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鹤唳华亭》《庆余年》先后上线,但都因季播遭吐槽,对此你怎么看?你追哪部?

侃聊天下


播放《鹤唳华亭》的优酷平台现在急的是嗓子都快冒火了,因为爱奇艺播放的《庆余年》热度急聚上升,超越《鹤唳华亭》指日可待。

这两部电视剧在网络上被讨论的热度越来越高,吐槽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因为这两部电视剧都是良心剧,但是也都属于季播电视剧,每周更新的集数比较少,好看,但看着心里不过瘾。

特别优酷平台所播放的《鹤唳华亭》,在播放之前就已经说好在周一周四每天更新三集,但第一次播放以后,马上以介质原因为借口,只更新了一集,甚至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了更新的时间和集数,这让观众特别是刚加入会员的观众感到非常的愤怒和不满。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广电总局要求停播的,如果是停播的话,那就连一集也不能播啊!偏偏你一集一集地播,时间还不停的在改,有时候更新一集,有时候更新两集,现在看到《庆余年》正在热播当中,又准备更新四集一次了。

播放平台可能是把观众当只傻子看了吧?又或者说播放平台把观众当猴耍了吧?

季播的形式是借鉴于美国电视台运行的方式,为了节约成本,边拍边播的一种运行方式,他能够及时的改正电视剧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让广告商快速的拿回成本创造利润。

而我国电视台借鉴这种运行方式,运行的并不成熟,也并不是边拍边播的方式,是拍好了以,每周定时播放时更新集数,就拿《庆余年》来说,现在每周二周三更新,会员多看3集。

这样观众心里就没数了,你周二周三更新,究竟是每次更新多少集呢?观众加了会员,连每次更新能够看多少集心里都没数,你觉得人家心里会好受吗?人家花钱是来买开心的,不是来买气受的。

还有像《庆余年》它是季播电视剧,也就是说现在是第一季,就算把这46集看完,也不会得到原著当中的结局,那么第二季,第三季还遥遥无期,也许以后播第二季时,第一季的内容早就忘了。

更何况现在国内很多电视剧在拍第一部成功以后,马上趁着热度拍第二部,但是,拍第二部电视剧时,其中的演员有可能会换很多,甚至连主演都换掉,当观众一看就会完全出戏,吐槽声一片一片。

不管是播放平台也好,制片人或出品人也好,希望你们也要为观众的利益都考虑考虑,一是希望你们能够拍出良心剧,二是别过分的去消耗和营销观众对剧情的热度,伤害了消费者和观众的利益,你们的利益又何在呢?

现在我考虑到优酷播放平台时不时的更新的集数在改变,更新时间也在改变,我心里实在没数,再加上这部电视剧,以悲剧的形式为结局,我个人更偏向为看喜剧形式的《庆余年》。


芳辉静思


我是优酷和爱奇艺会员,《鹤唳华亭》先比《庆余年》早播出两周多,一开始是挤牙膏式播出,一周只有四集,直到《庆余年》播出才改成一周八集,直到昨天晚上刚刚在优酷上看完,之前会员付费提前观看我没有上套,《庆余年》是上周在爱奇艺上付费六集一十八元提前看完,《鹤唳华亭》服装道具,语言配乐上佳,拍摄构图唯美有意境,剧情反转虐心,权谋亲情杂糅,演员表演也很给力,只是泪水涟涟压抑了些,前六十集总算是不失本真,后面再拍肯定是要看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悲剧剧情收场,是值得回头再看的良心剧。

《庆余年》老戏骨众多,宣传手段高超,虽说是穿越版古装权谋剧,但是其轻喜剧风格,反对旧势力权威,快意恩仇,恣意纵横的剧情特点,在工作压力普遍较大情况下,不失为调剂良剧,剧情和演员表演比《鹤唳华亭》更适合大众口味,老少通吃,这也是为什么《鹤唳华亭》忍住没有再付费而《庆余年》最后还是付费观看的原因,但艺术性比较《鹤唳华亭》有差距。

季播剧付费观看也许是以后的风潮,毕竟高速路收费,大家是一边反对还要一边付费跑。

提醒两部剧穿插混着看,治疗古装剧瘾更有效。[呲牙]



巨蟹维度


当然追庆余年了,鹤唳华亭大悲剧,都特么死了,我他妈的花钱花时间最后看个悲剧,我不是有病么!



