年,即公元1690年由巡抚王继文兴建,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而后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大观楼也因这一长联而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

清道光八年,即公元1828年清政府对大观楼进行整体修葺,并且增建为三层,到了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咸丰皇帝更是为其题写了“拔浪千层”的匾额,可惜的是,在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长联与楼全部都毁于兵灾之中。


想当年,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等一系列的景观建筑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迎来众多达官显贵临湖宴饮,众多骚人墨客登楼歌赋。

到了清同治三年甲子,即公元1864年的仲冬时节,云南署提督马如龙在操练兵马时听说了“大观楼”被毁的原委。听后,他甚觉惋惜,便出重资筹备重建“大观楼”,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同治五年,即公元1866年的春天完工。重建之后的大观楼,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再次成为省城的第一名胜,风采不减当年。

在大观楼重建之后的光绪年间,由于大水致使大观楼两廊皆圮,楼亦倾斜,于是在光绪九年即公元1883年,由当时的总督岑毓英进行了重修,并且在重修大观楼的同时,在东西两侧增修了东西厢房十六间。


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总督岑毓英请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赵藩以楷体重书了孙髯翁的那幅长联,在进行刊刻之后又重新悬挂在了大观楼的两侧。

此后,在民国时期,围绕大观楼又在各个方位进行了重建和增建,如今的大观楼已经成为“大观楼景区”的中心,而整个景区也由东园、南园、盆景园、近华浦、西园、楼外楼和百花地等诸多部分组成。

大美中国古建筑之“中国古代楼阁”系列,感谢关注,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大美中国古建筑系列内容,等待你的支持,别忘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