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封神榜中沒有西方二聖,封神之戰誰會贏?

龍河小李


問題很好,史文今答;封神之戰,狀況空前。如果封神榜中沒有西方二聖,封神之戰誰會贏?

答:結果並不會改變。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三點原因;

第一、西方教不在封神之列

眾所周知,封神計劃是昊天上帝想要十二上仙俯首稱臣,故此鴻鈞老祖命三教聖人共同僉押《封神榜》。這一段在封神第十五回說的很清楚,原文道:話說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這裡面並沒有涉及到西方教,因此證明,有沒有西方教《封神榜》都會如期進行,乃至結果不變。

第二、西方教的作用

西方教兩位聖人在封神世界確實風光無限,雖然出場不多,但戰績非凡,四方寶旗剿滅殷郊,準提道人收馬元、收孔宣,兩位教主又協助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共破誅仙陣、萬仙陣,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大事件。可這些事對於封神之戰有什麼作用嗎?也不見得,除殷郊時,廣成子到西方教借“青蓮寶色旗”接引道人本不想借,可經過準提道人勸說同意了,因為他們想要成功打入東土,為自己招兵買馬,為搜刮財力物力找個好藉口。其實憑殷郊的戰鬥力,楊戩和哪吒就可以取他性命,只是殷郊的身份特殊(太子),沒人敢這麼做,只好借四方旗讓上天除掉殷郊。至於馬元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文殊廣法天尊剛要殺他,這是準提道人出現把他救走,這屬於救他,並不是收服。說到孔宣,完全就是西方教派他阻擊西岐大軍的,一是為了顯示西方教的實力,更好的擴招人才。二是給闡教一個下馬威,讓元始天尊知道闡教並不是一家獨大。

第三、高層內幕

《封神榜》是由昊天上帝、鴻鈞老祖計劃的,三教聖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實施的。這裡面神仙人數、幾時封神、神位職責等都是事先規定好的。表面看似截教慘敗,其實可能另有隱情,因為截教的門眾多數都是異類修成,很難有出頭之日,但經過封神之戰卻收穫頗豐,大多精靈異類都位列仙班。這也是我第二點為什麼沒說誅仙陣和萬仙陣的原因,因為《封神榜》上的人數不夠,也可能是人數夠了,但達到封神標準的不足,故此通天教主才擺下誅仙陣和萬仙陣。由此可見,誅仙陣和萬仙陣沒有西方教兩位聖人,結局並不會有任何改變。因為這早就是三教聖人事先定好的了,一、誅仙陣萬仙陣死傷無數,是為了給天庭推送更好的人才。二、整頓三界秩序,從此人歸人管、神歸神管、妖魔歸阿修羅管,各安本分,天下太平。最後萬仙陣結束時,鴻鈞老祖調停三位聖人,給了每人一顆紅丸,一是約束三位聖人。二是做給三界眾人看的,為通天教主脫罪。三是警告西方教兩位聖人,不要在來東方搜刮財物了。確實從此西方教再沒來過東土。

總結:《封神榜》原本就與西方教沒關係,也用不著他們過來幫忙。他們來完全是另有目的。但既然來了鴻鈞等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封神結束西方教再要來巧取豪奪,鴻鈞老祖是決不會同意的。所以封神之戰有沒有西方教結果都會是一樣的。謝謝!


史文今


如果沒有西方二聖的話,大概率是截教獲勝。

通天教主佈下誅仙劍陣,沒有四個聖人同時破陣,是不可能被破掉的。況且要不是誅仙劍陣被迫,截教也不可能那麼快就落敗的,通天劍主也不至於心灰意冷而不再管封神的結果了。所以如果封神榜中沒有西方二聖的話,截教有非常大的幾率獲勝的。


在北邊的南方人


在《封神演義》之中,因為商紂王無道、寵信妲己、殘殺忠良,動搖商朝統治根本,從而有了後來的商周之戰,不僅如此,在武王伐紂的同時,又是封神之戰。

在此次戰爭中,闡教助周,而截教則保商,凡間是商周之爭,而神仙中則是闡教和截教之爭。其中闡教和截教最大的兩次較量是通天教主親自出面的時候,那時截教分別擺下了著名的誅仙陣和萬仙陣。

由於這兩個陣的威力很大,再加上截教弟子門人眾多,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個聖人雖然不懼,但還是不易破除二陣,不得不請來西方二聖準提道人、接引道人,從而破了誅仙陣、萬仙陣。

同時在萬仙陣中,因為截教的失敗,讓截教元氣大傷,不僅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無一逃脫而且被殺被抓的亦不計其數,導致曾經有萬仙來朝之譽的截教不復如前。

那在封神之戰中,如果沒有西方二聖,封神之戰誰會贏呢?

