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論是做舞臺劇,還是做電影,開心麻花都一直致力於逗樂觀眾。

但比起《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這幾部電影,《驢得水》顯得有點不一樣。

不一樣的在於,它一邊逗觀眾笑,一邊在刺痛觀眾。故事開始的時候,是輕鬆歡脫的,看到後面反而越來越沉重。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的《驢得水》最終進入了豆瓣電影的Top250,也讓“小劇場女王”任素汐成功打入電影圈。

今天,《驢得水》導演/編劇周申、劉露與任素汐再度合作的新作《半個喜劇》上映了。影片豆瓣開分7.6。

這一次,他們選擇講述發生在當代的故事,但《驢得水》那種一邊讓你笑,一邊刺痛你的“套路”則成功延續下來。

作為“半個喜劇”,《半個喜劇》真的很好笑。

它的好笑不是因為故事或者人物性格的誇張,更不是那種咯吱人式的搞笑,而是源於種種錯位。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去概括《半個喜劇》的劇情,那它的主線故事可以濃縮為:男主角愛上了好友的初戀對象。

當然,從女主視角出發的話,這個故事則是:女主角愛上了一夜情對象的室友,似乎更狗血了。

也就是說,男未婚女未嫁的男女主角的確是相愛了,但他們共同認識的第三個人,卻使這段愛情變得複雜起來。

而《半個喜劇》愣是把這個聽上去有些狗血的故事,拍得趣味盎然。

片中,任素汐飾演的女主角莫默最先認識的是男主角孫同(吳昱翰 飾)的室友鄭多多(劉迅 飾)。

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莫默與即將結婚的鄭多多滾了床單——她以為這是要戀愛的節奏,但鄭多多卻只當這是夢一場。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滾完床單的第二天,莫默就知道了真相。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被夾在她和鄭多多中間的老好人孫同,一邊要照顧莫默的情緒,一邊還要幫鄭多多擦屁股,保證他的風流事不被鄭多多的未婚妻(湯敏 飾)知道。

於是,情境的錯位、人物關係的錯位自然而然地就在故事的前半段建立起來,讓人出乎意料的劇情,也就順理成章。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原本毫無關係的莫默與孫同因為要在鄭多多的未婚妻面前圓謊,不得不接受拉郎配。

當假戲真做的兩人,開始對彼此產生好感,《半個喜劇》的搞笑方式也逐漸轉變為人物性格的錯位。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性格直接乾脆,無法忍受謊言的莫默看上去是她和孫同這段關係的主導者。但當慣了“老實人”的孫同,也並不真的是逆來順受的人。

因為“巨蟹座,上升是白羊”的孫同終於主動了一把,他和莫默正式談起了戀愛。

很多時候,人和人相遇的方式,也決定了他們未來的關係模式。

不管怎麼說,莫默和孫同的相遇,都不能算是一般模式。而接下來他們的相愛,也註定不會那麼順遂。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雖然各自立場、理由不盡相同,但無論是孫同的母親(趙海燕 飾)還是鄭多多全都反對孫同與莫默的戀愛。

母親的理由是,和莫默在一起,會影響孫同的前途。

鄭多多的理由是,和默默在一起,會影響他和孫同的關係。

之所以要把這兩個理由並列在一起,是因為,某種程度上,孫同的前途是建立在他和鄭多多的關係之上的。

從東北到北京漂泊的孫同住的是鄭多多的家,就連他的工作都是靠鄭多多的關係找到的。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但天下沒有光佔便宜不用付出的好事。

所以,孫同不僅要照顧鄭多多的日常生活,還要幫他善後出軌的破事,以至於莫默在憤怒中甚至罵孫同是“鄭多多的狗”。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但顯然,孫同不是一條狗,他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有理想、有感情的人。

當鄭多多以工作、北京戶口這些實打實的利益要挾孫同放棄他的感情、理想時,孫同開始左右搖擺。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對孫同來說,莫默不僅是他愛的人,也是跟他不一樣的,他始終無法成為的那種人。在他看來,莫默像是被“生在了天上”,而他自己則生在了“水溝”裡。

莫默的真誠、善良是美好的,也是因為這種特質孫同才會被她吸引。但孫同卻一度認為,莫默的真誠、善良是源於她生下來什麼都有。

孫同當時還沒明白,真正的善良,從來都是選擇的結果,而非本能的結果。

這樣的分歧,終於讓莫默與孫同選擇了分手。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半個喜劇》那一半不好笑的部分,正是因為這種無限接近現實的人生難題:普通人有資格選擇他們想要過的生活嗎?

