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独孤求败的原型,是《水浒传》的神秘好汉,其弟子轻松压制卢俊义

独孤求败的故事一直是所有金庸迷心中的一大遗憾,这个角色自《神雕侠侣》中首次被提及之后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的剑皆数神兵,他的武功也是上乘,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顶尖高手,却只是在自己墓前留下了一句“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短短一段文字却是让人浮想联翩,越是神秘,越让人向往,不过很可惜,金老不过只是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再次提及他的姓名,却不曾替他写一段完整的故事,让他的故事成了一个谜,难道独孤求败的真实身份就永远无法被揭晓了?恐怕未必,通过书中的蛛丝马迹,也许能推测出他的身份。

独孤求败的原型,是《水浒传》的神秘好汉,其弟子轻松压制卢俊义

(独孤求败剧照)

要探究独孤求败是谁,不妨先聊聊他属于哪个时代的人,书中唯一提到他生存年代的信息是由杨过提出,不过杨过也只是猜测,说他应该是七十年前的人,而根据《神雕侠侣》的时代背景来看,往前推七十年,其实也是个死局,因为这段时间很明显是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之前,却又没有久远到《天龙八部》的北宋哲宗时期,如此一来线索又断了,其实不然,咱们不妨想一想另外一个问题,为何金庸笔下“射雕三部曲”的故事都是连贯的,却单单不写《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之间的故事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段故事被人写过。

金庸老先生的作品虽属于“武侠小说”的范畴,却也涉及到不少历史元素,等于说也可以算是历史小说的魔改版本,若他要主动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历史小说”那恐怕就难以让人接受了,然而他定义是“武侠”则无问题,不过话说回来,这段故事被人写过,他也不是不可以再写,不是吗?而原因就在于这段故事太精彩,他选择尊重那部作品,才不愿意去写它,而那本连接《天龙》和《射雕》故事剧情的书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独孤求败的原型,是《水浒传》的神秘好汉,其弟子轻松压制卢俊义

(吕方、郭盛剧照)

若要生硬的将名著与金庸的小说联系在一起难免会遭人质疑,然而对于金庸来说,他却是可以单方面的将自己的作品与名著连接在一起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线索即是他对《射雕英雄传》中主角郭靖的人设,郭靖被设定为“赛仁贵”郭盛的后人,郭盛出自《水浒传》,本就是个小说虚拟人物,也就是说,金庸所建立的“射雕三部曲”的体系都是在延续《水浒传》的剧情,否则郭靖的人设就不成立了,也正因为如此,《射雕》故事之前有《水浒传》存在,金庸才不方便再写这段故事,如此一来,独孤求败的身份就很好猜测了,他所处的时代与《水浒传》剧情发生的时代完美重合。

独孤求败的原型,是《水浒传》的神秘好汉,其弟子轻松压制卢俊义

(卢俊义剧照)

那么在《水浒传》中可有剑术高明的好汉?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人并没有上梁山,而那人的故事也和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一样,如同谜团一般,那是原著的第一百零四回中提到:“李助对王庆道:‘自从别后,回到荆南,遇异人,授以剑术,及看子平的妙诀,因此叫小子做金剑先生。近日在房州,闻此处热闹,特到此赶节做生理。段氏兄弟知小子有剑术,要小子教导他击刺,所以留小子在家。适才段太公回来,把贵造与小子推算,那里有这样好八字?日后贵不可言。目下红鸾照临,应有喜庆之事。段三娘与段太公大喜,欲招赘大郎为婿。’”对于他对王庆的奉承之言咱们大可忽略,而他的武功的出处却值得注意,其中两个信息,一是“荆南”,二是异人,都与独孤求败比较接近。

独孤求败的埋骨之处就在荆州城外的深谷之中,至于异人,以独孤求败的行事风格来看,的确也是个怪异之人,再加上剑术高明,此人即是独孤求败无误,至少独孤求败就是以这个角色为原型创作出来的,而他的徒弟李助则是一出手便轻松压制了卢俊义,可见剑术的确是高明。

独孤求败的原型,是《水浒传》的神秘好汉,其弟子轻松压制卢俊义

(独孤求败剧照)

事实上独孤求败的身份挖掘到这里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死胡同,即便弄清楚他的原型是这位“异人”,也无法知道他本人的武功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更不知道他误伤的义士究竟是谁,甚至还为《水浒传》中的这“异人”的故事感到头疼,如此强悍之人,为何就只是被一笔带过,或许这也是《水浒传》和金庸作品的魅力之一,留下悬念,让人反复探究其中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