其實,在封神之戰中,就算沒有西方二聖,元氣大傷的還是截教,闡教失敗的結果還是不能改變。

封神之戰中的西方二聖,雖是實力強大,卻是西方之聖,不在封神之列,他之所以參與封神之戰,就是為了接有緣之客去西方之地,也就是網上很多人講的那樣是搶人來了。雖然不可否定西方二聖在誅仙陣、萬仙陣所做的事,但是就是沒有他們,還是不能改變截教慘敗的結果。

因為《封神演義》裡講的就是天數,就算聖人,也會因為天數難以違背,就是書中說的縱然極力勉強,但最終敵不過天數。

在凡間當時的天數是商亡周興,武王伐紂並且滅商是大勢所趨,此為天數。封神榜也是天數,由三教聖人共同籤壓,如此亦不可違背。

當時在商亡周興大勢所趨的天數之下,截教保商,就是違背天數,試想一下,如果違背天意,就算實力再強大,又如何長久呢!闡教助商是順天數,如此自然會受到天助。

所以在天數之下,截教保商又如何不敗呢!

再則,誅仙陣、萬仙陣的確是由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準提道人、接引道人四位聖人聯手之下破的,但就算沒有西方二聖,不要忘記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上面還有一個師傅鴻鈞道人。

鴻鈞道人是天道聖人,是至高無上的大仙,其既然為三教聖人的師傅,那他你修為、實力是極其強大的。

若沒有西方二聖,作為天道聖人、至高無上的鴻鈞道人,就會算出誅仙陣、萬仙陣這樣的惡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那以破除,鴻鈞道人為順應商亡周興之天意,他又如何會袖手旁觀呢!

當然了,如果真的在封神之戰中沒我在西方二聖,雖然截教失敗的結果不可改變,但是至少不會被西方二聖收走那麼多截教弟子去西方之地。所以換個角度來說,因為西方二聖參加了封神之戰,就讓他們在闡教和截教相爭的時候有了機會,反而帶走了不少截教弟子,如此來說,西方二聖得到了利益還是不少的。


中孚鑑


“西方二聖”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寫的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兩個人物。一個是“接引道人”一個是“準提道人”。“接引道人”是教主,“準提道人”是二教主。

“接引道人”(網絡圖片)

看這兩人名字就知道都是道家出身。只因兩人結友而行,來到西方,見西方貧瘠,故發下四十八大宏願度盡世人,建立西方教。天道感其慈悲之心,降下無邊功德。二人借功德成就萬劫不壞之身,不墮紅塵之苦,成就混元大羅金仙。由於他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創立了西方教,所以被人稱為西方二聖。

從這一角度看,如果封神榜中沒有西方二聖參與,那麼,封神之戰就不存在了。但是,誰贏了?是“西方二聖”贏了嗎?

“準提道人”(網絡圖片)

表面看“封神之戰”是“元始天尊”引來“西方二聖”共同對付通天教主(截教),導致一敗塗地,門下弟子不是上封神榜就是被渡去西方,整個截教大貓小貓沒剩幾個,好不悽慘!似乎這是明擺著“通天教主”輸慘了,佛家一下子多了那麼多菩薩佛陀,這可是大勝了。

其實不然。一是修行是為了長生。“通天教主”那麼多弟子,真正可以長生的估計沒幾個,但他們上了封神榜,從此之後就真的可以說是長生了,一下子就就達成了他們長生不老的追求了。

二是開天有神,神與道同。只要道在,他們就滅不了,而且可以藉助香火修行。隨著世事的變遷,世間不再適合修行,仙又絕跡於凡塵,但神卻依舊可以藉助香火修行,此不樂哉樂哉!人間顯聖,玄門三教依舊可以流傳下來。

三是表面看,“西方二聖”確實是渡了“通天教主”眾多門徒前往西方,看上去贏了,氣勢大增。但是,後世佛門比較顯赫的佛陀菩薩,觀音,普賢,文殊再加上後來化佛的多寶如來,這些基本都是道家皈依過去的。豈不成了“身在曹營心在漢”了?

“通天教主”(網絡圖片)

這樣看“封神之戰”誰贏了?是佛家?還是“通天教主”的道家?

可以肯定地講:如果封神榜中沒有“西方二聖”,封神之戰就會門庭冷落,無人觀看了。更沒有今天這麼多的神話故事了。而這些恰恰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