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Web3.0:去中心化使互聯網再次自由

Web3.0:去中心化使互聯網再次自由

你可曾想過,刪掉自己的微博、微信賬號?再也不用淘寶了,或者是選擇個其它搜索引擎來替代百度(不要科學上網)?反正我想過。但可悲的是,你做不到。科技巨頭們正在一點點的蠶食我們的隱私、用我們的個人信息來牟利、阻滯經濟增長,並且幫助政府監控我們的信息。由於這些少數公司掌控了絕大多數的互聯網服務權,因此看起來,只要你還想上網,那麼你就躲不開他們。

然而,在萬維網問世後的30年間,第三代網絡技術可能會使事情產生新進展。DWeb,一種新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空間,給予它的用戶更多的自主權,同時也為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帶來了挑戰,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企業對互聯網領域的壟斷。但DWeb是否可行仍存在諸多疑問——人們甚至無法確定,究竟需不需要它。

Web3.0:去中心化使互聯網再次自由

第一代互聯網(Web1.0)自Tim Berners Lee創建以來,從1989一直延續到2005年。它基本上就是一個被動的、“只讀”的網,用戶之間只能建立起最低限度的交流。大多數Web1.0的用戶只是網絡上信息的接收者。緊接著,Web 2.0出現了,它基於社交網絡,是一個可寫、可讀的網站,維基、博客等網站,允許用戶們創造、分享他們自己的內容,同時進一步地增加了他們的參與感及互動感。

Web 3.0則更進一步。某種程度來說,它是一種“語義網”,或者是“數據網”,它能夠理解、整合並自動說明信息,從而為用戶們提供更加捲入的、更強互動性的體驗。但它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網,從而挑戰巨星科技公司的壟斷,幫助用戶從極度依賴個別公司、集中化的科技、大規模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中脫離出來。

當我們現在上網的時候,我們的電腦使用基於HTTP協議的網頁地址,來找到存儲在固定地點的信息,通常這個固定地點是個單獨的服務器。而相反,DWeb在尋找信息的時候,由信息的內容來進行檢索,也就是說,這個信息可能同時存儲於多個地點。結果就是,這個形式的網在為所有涉及其中的電腦提供服務的同時,也需要每一臺電腦參與其中,實現電腦間的“點對點連接”(peer-to-peer connectivity,也就是P2P連接)。

Web3.0:去中心化使互聯網再次自由

我們知道,互聯網信息、數據的真正壟斷者和擁有者是那些巨型互聯網公司,而非互聯網用戶。但這套系統將有望幫助我們打破互聯網具體對信息的壟斷,因此它才被叫做“去中心化網”。總的來說,這也可以更好的幫助網絡用戶保護自己個人隱私,同時儘可能的躲避數據被窺視、濫用。實際上,這和萬維網被創建之初的本意有些許的相似之處:冷戰時,美國為了提高自己通訊網絡的抵禦攻擊的能力,創造了一個去中心化的阿帕網,這就是互聯網的前身。

有的科技公司已經開始著手讓DWeb成為現實了。比如說,Databox Project致力於創造一個開源的設備,能夠在本地儲存、控制用戶的數據,這樣一來,大的科技公司就不能隨心所欲的對這些信息進行使用了。Zeronet則是目前已有的網絡的可替代選擇,其上的網站由分散的電腦服務器共同支撐而非現在的中心化服務器。甚至還有個DWeb版本的YouTube,叫做DTube,通過區塊鏈的公開賬本技術,在由若干電腦組成的去中心化的網絡上運行。

然而,這項技術仍然有待開發。即使它開發完備了,對於用戶來說,想要使用新的、基於DWeb的應用,也會相當難。而Web 2.0則用戶友善的多,所有人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想怎麼用都可以,相比之下,DWeb對於用戶的責任要求要高得多,而它的好處又並不足夠明顯。當然,肯定也有足夠數量的人來參與其中,以擺脫對現行互聯網的依賴。

此外,DWeb還充斥著非常顯著的法律與管控風險。它將會使得互聯網犯罪,包括網絡騷擾、仇恨言論、虐待兒童等內容更加氾濫,同時由於它的去中心化,缺乏中心化的管控,因此網絡警察也更難找到犯罪分子。一箇中心化的網絡將會幫助政府加強對大型網絡公司的管控,但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站,由於它的內容有可能根植於全世界,因此很難說某個國家的網絡法規是否具有對DWeb上某個網站的管轄權。

類似的擔憂將我們帶回了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法律學者們反對將國家法律的管制權運用於互聯網管理。DWeb基本上反映了網絡空間自由主義的觀點,具體而言,就是互聯網能夠通過賦權普通人,進而改變現有的權力結構。

但這也有賴於網絡用戶們更加主動、對自己在網絡上的行為更加負責。現如今,當受到無法連接到網上的威脅時,人們會主動行動保護他們的每日的習慣。但如果我們加強對DWeb的管制,這個行為是否會影響其發起的本意,或是影響互聯網自由,我們猶未可知。

Web3.0:去中心化使互聯網再次自由

去中心化的系統不一定會廢除不平等的權力結構,更可能的情況是,用一個不平等來代替另一個不平等。比如說,比特幣的本意是創造一個替代傳統貨幣的去中心化的金錢交易系統,幫助人們更好的掌控自己的金錢。但與本意相反,最後比特幣變成了一個極端供不應求的投機貨幣,一小部分人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比特幣財富,而剩下的絕大多數人分享其餘。

DWeb顯然具有它獨有的優勢,也具有為普通互聯網用戶賦權的潛力。但它同時也需要我們改變自己上網的方式、形式。它帶來的便利是否足夠使用戶們主動拋棄現有的互聯網巨頭們,尚未可知。不過,隨著各國政府都在加強互聯網管制,因此對於那些骨子裡有點點追求自由的人而言,DWeb在長遠來看是個不錯的替代品。

文章內容基於知識共享協議編譯。文中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免版權網站,已保留原圖地址。

文中任何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後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