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桂林房價正經歷調整、下跌,你的城市房價怎樣?

從2016年底開始,這輪去庫存政策給桂林樓市帶來了一波上漲行情。到2018年底,兩年時間,臨桂新區的房價直接從4000多漲到6000,北部靈川縣也藉助“桂林北新區”的概念火了一把,房價也從4000多漲到5000多。

如今這波行情過後,市場2019年開始進入調整階段:房價整體停漲,部分區域下跌;成交表面保持穩定,但深層次的是市場需求潛力在不斷壓縮,本地需求增長非常有限,外地客戶數量在減少;市場供應量還在不斷增加,2019年桂林樓市整體供應量已經超過600萬平米,預計2020年會有20%供應增幅,單單臨桂區的供應量將達到500萬平米。

單說數據可能沒什麼概念,桂林城鎮常住人口大約260萬左右,包括周邊12縣。如果去除周邊縣城人口,桂林5城區常住人口大約160萬人。這樣一個三四線城市樓市達到這個供應規模,著實不少了。

目前桂林樓市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臨桂和靈川兩個區域,老城區的市場還是很穩定的。臨桂和靈川市場有一個共性,就是投資性需求佔比太高,這兩年成交客戶中,外地客戶佔比達到50%,這部分外地客戶許多是打著養生養老的概念,本質都是投資屬性。前兩年房價被投資性需求拉起來,也隨著外地投資需求的衰退而回落。

另外一個問題是市場供應量的過度增長,決定房價走勢中供需關係很重要。上面這兩個地方都是新發展區域,有大量土地被用作商品房開發,本來市場存量就比較大,還不斷有新開發商加入,而且都是動輒幾十萬平米的大項目。

盆子裡的飯就這麼多,又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吃飯的,想不被餓死就只有搶了,在關係生死大事面前,商業節操不值一提。你賣6000,我賣5000,你賣5000,我4000就賣……價格戰就開打了。

你可能會問再怎麼打,賠錢的事兒不會做吧?錯了,真有賠錢也乾的,3000多的毛坯,4000多的精裝房,都是大品牌,標準都不差,這樣的產品價格沒見過吧。沒辦法,資金壓著,一屁股債要還,為了生存眼下虧點兒又算什麼。

對於未來走向,市場的事情交給市場,市場規律會讓盲目樂觀的人買單。房價不只會漲,沒人買的時候,也會跌。不是所有的區域都適合做大面積開發,時機未到,新區要等5到10年,能熬到這個時候也許是贏家,熬不到就得認栽。

未來房價走勢思考,做個分享。

對於未來房價走向問題是許多人比較關注的問題,也挺複雜。以前十年,甚至30年,房價只有一個字“漲”,儘管短期出現了回調現象,但很快又被一波更大的漲幅覆蓋。

可從2018年“房住不炒”概念提出以來,大家對房價的預期一點點發生了變化。原先堅定的看漲的人群,信心也沒之前那麼堅定了。有一些轉向了悲觀。

我認為未來房價走勢有三大特點。

1、本輪上漲的大週期基本結束,整體房價進入調整階段,全國範圍內房價的猛漲情況不會出現。這個調整又分區域,分城市而不同。之前上漲過快的城市,現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調,比如環北京一些區域,又比如鄭州、南寧等區域型城市,而回調的時間充滿了不確定。樂觀也許一兩年,悲觀三五年。

桂林市郊區房價也出現了回調,從2018年到19年底,靈川和臨桂的房價至少回落10%。主要是購買力不足。

2、經濟和人口是繞不過去的關鍵指標。經濟實力強的區域房價一定比經濟落後區域高。人口集中、淨流入多的區域的房價,大概率比人口淨流出的區域有潛力。樓主所在城市郊區房價過萬,肯定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單靠炒是支撐不了高房價的。

同樣,桂林作為世界旅遊名城,房價至今未破萬,不是地方政府調控的功勞,是真漲不上去啊,實力不允許。

3、大環境中的政策因素及經濟形勢。如今看衰樓市的人群不斷增多,主要由於這兩個原因。從當前中央對待房地產的態度看,依靠刺激房地產來救經濟的概率很小,過度依賴房地產的弊端已經顯現,為了經濟長期的發展和穩定,短期必須忍痛割愛,讓樓市軟著陸,最好能夠通過自身市場調節,讓房價回到合理空間,讓大眾擺脫對房地產的瘋狂迷戀,市場迴歸理性。

而經濟因素也是影響房價走勢的重要原因,當經濟以8%、10%年增長率往前狂奔之時,房價不漲都難,大家手裡有錢,衣食住行是第一波受益的,更何況房產還有資產增值保值這個功能。

而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人們沒錢,對未來預期也不看好,不敢花錢,現金為王。房產這種大宗商品自然遇冷。

綜上所述,房價短期看平、看跌,當下不少地方正經歷下跌,對於投資性需求或改善需求的,可以先等等,不著急。

長期看穩,房子終究是商品一種,這輪調整過後,相信樓市會迴歸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