即便是在搞笑的段落中,《半個喜劇》的演員表演風格也是寫實派的。

劇中的角色不靠肢體上的誇張去製造笑料,而由始至終地以貼近現實的方式,去呈現生活化的表演。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為了確保影片的表演風格一致,《半個喜劇》所有演員提前三個月到位試戲劇本。

表演經驗已經十分豐富的任素汐仍舊十分看重這樣的試戲,“演員在試戲中揣摩人物和情節,保證每一場戲都是演員生活在角色和情境當中自然而然的反應。”

第一次在電影中出演男主角的吳昱翰在開拍前問導演他需不需要減肥,導演告訴他:你舒服就行。

電影拍完之後,攝影師卻告訴吳昱翰:“減減肥吧,上鏡是有點胖。”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吳昱翰在影片中呈現出的狀態,正是孫同這個角色本身需要的狀態:一個剛剛研究生畢業,工作生活都前途未卜的北漂年輕人,又有多少時間、金錢去做嚴格的身材管理呢?

與此同時,演員們也不約而同地參與到《半個喜劇》的故事、角色創造中。

電影尾聲,在鄭多多的婚禮上,有一場莫默和鄭多多當面對峙,揭露他渣男行徑的戲。

最初構想這個橋段時,所有人都覺得,莫默都來當面對峙了,鄭多多怎麼還能繼續撒謊呢?

飾演鄭多多的劉迅反而說:那怎麼不可能,只要他沒被現場抓包,就能掰回來。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然後他們當場就按照劉迅的辦法,試了一遍。結果發現,莫默竟然真的沒法拆穿鄭多多。

而這個版本,就是影片中呈現的版本。

就像任素汐試戲時被這個版本里鄭多多的說辭氣到了一樣,許多觀眾(比如我)也驚訝於:這都能被鄭多多掰回來,不愧是專業渣男。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劉迅所提供的這個思考邏輯,正是鄭多多這個角色所秉持的邏輯,而這樣的邏輯當然也是來源於生活的。

無論是片中演員寫實派的表演風格,還是影片所反映的年輕人生活,都足以說明,《半個喜劇》是真的在認真思考那些關乎現實的,關乎普通人的問題。

即便是孫同眼中生下來什麼都有的莫默,也要面臨父母的催婚。

而孫同在面臨選擇工作、戶口還是選擇愛情時的猶豫,更是真實得讓人無法置身事外地去評判他。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當社畜們連8小時工作制都保不住的時候,當996都可以拿來被討論是否合理的時候,還有人在說“不能接受就別幹,做別的工作去”,彷彿普通人真的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

但事實是,許多在外地打拼的年輕人,除了能夠實現“早餐自由”(如果在北京就是烤冷麵自由),並沒有什麼選擇自由。

當然,孫同最終還是以豁出去的勇氣,做出了遵從內心的選擇。

國產喜劇要是這麼搞,大家可不困了

影片給出來的這種結局,是一種選擇。就像周申所說的那樣,

“現階段拍出這樣的內容,是想告訴大家莫默的堅持和孫同身上發生的轉變是對的,我們仍然相信這是對的。如果我們有一天覺得錯了,那再拍一部告訴大家錯了。”

《半個喜劇》的結局,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很多時候,人真的沒有選擇。但就像莫默勸孫同做出他的選擇時說的那句話,“你就問問你自己心裡怎麼想的,你不要管別人。”

做出你的思考。即便是沒有選擇,不得不妥協的時候,也不要自欺欺人地說:“這就是我想要的,這就是對的。”

因為,只有去思考,只有保持清醒,才有可能等到真的可以做出選擇那天啊。

就,“加油,別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