异界美食大热门


《鹤唳华亭》和《庆余年》都是作为书改的电视剧,在书迷的满心期待中先后上线,如果让我选,我会追《庆余年》。

《鹤唳华亭》被广大书粉及传统服饰爱好者推重,该剧的服饰设计令人十足的惊艳,作为一部虚构的架空具体历史时代的古装剧,《鹤唳华亭》整体故事设定的服饰艺术从北宋,典章制度从明代。

《庆余年》作为猫腻大师的著作,听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内心充满忐忑,按照现今书改剧的惯例,真心不希望导演为了圈钱而粗制乱造,但是观看了《庆余年》前几集后,发现孙皓导演的这部《庆余年》还是有些许惊喜。《庆余年》是一部格局比较大的古代传奇,它传递给观众的理念是“平等”,不管是从小受范闲熏陶的范若若还是终生奋斗的陈萍萍,他们捍卫的都是一种平等、自由、不畏强权的信仰。

原著《庆余年》我只看过1/2,一些很深的东西没有去参透,但就现在《庆余年》电视剧来说,我认为可以给它打4星,再加上陈道明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更是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单看这点这部剧也是值得一追的。

莫道秋至残躯老,笑看英雄不等闲,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初看小说时的那个中午,阳光正好,微风正爽,而我也正年少。

我是“逸琛”,一个95后影视娱乐创作者。初次编辑,如有不当,请多包涵!如果您觉得回答可以,请帮小弟点赞、关注我,谢谢您了!🌹

逸琛


《鹤唳华亭》《庆余年》先后上线,但都因季播遭吐槽,对此你怎么看?你追哪部?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鹤唳华亭》和《庆余年》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鹤唳华亭》是一部古代权谋剧,讲的是皇权争夺和官场的剧。《庆余年》是魂穿的玄幻武侠小说内容有皇权争夺,但小说本身更多的是展现范闲的个人魅力。

《鹤唳华亭》原著作者雪满梁园作为历史学硕士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所以这部剧的台词非常惊艳。小说出自晋江,一直占据古言排行版热门,而且最最让人期待的是,该剧的编剧是原著作者,那基本就能还原小说的本来面目。但它是否是季播剧我倒真的不是很清楚,照原作品来说应该不会拍季播,毕竟原小说内容并不是特别的长,除非是作者又改编过了。《鹤唳华亭》我没有太多的喜欢,再好的作品如果是悲剧的话,我也喜欢不起来。所以这部剧我看了一集就弃剧了,虽然真的拍的很好,演员演技没的挑,各种拍摄都非常到位。

《庆余年》是我很早就看过的一本超长篇小说。我能理解为什么要拍成季播,因为原著真的很长,如果要还原原著的本来面目,你再怎么拍都需要拍很多集,毕竟很多内容需要慢慢地由镜头展现出来。

其实电视剧版的《庆余年》已经删减了很多了,范闲小时候的故事电视剧基本都是一笔带过了,但原著却写了非常多的篇幅,最最经典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苦命老辛的片段被删减了。让我有点捶胸顿足的感觉,其实范闲小时候的片段在整部小说中还是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但电视剧却是草草就收了。

目前该剧播到第十三集,我从头看到尾,一集都没有拉下,毕竟是我非常喜欢的猫腻大神的长篇巨作,而且是我很早期就非常喜欢的一本长篇,我肯定是不能错过的。目前来看该剧拍的质量也不错,有很多大咖都参与演出,内容基本还原原著。我个人觉得演的都非常好。这部剧我是准备继续追下去的。个人非常喜欢。

两部剧都非常棒,前者我放弃追,《庆余年》我会继续追下去。


声明:文字原创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点个赞+关注。

SUSIE的日常


同事说,看鹤唳华亭太虐了,虐的哭会儿,去别的台看会庆余年乐喝乐和,缓解一下负面情绪。不过也不如新开的《锦衣之下》魔性,好看,任嘉伦不是第一眼帅哥,他的小歪嘴,小撇嘴,小不屑,小吃醋,小幸福,小轻蔑,小狠毒,小害怕,小害羞,小幸福小开心,。各种讨厌恶心嫌弃无奈,无奈小表情,,冷酷酷的冰块脸然后阴转情幸福的小表情,超级有范,任嘉伦玩眼神比较厉害,侧颜有点像陆毅,中景有点像邓超,偶尔还有点像如懿传的李玉,远景有点像林峰,帅了帅了,爱了!











