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梳理45项任务清单 ,监督检查4027次……精准监督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梳理45项任务清单 ,监督检查4027次……精准监督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图为通州区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干部深入一线,对“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

翻看北京市通州区纪委监委2019年监督工作台账: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大棚类设施农业整治、群租房治理、人防系统专项治理……监督工作内容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各个方面。今年以来,通州区纪检监察机关已开展监督检查4027次,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481个,提出建议879条,确保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监督工作头绪多,抓不好就容易走偏,我们年初就梳理了45项任务清单,画好了监督‘施工图’,对症施治,实施精准监督。”通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通州发展的第一要务,通州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立足职责定位,在做实做细首要职责、第一职责上下功夫,坚持着眼全局谋监督、立足日常抓监督、健全机制强监督,用监督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用监督检查落实效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找准监督重点 一锤接着一锤敲

“纪委这‘监督哨’吹得好,处理结果我很满意!鱼坑用土回填,都苫盖好啦!”近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纪委监委信访答复室里,信访举报人高兴地说。在这起因未处置市民“12345”热线反映违规倾倒垃圾问题的信访举报中,多名责任人因不作为被处理。

吹好“监督哨”,是通州区纪委监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一剂良方。今年,北京各类热线被整合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集中受理市民的各类诉求。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改革大背景下,一个要求街乡镇全时响应的“接诉即办”机制随之建立。通州区纪检监察机关紧扣主责主业,对“接诉即办”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接诉即办”切实落到实处。

“日前,我们向区委提交了‘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工作报告,并结合工作实际直言不讳指出问题、提建议。”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西宝生介绍,截至目前,围绕“接诉即办”已开展调研143次,主动约谈87人,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5条,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5份,以有力监督推动区域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这只是通州区纪委监委把专项监督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监督职责在关键领域、重点问题上见实效的一个侧面。

找准监督重点,监督的重锤才能敲到点子上。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州区纪委监委将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检查纳入“四季行动”和“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中,督促全区各相关单位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区管委会是区纪委监委第十二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单位,担负着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重要任务。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严格对管委会的日常监督,推动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落细。“我们实地走访了园区的李宁总部、苏宁物流基地、百丽鞋业等具有代表性的10家重点企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李笠江说,“这些意见建议,我们不仅反馈给主责部门督促整改落实,还将持续跟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永顺镇“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有序推进,同样得益于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监督。今年以来,永顺镇纪委监察办围绕“两违”整治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范庄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设拆除完毕,年度拆除任务和销账任务都已提前完成。”日前,镇纪委监察办工作人员将跟进监督的情况及时向区纪委监委上报。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职责定位,围绕重点工作强化监督保障作用,一锤接着一锤敲,比如,紧盯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地,开展规划自然资源领域专项监督检查;聚焦区域发展,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深入……”通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加强分析研判 日常监督更聚焦

12月4日一大早,通州区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主任毛家宏就赶到了马驹桥镇,列席该镇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联系单位的领导班子及区管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展监督,已经成为区纪委监委监督部门的工作常态。

“对组织谈话函询事项有没有在民主生活会上讲清?班子成员间相互批评带不带辣味?这都是会议监督的重点。”毛家宏介绍,在日常监督中,区纪委监委注重通过谈心谈话、信访举报分析等方式,力求做到对“关键少数”以及“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底数清、情况明。

其实,这只是通州区纪委监委通过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服务日常监督的一个方面。监督的前提是把情况摸清楚,越清楚越有利于打牢监督基础。为此,自去年以来,区纪委监委联手清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进行区域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从政治思想文化、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行为和政治生态反馈四个维度,设置30余项观测点,把脉各单位的政治生态情况。

不久前,通州区纪委监委在对区国资委的政治生态分析评估报告中,直指该单位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严格、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不到位、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并作为监督重点交给派驻纪检监察组。

“从评价报告来看,区国资委在选人用人、廉洁自律、年度绩效指标等方面被大幅扣分,这与区委巡察反馈意见也是一致的。”驻区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拿到报告后,与掌握的其他情况进行了印证,“这为我们日常监督工作圈出了重点,能够让监督更加聚焦,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

在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常态运转背后,还有一个有力支撑,那就是大数据平台。“目前这个管理系统入库档案超过了8万份,涉及信访举报线索、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内容。”区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室负责人高明哲指着区廉政档案管理系统介绍说。

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为精准有效监督提供助力。截至11月,通州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671人次,同比增长74.1%;立案审查调查186件,同比增长25.7%;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5人,同比增长7.5%,持续释放正风肃纪反腐不松劲、不停步的强烈信号。

盘活现有力量 监督从有形到有效

“多亏有片区协作制度,我们这个案子才能顺利拿下!”通州区于家务乡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徐海涛感慨地说道。

此前,于家务乡纪委、乡监察办公室在查办一起案件时陷入了僵局。一筹莫展之下,徐海涛找到了区纪委监委请求支援。“在‘三级联动’监督体系中,我们对口指导的4个镇街乡就是一个整体。”区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刘锐介绍,二室协调办案骨干参与谈话,并以区纪委监委名义出具手续进行外围取证,上下联动办结了这起案件。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为确保监督全覆盖从“有形”走向“有效”,区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三级联动”监督体系,在不打破已有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整合监督力量,强化统筹协调,在盘活现有资源上下功夫。

“三级”指区镇村三个行政层次,对应着区纪委监委机关监督检查室、镇街乡纪(工)委监察办以及村居基层党组织的纪检委员和监察干事。全区17个镇街乡被分为4个片区,由区纪委监委机关4个监督检查室负责统筹,着力打造“区级管片、镇街乡管面、村居管点”的监督格局,推动全区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体系建起来,机制动起来。请示报告、问题线索、定期会商、片区协作、政治生态研判、信访矛盾化解、监督工作清单、工作履职考核等制度更加具体化、可操作,确保“三级联动”监督体系有规范、重质量、求实效,形成集成作战合力。

在村居层面,监督力量薄弱和熟人社会是个“堵点”。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对破解近距离监督展开攻坚。

“要列席哪些会议,能有个清单不?”“对招投标工作,有没有一看一听走过场的?”……不久前,在永乐店镇召开的监察干事月例会上,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的一连串发问,给人以启发。

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区纪委监委细化村级监察事项,完善监察干事管理办法,对监察干事交流轮换,从而达到一体监督、专巡专察的效果。

通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郑宇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提升监督成效上下功夫,在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中突出精准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以高质量监督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