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圆明园历史照片,残存于影像之上的记忆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接下来的图集将一睹摄影师镜头下的圆明园。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夹镜鸣琴。

20 世纪60 年代佚名作者拍摄的夹镜鸣琴遗址照片。两边的夯土堆就是当年桥亭的基座,东边的夯土堆上还建有一座简易小屋,夯土背后可清晰地看到福海中央蓬岛瑶台三岛遗址。此时的蓬岛瑶台中岛为一个气象站,西岛也有居民居住。

20 世纪60 年代由西向东拍摄的夹镜鸣琴遗址照片,正中高大的土坡为“广育宫”遗址。

廓然大公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景区,康熙末年圆明园还是皇四子胤禛 赐园的时候就已经建成,位于圆明园舍卫城东北面,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图为清代样式房制圆明园廓然大公烫样。

图片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这所大学的图书馆内收藏有一套影集,影集中有三张廓然大公的影像,图为规月桥被毁前的旧照。

廓然大公殿被毁前的旧照。

静嘉轩被毁前的旧照。

驻华德国公使阿尔方斯·穆默·冯·施瓦茨恩斯坦茨拍摄的规月桥旧照,拍摄时间是在1901 年前后。

舍卫城位于后湖东北,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的一部分,建于雍正五年前后。坐石临流景区规模很大,由西北部的兰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卫城、东南部的同乐园及中部的买卖街五部分组成。舍卫城俗称“佛城”,建于雍正时期,是依照印度乔萨罗国的都城建造的。

舍卫城毁后残迹。拍摄者为法国人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于1882 年前后拍摄的舍卫城大门,此时的舍卫城大门基本保存完好,雍正御笔“舍卫城”清晰可见,舍卫城大门前的牌楼夹杆石也还在原址上。

民国早期的舍卫城,拍摄者不详。

民国早期的舍卫城,拍摄者不详。

图文摘自《西洋镜下的三山五园》,中国摄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