花染凉意小懒君


不吹,不黑。鹤唳华亭更好看,他不是一个欢乐的剧。需要带着脑子看。即使是仔细的看。拉下一点也看不懂。需要细细的仔细品味。所有人演技都在线。服装化妆,道具更高级。场景,构图漂亮。台词功底深厚。良心制作精品之作。








8898春


当你全神贯注看一部剧、并被它的剧情深深吸引、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它却告诉你:“别急,我们是季播剧”。

也就是说,这一季你看到的结局不一定是最后的结局,要等到下一季或者下下季,才能等到你要的大结局,你说,你是失望呢,还是失望呢?

但是,除了失望,我们还能做什么?毕竟有原著的基础在,大家都很喜欢《鹤唳华亭》和《庆余年》!

不过,失望归失望,电视剧我们还是要看的,如果《鹤唳华亭》和《庆余年》要二选一的话,我选《庆余年》。

虽然《鹤唳华亭》提前两周开播,并用“饥饿营销”的方式,一集一集往外挤,赚足了眼球,也赢得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是,当观众的胃口被吊起来之后,原先说好的每周6集,变成了4集,甚至第二周的时候,四集都不舍得往外放了。以至于很多人调侃说,《鹤唳华亭》被播放平台留着过年呢!


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鹤唳华亭》这样的播放方式,照样赢得了绝大部分的观众,因为在全网播放平台上,就只有这一部古装大剧。

可惜,《鹤唳华亭》没有“骄傲”多久,《庆余年》来了。


同样是权谋大剧,《庆余年》胜在气氛轻松幽默上,郭麒麟饰演的范府二公子范思辙,比名字还要惊艳的,是他的人设,他是一个视财如命,但又心地善良、毫无心机的蠢萌少年,有他在的剧情,就有笑点。好不夸张地说,范思辙几乎承包了整部《庆余年》的笑点。

当然,这部电视剧还胜在陈道明、吴刚等老戏骨的倾情加盟上。《鹤唳华亭》同样有黄志忠、王劲松、张志坚等老戏骨,但比起道明叔,却还是差了那么一大截。


如果说《庆余年》是披着权谋外衣的轻喜剧,《鹤唳华亭》就是纯“权谋”——父亲偏心,兄弟相争,君臣不睦,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等等,从一开始,罗晋饰演的萧定权就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下,夹缝求生,艰难生存。

所以,萧定权才会动不动就流泪,动不动就哭,这种剧情的设定,从某种方面,让观众产生了烦躁心理:主角太弱,何时才能翻身?

反观《庆余年》,男主范闲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两个月时失去母亲,成人之前没有见过父亲。但,他却没有因此动不动就哭,而是很乐观地面对生活。而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和两位授业恩师斗智斗勇,和坏管家周旋等。



老于喜欢古装权谋剧不假,但如果能在轻松幽默地氛围下,看着主角们一次次把剧情反转再反转,才是最有意思的,不是吗?


于小小


国内并非没有好的IP,各大网络小说中文网提供了很多可看的资源。都有着大批原著粉的簇拥与期待,但是国内也不缺乏有创意有想法的导演和编剧,而在于对演员阵容的把握。

一部爆款剧出现之后,趁热打铁出现第二部之后,因为演员大变,导致同一部剧,出现严重的出戏,尤其是主演,观众第一感觉就是代入感减少了,如果没有前一个演的与人物性格相同,就会被诟病。

之前的爆款剧《将夜》和《河神》,到了第二部都是男主换了,虽然《全职高手》也要将第二季回归,但演员阵容很难悉数回归。

这边是国内影视剧制作的短板,无法形成长足的规划,看的效果都是第一季口碑好,在想着推出第二季,但对于阵容的规划,就十分鸡肋。

美剧的模式可能不适用于国剧,但是完全可以借鉴,形成有国产剧特色的制作模式。

以《权力的游戏》为例,一套阵容,签订合约,以合约形式规范,对人物和主线进行要求,演员在这期间服务的是人物,可以签约其他拍摄,但最终不能改变本剧的人物,尤其是形象。得以保证对剧的负责。

虽然国内电视剧制作有瑕疵,尤其是优秀IP的改编,希望从业者,投资者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不要让原著粉失望,让优秀的电视剧更有所期待。






青年影像局


我追《鹤唳华亭》。虽然对女主极为失望,但男主以及其他配角的演技和剧情走向都非常吸引人。《庆余年》讲故事的方式,以及各位演员们不太到位的演技,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出戏。好在小范闲和费介,范若若还叫人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